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ly1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听力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在听力教学的过程中没有采用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听力一直是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弱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必须通过分析影响听力理解的各种因素,找到针对性的方法和途径,建立视听说教学模式,才能使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听力策略 影响因素 教学模式
  
  听是言语活动的主要形式,也是人们获得信息、进行交流和实现语言交际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听力是听、说、读、写、译等英语综合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听力教学是提高英语综合交际能力的中心环节。然而,大学公共英语培养的目标向来以阅读理解为主,突出了阅读能力的培养,而相对地对听、说、写等方面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制约了学生整个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听力一直是个比较薄弱的环节,也是大部分大学生的弱项。“讲单词、放录音、对答案”一直是听力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其结果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记了很多单词和语法规则,但就是听不懂、说不出、不会用,没有真正掌握运用语言的技能与技巧,造成了大量“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产生,致使我们的英语教学事倍功半。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英语教学实践,在分析一般的听力理解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大学英语听力策略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了如下探讨:
  
  一、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
  
  听力是一个接受、理解声音信息的过程,是听者对说者所传来的音码信息进行解码的过程。听力理解水平的高低完全取决于这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构成基本意义的话语先在短期记忆中得到鉴别,然后储存于长期记忆之中。听力理解过程可划分为感知、分析和应用三个相互关联、循环出现、不断选择和修正的阶段[1]。在这一过程中任何一点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听力的理解,这些因素构成一个多层次的、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2]。
  1.语音因素。在听力中常出现连读、弱读、同化、省音等音变现象,有些学生常把发生音变的某个熟悉的词语误认为生词。同样,不同的语调表达不同的含义,如果学生对此不了解的话就会形成听力障碍。例如:
  (1)连读(Liaison):在一个意群中,如前一个词以辅音结尾后一个词以元音开头,或前一单词的尾音和后一单词的头音为同一辅音,则要进行自然的连读。例如:at an airport.
  (2)不完全爆破(Incomplete Plosion):语流中,爆破音和爆破音或者爆破音和其它辅音相邻很常见。因为受到后面的音的影响,发第一个爆破音时只摆出相应的口型,形成阻碍,却不发生爆破,稍作停顿,便马上发后面的爆破音或辅音,这一发音现象叫做不完全爆破。例如:a big mountain.
  (3)重读:通常句中的实义词(名词、实义动词、数词等)是句子的关键词,携带重要信息应重读。如在“You have finished the job.”一句中,“finished”和“job”一般重读;有时为表达特定的含义,把重读放在本不该重读的词上。如上一句话,把重音放在“have”上,则含有说话人未料到你已完成了工作的意思。
  (4)弱读:英语中的介词、冠词、连词等虚词有两种读音:一种为强读形式,用于单念和连贯言语;另一种为弱读形式,用于言语的轻读。轻读表现在元音的弱化上,如“at”[?覸t]弱化为[?藜t]。口语中语气越随便,语流越快,弱化现象越频繁,也就越难懂。
  (5)同化:一个音受临音影响而变化的现象就是同化。如辅音[d]与[j]相邻时,被同化为[d?廾],辅音[t]与[j]相邻时,被同化为[t∫]。
  (6)英美发音差异:英美发音体系不尽相同,在某些方面差异很大。如当字母a位于辅音[s]、[θ]、[f]、[m]、[n]前时,美音为[?覸],英音为[a];在英音中,字母“r”只有在元音前时才发音,在元音后一般不发音;而美音中,一般均发卷舌音[r];字母组合“wh”在英音中,为[w],美音则为[hw]等。
  2.词汇量因素。听力理解中的每一个对话、语段、语篇都由句子组成,而句子的基本单位正是词或词组。在听的过程中,我们能模仿出听到的发音,但如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便无法把与其所代表的符号——词联系起来,也就无法得知符号所代表的事物——意义。如果听者的词汇量小,与听力文章中所要求的词汇量有较大差距时,就无法知道词意,不能理解所传达的信息,这势必增加听力理解的难度,因此生词、难词常常是构成学生听力困难的主要障碍。语法知识也是如此,语法使词汇有序成句,它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判断动作发生的时间、执行者、承受者及虚拟事实情况。对语法和句法生疏的人,要想提高听力是困难的。如果对词意、句子成分、时态、语态概念不清,看都看不懂,那么听懂就更谈不上了。
  3.听力材料的因素。听力材料本身会影响学生的听力理解,所听的材料生词量太大,句子结构过于复杂,句子又很长,语速又快,口音重,吞音、连读和弱读现象又十分明显,这些都会影响听力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在选择听力材料时,应根据学习者的外语水平和认知能力,选择语速和难度适中的材料,以便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材料的内容。在进行英语听力理解学习时,应注意选用难度较小的语言材料作为起始训练材料,然后循序渐进,慢慢加大难度,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听力兴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减少畏难情绪,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背景知识,培养学生在听力理解心理活动中的方式和习惯,积累一定的听力理解的方法。
  4.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由于我们学习的是英语,语言材料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讲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人文、社会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教师应在平时讲课中注意逐步渗透英语的背景知识和讲授英语国家的社会风情、人文情况。这样,一定会在学生听力训练的过程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我们正确理解听力内容大有帮助。
  5.情感(affect)因素。学习语言最终要由学习者本身的情况决定。再好的教学方法,没有学习者本身的参与,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情感因素是指伴随听力学习过程而存在的各种情绪、情感状态。在听的过程中,各种情感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情感状态作为一种心理活动,自始至终地存在于教学过程中。对听力学习产生影响的情感因素主要有学习动机、学习自信心和学习焦虑[3]。
  
