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奇引趣以练促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967824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教学中,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儿童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运用新、奇、特的教学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地设计课堂练习,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与尝试。
  一、设计课堂练习的基本原则
  (1)目的性原则。练习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因此应围绕教学目的及内容的重难点来设计练习,使其练在点子上。
  (2)典型性原则。选题要有代表性,要能体现解题规律,使学生通过解题能掌握解题思路,培养技能技巧,并能以题及类、以点带面、以少胜多。
  (3)多样性原则。练习形式的多样化既可以减少枯燥感,又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去练习,达到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一般来说,属于概念等基础知识,大多设计填空、选择、判断、改错等类型的题;属于式题计算方面的,一般设计比较、变换式题数字、填空、改错、说算理等类型的题;属于应用题方面的,可设计补充问题或条件、一题多变、多解或自编等类型。
  二、如何设计课堂练习
  (1)课堂练习要突出重、难点。课堂练习要紧紧围绕本节的重难点进行。如“四则混合运算”一节,重点是运算顺序、设计练习时,不要求学生进行运算,要学生先看看有什么运算符号,再说出运算顺序。练习时,可用( )来代替数字,排除数字的干扰。如35.2×0.6 0.7÷0.35可用( )×( ) ( )÷( )来代替。
  (2)课堂练习要有层次。每节课设计的练习要有:基本练习、拓展练习、综合练习。基本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它注重的是中、差生,起到巩固复习的重要作用;拓展练习要做到练中有变,变中有比,比中求深。综合练习则注重优等生,注重数学分析、判断、观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圆的认识”一课的课堂练习:①基本练习:画一个半径为2cm的圆,并标出O、r、d。②拓展练习:1)判断:A.圆的半径都相等。( )B.通过圆心的线段叫作直径( )2)填空:( )确定圆的位置,( )确定圆的大小。③综合练习:说一说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装在哪里?这时课堂气氛马上会活跃起来。
  三、设计课堂练习的途径
  (1)多思考。在设计数学课堂练习时,要勤动脑、多思考,把一道普通的练习题变为灵活多变的题。如6 4=10可变化为( ) 4=10,( ) ( )=10,( )口( )=10,( )÷( ) ( )=10等。
  (2)加工别人的。在看书或教研时,可充分利用网络、录像带等多种媒介,开阔视野,收集别人的练习,自己再进行加工整理。如( ) ( )=63可改造为( )-( )=63,( )×( )=63,( )÷( )=63等。
  总之,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我们只有潜心进行教材教法的研究,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和方法,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大面积的有所提高。
  (河北省冀州市徐家庄乡第一小学)
其他文献
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偏低,学习基础较差,他们在入学不久,便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怎样有效管理好这些学生?根据我多年来的中职班级管理经验,针对中职生的特点,只要我们树立三个观念,运
统编教材将课程目标有机分解到学段、年级、学期、单元和课时,构建了具有整体性和发展性特点的目标体系。除课文以外,课后练习题、泡泡图、小贴士、阅读链接、资料袋、语文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懂得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人才是社会需求的一个重要缺口。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是计算机教学的主要任务。创新思路,认真研究中职计算机理论课程的实践化教学,能够
在美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黑人奴隶制并且有过相应的立、法,本文试就这种奴隶制及其立法的产生、性质及最终废除作一探讨,求教于各位法制史专家。 In the history of the Uni
会议
全球一次性医疗防护服市场主要为美国和欧洲市场。该行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进行缝制工作,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中国大陆地区是该行业的主要生产地。2000年至今,柬埔寨的一次性医用防护服生产已经发展了二十年,逐渐在全球医疗耗材供应链中占据一定地位。近十年来,中国因为人工成本,土地租赁成本的持续上升,导致竞争力不断下降,给柬埔寨的制造发展让出一些空间。2019年的中美贸易战之下,中国的医疗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以及平稳的出生率和不断延长的人均预期寿命,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其占人口总数的比重随之增加,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逐渐加剧。农村经济快速转型带动农民工作转型,外出务工或者就近打工变成了农民最新的生产方式,独居也已经是农村老年人新常态。老年人高龄化、失能化加剧与子女精力有限、照护能力不足的矛盾逐渐突显,传统家庭养老压力日益增大;与此同时提供专业化养老服务的机构养老方式成为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