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素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nxia_e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对中、美两国学生进行一番比较后指出:“中国的学生学习非常刻苦,基础知识丰富、扎实,且善于考试。但他们却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不善于提出问题等缺陷。”大量的资料信息也表明:中国基础教育最为突出的弊端之一,就是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高分低能”正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熏陶下结出的苦果。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中学,这样的现象尤其严重。
  长期以来,物理实验教学在很大范围内处于“讲起来重要,教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的状态。同时也由于广大的农村中学实验器材缺乏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实验教学长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而成为物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采取“以讲代做”的实验教学方式大有人在。教学大纲上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也未得到真正的重视和落实。
  为了加大实验教学力度,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我县近年来对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进行了实验操作考试,并将物理、化学的实验操作考试成绩记入升学总成绩,把实验教学摆在了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广大教师正向着大力加强实验教学的方向不断努力。
  如何来加大物理实验教学力度,搞好实验操作考试。进而改进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以推进物理素质教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充分利用条件,自制教具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花大力气进行中、小学实验仪器、电教设备的配套建设。重点中学的仪器设备已经比校完善,一些普通中学的仪器设备也得到了较大的充实,我们学校也添置了部分实验器材。但是,由于我校建校晚,底子薄,现在所拥有的器材离教学的需求还有较长的一段距离,实验器材的缺乏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障碍,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怨天尤人,坐以待毙。我们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自己动手制做一些简单的教具。也可以发动学生在课外进行一些验证性的实验,还可以举办一些学生自制教具方面的竞赛。这样既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器材缺乏的问题,又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搞好演示实验,提高课堂质量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倍深。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动作记忆效率比语言文字记忆效率要高好几倍。“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成绩优秀的物理尖子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具有很强的“悟性”,这种“悟性”源于对日常生活丰富的感性认识。对物理学习有障碍的人,其最大的障碍不在于智力因素,而在于缺少对日常生活的用心观察,头脑中缺乏感性经验,而这些感性经验恰恰是物理思维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物理教师,首要任务就是:尽一切可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出丰富多采的物理现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教师不仅要用好课程标准上规定的演示实验,甚至教材上的一段话、一幅插图、一道习题也可以将它搬上“讲台”,进行演示。
  演示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教师演,学生看”以外,也可以“教师导,学生演”,即边学边实验。还可以变演示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以前,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三、搞好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验操作技能
  分组实验多以测量性、验证性和实用性实验为主。要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手、眼、脑并用地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动。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课堂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教师完成某种过程,而在于通过某种活动促使学生在行为上发生某些重要的变化,如在学生身上引起的认识上、理解上、技能上、态度上的变化。如果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教学,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获得物理知识,则会印象更加深刻,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对于学生分组实验,也可以采用多种实验方法,活跃学生思维。我们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在各种因素中进行取舍,对所得信息进行筛选。这就要求学生在实现即定目标的过程中,要有全局观点,在不同情况下善于应变,从而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综合表达能力都得到训练和发展。
  但是,要使分组实验取得良好效果,就要求教师在每次实验前必须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知识和实验方面的准备)。对于实验中学生初次接触的仪器、实验操作中的难点和关键之处,实验开始前教师必须给予适当的指点。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如正确使用仪器,谨慎操作;尊重客观事实,不拼凑数据;实验完毕后自觉整理并爱护仪器等等。实验后,还必须及时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四、充分发挥教材中“小实验”的作用,训练学生动手能力
  当前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不少教师认为教材中的“小实验”是课外知识,与考试无关,因此常被视为可有可无,或被弃之不理。然而这些小实验却往往具有取材容易、贴近生活、直观明了、便于操作的特点,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从而更好的发展学生智力。
  搞好初中物理小实验(小制作)的教学,教师是关键。首先,教师应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包括实验的组织形式,时间安排和效果检查等,都应做到心中有数。对于设备不太复杂、材料容易收集,操作比较简单的实验,就让学生自己去做,以弥补课堂实验的不足,同时也可以培养其创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其次,对于比较复杂的实验,特别是小制作和设计实验,教师要给予指导,甚至做出示范,这些小制作要定期评比,做得好的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如在学习声音的特性、、生活中的透镜、重力等知识后,可布置学生自制哨子、模型照相机、制作不倒翁等小制作,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并要鼓励学生们合作性地创造和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刚刚起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如学习了《汽化和液化》这节后有个有趣的小实验《纸锅烧水》叫学生课后做一做,有趣的实验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如,在学习了《信息的传递》后,可制作“土电话”并评比谁的做得精细,谁的通话效果好。像这样的小实验还很多,这些有趣的实验会像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着那些渴望的眼睛。
  五、不定期地开放实验室,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