  二、听力策略
  
  1.调控策略。在听一篇课文时,学习者会在听音中出现注意力瞬间终止的现象,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听力强的学习者会立刻意识到其注意力的不集中,并很快能自觉地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在听力材料上;而听力弱的学习者则只顾前不顾后,一遇生词,就会停止听音,无法使自己的注意力重新回到所听的材料上。
  2.切分策略。实验表明,听者对不同长度的信号在反应时间上并无明显的区别,一个意群被感知的速度不会低于音素被感知的速度。听力强的学习者依据讲话者的语调和停顿,能把口头话语划分成尽可能长的意群,因为任何讲述都要依据段落和意义进行停顿,如果听者的切分能与讲话者的停顿相吻合,就会大大地缩短听者对语言符号反应的时间,使听者更有效而准确地理解语篇。听力差的学习者总是以单词为单位,期望听清每个单词,最终却只能记住支离破碎的几个词或句子,对整个语篇不能形成整体的理解。
  3.记忆策略。一般来说,听者如不采取一定的策略,极难记住长段的内容和全部细节,这会影响听者对材料的正确理解。听力好的学习者,一般在听音过程中善于利用英语特有的停顿、节奏等,抓住有利时机快速记下有用信息,在必要时,通过笔记等立刻激起已有记忆,使音、义、形快速联系,从而对语篇做出正确的理解;而听力差的学生不善于做笔记,不知道该记什么,而且抓不住做笔记的有利时机,听时不能写,写时不能听,有时由于速度过慢而顾此失彼,两头不能兼顾。
  4.预测和推理策略。推理策略是运用已有知识和听音材料中的新信息猜测意义或补充失去信息的策略。在交际环境中,大量信息的获得,不是单靠简单的输入词句结构就可实现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利用现有知识联想讲话的具体环境、讲话者之间的关系等隐含线索对输入的新信息进行逻辑推理来实现的[5]。听力强的学习者由于具备记忆听音资料、选择要点、解析资料以及将知识与经验相结合等能力,很容易在已有知识、段首句、主题句以及具体语境的启发下推断出生词的词义、语篇的中心思想以及材料深层的隐含意义;相反,听力差的学习者,由于缺乏各种听力理解策略,因而在推理方面表现得十分无能,其理解水平只能停留在材料表面的词句结构上,不能对语篇做出准确、透彻的理解。
  
