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的武艺

来源 :台港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ang18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时候接到戈夔先生的来信,谈起纳兰容若的武艺问题,他认为《七剑下天山》中只着力写纳兰的词章,而不写他的武艺,是“美中不足”之处。戈夔先生读书很勤,他曾搜集了许多关于纳兰容若身世的材料,说明纳兰不仅是“一介书生”,而且怀有“过人的技业”。
  不错,纳兰容若的确是懂得武艺的。满族在关外本来就是个游猎民族,入关之初,满洲贵族家庭,还很注意骑射,把这两样列为子弟必修的教育。纳兰容若天分很高,昆山徐乾学给他写的墓志铭说他“有文武才,数岁即善骑射”。照这样看来,他在文武两方面,都是一个神童呢!
  纳兰容若在十七岁时,康熙就要他进宫做三等侍卫,后来直升至一等侍卫,康熙到什么地方巡视,都带他同行,足迹踏遍江南漠北。当然康熙对他的宠爱,主要是因为他在文学上的绝代才华,然而假如他不懂武艺的话,康熙也不会叫他做一等侍卫的。
  但他这个侍卫却和一般侍卫不同,他在宫中的“任务”,主要是陪皇帝读书,而不是保卫皇帝。据我猜想,康熙皇帝可能是因为太宠爱他了,想要他时常在自己的身边,所以才授他以侍卫的官衔。正因为他的地位和一般侍卫不同,所以我在《七剑》中,只写他“贵公子”的身份,而不点出他“侍卫”的身份。
  纳兰容若通晓武艺那是没有问题的。可是把他写入小说之中,我却以为不必强调。因为在文学创作上,对人物的描写,要求的是写出他的特点,写出他最主要的一面,如果把次要的都写进去,有时反而会破坏人物形象的完整的。写小说有如画图画,假如你到沙田游玩,想画一幅风景画,你只可能把你认为最美的风景,画入画图。这里面就需要剪裁,有所取舍。
  纳兰容若的词,那是“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王国维语)而他的武艺,却还不是顶儿尖儿的角色。就是说,他虽然懂得武艺,可是若把他武功上的成就与文学上的成就相比,那就只如小溪之比大海了!若在小说中把他写成文武全才的才子,恐怕会陷进一般小说的俗套。
  其实在《七剑》中也可看出纳兰绝不是弱不禁风的书生的,他曾受桂仲明与冒浣莲推过一掌,要知道桂仲明的武功在《七剑》中是第一流的,他的气力很大(学过大力鹰爪神功),可是纳兰被他一推,只是退后几步,并没有跌倒!我想在这些微小的地方,表现他身上也有“功夫”,也就够了。
  顺带谈一谈小说中的“历史人物”问题。小说中的“歷史人物”和历史家笔下的“历史人物”不同,历史家要叙述“实在的事件”,如果某人没有做过某事,那就不能“生安白造”;可是小说中的历史人物,却不必每一点都吻合历史事实,小说的作者可以写“可能发生的事实”。举一个例子说,根据正史,康熙皇帝当然并没有杀死他的父亲,可是在小说里却可以这样写,因为以帝王阴毒的特性,他杀父亲并不稀奇。而且在历史上,帝王家族骨肉残杀的事实,那却真是数不胜数的。梁慧如先生有一篇《宫廷内的刀光剑影》,所写的就是这些帝王人家骨肉相残的事实,那可都是有根据,绝非生安白造的了。
  当然在小说中也不能歪曲历史,若把秦桧写成忠臣,岳飞写成奸臣,那就应受责骂了。但在写秦桧之奸时,却可以根据想象,把他奸恶的脸谱更鲜明地画出来,例如写他怎样和敌国勾结,怎样算计岳飞等。把历史通过艺术的安排,把历史人物刻画得更具体生动,这就是对涉及历史人物的创作的要求。
  英国文学评论家L.Feuchtwanqes在论莎士比亚的剧作时说:“莎士比亚常常自由地把事实移前倒后,使他的主人公们年轻或年老,甚至他还发明了一些‘事实’,但即使他们是杜撰,也比历史家批判考验过的所谓实情还更生动。”他称这种“创作上的历史事实”为“更高的真实”(Higher Reality),我以为他的话很有道理。
  (选自《三剑楼随笔》)
其他文献
陈良才和林莉莉在亲朋眼中是天生一对才子佳人,二人从幼稚园、小学、中学和大学都是同学,准备高考时良才报考理科,专业选的是电脑,莉莉也跟着报考理科,同项专业。第一志愿都同样填着“朱拉大学”,放榜时双双考上,莉莉的分数比良才还高8分。  毕业后二人分别进了一家跨国电脑公司与另一家泰国电脑公司,不到两年都升任主管,二人的父母从他们毕业后就一直催婚,他俩老是推托,直到年近三十,双方家长下了最后通牒,同时动手
