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中华文人的风骨

来源 :山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qing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杨晓刚的历史绘画作品《创巨痛深》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上两个比较有名气的文人:蔡元培、吴玉章。这两个人一坐一立,静静地面对着世界,平静的眼眉中有些微蹙,目光中折射出的是对民族未来的担忧,是对国家命运的展望。
  身为一介文人,虽不能手提钢枪上场杀敌,但对于民族、对于国家的命运和未来也殚精竭虑,穷竭一生。这二人以身作则呼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时间回溯到几十年前,那时,世界局势风起云涌,而中华民族正遭受着任人欺凌的惨痛。日本帝国主义继侵略中国东三省后,又开始向华北地区扩张,但负有维护世界和平之责的国联,根本无力承担相应义务。在此情形之下,1936年9月3日,西欧各国爱好和平的人士,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成立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 此后,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陆续派人赴各国宣传成立分会。经征得中国朝野的一致认同,文人马相伯、邹韬奋等发起筹备,于1938年1月23日在汉口正式建立了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中国分会。这一分会的成立,表明中国人民对国际反侵略运动的积极参加和热情支持,也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中国的鲜明立场和严正态度。
  抗日战争时期,该组织对外开展了一系列的民间外交活动,不仅积极宣传中国抗战,更勇敢揭露日军不顾国际法,使用毒气等反人类罪行。1938年2月11日,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在伦敦召开大会,刚成立不到一个月的中国分会随即派代表参加会议。1938年4月,吴玉章参加伦敦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返国经香港时,特地访问蔡元培先生,以商国计。《创巨痛深》即取材于这一历史背景,杨晓刚敏锐地捕捉到了这历史性的会面,在他的笔下,两位文坛巨擘并列一起,沉着而平静地面对着世界,展示了一代中华文人的风骨。
  杨晓刚的笔力沉重稳健,因为内敛而显得格外强大,赋予了两位文人一种“不动如山岳”的深沉力量。他以整体灰色调子的画面强调了那个风雨如晦的时代,又在两位先生眼中点缀了星星之火,透露出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一场抗战,神州大地上涌现出了多少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才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除了沙场杀敌的健儿以外,中国的文人志士也冲在政治舞台的第一线,为了抗战而奔走呼吁!在伦敦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上,中国分会就提出“请求决议,各国民众团体举行‘中国周’,尽量揭露日本侵华罪状,实行抵制日货,以为我国抗战声援”。中国代表还明确提出“全世界应保证军需用品到达中国而不运至日本,号召各国人民向中国伸出援助之手”。
  杨晓刚选择《创巨痛深》这一历史题材,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亦是对中华健儿以及文人志士的激赏。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中华民族,延续五千年不绝,正是有着属于自己的风骨和脊梁。在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们代表着社会的良知、承载着社会的希冀、是民族脊梁中不可或缺的一脉。而蔡元培和吴玉章,便是其中杰出的两位。
  说起来,蔡吴二人,也颇有渊源。蔡元培是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他早年参加反清朝帝制的斗争,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而吴玉章历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讨袁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而成为跨世纪的革命老人,与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一起被尊称为“延安五老”。他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十七年,桃李遍天下;兼任国务院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全国教育工会主席等职。两位文人为国家和民族殚精竭虑,操劳一生,同时又都是教育行业的大家和翘楚,为我国人才的培育和教育系统的健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怀着对先辈的敬仰和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审视,历时一个月的时间,杨晓刚完成了《创巨痛深》这幅作品。痛之深,才能思之切,在这幅作品里,也包含了杨晓刚对于中华民族的热切期望:永记历史,砥砺前行。
  杨晓刚简历——
  1972年5月生于济南,1996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获学士学位,2007年获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2008年参加冯远工作室做访问学者。现为山东画院研究部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青联艺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青联常委,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民进省委委员,济南市政协委员。
  1999年
  作品《强国梦》、《秋风秋雨》入选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主办第九届全国美展并获山东省一等奖。
  2002年
  作品《天界子民》参加由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山东展区)获金奖。
  作品《天界子民》入选由文化部主办第十二届“群星奖”并获优秀奖。 作品《扎西德勒》入选由山东美协主办“山东首届中国画双年展”并获银奖。
  2003年
  作品《天伦乐》入选由文化部主办“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并获优秀奖。
  作品《春溪》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
  2004年
  作品《侗寨清音》入选由中国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第十届全国美展”并获山东省展一等奖。
  作品《人物》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精品展”并获银奖。
  作品《圣源》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纪念蒋兆和诞辰100周年第二届中国画展”。
