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用途英语翻译中文化对等的实现途径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i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国际分工日益细化的影响下,应用于某一具体行业和领域的专门用途英语翻译显得愈发重要。语言是文化的负载,语言转换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文化因素,以功能性、目的性为特征的专门用途英语翻译需要通过实现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对等来完成准确的信息传递。本文以专门用途英语的重要分支,商务英语为例探讨在专门用途英语翻译中如何实现文化对等。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商务英语;翻译;文化对等
  【作者简介】包蕾(1982.09-),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讲师,硕士;单燕萍(1982.07-),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副教授,硕士。
  【基金项目】本文受2018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资助,项目名称:“功能对等”理论视阈下的专门用途英语翻译研究(编号2018JS756)。

一、导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各地的人们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贸易、科技、法律等各方面进行着交流与合作。然而,尽管英语的广泛使用为国际交流提供了基本的语言工具,但来自世界各个角落,有着迥异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流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文化差异碰撞。这些碰撞制约着人们的沟通和交流,更对各个专业领域的专门用途英语翻译构成障碍。专门用途英语是由于国际分工不断细化,逐渐从普通英语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新的英语语言分支,被应用于特定专业领域,与具体的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刘法公,2003)。由于专门用途英语的使用具有显著的功能性和目的性特征,其翻译多在以信息对等为关注点的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在功能对等理论的视阈下,文化对等是译文实现对源语信息准确转语的必然要求(尤金·奈達,1993)。本文将以专门用途英语的重要分支商务英语为例,分析专门用途英语翻译中文化对等的实现途径。

二、商务英语实践中难以避免的文化差异碰撞


  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的重要分支,泛指与国际商务活动相结合的英语,包括合同英语、广告英语、函电英语等(车丽娟等,2007)。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拥有不同风俗习惯、展现不同风土人情的人们汇聚在一起进行商务实践,文化差异来自方方面面,较典型的文化差异源包括:
  1.因对相同颜色产生不同情感解读导致的文化差异。受不同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风俗习惯的影响,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们对相同的颜色会有不同的情感解读。以三原色“红、黄、蓝”为例,来自东、西方文化背景的人们对这三种颜色的情感解读便不尽相同。如红色在中国人眼中一直是“幸福、喜庆”的象征,却被拥有西方文化背景的人们解读成“暴力、血腥”。此外,英语国家人们认为蓝色代表着忧郁、沮丧,因此他们用“Blue Monday”表示无助的星期一,用“Blue sky”形容沮丧的心情。而中国人却很难体会到这种“蓝色忧郁”,就像英语国家的人们无法对代表着中国皇室尊严和荣誉的黄色产生敏感一样。
  2.因同种动物给予了人们不同印象导致的文化差异。这一差异最典型的例证是“龙”给予东西方文明受众以截然不同的印象。自古以来,中国人视“龙”为吉祥、权利的象征,甚至自诩为“龙的传人”。“龙腾虎跃”、“龙马精神”等中华成语被用来表达人们的良好祝愿。然而,在西方文化中,“龙”却是邪恶的象征,《圣经》中的恶魔人物经常被比喻为“龙”。因此,如果把“亚洲四小龙”翻译成“The Four Asian Dragons”必定会引起西方人的恐惧和反感。类似的例子还包括:被中国传统文化寓意美丽、吉祥的孔雀在英语国家人眼中却是“霉运”的代名词;因在夜间活动而被中国人厌恶的猫头鹰被西方人视为“智慧”的象征。
  3.因对同一数字产生不同认知导致的文化差异。因对数字的不同认知而导致文化差异的现象在商务沟通中十分常见。首先,由于《圣经》记载了基督教先祖耶稣被其第13个门徒背叛的故事,在中国人看来很普通的数字“13”一直深受西方人忌讳,几乎不会在重要的场合出现。其次,数字“8”因中文读音与发财的“发”相近,而受到中国人青睐。在英语国家中有相同地位的数字则是“7”,很多知名品牌的名称中都包含数字“7”。如饮料品牌“7-UP”,香烟品牌“Mid-7”,连锁超市“7-Eleven”等。
  基于以上例证可知,受不同的文明进化过程和历史文化传统影响,东西方文明对待具有相同特征和属性的事务会产生迥异的思维差异。商务英语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以传达明确信息,发挥特定功能为目标,唯有对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有明确认识,并且在翻译过程中设法融合这些差异才能在沟通过程中消除误解,使目的语和源语之间形成信息对等。

