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扶困”“扶智”“扶志”三位一体的资助育人实践路径探析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1987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健全高校资助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事关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是党和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工作内容。“扶困”“扶智”“扶志”三位一体,在精准资助基础上,建立档案健全育人施行机制;以强化能力帮扶为核心,提升贫困大学生综合素质;以稳促精神扶助为抓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构建多维育人支撑体系,发挥整体育人功效。
  高校大学生资助事关我国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公平,关系到人力资本发展和我国人力资本竞争力的提升。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学生均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强调健全资助育人质量体系,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助自强、知恩感恩、勇于担当、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在单纯“扶困”基础上走向“扶困”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是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理念与实践创新体现,是新时代对高校资助工作的新要求。[2]
  救济性资助对于落实“贫困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着育人功能成效不明显、受助者主动意识淡薄和求职能力相对较弱等局限性。基于以上,本文尝试提出了加快資助理念转变思路,在物质帮助的基础上,构建“扶困”“扶智”“扶志”三位一体育人体系,以落实精准资助为导向,健全育人施行机制;以强化能力帮扶为核心,提升贫困大学生综合素质;以稳促精神扶助为抓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构建多维育人支撑体系,发挥整体育人功效。
  高校资助育人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国家、学校高度重视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出台一系列政策和体系,确保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3]目前,我国高校正由救济型资助摸索向发展型资助模式转变,取得阶段性成果。但通过对标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的基本要素,聚焦提高实践实效,发现现有资助实践仍存在以下四方面亟需解决的问题,掣肘高校资助实践工作开展。
  1、考察形式单一,缺乏完整的培养考察机制
  高校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评定、复核、资助以考察家庭情况为主,资助方案设计忽视个体差异,缺乏调查研究。在制订资助方案时,贫困生对过程参与的少,导致贫困生对资助过程缺乏主动感和参与感。在资助方式上,尚未形成因生制宜的工作机制,未根据学业成绩、个人能力、专业和兴趣等方面制定完整的培养体制,使得资助育人效能低下。
  2、重经济物质支持,轻能力拓展和专业结合
  贫困生因家庭困难受到周围环境影响,严重的会发展为心理问题,诸如心理缺失、人格缺陷、人际障碍、能力缺失等。他们有特殊的成长境遇。若重视经济、物质方面的资助,轻视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帮扶,受助学生就不能真正自信自立自强,让其彻底脱贫的最终目标就很难实现。因而,只是经济物质是不够的,对贫困生的精神关怀、能力培养同样重要。[4]勤工俭学、勤工助学是大部分高校资助实践的重要形式之一,这也是贫困生得到锻炼从而提升能力的重要渠道。然而,部分高校在勤工助学方面的资金投入非常少,目前高校多数勤工岗位是缺乏技术含量的,如图书馆、资料整理、后勤等服务性岗位,没有实现与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结合;同时,志愿服务多为形式整合,品牌建设率低,导致勤工助学的作用小。
  3、内在驱动力不足,感恩教育尚待加强
  现行资助结构由无偿资助、有偿资助组成。一方面,学校对家庭困难大学生无偿资助,部分学生认为国家的资助理所应当,只享受权利,未尽对社会的义务,使得资助难以发挥育人成效。另一方面,贫困生累积工作时长,然后获得助学金。相对于前一种,有偿资助激发学生尽责意识,以感恩心理回馈社会。 然而,部分学生参与志愿工作动机单为助学金或工时驱动,不愿吃苦受累,不积极主动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在选择勤工助学岗位时,会选择简单的体力型岗位,未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内在动力不足,未认识到志愿服务对个人社会阅历、经验积累、沟通协调能力的重要性。
  4、学校参与为主,缺乏与平台、资源的有效联动
  困难大学生资助是以维护教育公平为原则,以育人为功能导向。[5]因而,国家、高校、家庭、学生及社会团体、企业都应是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参与者。目前,在贫困生资助方面,高校作为主体参与,社会团体、企业、家庭几方面参与程度不一,从而导致资助育人成效方面不明显。同时,志愿服务、勤工助学与就业创业等平台联系较少,未有效针对困难生开展生涯教育,因而困难生在就业创业能力成长不明显。社会团体和机构的助学意识相对较低,使得资助助学的全面性有所缺失。
