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活力语文课堂的构成元素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ancy_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需要将课堂打造成智慧与人性并存、民主开放、教学相长、富有激情与生命力的课堂,以调动学生积极情感,点燃学生智慧火花,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笔者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提出由情感、对话、开放等元素构建初中语文课堂,以激活语文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一、把握课堂生命线——情感元素
  情感是激活课堂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师应重视以情导学,让学生始终处在积极情绪与情感状态中,使其主动学习,增添课堂活力。
  1.以文传情,激活教学内容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提炼文本情感因素,以文传情,感染学生情感。首先,明确教学情感目标。在教学设计时,可依照文章思想情感、作者创作意图,根据学生情感与认知基础来明确语文课堂情感目标。教学古诗文时,借助意境渲染与意象描绘,引导学生把握作者高尚情感;教学记叙文时,通过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让学生领悟人生,熏陶情感;学习说明类课文时,通过把握对象特点,由用途与功能等方面来发掘创造美、建筑美及自然美。其次,发掘文本情感内涵。教师研究课本过程,也就是受文本感染的过程,课堂上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揣摩与感受,升华知识。学习《我的母亲》一文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读懂母亲的优秀品格,感悟母亲的爱子之心。
  2.以情优教,激活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特点,活用教学方法,以情优教,激活教学过程。首先,营造情感氛围。教师可通过饱满的教学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以情激情,以情导学,激发课堂活力。其次,优化教学情境。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情绪,增强学生情感体验,使其加深知识理解,深入体会文章内涵。比如,音乐渲染烘托情感、多媒体教学调动情感。学习《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时,教师可向学生展示一组沙漠图片,然后要求学生描述自己对沙漠的感受。在古代,人们又是如何看待沙漠的,说明原因?你们知道沙漠里有哪些奇怪现象吗?这样,通过图片与问题等手段,可激发学生求知情感,奠定学习心理基础。
  二、抓住课堂精彩点——对话元素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交流过程,是教学双方与文本对话过程。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对话这一环节,以激活课堂教学。
  1.重视文本阅读
  在文本教学时,教师需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积极思索,以奠定对话交流的良好基础。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为学生营造一个安静的阅读与思考环境,激活学生思维,使其主动与文本、作者对话,并获得独特体会。然后在课堂上师生、生生交流对话,分享感受。这些体验可以是文章某部分,如感动点、喜欢或受启发点等,可以是学生自己认为较为重要的知识,如字词句段等,亦或提出问题,发表看法,还可以是对文本的评价,亦或对文章的补充等。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教师可先提问:文章故事情景的线索是什么?讲了那几件事?你认为哪些地方最为感人?说明理由,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或总结答案。
  2.加强合作学习
  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创新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精神。小组合作是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进行合理分组。组员分工明确,根据教学开展合作学习,而教师则要适时提示、指导。
  第一,有效讨论。这是师生、生生交流对话的重要形式。通过相互讨论,可碰撞思维火花,拨动情感心弦。同时,可延伸与拓展学习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如学习《错过》一文时,教师可提出思考问题:(1)文章中,作者通过怎样的论证方法来论证了他怎样的人生体验?(2)说说你们人生中最难忘的错过与自己对错过的体验;(3)结合相关的的诗歌以及自身感悟来续写诗歌。然后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这样,可让学生相互启发与促进,也拓宽知识面,升华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人生观。
  第二,小组辩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小组辩论或争辩,来刺激学生兴奋点,调动学生积极情绪,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学习《孔乙己》一文时,在文章结尾,作者写道:孔乙己大约的确是死了。教师可以由此切入,让学生围绕“孔乙己最后是生还是死”进行课堂辩论,于是学生踊跃参与,积极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如“冻死”、“饿死”、“病死”等。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孔乙己实际上是生活在一个冷漠无情的社会中。小说一开始就刻画了孔乙己生活的空间——鲁镇。鲁镇两大阵营中,孔乙己犹如一只蝙蝠,只能在冷漠的社会中死去。小说刻画孔乙己的性格,暗示了孔乙己必死无疑的悲剧命运,刻画其他人物形象,也是暗示孔乙己必死无疑。小说结尾说“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一词,只是指“我”未能亲见,作出的猜想吧,而重点则是“的确”。这种形式不但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主旨的理解。
  三、重视语文课堂助推器——开放元素
