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设计策略与实践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902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混合式教学的发展势不可挡,混合式教学的设计是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关键。本文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联通主义学习理论,讨论了混合式教学的设计策略,并对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设计予以实践和思考。
  【关键词】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设计策略;设计实践
  【作者简介】李杨(1982-),女,汉族,辽宁铁岭人,沈阳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二语习得。
  一、引言
  2018年,教育部提出积极推进“互联网 教育”,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互联网 ”时代,移动终端正在对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使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混合式学习顺应了当前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要求,其发展势不可挡。基于“互联网 ”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可以使学生高度参与学习过程,体验个性化的学习模式,追求、建构并生成个性化知识和创造性知识(冯晓英等, 2019)。
  二、混合式教学及其理论基础
  混合式教学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将学习内容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在学习平台等移动网络终端,将学习的技术与学习者的个人风格结合起来,以达到互联网和教育的有机结合,从而取得有效、高效的学习效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联通主义学习理论都对混合式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混合式教学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真实又复杂的情境中通过彼此间的协作与交流,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与学习内容充分的交互,实现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发生依靠三个重要环节,情境创设、协作式探究和意义建构,其核心在于学习者对于知识的自主建构。混合式教学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建设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学习环境,并为学习者设立真实且复杂的学习情境,使学习者投身于协作探究和意义建构的过程,从而达到学习有效发生的目的。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再是学习者知识内化的活动过程,而是以大规模的网络化和社会化交互过程为基础,建立连接和形成网络的过程(Siemens, 2005)。在混合式学习的环境下,学习者通过大规模、社会化、网络化的线上交互,在混沌、复杂动态的网络节点中寻找到关键结点,而线下活动促進学习者与关键结点的深层次交互与意会,从而促进学习的发生。
  三、混合式教学的设计策略
  1. 核心目标明确。核心目标是教师设计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将教学的核心目标与学习内容混淆。核心目标应是学习者通过课程学习要掌握的知识、能力或方法,设计核心目标可以参考以下三个问题:1.本单元或本节课最核心或最关键的内容是什么?2.学习者最希望从本单元或本节课中学到什么,收获什么?3.学习者在本单元或本节课中将要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这三个问题直接分析出了学习的内容、学习的结果和学习者的需求。
  2. 线上、线下教学相辅相成。在实际教学设计中,教师遇到的难点在于如何避免线上线下的重复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线上教学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对于学习的限制,因此更适合讨论、探究、交流和评价等学习活动的开展;线下教学可以使学习者更加直观即时地与教师和其他学习者互动,因此陈述、演讲、提问、汇报和点评更适用于线下学习活动。在混合式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学习平台、移动终端软件和工具,将线上和线下的教学活动呼应起来。
  3. 设计开放式的学习活动。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是混合式教学设计的首要原则(迈克尔,2015)。传统教学因为剥夺了学习者自己发现问题、探究专研和寻求解决办法的机会,往往让学习者感到倦怠和乏味,导致失去学习的兴趣。想要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师需借助混合式教学进行学习方式的整合,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延伸,并设计开放式的学习活动,使学习者真实地体验学习过程,从而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4. 分析学习数据。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采集学习数据来分析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如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习惯、学习活动、学习效果等。这些个性化的学习数据对于教师未来的教学有两方面好处,一方面可以让教师简便、直观地了解班级整体和学习者个体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为集体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干预(冯晓英等,2020)。
  四、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设计实践
  1. 前期准备。教师在课程教学设计之前,要系统地对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进行分析(王真,2019)。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例如英语基础和水平、学习习惯和态度、学习兴趣和动机等。教师还应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帮助学生合理分组,方便学习过程中进行合作。其次,根据学习内容设置清晰合理的核心目标和具体的教学目标,分析课程内容的重难点,做出明确的线上和线下的教学划分。再次,学习环境是混合式教学的关键。目前,教学互动平台已经日趋成熟,超星、UMU、雨课堂等平台都支持教师的在线授课和课堂组织;U校园、WE Learn随行课堂英语课程在线学习平台支持学生的在线学习和数据分析;钉钉、腾讯、瞩目等网络终端软件支持教师的在线教学。功能涵盖签到、抽签、投票、测试、讨论、提问等课堂互动形式,还支持情境建设、合作项目、展示成果、大数据采集和分析,为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提供技术支持和保证。
  2. 教学过程。(1)线上活动。线上活动在教学互动平台展开,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引导、拓展和督促。教师主要有如下行为:① 教师在线上学习平台发布公告,告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任务和项目说明以及讨论话题等;②上传制作好的教学视频、音频、课件等学习辅助材料供学生在线自主学习。③教师需要在线答疑,发现学生学习的难点,指导学生进行拓展性探究。④教师对学生的作品作业进行点评,并通过分析学习数据了解学习行为,进而进行支持和督导。课前的线上活动,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难点反馈、话题讨论、拓展探究、作品作业提交。在线上学习活动中,既鼓励学生自主性学习,也鼓励学生与组员协作,增强互动。   (2)线下活动。线下活动在课堂展开,教师主要有如下行为:①针对线上活动反馈的難点进行课堂讲解。②对线上讨论的话题进行总结或进一步讨论。③对提交的作品或作业进行分析点评和展示,让学生了解范例的可取之处。④根据学生在线上学习内容,设置开放式的情境任务,例如:辩论、采访、表演、汇报、写作等,以实现学习结果的生成。⑤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给予分析、评价和反馈。在线下活动中,学生需要接受知识讲授并内化吸收,参与话题讨论并对于话题生成比较完整的框架,学习范例作品的优秀之处,通过团队协作、沟通、互动生成学习结果,培养团队合作、口语交流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3)数据分析。通过线上学习,教师可以收集其过程中产生的学习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反映出教师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学生对于学习效果是否满意,以及学习者个体在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和问题。因此,在一个阶段的线上线下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及时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方式,直观地掌握班级整体和学习者个体的学习情况,同时在集体教学过程中对于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方式要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干预。
  (4)评价设计。评价的主体包括教师、学习平台、小组同伴和学生自身。评价由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组成,各占50%。形成性评价分为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线上评价借助平台提供的数据分析,涵盖在线学习时长、学习的正确率、在线讨论参与度和贡献度、线上学习成果优秀率等方面;线下评价涵盖课堂情境演练、小组合作情况、课堂观察等方面。
  五、结语
  “互联网 ”时代,混合式教学势不可挡,这场变革是对教学的重新设计。如何设计混合式教学需要得到指导策略,本文笔者讨论了四个设计有效、高效的混合式教学所需要的策略,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尝试和总结,希望能够为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冯晓英,王瑞雪.“互联网 ”时代核心目标导向的混合式学习设计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9(7):19-26,92-93.