  新时代加强资助育人实践实效的有效路径
  新时代加强资助育人实践实效应坚持以育人为中心,“扶困”“扶智”“扶志”三位一体,从以经济资助为主转为经济资助为基本点、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扶困”物质层面精准资助,为学习生活提供保障;“扶智”强化能力帮扶,提升大学生整体素质;“扶志”精神关怀为切入点,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加强励志感恩教育,在实践中培养贫困生等志愿者的优良品质,推动整体育人质量提升。
  1、精准资助为导向,建立档案健全育人施行机制
  其一,精准资助困难生。精准资助是高校资助工作的基础。建立大学贫困生档案,对其学习情况、家庭情况、生活消费、个人能力等方面进行备案,并多维度持续性跟踪更新,及时对资助档案进行动态调整。定量层面,借助大数据优势,对学生信息进行甄别、加工,发现学生的实际困难与需求;构建精准资助方案,掌握大学生消费开支,作为资助类别的重要考察项。定性层面,线下通过沟通、访谈、问卷及实地走访,对困难生当前状态进行确认反馈,给予关怀慰问。其二,加强资助工作实施过程的监督机制。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构建资助过程多方参与的评价体制,实现实施过程的公平公正。比如,其他部门可以参与,以不同角度进行监督并提出可行化建议。跟踪调查已毕业的贫困生,对本校的资助评定、实践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反馈,从而根据多方意见不断提升资助的绩效与质量。   2、以强化能力帮扶为核心,提升贫困大学生综合素质
  建立对贫困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就业规划的专项制度,将志愿与学业、专业、生涯、就业结合,纳入生涯规划体系,确保对贫困生的重点关注与能力帮扶,多方面为资助育人提供保障。在大一大二期间,建立学业预警与生涯指导方案,不及格课程到达一定数目就要重点关注,谈心谈话了解想法并制定帮扶对策;建立有效的学业辅导帮扶模式,选拔高年级或同年级成绩优异的同学做朋辈辅导员,给予他们归属融入感。为贫困生提供技能培训的机会,如计算机、英语口语。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比如,开展气质形象提升课程,帮助学生提升自信;大三大四,进行就业创业引导。将有创业意向的贫困生引入学校的产业孵化园中,邀请导师跟进给予技术指导,降低创业的成本。同时,推荐优秀学子到优秀企业实习,让家庭困难学生接触更多优秀的同学,接触不同环境,在好的氛围中树立自信,为自己的未来树立目标。
  3、以稳促精神扶助为抓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存在悲观、不自信、敏感等“精神困难”的表现,帮助他们“精神脱贫”是促进困难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举措。家庭困难大学生获得资助,一部分人会产生“等靠要”思想,或是参与志愿服务只为最终目标——获得助学金,这与公益服务精神不相符。这就需要高校开展道德素质提升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借助校园氛围、网络平台、社会实践及制度管理以不断深化诚信教育、励志感恩教育的影响。 利用网络平台宣传贫困生中的先进代表、模范榜样,如多次参加献血、志愿战疫等事迹。通过多维度的道德浸润,促进大学生形成知恩感恩、积极向上的氛围。
  贫困生在大学容易感受到贫富差异、遭遇的不同眼光都使他们更为敏感,承担心理压力,并容易激化为心理问题。因而要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文关怀与心理关注,对贫困大学生敏感心理及时发现,持续关注,引导其形成诚实守信、乐观开朗的品质。大一时,结合新生入学时的心理普查和经济困难学生评定信息,关注其心理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干预;设立贫困生心理动态档案,对重点对象进行常态化的跟踪疏导,使其具备一定的心理调节能力;通过团体课程和个体辅导,开展自立、自强、诚信、感恩等心理健康和思想教育活动,疏解其心理困惑,增强心理承受力。
  4、构建多维育人支撑体系,发挥整体育人功效
  在学校资助的基础上,挖掘社会力量,让更多的社会资助渠道流向需要的大学生,建立资助组合体系。借助电視报刊、网络报道等线上线下媒体形式进行宣传,正向引导,消除资助仅仅是经济资助的片面刻板看法,宣传新时代资助育人的深刻内涵,进而引导更多的社会机构参与进来。充分挖掘可借助的社会资源,拓宽社会捐赠的多样型资助渠道,通过校企合作、校区合作引入企业和当地社区的赞助,借用校友资源引入校友的捐赠等方式,使得资助资金来源更加多元化。引导社会力量的良性循环参与,营造社会力量捐资助学的良好氛围和文化风气。
  与企业进行有效对接,提升贫困大学生有效就业能力。企业提供多样勤工助学岗位,在实践中提升职业能力,为就业奠定基础。高效育人最终还是要向社会输送人才,所以贫困生须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与节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定向人才培养,企业可以招聘到更加对口、符合企业要求的学生促进发展,同时,企业对家庭困难学生开展针对性培养,一定程度上降低贫困生就业的风险,实现合作共赢。结合本校贫困生的实际情况,因生制宜,为其提供针对性强、有成效的教育服务产品。比如,针对受助困难生开展兼职招聘、企业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既可以让学生通过自食其力获得报酬,提升专业实践本领,又能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自力更生的独立意识。学校、学生、家庭、社会整体有效联动,保持对育人工作的持续性关注,群策合力,共建发展。
  参考文献
  [1][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3]丁绍家. 从“扶困”到“扶智”“扶志”: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创新实践研究[D].郑州大学,2018.