  课内是小课堂,而社会则是大课堂,开放课堂有助于积累学生生活体验,提高语文素养。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身边环境资源,创设出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于实践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1.引导课外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将课内课外阅读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自主阅读,丰富课余生活,开阔学生视野。首先,教师需要示范阅读,指导学生方法,让学生课余时间博览群书,提升文化底蕴与修养。其次,组织与读书相关的学习活动,满足学生阅读需求,让学生在大环境影响下激发阅读热情。如教学完《龟虽寿》,教师可组织“三国故事会”,说说自己所喜爱的三国人物及其事迹;学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十万个为什么》,而后课堂上进行“科学交流会”,引导学生积极发言,从而打造出民主、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2.联系社会生活
  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内,还要走入社会与生活,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体验,丰富学生生活经验。因而,在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师需要将活动空间延伸至课外,拓展到校外,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运用知识、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比如,学习《春》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收集与春天相关的诗词歌赋、农俗谚语等;另外,教师还可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如社会调查、人物访问、小论文等。例如,“保护野生动物”的综合活动,学生可通过问卷调查、座谈、采访等方式来完成。开放式语文学习,能让学生学会创造,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实验学校(224000)
其他文献
作文是什么?我认为作文是学生精神家园一种有生命的、鲜活的、独特的灵奇建构。成功的作文又是什么?于漪说:“学生能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笔端,写出情真意切、文从字顺的文章。”(于漪:《我和语文教学》)   可是,当今学生的作文现状又是什么呢?90%的学生是在为写作没有原料而苦恼。他们生活在“生活”当中,却对生活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内心感受放任自流,不加品味,以至于对生活没有体验,或体验不深。为什么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苏霍姆林斯基)我国杰出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凡是当老师的人绝无例外地要学好语言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和教学
通过反应挤出制备马来酸酐接枝聚甲基乙撑碳酸酯(PPC-g-MA),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滴定法、溶液黏度测试等方法表征了PPC-g-MA的结构,通过热重分析和稳态粘弹流变性能测试,研究
通过反相气相色谱法(IGC),采用非极性和极性探针分子研究了新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DTPU)的色散表面自由能和表面Lewis酸碱性质,并与传统的推进剂用热塑性聚氨酯粘合剂(BTPU)做了对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不久前,我上了一节口语交际课,内容是“说话要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这堂课经过学生情况反馈以及同行改进建议而几易其稿,在几次改进的实践过程中,我对口语课程真实性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这节课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领会说话技巧,提高口语能力。  教学设想:创设“家”的情境,学生在系列实践活动中,掌握说话的原则和技巧。  教学过程:  1 学生模仿家人的语言  2 学生讲家中的故事  3 
容器育苗技术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解决浅山区水资源匮乏、育苗成苗率的问题。本文对浅山区黄连木容器苗节水栽培技术进行阐述。
“那里曾经是一湖一湖的泥土”  “你是指这一地一地的荷花”  “现在又是一间一间的沼泽了”  “你是指这一池一池的楼房”  “是一池一池的楼房吗”  “非也,却是一屋一屋的荷花了”  这首短诗言浅意深,其艺术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寓哲思于虚拟的对话    散文化是管管诗歌的一个鲜明的特点。与其说这是一首诗,还不如说这是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这六个句子中作定语的数量短语与中心词的怪异的搭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环境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基层语文教师面前的新课题。下面笔者就如何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环境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用歌声带学生进入课堂    有人说:“情感教育的最大利器是艺术。”的确,艺术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在教学的环节里插入恰当的艺术内容,对人的思想、行为将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音乐常常引起心灵的共鸣,“孵化”有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为了实践这些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将“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组成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综合性学习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对广大语文老师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在实施过程中还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