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视野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研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e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学科,在生命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在生命教育视野下进行高中生物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和尊重生命的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本文通过分析在高中生物渗透生命教育的优势和必要性,并提出若干实施的具体策略,以此逐步构建生命化的高中生物课堂,以给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命教育;教学研究
  一、在生命视野下进行高中生物教学的必要性
  生命教育是一种旨在提高学生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生命教育包括生存意识教育,生存能力教育和生命价值教育这三个层次。近期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随之揭露的生命伦理问题也反映出在中国大陆生命教育的薄弱。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随着新课改的推动,生命观念作为学科的核心素养,再一次被提到首要的位置。高中阶段是正确生命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高中生高考学业压力大,学校面对升学的压力,普遍偏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正确生命观念的培养,导致高中生出现极端行为屡见不鲜。因此,在高中阶段构建生命教育视野下的生物课堂,既有利于贯彻落实新课标的核心素养,也有利于生命观念的建立。
  二、在生物教学中适合渗透生命教育的优势
  有研究显示,在高中语文、数学、政治、地理、物理、生物等学科有相关生命教育的研究,也均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从内容上来说,生物学科具有得天独厚的内容的优势,最有利于生命观念的渗透。
  1.生物学学科本质与生命教育一致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科学,作为研究生命的科学,在生命教育方面显示了它特殊的教育魅力。自然界处处充满生机,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借助生物课堂这个平台,让学生欣赏多姿多彩的生命世界,认识生命的美好。通过对生物体和生命活动的认识体会生命的奥秘,让学生建立对生命的责任意识。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良好的契机和切入点。
  2.生物学科独有生命教育的内容优势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因此教师想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需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资源。下面笔者对必修课本中出现的生命教育内容进行梳理,整理如下表:
  由上表可见,在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教材中,生命教育的素材无处不在。生物教材本身就有着的丰富的学科特有生命教育素材,有利于生物教师选择的渗透生命教育。
  三、生命视野下实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策略
  1.引入社会热点焦点事件进行生命教育
  利用相关生命科学的社会热点进行导入教学,并对学生关心关注的生命问题作出及时准确的解答和引导,是生物教师的教学需要。例如,在《基因工程》的教学中,教师借用“全球首例基因编辑婴儿”的相关资料进行导入,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很多学生对这一热点中的生物知识还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笔者在介绍基因修饰技术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基因编辑技术随意修改人体胚胎并让其,这对婴儿可能面临着歧视,进行这样的生物实验是否为生命不尊重?通过与生活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的探讨,可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命教育不止于教材,有利于引导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
  2.创设教学体验活动感悟生命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一些老师经常抱怨课时紧张,从而将很多体验活动直接改为讲授,但简单的说教方式对于生命教育的教学效果显得尤为低下。因此,如何利用课堂有限的40分钟,进行一些小体验活动,使生命教育的效果,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例如,在《血糖平衡调节》一课笔者做了以下尝试。在五分钟的体验环节中,给学生展示“家用血糖测试仪”,并请学生上讲台进行血糖的測试,整个操作过程和测试结果都利用实时展示。学生不仅课堂上非常关注,课后还有不少学生主动要求测血糖。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在亲身的体验活动中,深刻感受到任何一种器官的病变缺失都会影响到人的健康,也明确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可见,有选择地牺牲一点课堂时间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对于拓展学生生命视野的确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开展生动的主题讨论辨析生命
  生命视野下开展高中生物教学,教师还可以收集特定的材料,组织由小组或全班成员围绕特定的生命论题辩驳。例如,在关于艾滋病的教学中,教师设定一个辩论主题:“该不该隔离艾滋病人?”让学生对生命议题各抒己见。学生就部分被感染的艾滋病人为报复社会恶意传播艾滋病,伤害无辜的生命的行为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在辩论中不仅主动获取了相关的知识,还深刻认识到不良行为对社会的危害,要关爱艾滋病人,关爱、尊重每一个生命。
  生物是关于生命教育的学科,
  在教学中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关注学生健康的生活,重视生命教育是生物教师的重要职责。生物教师要结合生物学科的独特优势来践行生命教育的渗透,通过引入社会热点焦点事件、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开展生动的主题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生命教育。以生命教育的视野来进行高中生物教学,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有效性,还可以让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和真谛,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
  参考文献:
  [1]刘恩山,曹保义.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3:39-40.