  [4]李俊.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21):406.
  [5]王莹.高校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构建模式探赜[J].高教学刊,2015(16):121-122.
  作者简介
  姜雪梅 东华大学专职辅导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受新媒体环境浸润,在新媒体时代成长起来的“00后”是当代大学生主体。一方面,“00后”大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主动意识强,平台渠道多,方式方法活;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正向价值观念还未完全形成,大数据对个人价值意识的养成造成剧烈冲击。结合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活动特点打造队伍、搭建平台、丰富内容、提高站位,是高校网络思政平台建设工作的方向。  2018年起,第一批“00后”结束义务教育时期步入大学,逐渐成为
期刊
9月15日,瓦铺清酒新品上市发布会在陕南秦岭腹地安康市汉滨区茨沟镇隆重举行,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与安康市区镇有关领导、各帮扶单位负责人,茨沟镇全体村支部书记、第一书记、驻镇各部门负责人,辖区内经商人员、农家乐、超市经营者、创业人士以及当地群众欢聚一堂,现场品酒选购,气氛非常热烈。  对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的干部职工特别是历任驻瓦铺村帮扶干部来说,瓦铺清酒上市,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正如该院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期刊
宁夏特色旅游产业资源丰富,特别是具有特色红色资源,为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打下了良好基础。本文以宁夏西吉县将台堡镇毛沟村为例,研究红色旅游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状况,对乡村旅游发展SWOT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目标,乡村发展需要依托地区特色、结合实际逐步走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振兴之路。红色文化是一种特色资源,也是一种旅游资源,具有弘扬革命精神与红色教育学习等开发价值。
期刊
“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是中华慈善总会在全国开展的慈善项目,涵盖社会救助与社会治理双重内容,体现脱贫攻坚战役收官之后,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为爱心人士搭建了热爱家乡、回报家乡的平台。  陕西省慈善协会把山阳县作为“幸福家园”项目的重点实施区域,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推动“幸福家园”工程落地落实,为全省做出标杆和示范。  陕西率先启动“幸福家园”项目  “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报民政
期刊
近年来,随着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新业态大量涌现,三产融合程度与日俱增。针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所带来的“用地难”问题,为了保障用地需求,高效利用建设用地、大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是关键解决途径。本文以湖南省长沙县江背镇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基于农村存量宅基地等四种存量建设用地类型,提出几条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的新路径;并通过参考和借鉴我国成熟的农村三产融合模式,提出选取适合
期刊
突发公共事件使高校党建工作面临党务工作运行机制失灵、大学生理想信念遭受冲击、学生组织教育管理举措薄弱的挑战。应将家国情怀融入高校党建工作,将家国情怀教育前移至突发公共事件之前的常规教育工作中,能够在突发公共事件时无缝连接党建工作,为高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供组织、制度和机制保障。具体可通过搭建“云党建”智能工作平台、构建家国情怀教育课程体系、创建“一岗双责”育人模式等途径来实现。  2006年国务院
期刊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精神与物质载体,是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蕴含着高度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理念,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在给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以“安康微红”公众号为对象进行调查,针对存在的不足,从加强专业队伍建设、线上线下互动及时、精准挖掘创新点等三个方面探究红
期刊
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全过程,是山东人民取得革命战争、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伟大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新时期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沂蒙精神的传承弘扬和广泛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应通过红色资源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实现沂蒙精神的传播路径创新,进而实现红色基因在互联网条件下的传承和弘扬。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
期刊
河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有着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农业现代化水平不尽如人意。在实施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河南在农业生产中通过改变传统的种植结构,提升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农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以农业为基础,补齐产业发展链条,提升农业发展的效能,同时建构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社会体制保障,从而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从而有效解决河南农业发展缓慢的问题。  河南
期刊
加强社科院新智库建设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是适应国内与国外新的形势背景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时代条件下,不断促进和加快地方的经济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需要。民族地区社科院的最大特色就是有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相关的实证与对策研究。故民族地区社科院新智库建设与发展之路应该突出自身地域特点,开展特色研究,致力于解决地方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和难题的研究;针对当地在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