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命题者心中都有一个“我”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ancy_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从“无我”到“有我”:感情真挚地表达自我
  
  课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靠编故事赚取同情从而获得高分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当下的中考写作试题越来越关注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如湖南株洲卷: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诲、朋友的帮助……人生际遇既有顺境,也有逆境,激励与挫折,成功与失败,都能促人成长。请你根据亲身体验,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在答题卡上,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 字的文章。文内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题目:我在 中成长它以“我在 中成长”为题,引导学生记录自己成长之路上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在生活细节之中表露真情。题目中的“我”以第一人称出现,提示学生在写作时应紧密围绕自己的切身感受展开叙述。这道题的关键词每个命题者心中都有一个“我”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郑国民 孙薇薇为“成长”,导语中“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诲、朋友的帮助”将成长的环境具体化,以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发学生去回忆点滴往事,梳理成长历程,因为每一次回顾都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另外,题干中明确指出“请你根据亲身体验,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学生在审题时会自觉强化表达真情实感的意识。
  在中学里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叫做“名言荟萃、古人开会、题目倒嚼、高分绝对”,这是对学生作文缺乏主体性的一种嘲讽。为了避免学生在考场作文中落入“无我”的写作困境,中考命题者大多用第一人称设题。如新
  疆卷:
  请以“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其他表达方式;②不少于600 字。这道全命题作文是一个常见的写人记事类作文题目,但仔细品评,可见命题者的用心良苦。“故事”之前的修饰语限定了文中所记所感必须是作者亲身经历的真实事件,引导学生把目光瞄准自己的生活,以“我”为圆心进行构思和选材。在故事中,“我”可以是主人公,也可以是参与者,学生要从“我”的角度切入,但又不局限于“我”的小世界,在关注自我的同时还得走出自我,走向更广阔的生活。
  
  二、从“小我”到“大我”: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课标要求在写作过程中应“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文学作品的生命力来自对生活的感悟,所以写好作文离不开对周围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大千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收获不同的感受、得到不同的结论。观察仅仅是一种手段,“为有源头活水来”,其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表达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悟与思考。如贵州贵阳卷:在现实生活中,大千世界五彩缤纷,人物个体形形色色。其中,的确有许多的人和事需要我们去观察、关注、思考和感受,也有许多的人和事还需要我们去辨析、判断、评价和进行正确的价值取舍。
  请以“这是值得我们去 ”
  为题,写一篇文章。
  备选示例:观赏的风景、尊重的人群、思考的问题、发扬的风尚、明辨的道理、体验的生活、赞美的事物、改变的现实、借鉴的方法、阅读的作品、欣赏的音乐……贵阳卷以“这是值得我们去 ”为题,启发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在观察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以多元的视角去辨析和判断它们的价值,留给学生较大的发挥空间。备选示例中给出的关键词具体而鲜活,既有现实的风景、人群、事物,又有抽象的风尚、道理、方法,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够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循着自己的感受从广阔的生活外延中筛选和提取写作素材。个人成长是与时代发展同步的,或者说是置于一定的时代背景之下的,中考写作试题从关注内心的“小我”扩展到更为广阔的“大我”。如四川乐