  [2]张玉明.生物学教学中“生命感悟”教育的渗透[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5(6).
  [3]田小娟.中学生物教学与生命教育渗透[J].考试周刊,2013(43).
  [4]冯建军.生命化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上世纪90年代开始,红城遵义郊区农业结构悄然改变,从以水稻玉米种植为主变为蔬菜为主。近十年来,郊区蔬菜种植面积逐步减少,耕地转为它用,蔬菜类农副产品来自距主城区上百公里的其他县份。据此回答1~3题。  1.上世纪90年代,遵义郊区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A.市场扩大 B.气候变化  C.交
【摘要】教师专业水平无疑是决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要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而课堂观察是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一种研究活动,它架起了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的桥梁;作为一个反馈和获取教学情况平台,英语教师增强了对课堂教学的了解,积累了更多教学经验与感悟,教学思路、能力得到大大地提升与发展。本文侧重通过课堂中如何对教师的观察来促进英语教师专业水平的发
家校合力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然选择。但是,在现实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老师抱怨家长不支持老师工作,也会听到一些家长对老师的工作有怨言。导致老师和家长之间产生不信任、有芥蒂的原因很多。其实,老师和家长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笔者认为,家校出现裂痕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家校沟通的方式方法出了问题。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告诉笔者,换位思考是家校沟通的一把钥匙。  一、站在家长的视角看待问题,就
【摘要】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由于小学数学教学课程本身具有逻辑性、抽象性、应用性比较强的特点,加上小学生的理解和想象能力不够高,致使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学习热情日益下降,于是他们就选择了逃避数学讨厌数学、排斥数学。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高度重视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状况,真正让学生轻装上阵,乐学、好学,加强对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有效方法  教育家
【摘 要】在“单亲家庭”日益增多的今天,如何做好单亲孩子的心理关怀,是对教师极大的专业考验和心理挑战。做好一个倾听者,并让她们敞开自己的心灵,真正明白她们所感所想,对症下药,用宽容和理解缔造和谐的关系,用智慧和关爱去呵护和教育孩子。  【关键词】胸怀坦荡 ;倾听; 行为;心声  列夫·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老师。”做胸怀坦荡的老师更应如此。我愿做托翼的
【摘要】初中数学作为一门必修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分析能力,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背景下,其教学质量更是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以九年级数学教材为例,首先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分析当前数学教学工作中常见的问题,然后探讨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初中数学课程的改革更加侧重于对学生数学综合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期望学生能在
【摘要】《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学生生活进行教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创造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因此,教师对现状要有深刻的了解,通过对现实生活的理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生活化教学设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样化、多元化的教育手段对课堂过程进行生活化设计,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及生活技能,不能仅停留在纯粹的数学,而是要应用数学
【摘要】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班级管理中的师生沟通,但是现阶段这一工作开展得不好,师生之间融洽沟通中的问题比较多,严重影响了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因此,必须要认识到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并加强管理中的技巧,通过沟通艺术来更好地沟通,帮助学生解决讨厌学习、恐惧学习、学习信心不高等不良结果。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沟通艺术  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重要武器和必要途径就是进行师生互动和交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既要掌握相应的基本知识,也要注重培养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笔者认为课堂的有效提问,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拓展。本文将对如何在教学中运用教师的妙问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探究,得出从提问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维能力  有效的课堂提问,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的同时,也迸发出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潜能。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让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是作文教学的重点。作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把握相应的表达技巧,单凭文本中每个单元的作文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善于运用,必须要有训练的补充。课外小练笔就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好途径,也就是除了教材,教师还要用心设计一些读写结合小练笔和生活小练笔。这样的小练笔具有“小、巧、活”的特点,深受学生喜爱,很容易拨动学生心中写作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