  三、改善英语听力教学的途径
  
  听力理解的目标就是能够理解自然环境下以正常的速度所讲的目标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以下途径改善学生听力理解技能。
  1.开展视、听、说相结合的新模式教学
  听、说、读、写向来是密不可分的。同样的学习资料,如单用听觉,3小时后能保持所获知识的60%,3天后降至15%;单用视觉,3小时后能保持70%,3天后降为40%;视觉和听觉并用,3小时后能保持90%,3天后可保持75%。[6]这些数据说明了视、听并用对增加信息摄入和加强记忆的作用十分明显。因此,听力教学中应选用一些合适的可视的音像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开展听听说说——听写结合——边看边听——边听边唱的视、听、说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学生和学生——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提高英语听力的教学效果。在视听教学中,选择合适的视听材料很重要,教师要选择一些原汁原味的有时代感的鲜活的材料,如《走遍美国》、VOA中Special English的新闻节目、欧美流行歌曲、经典电影等。在视听过程中,学生无需100%理解,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接触熟悉地道的语音语调,增强语感,获得文化背景知识,逐渐形成外语思维,为听力理解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2.有效提高听力课堂教学效果
  (1)听前。在听材料之前,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一些背景知识,如文化差异、新单词、词组等或给予学生某些图片信息来激发学生对听力材料的兴趣,或适当地复习与材料有关的知识。这个过程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讨论等方式来完成。(2)听中。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对听力材料的预测、记忆、输出(回答问题),教师一定要引导鼓励学生完成如下几方面的练习。第一,对听力材料的预测。预测是指学生根据听力材料的标题、选项或已知的信息,利用自身固有的知识来预测情节的发展或结果,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这一技能,例如让学生先看选项,预测情节发展,预选答案,然后再来听材料检测他们的预测。另外,必须让学生熟悉情景对话中的信息词语,这样才能对材料进行更有效的预测。第二,对听力材料的记忆。在听材料过程中教师必须训练学生对关键词或内容做笔记,采用缩略语、代号、首字母、数字代号或画简略图来帮助大脑记忆。第三,对听力资料的输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材料进行提问,让学生作出回答,确保他们能完全正确地理解资料,也就是听说不分家,听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7]。(3)听后。这个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往往被忽视。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教师要求学生对材料进行大声、快速阅读和跟读甚至背诵,读得快了,说话也就快了,这样就能听懂语音较快的材料;而且背诵下来的知识也有助于预测听力材料,提高听力理解的效果;在对听力材料的阅读过程中,学生进行语音、语调上的基础训练,这样就会慢慢练成失去爆破、重读、弱读、连读、同化、消音等的发音技巧,提高学生自身的辨音能力。其次,教师对听力材料进行分析,让学生不断了解和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西方的思维方式、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以及英式英语、美式英语、澳大利亚英语的语言差异来提高听力水平。再次,教师要适当地进行听写训练,听写是培养学生听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其方式有:记录问句、听写全文、写关键词句、填空听写、复合听写及自由听写等。听与写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听力水平,还能帮助学生识记单词,培养写作能力。
  3.进行课外练习,补充知识
  (1)课后加强对语音的练习。语音是语言的基本要素,提高听力首先要过语音关,发音不准就有可能影响正确理解所听到的内容。大部分学生习惯于强调读每一个音,甚至连词尾的辅音也要清晰地读出来,而在真实的语境中经常会出现词的连读等情况,由于这种连贯语流中的语音变化,会使本来熟悉的词汇立刻变得陌生起来,例如:Do you get up late?学生就会可能理解成Do you get a plate?因此必须加强模仿,即加强朗读跟读的训练,这样可以缩小自己的语音和正确的语音之间的差距,听力的障碍自然就相对减小。(2)大量做听力练习。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精听练习,那么课后就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英语的泛听活动,泛听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VOA、BBC和电视的英语广播是非常好的泛听材料,学生们由于英语语言能力有限,背景材料掌握不够,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适当地解释听力材料使学生逐步对泛听产生兴趣,从而课后做到自觉地收听、收看英语节目。(3)补充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科技知识、风土人情、思维方式等是提高听力理解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因此,应当使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接触文化、积累背景知识,这样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才能根据上下文推断内容,从而提高听力理解的准确性。