  山卷: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自拟题目作文。不少于600 字。
  山里有个男孩长大了,他要到外面的世界去,山里到山外没有路,他也没有钱,有的只是茫茫的大山、茂密的森林。男孩找来一把斧子,放在石头上磨了又磨。母亲问他磨斧子干什么,他说:“砍树,开路。我要到外面去!”母亲有些伤心又有些骄傲。
  男孩在林子里砍出了一条路来,又把砍下的树卖了作路费。临别时,母亲问他:“你还回来吗?你会记得回家的路吗?”男孩说:“我一定会回来的,我就顺着这条我砍出的路回来。”
  男孩就这样走了。男孩走了以后,山里人照着男孩的样子,从不同的方向砍出不同的路,到外面闯世界去。他们都不走前人的路,而是另辟蹊径;他们都把砍下的树卖了作路费。于是树都被砍光了。许多年后,男孩回来了。当他走到山边时,已经找不到自己当年砍出的路了。所有的山都是光秃秃的。他不能辨别回家的方向了。
  他失去了家园!命题者选取了一个哲理故事作为测试材料,故事的主人公背井离乡闯荡世界,多年后却不知家在何处了。故事的结尾意味深长,“他失去了家园”是一个深刻的隐喻,指男孩迷失了方向,也喻指人类家园的丧失。人类的破坏性发展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热点问题,类似这样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写作试题,因其对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积极作用而备受命题者青睐。
  
  三、从“超我”到“真我”: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课标要求“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并明确指出“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写作是心灵的自由表达,是思想与生活的碰撞,学生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应有自己的独特感受。翻开2010年的中考试卷,“力求有创意”“有个性地表达”“立意新颖”“不得套作”等字眼频繁出现在各省市的写作要求中,而写作题目本身也在求新求变。试题所蕴涵的思想内容、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特别是对考生的思维能力的要求,更趋于多元化,体现创造性。如山东临沂卷:
  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诚然,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很好地自我反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过什么?例如生活中的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再如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请以“不该丢失的 ”为题目,写一篇600 字左右的文章。可以叙写个人经历,也可以就此发表你的看法、感情等。
  这个半命题作文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让学生认真反思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习以为常但又不应缺失的思想品质和能力素养。提示语为考生呈现了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人的异化问题—“我们是否曾丢失过什么”,开放式的提问有效启发学生思考。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意识的重要体现,“不该丢失”逆向引导学生关注那些“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在渗透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自省意识,学生在表达观点的同时能够展示自己的鲜活个性。
  生活是文学和艺术创作的源泉。“剪采为花,其花不肖;播种栽花,其花自生”,这是清代学者俞长城对“如何写好应试八股文”一问的回答。大意是说,如果文章单纯运用应试技巧而脱离生活,这样“剪采”而来的花不可能鲜艳且富有生命力;必须重视平时生活中的“播种”和积累,文章才能如鲜花盛开般文采飞扬。中考作文也是如此,只有引导考生围绕自己熟悉的生活进行写作,才会出现感悟真切、体验独特的优秀考场作文。如黑龙江鸡西卷:十五六岁的你,刚刚走过最美好的花季年华。因为走过,也许你会明白亲情的可贵;因为走过,也许你会懂得友谊的难得;因为走过,也许你会知道成功的不易;因为走过,也许你会……
  请以“走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走过”这个话题,引导学生在花季年华时思考亲情的可贵、友谊的难得、成功的不易等哲理。“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中考作文。回顾已经走过的人生之路,总有一些值得纪念的人或物、情或事,这些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是最有生命力的写作素材。另外,话题作文的开放性,拓宽了生活半径的长度,学生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里选取写作素材,从而实现有创意的表达。
其他文献
