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探讨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jie88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须要改变教学方式,转变思维,关注课堂上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兴趣的点燃、学习内需力的驱动等。文章就高中语文学习中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自主合作探究
  一、加强教育理论学习,认识自主合作探究的意义
  要想构建有效课堂,提高高中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首先要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让他们在形式多样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活动中得以提高、完善。
  教师认清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理论是非常必要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所学教材、材料的规划整合能力。主要靠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产生学习的自主意识,也需要教师正确而科学的指导。自主学习强调学生个体的努力,合作强调的是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而探究学习,是指学生个体或群体在学习中探索问题,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方法手段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高中语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可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地展开。如教材重难点突破、观点争鸣阐述、参与社团活动、组建兴趣小组、加入校本课程和语文专题研究等等。教师要注重高中语文学习元素的注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语文素养和能力。
  二、构建课堂教学模式,突出自主合作探究效果
  教无定法,课堂教学模式也不唯一。教师要积极构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的教学模式。首先,运用激发学生内需力,点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热情和激情的课堂导入。有效导入的方式很多,如故事导入、情境导入等等。如《听听那冷雨》,一般可以用学生比较熟悉的余光中的《乡愁》导入,这样便于学生理解作者和课文情感。其次,提出问题,采用文本研读或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解决。再次,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多种形式的互动,让学生分组合作、争论质疑,通过思维碰撞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当然,教师要掌控学生的交流情况,甄别合作讨论问题有无价值。另外,要关注学生的合作交流情况,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重难点,进行启发引导,指明探究的路径。
  此外,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实施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放任学生,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确保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高效率。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他们的阅读能力必然能够达到一定的高度。因此,要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常规方法,明确文本解读的一些常见要点,强调学生的感悟体验。如此,才能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成效。
  总之,我们要改变传统授课方式,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让他们在互动交流、合作学习中,切实提高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促成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韩利江.浅谈高中语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吉林教育,2011(8).
  [2]曾俊花.高中语文教学中合作探究学习的实践[J].快乐阅读,2011(26).
  [3]闫春丽.浅谈高中语文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學习模式[J].语文学刊,2012(6).
其他文献
蒙台梭利在《儿童的秘密》一书中说:“如果一个成人使得儿童相信他自身是无能的,那么一片乌云就会降临到他的心灵上,他就会陷入冷漠和恐惧的状态中。”面对成长中的儿童,他们会叛逆,会有行为偏差,会偏激,身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去做?現实生活中,教师所采取的措施往往是积极地干预,用成人的方式试图纠正他们,其结果多令人遗憾。  初中学生虽成少年,但仍具备儿童成长的共有特征和规律。一线教师,面对学生青春期的躁动,感
期刊
《论语》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它的内容很广泛,记载了孔子关于政治、教育、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方面的言论。为了能够更好地给学生介绍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为了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我特地从图书馆借阅了《论语》一书。读完《论语》之后,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关于学习方面的论述。  其一,关于学习的方法。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学”与“思”的结合,不可偏废一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是“
期刊
在《乡土中国》首篇《乡土本色》中,作者费孝通先生开宗明义: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先生所言的中国社会的基层,是“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他说用得好,因为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泥土。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大多数的人是必须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人,种地是最普遍的谋生办法。务农子弟即便从老家迁到别处去,也都很忠实地守着直接向土里讨生活的传统。譬如,从中原迁去最适宜放
期刊
【提要】课堂教学中设计良好的提问,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课堂教学;提问原则;提问艺术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把握提问的“度”和时机,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  一、课堂提问的原则  (一)把握“学生为中心”原则  “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
期刊
【提要】文章先总结了四字句的三大魅力,然后结合具体事例介绍了四字句在作文中的运用情况,最后给出四字句的制造方法。  【关键词】四字句;中学作文;魅力及制造  无论是古代文学,还是现代文学,都存在大量四字句。为什么四字句如此广泛地被运用呢?第一,它是音义完美结合的产物。一、二、三字表达不从容,五、六、七字不易记诵。第二,从声音和生理角度看,四字句式语气舒缓有度,声音不长不短。第三,四字句代表中华民族
期刊
作为一名小学低年级的班主任,我认真地学习了有关新基础教育的部分篇章,这让我获得了不少的收获,就像走在茫茫戈壁滩突然看到前面竟是满眼绿洲。  一、第一个让我感觉很重要的词是“生命”  “学生是在自己的生命实践中成长的”,的确,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他们需要在一个集体中用实践来完成自己的成长过程。作为一名班主任,不能以成人的思考去限制学生的思考,不能强制学生完成他们不愿意完成的任务。平等才能和谐
期刊
他的大门牙微露,发际线高的仿佛直指云霄,笑起来像一个二百斤的胖子,笑声爽朗而又滑稽。他是谁?他是我们班鼎鼎有名的化学老师王老师,一个幽默而又不失风度的奇男子。   “同学们,我们来开始第一课的学习。”他迅疾地打开书本,便直接开始授课。第一课的他就显得很特别,初次见面,他并不似其他任课老师一般介绍自己的姓名,更没有在上课之前苦口婆心地教诲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就像是狂风一般急速而又迅猛,带领我们撞
期刊
写记叙文时,叙述者对事件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就是叙述的角度。叙述视角的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  一、第一人称视角  所谓第一人称,就是作者以事件当事人“我”或“我们”的口吻来叙述所见所闻、所做所感。  “我进去之后,杨老师立马看见了我,眼睛里装满了不满与疑惑,板着脸对我说:‘你怎么回事!你看你的数学!’我脑子里猛地一片空白,浑身的鸡皮疙瘩全冒了出来,走到杨老师那儿,看到满分100分的
期刊
周末的清晨,我在蒙眬的睡梦中听见了几声鸟儿的歌唱,它们的歌声是那么欢快,那么悦耳动听,听着听着,我的睡意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呲溜”一下就从床上坐了起来。   在衣柜里翻了好一会儿,我挑选了一条雪白的裙子,配上一件雪白的衬衫。一出门,我就禁不住喊了起来:“哇,太美了!”   入眼处是一片牛奶般的浓雾,将我包裹了起来。濕润的感觉,洁白的颜色。浓雾与空气混合在一起,像个快乐的小精灵,湿润了我的脸和手臂
期刊
读书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不同的阅读目的,阅读不同类型的图书,阅读方法也不尽相同。  一、审题阅读法  审题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首先对文章标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思考,然后阅读正文。强化标题的概念,增强读书意识,在阅读中就会自觉地分析文章提出了什么问题,阐明了什么思想观点,解决了什么问题,以及得出了什么结论。这种方法尤其适合阅读理论书籍。  二、不求甚解讀书法  列宁说:“第一次阅读不明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