  总之,英语听力能力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渐进而复杂的过程,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都影响着这个过程。要想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水平和听力技能,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共同克服这些制约听力的因素,合理安排听力训练,自觉充实和扩大语言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听力学习习惯,在久而久之的多听多练中,英语听力水平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COOPER,P J.Speech Communication for the Classroom Teacher[M].Scottsdale,Arizona:Grosuch Scarisbrick Publishers,1988:26.
  [2]KRASHEN.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1.
  [3]JANE ARNOLD.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伦敦:剑桥大学出版社,2000:21.
  [4]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47-50.
  [5]王谨,黄国文.语篇基调与报章语码转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5).
  [6]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7]刘辰诞.教学篇章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奶牛在产后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使体脂大量动员,进而导致酮病。酮病牛生产、繁殖性能下降,甚至被淘汰。瘦素(Leptin)是由白色脂肪合成分泌的激素,能够抑制摄食行为,参与能量
摘 要:旅游地是否能够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地景观的规划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科学合理的旅游地景观规划设计,必定能形成强大的磁场效应,吸引大量的游客,从而促进旅游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所以,对旅游地景观规划设计进行研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思路 规划设计 旅游地景观    旅游地景观规划设计是在一定尺度上对资源的再分配,通过研究景观格局对生态过程的影响,在景观分析、综合评价
室内环境绿色环保设计是设计师和居住者非常重视的问题,本文从绿色设计的内涵、设计原则、设计的构思及绿色设计的实施进行阐述.绿色环保设计关系人们的居住质量、身心健康,
小城镇是城市建设的补充,是地方乡镇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在新形势下,小城镇规划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小城镇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任务更加艰巨.因此,在
送走了2007年的高三,又接手2008年的复读班,本人2001年-2004年连续四年担任高三物理的教学,2004年8月从高一起带到2007年6月的高三,对高三物理的学习和复习有不少体会,现在我就谈谈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读书,二是如何做题,希望能对高三的学生们和教师有所帮助。  物理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有众多的概念和规律。在高三复习中,课本应是我们的立足点。首先要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通过读书,可以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要讲究策略,抓“有效”,求“实效”;明确思路,合理整合专题,适应新课程新高考要求;注重方法,研究复习课的结构和模式,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本文论述了偶然性因素对陶艺创作的影响,以及它具有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偶然形态一开始虽不是人刻意制造的,但它的产生却改变了陶艺整体视觉效果,特别是当它迎合了某种文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人兽共患的一种寄生虫,它可寄生于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以及鱼类除红细胞外的所有有核细胞内。人感染弓形虫后常无明显症状,但免疫缺陷者、
随着高校的继续扩招和发展,除音乐学院外,不少高校都成立了音乐学院或者音乐系,因而每年音乐专业的考试也如火如荼。而除了主、副专业外,视唱练耳考试也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普遍重视。绝大多数高校的考试均有视唱练耳,且大多数都记入总分,尤其是音乐学(音乐教育方向);只有部分专业对此要求较低,但也要求及格或者达到一定的分数比值,如音乐表演专业等等。故此,视唱练耳练习是让大部分参加音乐高考的学生感到最头疼的事情。
曾几何时,在“知识立意”的背景下,不少教师以及考生往往重知识而轻能力;现在由过去的“知识立意”转化为“能力立意”以后,不少人又走向另一个极端:片面强调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对基础知识系统的把握。在中考复习备考阶段有的教师不讲书中知识或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把时间用在强化写作、狠抓仿写、恶补综合实践、猛攻名著阅读上面,以求通过强化能力训练把成绩提升到最高。众所周知,知识、能力、心理历来是制约考生应试成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