三、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对等的实现途径


  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文化碰撞难以避免,高质量的商务英语翻译则成为确保商务实践成功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为商务英语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指导的是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其核心观点是,成功的译作应该“使译文读者对译文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所做出的反应基本一致,即原文和译文在功能上实现对等”(尤金·奈达,1964)。奈达对文化层面的对等十分重视,认为语言结构和文体风格的对等是基本层面对等,更深层次的信息传递需要克服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通过文化对等来实现。为了实现文化对等,奈达提倡根据源语信息对译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归化。在功能对等理论的视阈下,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对等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1.直译法。首先要寻找汉英文化之间的共性,当两种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共性显著时,应当采用直译法,既忠实于原文又准确地传递信息。例如广告语“Strike the iron while it is hot”可以直译为“趁热打铁”;“More hast, less speed”直译为“欲速则不达”。这种直译法在一些商标品牌翻译中也较为常见,如软件品牌“Microsoft”的中译名“微软”,洁具品牌“American Standard”的中译名“美标”,润滑油品牌“shell”的中译名“壳牌”等。   2.音译法。当源语和译语之间文化差异较大,直译难以实现使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一致反映时,必须考虑采取其它翻译策略。这时,可以考虑在译文中保留源语语言音位的音译法。如大众汽车(Volkswagen)生产的“FOX”系列汽车,就采取了音译法,译为“福克斯”。“FOX”对应的中文释义是“狐狸”。狐狸在西方文化中是智慧和尊贵的象征,但这种动物却一直不受中国人喜爱,给人以狡猾、欺骗、不可信赖的印象。因此,“FOX”的直译“狐狸”并不可取。而通过音译得到的译文“福克斯”不仅在因音位上与原文对等,其译文中所含的“福”字更因代表着吉祥、幸福而深受中国人欢迎。
  3.直译和音译相结合的翻译方法。一些时候,直译或音译的单独使用无法获得与原文信息对等的译文,需要直译和音译两者相结合。如知名箱包品牌“Goldlion”的汉译“金利来”就采用了直译和音译相结合的翻译方法。“Goldlion”是gold和lion的合成词,即“金”与“狮”的合成。因為“狮子”在西方文化中代表着勇气和力量,让人产生尊贵和威武的联想,“lion”一词被广泛应用于商标品牌、广告宣传。然而,中国人对“狮子”并没有强烈的崇拜感,相反,因“狮”与“失”同音,“狮子”给人的印象并不吉利。因此,Goldlion集团最后采用了音译和直译相结合的办法,中译文保留了象征着财富的“金”字直译,同时对“lion”进行音译,形成了“金利来”品牌。
  4.意译法。首先,当中西文化差异显著,难以调和时需要采取意译。如英国钢笔品牌OWL的中译名“猎头鹰”就采取了意译法。“OWL”对应的中文释义“猫头鹰”在西方文化中是智慧的象征,英语谚语“as wise as an owl”一直被用来形容有远见、有谋略的人物。然而在中国,猫头鹰因在夜间活动,叫声诡异而被视为预兆凶恶的不吉之物。因此,“OWL”的翻译必须意译。其次,意译法常见于源语和目的语之间产生文化空白的场合,即源语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在目的语中根本不存在。如广告语“班门弄斧”的翻译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因为源语信息中的“鲁班”在译语文化中并不存在。这时,就需要意译来实现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信息和功能对等。将“班门弄斧”意译为“Teach a fish how to swim”就准确地传递了源语的信息和意境。

四、结束语


  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参与国际社会分工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各个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使专门用途英语翻译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转换过程亦是异国文化的碰撞、交融和转化的过程。翻译工作者必须具备对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丰富知识储备,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注意信息传递和读者反应,方能游刃有余、准确无误地在译文中重现源语信息。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 Leiden: E. J. Brill,1964.
  [2]Nida, Eugene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思维品质包括什么?其中高阶思维又如何体现?如何在阅读课课型中针对培养思维品质来进行设问?通过一节公开课的磨课过程,本文将在这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思维品质;高阶思维;英语阅读课;设问方式  【作者简介】张妍,江苏省南京市南师附中江宁分校。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
【摘要】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如果我们还用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那等于抹杀孩子的明天。”本文笔者通过课题引领、教学实践探索出一条运用“微课”进行绘本教学的创新之路。解决了英语绘本教学面临的网络冲击、教学方法不当和评价片面三大问题。教学模式的突破给学生提供了更为良好的阅读体验。  【关键词】英语;绘本教学;微课  【作者简介】张瑜,太仓市陆渡中心小学。  一、英语绘本教学面临的挑战  阅读是
【Abstract】Ancient Chinese poets embody their feelings and aspirations in stuff like flowers. When translate these things, a translator should take flowers’ connotation consideration and find equivalen
【摘要】思维品质在各个阶段的英语教学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强调对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承担着全面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使命。本文立足于小学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实际,从课堂提问、构图理解、思维拓展和活动强化等方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思维能力;思维品质;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马丽娜(198
【摘要】科技的发展不仅影响着人们日常的生活,对教育事业的变革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网络、新媒体的诞生和成熟,让教育方式也更加多样化,更符合现代学生的偏好,与传统教学形成重要的互补,进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提升。基于此种情况,本文将着重阐述在微课基础上,关于大学英语视听说翻转课堂的具体运用方式,希望能够对该领域研究、实用落地产生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关心该领域的人们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微课
【摘要】当前的英语教育与教学,越来越重视阅读相关能力的考核与培养。英语阅读能力,涉及英语这一学科多种知识与技能类型,是一种英语综合能力。而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因为语篇意识的建立,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脱离一词一句翻译、理解的束缚,让学生能够建立起站在整篇文章的高度上,联系上下文,推测和快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语篇意识的培养,能够有效提
【Abstract】Advertising is a powerful weapon for the market. A successful advertising slogan can explore a new market. People in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often have different values towards consum
【摘要】随着我国与国际经济、文化、技术等领域交流的不断密集,英语不仅会长期的占据着国际交流舞台,同时英语也是中国各个阶段学生所必须掌握的重点学科之一。而对于认知有限的小学生而言,歌谣情景剧教学不仅能够从外部上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够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入手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歌谣情景剧教学;有效模式  【作者简介】薛域,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  小学阶段的英语教
【摘要】英语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科,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而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绘本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分析绘本在小学英语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应用,阐述应用方式与应用价值,以不斷强化小学英语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绘本;小学英语;核心素养;培养  【作者简介】陈美颖,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实验小学。前言  新课程改革后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
【摘要】英语的写作是英语学习能力中的重要方面,是体现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重要手段,勤于练笔积累丰富知识最终写作才能提高。  【关键词】中学英语;写作 ; 能力;探讨  【作者简介】魏文花,山东省桓台县索镇实验学校。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能力中的重要方面,是体现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大多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写作训练所占的时间是最少的,因为写作教学费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