  2005年
  作品《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2005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书画大展”并获金奖。
  2007年
  作品《满月》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第二届“齐白石奖”并获铜牌奖。
  作品《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之二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庆祝建军八十周年美展”。
  毕业论文《中国画传统人物画无表情状态》获由山东省文化厅主办山东省科技文化艺术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08年
  作品《圣梦》入选由中国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青联、中国美协主办第三届全国青年美术大展。
  作品《千年古风—留守家园》参加由中国美协主办纪念蒋兆和105周年全国名家作品展。
  作品《不抛弃·不放弃》合作,参加由中国美协主办北京国际双年展,抗震救灾作品展。并刊登于《美术杂志》《美术报》《美术观察》等,全国各大期刊均刊登。
  2009年
  作品《不抛弃·不放弃》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一等奖。
  作品《惠风和畅》入选由中国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并获山东省一等奖。
  2010年
  作品《惠风和畅》获由济南市委、市政府、市文联主办泉城文艺奖二等奖。
  2014年
  作品《南渡北归》入选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主办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并获山东省一等奖。
其他文献
“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推动全民阅读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一个浓郁而持久的书香社会,堪为中国文化发展繁荣的根基和沃土。书香社会的建立,对一个文化大省来说,需要营造浓郁的全民阅读氛围,也需要构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书城,恰能为人们建立一个“文化场”。作为城市的文化地标,书城更多带有着强烈的文化象征意义。人们希望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之外,有一方净土能深耕文化和提升心灵。作为文化出
期刊
“三月里,杏花甜,韩复榘那个王八蛋,当了大汉奸;四月里,麦苗飞,毛主席派了洪涛来,组织游击队,拉到徂徕山……”在徂徕山区,至今还流传着的这首歌谣,一下子就把人拉回到了那个风起云涌的革命时代。时隔多年,梁文博和王书侠合作的历史绘画题材《徂徕烽火》再次重现了徂徕山起义的壮烈风云。  《徂徕烽火》画作整体呈竖幅,有一种纪念碑式的感觉,庄严肃穆,让人肃然起敬。这幅作品是由王书侠先画山川、梁文博后画人物组合
期刊
这是来自“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组委会的委托,这是一个画家审视民族历程时心底无法抑制的悲愤,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曾经遭受的一页屈辱,这是每一个国人都不应该忘却的悲痛,这是蔡玉水的历史题材绘画作品《五三惨案》!  在中国,“五三惨案”是仅次于“南京大屠杀”的重大历史事件,它的残酷和血腥知道的人并不是很多。此事件中的代表人物蔡公时的被害更是惨绝人寰,令人发指。各方面史料记载了血案发生时的恐怖场面
期刊
写貌家山,大抵是山水画家得以成就自己的一条快捷方式。如荆浩、范宽笔下的关峡峰岭,董源、巨然描绘的江南山水,米芾的潇湘烟雨,以及黄公望的富春景色、倪瓒的太湖风情、王蒙的青卞隐居,乃至石涛、弘仁的黄山云烟……家山峰峦草木,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最熟悉、也是最眷恋的,因而也是最为情动其中的;这一份熟知,这一份深情,恰是艺术创造的渊源。然而,对于生于泰山、长于泰山、又好画山水的王书侠来说,显然就没有这条快
期刊
当山东书城即将以惊艳之姿开启山东人阅读的“书城时代”之时,人们不禁想起那曾经再熟悉不过的新华书店里的阅读时光和书香岁月。从书店到书城,一字之间,便可坐拥书城,这将是一段让人充满期待的崭新阅读旅程,是传统书店的一次华丽蜕变,也开启了山东出版集团书城发展模式的新里程。  在“书城”出现之前,人们脑海里并没有“书城”这个概念,有的,仅仅是新华书店。在中国,无论大江南北都可以看到新华书店这面“金字招牌”。
期刊
狄更斯《双城记》那段著名的开篇几乎人人可诵,如果用其谈我的人生阅读故事,或许可以这样表达: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失望之冬,这是希望之春;人们正在直下地狱,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于我而言,那个年代的智慧、信仰、希望、富有和天堂,那如梦如幻如花般的世界,无疑就是阅读。  幼时阅读:最纯粹最欢乐的时光  我最早也最快乐的阅读记忆,是在热闹的街边看小画书。  那时
期刊
济阳农业科技示范园熟透的“仲秋红”枣挂满枝头,“仲秋红”枣的上市改变了我国大枣产区缺乏在“仲秋”和“国庆”两节餐桌专用型高品质大枣的局面。  “仲秋红”枣是山东硕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济南南部山区特有的大枣种植资源,成功选育出具有济南地方特色的、适宜鲜食、蒸食、加工(枣泥、枣糕)的大枣新品种。山东硕博现有苗木基地1000亩,带动周边大枣种植片区面积达5-10万亩,拟打造以“仲秋红”大枣为主打、具有
期刊
当地时间2015年9月21日下午,北欧首家尼山书屋落户瑞典韦斯特拉市图书馆,山东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王军民出席揭牌仪式并作重要讲话。韦斯特曼省省督、瑞典前驻华大使、韦斯特拉市市长、中国驻哥德堡前总领事、当地华人华侨协会会长、瑞典YES国际集团总裁、山东省代表团全体成员、山东友谊出版社特邀代表、当地嘉宾等出席仪式。  王军民在讲话中指出:尼山书屋创建于孔子的故乡——中国尼山脚下,是中外文明文化
期刊
9月25日上午,“我们的节日·团圆中秋”在济南全福街道南全福社区举办,本次活动由济南历城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历城广播电视台、历城区全福街道主办,南全福社区承办。活动围绕“我们的节日·团圆中秋”主题,经过精心组织,表演了传统艺术,如书法、古筝弹奏、茶艺等,讲述了“中秋节”的渊源和“兔子王”的故事,现场展示了月饼的制作与烘焙。这些传统文化技艺与喜闻乐见的节目营造了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全福街道南
期刊
9月12日至14日,以“书香两岸·情系中华”为主题的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以下简称“海图会”)在福建厦门文化艺术中心开幕。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山东省副省长季缃绮、福建省副省长李红出席开幕式。本届海图会立足两岸,创新特色,除举办两岸出版物展示、订货、销售等常规性活动之外,还发挥海图会的两岸出版平台优势,积极响应推广全民阅读活动,策划举办了一系列富有对台特色的公益性阅读文化活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