  [2]李芒,徐晓东,朱京曦.学与教的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3]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4]冯晓英,曹洁婷,黄洛颖.“互联网 ”时代混合式学习设计的方法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20(7):25-32,54.
  [5]SiemensG. Connectivism: A learning theory for a digital a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and Distance Learning, 2005,2(1)[OL]. Retrieved January 10, 2008, from http://www.itdl.org/Journal/Jan_05/article01.html.
  [6]迈克尔·霍恩,希瑟·斯特克.混合式学习:用颠覆式创新推动教育革命[M].聂风华,徐铁英,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7]王真.基于移动终端的英语混合式学习设计与实证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10):10-15.
其他文献
【摘要】为适应目前高考中英语的相关变革,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整体概要写作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写作能力。同时,根据相关考试说明,教师也需结合实际,了解概要写作的三个步骤――要点获取,要点转述,要点衔接,在做好教学活动开展的同时,注重学生整体发展,让学生摆脱以往的刻板学习状况,在新时代英语写作过程中逐渐发扬自我,了解英语学习的真正魅力。  【关键词】概要写作;高中英语;方法指导
【摘要】 高中的学困生基础薄弱,方法不得当,对听力不够重视,很少花时间去开展练习听力,因此英语听力成了他们学习的拦路虎。本文通过讲解、分析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的各种方法,帮助学困生提升英语听力成绩。  【关键词】学困生;听力 兴趣;方法  【作者简介】詹旋武,福建宁德市高级中学。  学困生的听力理解普遍存在问题,比如基础问题,学生没有积累足够的词汇量,相关的语法也比较欠缺;学习态度问题,学困生没有认识
【摘要】在高中英语教材中普遍存在着英语单词词义转化的语言现象,这往往给英语学习者带来很大的困扰,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阅读,甚至导致他们理解上的偏差。深入分析和研究高中英语构词法词义转化,能帮助学生排除阅读解中的词义障碍,特别是那些所谓的“熟词生义”问题。同时,这有利于学生扩大英语词汇量,增进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教研意义。本文就对此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高中英语;构词法;词义转化  【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发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人际有效沟通的重要载体,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是综合职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市场对中职生的口语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相对薄弱的英语基础,使中职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十分吃力,英语口语表达更是一个难过的门槛儿。所以,探索一个有效的口语教学方法迫在眉睫。  【关键词】任务型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工作中,教师应重视课堂教育中“四重四轻”的问题,以此规避重视结果轻视过程、重视形式轻视内容、重视解释疑问轻视感悟、重视语言轻视人文的相关问题,以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升整体的教育工作水平,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四重四轻”措施  【作者简介】陈琦,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汇学校。  在小学英语教学工作中教师应遵循科学化的原则,编制出相应的计划内
【摘要】本研究尝试打破传统英语教学模式,选择适合初中生认知水平和符合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的音乐素材,采用音乐教学法对初中三所试点学校进行英语教学。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总结出有效的应用策略,提高了初中生英语的听说等技能,增强了初中生对说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培养了跨文化交流的意识,提高了初中生的思维品质,促进了初中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音乐教学法;实施策略;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金玉嘉,河北
【摘要】如今,初中教育教学理念的变化影响了多门学科的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程教学中,教育评价发生了十分显著的变化。为不断提高英语教学的综合水平,教师需对新课程理念进行深入分析,加以明确初中英语教育评基本模式,以此完善学生的英语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英语;教育评价  【作者简介】张金凤(1991.10-),女,汉族,江苏宿迁人,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国际学校 。  一、确定评价的主要功能  
【摘要】《沃克兄弟的放牛娃》(Walker Brothers Cowboy)是《快乐影子之舞》(Dance of the Happy Shades)里的开篇之作,门罗(Munro)在这篇小说里描述了加拿大经济危机及战争期间一个平凡家庭的日常生活,探究了小说中的三个主要人物。本文通过对小说中主要人物的详细解读,读者在其中发现了平凡世界的迷人之处和魅力所在。  【关键词】《沃克兄弟的放牛娃》;经济危机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职业院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高职院校十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英语是人们在社会交流、沟通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语言,为了提升学生的英语技能,高职院校应该重视英语教学,重视英语教学职业化,提升学生的职业化水平,让英語成为高职学生的一项职业技能,促进高职学生在社会上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职业化;对策  【作者简介】武娟(1986-),女,安徽淮北
【摘要】作为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英语写作教学常常不被中学教师重视。尤其是在中小城市的学校中,大多数教师采用传统的结果写作法进行写作教学。同时,这种单一的批改模式给教师增添了不少负担,而且学生的写作水平难以得到提升。针对这种现象,本文引入了同伴互评的英语写作批改模式,使用行动研究的方式来探究同伴互评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影响,探讨这个问题:同学互评能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果能,是如何提高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