我第二次教《勾践灭吴》,用的是人教社2003年6月版的教材,这篇课文文面并不艰深,我用一课时指导学生梳理文字,解决了阅读障碍之后,就布置学生准备讨论勾践这个人物形象。我把《国语》中未经删节的《勾践灭吴》印发给学生,让他们仔细研读;另外,要求他们课外收集有关“吴越之争”的其他史料,如《史记》《越绝书》《东周列国志》《绍兴县志》等,比较全面地了解勾践其人;同时,引导他们上网搜索一些评价勾践的文章,阅读
一、背景介绍    《陈奂生上城》是人教版大纲教材第四册第一单元的课文,之前的两篇是《药》和《项链》。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学习小说的主题和结构,学习《药》要通过明暗相互交织的线索,深刻领会作品的主题;学习《项链》要感受作者独具匠心的情节安排;学习《陈奂生上城》则要通过品味语言,把握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二、设计思路    《陈奂生上城》的教学重点是体会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把握小
《人民教育》今年第12期发表的徐江等的《改造语文教学研究——以“确定教学内容”的思考为例》(以下简称“徐文”)的一个重要观点和主张就是“超越文本体式的约束,走向哲学思维”。我们通过反复研读发现:徐文是》中着“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而来的,在他们看来,“依据文本体式”只是“一个次要的备课思维元素”,“因为在教学实践中,确定文本内容讲什么,人们并不考虑文本的‘体式’是什么”。徐文以,慌、传记、报告
程翔,1963年生,祖籍山东长清。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特级语文教师、“国培计划”首批专家。现任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编写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主要文章发表于《教育研究》《文学遗产》《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报》《语文建设》《中学语文教学》。主要著作有《语文教改探索集》(山东教育出版社)、《语文课堂教
传统,并不总是意味着落后。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的教学、课文谋篇布局的教学、文本阅读欣赏的教学、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是我国语文教学界几代人多少年来慢慢摸索、渐渐形成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如果在课程改革中把这些优秀的传统做法都丢了,那就背离了语文教学的本真。  下面笔者以小学五年级《莫高窟》一课的教学为例,阐述关于坚守语文教学本真的几点看法。    一、要关注信息的获
【设计说明】  许多读者都认为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主要描绘了他眼中的月下荷塘,笔者以为言其眼中的莫若道其耳中的。《荷塘月色》全篇一共1407字,涉及声音的近400字。而且对声音的描写多与体现情思的句子共生,可以说是文章的主线。  《荷塘月色》若无声音,其境界全无。乐音隐喻着和谐,噪音隐喻着自由。和谐与自由是朱自清先生的精神家园,荷塘夜游可以说是朱自清先生的精神还乡之旅。  中国文人常常喜欢静观万
一、求学之路(1947—1958年)  我出生在一个中农家庭,家庭条件一般。我的爷爷在旧社会是私塾先生,差不多清末民初的时候,爷爷在隔壁下洼村教书,一次教三五个学生。那时候教书,基本上都是背《百家姓》《三字经》等内容,小孩儿背书跟唱戏一样,摇头晃脑的。爷爷虽然是私塾先生,但父亲没读多少书,只有叔叔读过几年。  1.五年小学与三年初中  我家有兄弟姐妹五个,一个姐姐、三个弟弟和我,在男孩子中我是老大
王宁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任,训诂学专家,语文课标研制修订专家组成员,《规范汉字表》后期研制项目的负责人之一。她提倡语感和语理并重的教学理念,认为语文教学应通过分析文本中的语言现象,帮助学生发现语言规律,提升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观察和运用语言的敏锐性。此外,因为古汉语、训诂学的学养深厚,她对文言与白话的关系、学习文言的目的等问题也有深刻的理解。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王宁教授。 
现代人喜欢把“教育”看成“教知识”。我们把道德知识交给政治,把数理逻辑知识交给数学——现代知识由现代学科传授,天经地义。作为学科的语文却不然。古代中国自有一套理性化程度很高的教化传统。语文教育活动薪火相传,不绝如缕。关于传统教育与现代语文,叶圣陶先生认为:“唯有国文一科,所做的工作包括阅读和写作两项,正是旧式教育的全部。”以现代语言学和文章学的“阅读”来理解,旧式教育至多剩下文字、音韵和训诂等“小
当前,中学语文课堂中的阅读活动往往片面追求“考试效果”,阅读体验常被老师粗暴统一,阅读方式单调呆板,使得阅读教学变得华而不实、枯燥无味。在阅读学习中学生难以真正获得自主表达的权利和审美阅读的愉悦,甚至有学生已经轻视语文,厌恶阅读,远离经典。鉴于此,重庆市合川中学以语文课程改革为方向,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提出“悦读”教学理念,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  一、倡导“悦读”理念,激发师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