  由于人的个性差异,一些学生往往不满足于课堂上所看到的或书本上所接触到的实验,他们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动手欲,很多想法都想付诸实施;而另有一些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在实验中往往处于旁观者的地位,有时想自己试着做实验,又怕周围的同学讥笑。因此不定期地开放实验室,既可以给学生施展身手、创造动手的机会,又可以为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提供锻炼自己,提高实验能力的场所。
  实行的办法可以采取自愿参加,全方位开放的形式,或根据兴趣爱好组织专题研究和探讨,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或复习已学实验的操作,或做些自己设计的小实验,将能极大地增进学习物理的兴趣,有益他们动手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
  要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就必须在物理教学中加大实验教学的力度。通过物理实验,不但要达到对教材每一个实验提出的实验目的,进行常规的验证性的实验;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分组实验、课堂演示实验、课外小实验以及日常生活中物理现象的严密观察和勤于思考,培养学生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的发现、思考和解决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素质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是一门艺术,既要有艺术性,又要有科学性,这样才能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将用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传播学、教学媒体等相关理论相结合,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设计活动。作为一门科学,它必须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作为一门艺术,这一活动需要融入教师很多的个人经验、文学素养,因材施教是最好的教学艺术。要做好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笔者认为
[摘要]阅读是获取知识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则是为孩子今后能够更好地通过书本学习打下基石。因此,幼儿的早期阅读往往是老师和家长心里较为重视的一方面,通过大量的图文并茂的读物,帮助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对幼儿的思维、语言、想象、个性、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培养。  小班幼儿更是培养阅读习惯的关键期,那么应该采用怎么样的方法才能更好的让幼儿“会读书呢?”本文从孩子日常看书的行为入手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把课堂还给学生”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趋势。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怎样更好地用新课程理念去设计、组织、反馈教学,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课堂教学焕发活力并富有成效呢?我想,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不失为一种选择。然而,怎样营造这样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呢?本文试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与见解。  一、真正转变观念,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摘要】英语教学一直是学校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特别是在农村学校,由于硬件条件的限制,导致学生英语综合素质整体不高,成为农村教学的一个难点。笔者看来,想要在教学上提高英语教学质量,首先要控制学生的两极分化,同时也要从学生学习英语的意识出发,让学生重视英语学习。本文就笔者数年来的教学经验,简要谈一下我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初中 英语 教学 学生 整体发展 情感意识    一
一、认识研究性学习  2001年4月9日,教育部下发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该文指出,“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地学习活动。”【1】这是在教育部的正规行政文件中首次对研究性学习做出了解释。  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到:“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
江泽民总书记曾强调,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以法治国,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李岚清副总理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强调指出:“必须用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熏陶青少年一代,使他们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人格、担当起振兴中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担。”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形成了宝贵的优秀伦理道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语文老师都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可是如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有效指导,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重现生活,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我从教学实践中认识到:从细处着手,降低难度,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激起学生心中的真情,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引导和培养学生爱上写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一、从细处着手,降低难度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提到写作文,一些学生往往唉声叹气,视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个环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此将本人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情境引入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好的情
【摘要】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虽然近年来中学英语在教学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口语教学的重要性已受到广泛的关注,很多英语课堂也在慢慢向着有利于口语教学的方向发展。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大量口语的“低效教学”。如何推进中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如何进行初中英语口语有效教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 口语 有效教学  社会生活的信息
当代教育理论强调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占中心地位的是学,而不是教。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课堂教学也不断地改进优化,已由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向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发展,现在,无论是大型的教学讲座,还是学校的公开课,几乎都在多媒体教育中进行,可以说在现代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已势在必行。  目前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具有处理文字、图像、图形、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的功能,其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