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珍藏三十六年的酒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xueme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段老兄,听说你是个老收藏家,家里还有没有珍藏多年的老北大荒酒,要是有的话,快拿出来给我们喝吧。”时间是2018年8月5日中午,在66歲的退休工人段连魁家里,休闲度假回访北大荒第二故乡的几位大城市知识青年对段连魁说的一番话。“珍藏36年的一瓶老北大荒酒几年前我送给了北京知青老弟杜昭了,我这里还有珍藏10年的北大荒酒拿出来给你们喝吧。”“那也行,有老北大荒酒喝,我们作为当年的北大荒人就高兴,就不虚此行啊。”
  “老弟,30多年不见,我可有好礼相送啊!”“什么好礼啊?”“那请你先闭上眼睛,让我给你来一个惊喜”“好,我一定闭起眼睛,让这份惊喜入心、入脑。”说着说着,老兄去了后堂,双手捧着一瓶老北大荒酒,出现在老弟面前,异常兴奋地说:“老弟,你睁开眼睛接受我的厚礼吧!”老弟睁眼一看,见是一瓶八五二横林酒厂生产的老北大荒酒,酒瓶的商标上清楚地标明60度,酒瓶已经挂满了灰尘,瓶盖儿已经生了锈,在老兄双手捧起的酒瓶底下,还挂有灰尘网,一看,就是珍藏多年的老北大荒酒。
  “哎呀,老兄,您这瓶北大荒酒珍藏多少年了?”“老弟,这瓶北大荒酒我足足珍藏35年了,咱兄弟有缘今日相会,就算是我的见面礼吧。”“老兄,太好了,这次我专程从北京前来,见酒思故,35年前的往事如同就在眼前,这可真是最好的见面礼,最大的惊喜呀!”说着说着,老弟双眼充满了泪花,双手接过来这瓶已经珍藏了35年的老北大荒酒。
  当年,这位老弟是1969年来八五二农场参加工作的北京知识青年,名字叫杜昭,曾在八五二农场索伦林场连续工作10年之久,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被提拔为索伦林场副场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那个年代,他和文章里提到的这位老兄是知心朋友,交往密切,情同手足。老兄叫段连魁,当年是索伦林场的护林员。索伦林场有天然次生林面积8万多亩,周边还与黑龙江省宝清县的东方红林场、虎林县的东丰林场等地大面积林网毗邻交界,其山区地域宽阔、林下资源丰富,这给了北京知青杜昭大开眼界饱览深山的极好机会,每当段连魁巡山护林时,杜昭都要跟着他走上一番,春、夏、秋三季踏青、踏绿、踏黄,冬季踏雪。
  在段连魁的张罗下,小笨鸡炖蘑菇开锅了,开锅后,锅内蒸汽喷发,蘑菇小鸡儿香味四溢,没等开锅吃上,杜昭的口水就流了很长,“谁家在设百鸡宴啊?”飘出来的香味儿香飘万里,相继引来了天津、杭州、哈尔滨等地的知青们,大家呼喊着欢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开始品尝“百鸡宴”,“有好菜不能没有好酒啊”,一个知青高声说,“别着急,我l弓上去下边大商店搬一箱”,段连魁答应着,急忙带着一个哈市知青去了当地大商店,搬来一箱八五二农场横林酒厂生产的六十度北大荒酒,“来上一瓶”,杜昭边喊着边迫不及待地不用瓶起子,而是用竹筷子头“咣”地起开了一瓶儿,在一边的段连魁急忙递过酒杯说:“老弟,请满上”,“不用不用,我先喝上一口再说。”杜昭说着,一大口北大荒酒进肚儿,“呀,真有劲儿啊,不愧是北大荒六十度,这酒清香美味,太好了。”
  就足这样,当年八五二农场横林酒厂生产酿造的六十度北大荒酒被各大城市知青一致认同,每年放假回家,他们都免不了带上北大荒的纯山木耳、蘑菇、猴头还有北大荒的好大豆、好大米,但是无论如何他们谁也忘不了带上几瓶八五二生产的北大荒酒。
  1978年,在索伦林场连续工作十年之久的北京知青杜昭,因工作需要,被调回了北京市,临行前。他什么都没有随身携带,唯独带上lO瓶北大荒酒。作为多年的好友段连魁长途相送,在虎林县迎春镇八五二转运站挥泪离别时,杜昭手摸着随身携带的10瓶北大荒酒说:“我这10瓶好酒回去后不知道够不够分呢,老兄,你回去再帮我留上几瓶,等我回来再拿。”
  就是这样,段连魁回家后,又从大商店搬回了一箱北大荒酒,等待杜昭的回来,由于杜昭工作忙,还要照顾家里老人,一晃36年过去了,当年的杜昭已由年富力强的北京知青,到了两鬓斑白进入花甲之年已经正式退休了。退休一身轻,退休后杜昭的第一步计划就是重返北大荒探访第二故乡,为了行动方便,他开着北京产小轿车,带上爱人史巧英,当年史巧英也是农场的下乡知青,另外,随车来的,还有北京的一对儿同窗好友,一同来到阔别36年的八五二农场索伦林场。
  如今的段连魁也已经正式退休,这些年来,在农场政策扶持和段连魁全家人的努力下,如今段连魁已在索伦林场东北角的林边开发出50多亩地野生鱼池,并开办了野生鱼馆儿,每天,水库周边旅游观光垂钓的人群不断,野生鱼馆儿内更加热闹非凡。做生意要广交朋友,在野生鱼的餐桌上,每当客人们要起好酒来,段连魁就想起当年珍藏的老北大荒酒,喝了一口老北大荒酒,客人们都说:“好酒,真过瘾,再来一瓶,”就是这样,一箱当年储存的八五二农场横林酒厂生产的北大荒酒,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浩劫”,一来二去,仅剩下一瓶了。
  如今如愿以偿,2014年的8月间,杜昭真的千里迢迢驱车而来了,经过两天的长途行驶,这台北京车开进了段连魁的林下水库,杜昭的前来又给这里增添了许多热闹喜庆气氛。离别多年相聚的餐桌上,杜昭双手接过段连魁珍藏多年的这瓶老北大荒酒,两眼直钩钩地凝视了很久很久.出乎大家意料的是,他接过这瓶酒,不是在餐桌上让大家喝,而是弯下腰去小心翼翼地装进了随身带来的皮包,要带回北京去。
其他文献
