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实施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200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理课堂教学是实施高中新课程的主渠道,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能否落实新课程理念,达到预期的目标和结果,决不是某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辞旧迎新,它需要在“教学理念”或“教学信念”的支持下展开教学设计,取决于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及其教学实施。
  关键词:高中地理 有效教学 新课改
  一、对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设计的认识
  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这一系统包括了教师、学生、资源、学习方法、条件、情境等诸要素。教学设计就是要创设这样一个系统,并运用系统科学方法去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教学设计以学习者的学习目标为出发点,确定学习者的需求和教学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满足学习者需求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设计需要以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依据,转变传统的备课观,体现教育主体和学习主体的相互作用。研究教学设计,有利于增强课程改革的科学性,也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地理新课程背景下,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地理教学的三维目标,成为地理教师必须直面的问题。有效教学是指导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有效教学模式”、“有效教学设计”三大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有效教学研究的重点,相同的是,任何一种方式和模式的有效教学都必须强化“有效备课”、“有效指导”和“有效激励”这三大环节。
  二、对有效教学的初步认识
  1、国外对有效教学的界定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描述式定义,即为能够产生有效学习的教学。以美国默塞尔为代表,他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结果为判定依据,认为教学的结果能持久、学生能自由、有伸缩性与咨询、能在生活中运用,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另一种是流程式界定,用流程图的方式分析教学有效性的各个环节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从背景、过程、产出的角度来考虑教学的有效性。
  2、国内对有效教学标准的定义。目前,国内典型的研究是把课堂的有效教学分为基础性与发展性两个纬度。基础性:是否能把握教学内容的定位;是否注重个别差异;教师的表述是否清晰,包括言语概念式表述、案例领悟式表述和图式结构式表述;是否有效地使用教育资源。发展性:是否能灵活运用、选择和编制教学计划;是否运用启发式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如开放性提问,适当的幽默,鼓励冒险精神等);课堂教学能否体现互动和开发的要求,老师能否尊重学生,唤起学生的自律意识,能否容许学生个体专长的课外开放;是否具有科学思维和创造性。这两个纬度的缺点是:把研究过多地囿于课堂教学范畴,就课堂教学谈课堂教学,看不到教学与其他外界系统(如政策、管理乃至社会)的联系;标准过于宽泛,缺乏可操作性与指导性。
  3、对有效教学的认识。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樣,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从广义上讲,有效教学是指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从狭义上来理解,有效教学指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既是一种观念,又是一种行动。对学校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实践与研究,所积累的经验,逐渐形成关于“有效教学”的体系,称之为“有效教学论”。如何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是“有效教学论”关心的主题,也是有效教学追求的目标。
  高中地理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都属于高度综合性学科,涉及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大量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涉及政治、历史、哲学等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论。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的两大特征,解决地理学的问题要通过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大量知识和技能,和政治、历史、哲学等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论来实现。但是,这些学科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论在高中的开设相对地理学科而言,相对滞后,所以,一开始就让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高难度的体验,可能对地理学产生畏惧感,也让学生对地理学的兴趣可能泯灭在学科难度的体验中。
  (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第一中学 )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坏节,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主要途径,学生的知识大多是通过课堂教学的途径获得的。因此, 重视课堂教学,对课堂教学要精心设计,跟编导设计节目一样要通盘考虑编出使观众赏心悦目的好戏。也就是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更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但是演好课堂教学这出戏,除了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基础外,还必须通过老师美的设计,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
摘要: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不断深入的实施下,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要对教学的模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等加以改进,才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 教学  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不断深入的实施下,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要对教学的模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等加以改进,才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发展。那么,如何实施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呢?笔者结合自身
目的:探究心室肌细胞钠电流(Sodium current,INa)在阿霉素诱导的低龄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鼠模型中的变化情况,以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
摘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已深入教育教学中,面对此轮新课改,对从教多年的教师,如何尽快适应,怎样尽快提高课堂和效益,这是摆在数以万计的中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任务。下面,我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体会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 提高 效益  一、全面树立“把课堂交给学生的意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广大教师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为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尽快步入新课改行列,我一方
将企业知识团队冲突及其管理置于时间框架效应下,可能会使知识冲突产生不同结果,知识冲突影响团队绩效的过程也可能会在时间框架效应作用下发生变化而呈现不同的绩效水平。
摘要:数学作为科学的语言,作为推动科学向前发展的重要工具,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将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而必须学会应用。只有如此,才能使所学的数学富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从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为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型人才提供可能。 
21世纪的药用植物学研究艾铁民张治针张英涛(北京医科大学天然药物系北京100083)植物药数千年来为人类的身体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据估计,目前我国药用植物已超过10000种,市售中成药中,从植物中
摘要:《新数学课程标准》在谈及新一轮课程标准改革的具体目标时,首要一条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目标使“改变学习方式,倡导研究性学习”成为这场改革的一个亮点。如何让“研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生根发芽,使数学课堂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成为创新能力发展的摇篮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思
摘要:为了适应新课程理念,作为一线教师就应当更新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课程改 理念 生物 课堂 教学  为了适应新课程理念,作为一线教师就应当更新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那么,如何建构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对外置托辊和普通托辊的结构作简要的介绍,阐述了外置托辊主要性能指标和优点,指出了该种托辊的应用前景。 The structure of the external roller and ordinary roller 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