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创新型校园文化办法之我见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中的隐性课程,具有暗示性,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一种无声的命令、无言的教育,是感动学生的熔炉,是形成教风、学风、校风的重要因素。对这种无形的资源,如能创新开发,便能振奋学生的精神面貌,提升教师的工作质量,形成教与学的最大合力。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是贴上几副励志名言对联,让各科老师出几期板报,也不仅仅是在各年级的专栏评比或批评或表扬的通知;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中心价值观,即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围绕哪一个方面进行。可以围绕求学的目的“考大学”“回报父母”“回报社会”来建设,也可以围绕做人的道理“和”“诚信”“合作”来建设。确定中心价值观,要结合这个学校的历史,更应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⑴突出对人的尊重,因为这是育人的场所;⑵突出对知识、对老师的尊重;⑶要有时代气息;⑷突出青春个性;⑸要清新自然,不做作,易于学生接受。
  如何围绕以上五个特点建设校园文化呢?我认为,应该做到如下六个方面:
  第一,变一味地说教为灵动地启发。高中校园教学楼走廊的墙上、柱子上,教学楼的外墙上,宿舍楼的外墙上,张贴了很多名人名言,有励志的,有劝学的,有鼓励拼搏的,有劝戒不好习惯的,如“珍惜拥有奋发向上必无悔人生,浪费时光萎靡不振定终身遗憾”“乱扔一次垃圾失掉一分文明,捡起一片纸屑增进一重素养”。这些标语口号每句都很精彩,蕴含着做人、做学问的道理,但有一个共性,其中的大部分都是成人世界的话语,说教味特浓。悟性高的学生,记住一句话就可以成就一生;悟性低的,对这一切会熟视无睹,依然我行我素。我认为,不如撤下一些被成人世界认为经典的语句,增设一些其它形式的宣传,如摆放弯下腰动手捡纸片的泥塑,这种艺术对学生的启发作用会更大。
  第二,变沉重的鞭策为自觉的感悟。鞭策是应该有的,能激励人,但更好的方式还是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如在广场上摆设一些大石头,在上面刻上“勾践卧薪尝胆”“孔子韦编三绝”等图画,也可以刻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这些故事和至理名言,能让学生品味中国文化的厚重。这犹如给学生一筐馒头,倒不如给他们一些种子,让这些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陪伴孩子成长为参天的栋梁之材。
  第三,少一些伟人的箴言,多一些同龄人的声音。让高中生自己写名言,让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写赠给母校的语,并在这些标语牌上写上该生的名字以及他们考上的大学。伟人的话语很精辟,有哲理,可是离我们远了一些,而上下届的学生写的心里话更有引导性,高中生更容易产生崇敬之心。设想这样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奋斗考上理想的大学,他的心语可以留给母校,我为什么不能呢?仅一句话,就可以激励一大片学生。
  第四,适当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而不是走过场。如书法比赛,可以在每班组织小规模的评比之后,把名单交给学校,学校进行表彰。也可以由各班推荐优秀的选手,分为“毛笔组”“硬笔组”,公开举行决赛,让学生目睹这一场景。当场比赛,当场评比,当场发奖,并照相留念。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对参加书法比赛的自豪感,进而激发全校学生练习书法的热情。又如语文组组织的高中古诗文背诵大赛,就要让学生去台上背诵。当然老师要在下面辅导,要宣传,做好准备工作,安排专门的主持人、评委,当场评分,当场发奖,专家当面评点。每年进行一次这样的活动,怎么不可以让学生保持背诵古诗文的积级性呢?
  第五,利用好特殊的节日,挖掘节日活动的意义,以此熏陶学生。例如“三八”妇女节,告诉中学生要保护女孩子、男女平等、尊重女性等;在植树节,让学生动动手,栽种几棵树,体验生命的开始,了解环保的意义;在“五一”劳动节,让学生了解工人们挖煤的艰辛,尊重劳动,不乱倒饭菜。在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母亲节,学校团委出几个墙报版面,赞美我们的母亲;在教师节,学校就可以多推出几个墙报版面,来介绍教师节的来历、教师工作的神圣、外国教师节的来历……这样的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但又是实实在在的。这也正是校园文化的魅力之所在。
  第六,板报、橱窗内容的多样化。国家的大政方针,外国的奇闻异事,生活中的幽默笑话,无所不包。这样可以调节学生的生活,适合不同口味的需要。特别是对当下那些激动人心的消息,要多采集,多宣传,把字体放大一些,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校园文化崇尚文明,拒绝粗暴;校园文化崇尚科学,拒绝愚昧和迷信;校园文化应与时代同步,拒绝一成不变地守住教条;校园文化应该宣传和谐合作,拒绝无序地安排活动、时冷时热地抓纪律;校园文化引导学生诚信做人,拒绝信口承诺、不负责任;校园文化应该引导学生说话文明、高雅,有君子风范,拒绝鲁莽和带不文明的口头禅。
  荀子曾说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校园文化的最大功效就是用特定的文化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启迪,接受教育。好的环境约束人也能造就人。
  作为学校的管理人员,只要与时俱进,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多学习,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多征求老师的意见,就一定能把我们的校园装扮得更美。
其他文献
在经济全球化、资源共享化、信息网络化和技术高端化等多重背景下,城市群逐渐成为国际竞争的基本单位。而在我国城市群已经成为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形态。近十年来,我国
随着智慧城市和数字城市概念的提出以及我国城市规划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规划管理工作中产生的数据量快速膨胀。由于城市规划数据通常以AutoCAD格式为主,而基于这种格式的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各区域之间的物流活动亦逐渐增加,物流业也发展成为当前重要的产业部门之一,同时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在政策上也得到支持,使物流业上升到了一个新
安全是洞穴旅游的生命线,是洞穴旅游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和保障。纵观国内外大多数洞穴旅游安全事故,多起因于旅游从业者和游客自身安全认知欠缺和旅游风险防范能力匮乏。为提
<正>在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从中原到蒙古库伦的商贸通道。这条靠牛马走出的通道,连接着广袤的华夏大地和蒙古部落。这条古商道在元代之前称作中国北方草原丝绸之路或茶叶之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球兴起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在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不断扩大和深化与别国的经贸合作关系。自由贸易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基本形式,通过与同区域以及跨区域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可以消除国际经贸合作中不同国家间的贸易壁垒和不利条件,从而促进成员国间寻求互利互惠经济的共同发展。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自由贸易区建设是我国进行新一轮改革开放
随着超大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和郊区差距在进一步拉大。“城乡二元结构”不仅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更制约城市进一步发展提高。这种超大城市内部中心城区与郊区农村并存的空间格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