小东西  一年里的最后一天,几个人  汇聚在一个餐桌前,  玩那种说真心话的游戏。  表面上看当你作为提问人  或听众时,作答者似猎物,  而你从对方那里得到了一个  豁口,往丛生的绿植内部钩住了  他过往的一些秘密,像一小颗  红钻,从覆盖已久的陈年的  泥土里重新闪出意外的光泽,  享受扔出钩子的刺激的人是你。  但还有另一个真相——  当你作为作答者时,是你经由那个  你自己都未曾料到的提问
自序:满意的关系  你出生时,护士在你小小的手腕上挂上一条蓝色塑胶手环,上面写着“郑明娳之子”,它说明我们天生的血缘关系。  你小时候,我当然宠你,如今你成年了,我仍然宠你。是上帝让你做我永远的Baby,那是所有华人母亲的天性:无论如何都忍不住要宠她的子女。  可是,我很贪心。除了母子缘分,我还希望我们有平行的朋友关系。我非常用心尊重你的意志、你的兴趣、你的私人空间。只要你接到电话,我立刻回到我房
【编者按】  梁羽生(1924—2009),本名陈文统,生于广西蒙山,世代书香门第。少年时,拜史学家简又文教授为师。抗战胜利后,入广州岭南大学,攻读国际经濟专业,毕业后进入香港《新晚报》担任副刊编辑,1949年定居香港,任职《大公报》。  梁羽生涉足文坛后,曾用“梁慧如”“冯瑜宁”等笔名发表过多篇散文、文艺评论和文史随笔,也曾用“陈鲁”笔名写评论中国象棋的文章。1954年,香港武术界太极派和白鹤派
这里记述的不是邦国兴亡的大事,也不是社会变革的经过。在这里,我只是记述一些个人生命经历中足以回忆的片段,对别人也许没有意义;不过,假如有人不存着读掌故的心情读本文时,他也许会愿意看一看另一个人心灵经历的路程。  禅宗说教时,不重说理,而在点破禅机。就因为外面的一些感受往往可以使内心蓄积的水库开放闸门,造成水到渠成的局面。这也许就是所谓顿悟吧?记得十一二岁时,我读过一本名叫《文心》的书,其中有一段解
张国立,1955年出生于台北,台湾辅仁大学东语系毕业。著有小说《都市男妇兵法》、《小五的时代》、《最后的楼兰女》等十余种。  “做锅粑呀,当然得先煮饭。”老周抹着额头的汗水说,“可是跟平常煮饭不大一样,得少放点水,把饭煮得硬点、干点。”  他揭开电锅盖,一股弥漫着饭香味的蒸气扑上来,柏仁格来不及咽口水,肚子已经发出咕噜噜的声音。  “马拉个B。”老周咧开他的嘴,露出缺了一颗门牙的笑容,“报告组长,
晨雾飘过斜坡,当轻风拂过坡上那一片齐腰高的草丛,几棵草轻轻地抖了抖。那里,艾伦小心翼翼地活动了一下有些发酸的颈部与双手。他一动不动地握着一把长程联发弩已经好几个小时了。  坡下小河对岸,是异教徒的地盘。从艾伦记事起,就知道部落里已经和对面异教徒部落打了几十年的仗。战争中,双方你攻我防、你进我退,互有胜负,占的地盘也是犬牙交错。  年少时,他曾经好奇地问过部落里的大祭司,对面的异教徒究竟是些什么样的
那年夏天,赤日炎炎,做什么事都会汗流浃背,家在阿根廷的保罗和妻子依莎贝决定带两个正度暑假的儿子——尼克和汤姆,租一艘遠程航船去出海旅游。保罗富有航海的经验,这艘船还配有高性能的自动驾驶仪,因此保罗一家白天在甲板的躺椅上享受清凉海风的吹拂,吃了丰盛的晚餐后,在柔美的音乐伴奏下,翩翩起舞,尼克和汤姆跳了一会儿觉得不过瘾,就引吭高歌,船舱里洋溢着一片欢声笑语。  一路上,他们浏览了不少沿岸的壮丽景色,比
冬日说  许多事物已模糊 流水的皱纹里  看不清你的脸  也看不清自己的脸  昨夜水仙花瓣上的露珠 从梦中醒来  它清亮 凝眸窗外的大海和  窗台上的小小蚂蚁 阳光下消融自己  一些孤独和烈酒 盐巴和红糖  搅拌潦草的光阴  天空越来越高 苍茫里总有陈词滥调  网络世界里 总有人报告  星星出轨的消息  和人间不能蒸发的游戏  我住在故乡——东山岛的铜陵小镇  海风时常拨亮大海的灯盏  在没有雪的
午后的教学研讨会,杨老师早在表定时间的半小时前到场,她“唰”地拉开窗帘,日光登堂入室,扬起的尘埃随即现形。亚热带小岛,暮春三月已蒸腾如夏,日光不仅带来明亮,也捎上温暖,但温暖过头反而泛滥成燥人的热。早到的杨老师开了电扇还不够,从书袋里翻出小册子一摆一摆地扇。  杨老师在学校已服务了三十年,而且带出来的班级有八成的学生都能升上公立大学,几年前本想申请退休,校长还特别拜托她再晚个几年。能有这样优异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