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如何让学生自己走进文本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19450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现代阅读教学应是学生、老师、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现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与老师、老师与文本的对话教师大都处理得比较好;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往往浮在表面,被教师忽略,时有走过场的现象 ,导致学生独立接触文本的时间很短。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多次提到“阅读”这个词,第60条建议强调“必须教会少年阅读”。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自己走进文本呢?笔者认为,教师应注意延长学生“读”文本的时间,让学生充分与文本接触,可以从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利用学生日常的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人文性很强,充满着生命的活力,跳动着时代的脉搏。要与作者同呼吸就必须让学生走进文本,触及心灵,与文本对话。例如一名教师在执教二年级《三个儿子》一文中,有以下三句话“一位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也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还有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这三句是母亲介绍自己儿子的语言描写,教师请了5名学生进行多次朗读练习,要求是读得像这三位妈妈说的话,但学生只为通顺而读,没能触及自己的心灵,不能体会到文中母亲“自豪、喜悦、夸耀”的心情,读得不像三位妈妈说的话。这时,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读,而是让学生联想自己的妈妈,回想自己何时受过父母的表扬,当时自己与父母的心情如何?学生连珠炮似的说出父母当时的心情是:自豪、惊喜、兴奋、夸耀、期盼……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走进了三位母亲的内心,走进了文本。教师恰当地运用了学生日常的情感体验积累达到了本节课阅读教学的目的,同时为学生今后的阅读方法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文章的内容学生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或学生的感情一触即发却缺乏助燃器时,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如播放音乐、制作精美的电脑课件,都会让学生在不经意间融入文本,受到美的熏陶和文本的启迪。例如,在执教二年级《北京亮起来了》一课中,教师搜集了许多有关北京夜景的精美课件,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理解的基础上,教师播放课件,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的综合感受,进一步感受语言文字美的感染力。教师播放了两遍课件,第一遍播放,学生发出一片“哇……”的赞叹声,他们是在将语言文字的抽象美与北京的实在美在思维意识中相结合;当教师播放第二遍课件的时候,大部分的学生则不自觉地出声地用文本中的词语“华灯高照、金碧辉煌、光彩夺目、五光十色、绚丽多彩……”来描述北京的夜景。这样既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又积累了词汇,完成了本节课理解、内化、积累与表达的阅读教学的目的。
  三、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拓展
  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知识有限,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教师指导他们做好课内外的知识拓展, 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例如,在执教五年级上册《难忘的启蒙》一文中,由于教师没能及时提供也没让学生搜集作者当时所处“日军侵略”时代的写作背景,学生对文章中“先生”的形象理解出现偏差,不能理解先生的“严”与“宽”;在自读感悟这一环节他们认为先生用戒尺打学生是“体罚”现象,打学生是错误的,先生抵制上日语课也是错误的,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如此地理解文本显然违背了作者和编者的写作意图。因此,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拓展,帮助学生树立拓展性阅读教学观在某些语文课中尤显重要。
  四、找准重点词语和语句
  教师要教给学生挖掘词语的方法,要少而精,提炼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或句子”。例如,四年级《尊严》一文中,就要挖掘三个表述动作的词:“当镇长杰可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这句话中的“仰”字;“‘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的“站”字;“‘小伙子,你愿意为我捶捶背吗?’说着就蹲在这个年轻人跟前。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地给杰克逊大叔捶背。”的“蹲”字,三个看似简单的动词,却把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内心刻画得淋漓尽致。年轻人由于饥饿难耐,无力而坐或躺,所以“仰”头;又为了尊严而“站”;杰克逊大叔为赞赏年轻人的尊严而“蹲”。这时,教师如果忽视了学生对关键词语的挖掘,阅读效果就会“事倍功半”。
  五、注重“落笔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让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落到实处,就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注重“落笔式”教学。许多语文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受,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谈出自己的感受,但让他们落笔写下来,往往会错字连篇,语句既不完整也不通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用笔标出不认识的字和词。这小小的一笔实际就是学生思考与质疑的开始。由画生字到画生词,由画生词到画好词,由画好词到画好句,由画好句到画好段,到质疑再到批注,这本身就是阅读教学的重点。语文课堂亦需动静结合,特别是小学高年级,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生留下思考、质疑、批注的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真正走进文本,谈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受。
  实践证明,恰当地运用以上五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在阅读文本中学会思考,学会感悟,以实现学生自己会阅读的语文教学目的。
  (责编 张亚莎)
其他文献
目前,环境会计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但对它的研究主要在工业企业中。对旅游企业环境会计体系的研究并不充分。本文从环境会计的定义入手,分别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在旅游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小学数学教学经历了一次巨大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洗礼,课堂上大力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然而,多年的议课、教研发现,有些教师没有准确领会《数学课程标准》的内涵或实质,出现对探究性学习的神话,对探究性学习的泛化,把接受性学习看成是消极性的学习方式,而给予忽视。这非常不利于新课程的推进和深化。  在探究性学习中有机结合有意义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沈阳市和平区辽宁金源丰律师事务所律师姜彩熠、沈阳金属研究所教授冯有为近日向全国人大法公委去函,建议全国人大就依法撤销或废止《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姜彩熠说,近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复习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整理所学过的知识,使某些遗忘的内容得以重现,薄弱环节得以巩固,将知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形成知识网络。它更多地是一个加深理解数学知识,扩大数学知识联系,进一步提高数学知识掌握水平,提高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过程。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数学复习课,对于不同的教师,方法是不同的。但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5年10月第十期报道了《为我丈夫讨回一个公道》的文章,当时读者赵小琴来信时称其丈夫龚英甫因涉嫌"虚开增值税发票和合同诈骗二罪名",她参加了庭审
期刊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治疗单纯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9例单纯性肛裂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08例采用中药外洗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高锰酸钾外洗治疗,1个疗程7天,2疗程后观
民营企业酒店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着自身发展的阻力,这就是:管理体制矛盾,管理思想落后;管理制度不键全;管理过程不规落;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民企酒店的规模经营。因此,民企酒店只
"我从来就没有失误过,我从不认错,我永远是对的."  这句话看起来如此霸道和固执,不过,不要以为这是谁在发脾气后说出的气话,因为,这是董明珠面对记者的采访时的直白.……
期刊
一、民营企业的经济地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健康稳步推进,民营经济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据全国工商联2005年7月4日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和《中国民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