案例回顾:  马某于2004年4月进入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担任操作工。双方近年签订了一份2014年4月1日至2015年3月31目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马某实行标准工时制,工资实行计件工资制,计件单价以不同产品实际单价为准。  工作多年后,马某认为自2012年6月25日起,公司除了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其休息,平时的工作日及双休日均有加班情况,公司应当支付其加班工资。2014年6月25日馬某申请了仲裁,要求公
期刊
收入,是和百姓切身利益最相关的话题之一。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两个同步’增长,其目的就是要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个体收入水平有机结合起来,让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能有效造福劳动者。”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说。  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深化收入分配改革,2012年至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4
期刊
“我在海南收豆子呢。”2月2日,当记者拨通李艳华的手机时,她正在三亚市保平村的南繁基地试验田里收大豆。  在捧回2018“感动龙江”年度人物奖杯的第二天,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李艳华就乘坐最早一班航班飞到海南,继续一名育种专家的南繁试验。  “这个奖是社会对我们团队培育的东生系列大豆品种的认可。”李艳华笑着说。“金豆娘娘”是豆农们给她的最高赞誉。28年来,她培育了十多个优质
期刊
新强矿坚持以企务公开民主管理为手段,不仅调动了员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实现了企业与员工的“双赢”。近来,他们又进一步细化了民主管理,使全矿对工资奖金分配、材料管理等监督更加有力,让员工心里亮堂堂。  突出收入公开重点优化工资管理流程  新强矿对工资管理从计资、分配、仲裁、报工、审核的所有公开环节进行规范,在源头上狠抓“小班公开”。严格执行“三公开,四上墙”制度,将原来的“计分制”改为“计资制
期刊
和妻子恋爱时,她在村小学教书,而我在煤矿下井。因为我的职业,她父母不同意。所以我们偷偷约会。那时没有手机,我想见她时。就让邻居家的孩子大奎给她捎本书去,大奎是她的学生。书里有纸条,上面通常只有十个字:在第八棵馒头柳下等你。  这第八棵馒头柳,在村南河边。那里馒头柳共有十棵,齐齐站在河岸上。因为柳叶繁茂时披散下枝条来,远远看去,很像一个大馒头,所以就叫馒头柳。那时正是春天,柳芽儿刚刚发出来,细小,如
期刊
他从小就立志,要让科技服务农业现代化。他初心未改,当大多数年轻人争相到大城市工作,享受都市的繁华与便捷时,他却选择走进北大荒,开拓黑土地。他就是全省职工创新标兵获得者、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红卫农场第八管理区主任何培雄。  2010年,23岁的何培雄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工程专业毕业,他放弃了热门的机电专业,一头扎进了北大荒。从人生地不熟到成为红卫农场的一个管理区主任,何培雄走过了最初的艰难,踏上研发的征程
期刊
《杀死一只知更鸟》这本书中,关于知更鸟这个名词书中只出现过两次,一次是阿蒂克斯教育孩子们说的,一次是结局斯库特说的。知更鸟是一种益鸟,因为它们只会唱歌给人们听,什么坏事也不做。阿蒂克斯对孩子们这样教育说:“你射杀多少蓝鸟都没关系,但是记住,杀死一只知更鸟就是一桩罪恶。”  故事讲述美国的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叫梅岗的小镇,美国正处在经济大萧条时期。虽然早已结束了南北战争,解放了黑奴,却没能彻底消除
期刊
邢荣臻是鹤岗市长胜甜粘玉米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是鹤岗市兴安区红旗镇的创业典型、致富领路人。邢荣臻先后获得农業部致富带头人、省粮食生产大户等称号,2017年被评为黑龙江省第十二届劳动模范。  不忘邻里共同致富  自1998年以来,邢荣臻一直从事糯玉米的研究工作,在多年的种植中摸索和积累了经验,为其成立甜粘玉米专业合作社奠定了基础。其人乐于学习,勇于开拓进取,并在2008年11月,带领长胜村村民李昌
期刊
《阳台上》这部电影描写的是小人物,影片里所有的角色都被禁錮在自己的圈子里,但是导演更想要表现的是男主角——张英雄。这部电影主要说的就是一个男孩迷茫而荒废的青春。  在老房未拆迁之前应该说他还在襁褓中,他的生日愿望是“世界和平”,多么虚无的愿望,为什么他要许这个愿望呢?因为他还在襁褓中,他身边还有父亲的肩膀,他不需要去考虑太多。但考验很快到来。  在父亲去世后,他迷失了。电影镜头没有他因为父亲去世而
期刊
2019年工作日的第一天,27岁的牛柏然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位于哈尔滨市松北区的实验室,聚精会神地做起了用新型材料制作陶瓷产品的实验。  在牛柏然并不是很大的工作室里,有一个专门的材料间,里面装着从龙江各地采集来的制作陶瓷的原料。这个眼睛里透着坚毅和自信的冰城姑娘,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和创造力,让家乡丰富的资源与陶瓷成功“牵手”,研制出两项国家发明专利。从2014年大学毕业后选择扎根龙江创业,经过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