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arrowHaw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作文教学具有旺盛的活力。信息技术教学能够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创设优良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赏析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正确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要注重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不可影响学生的想象力及思维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作文;运用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包括生活中所积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信息技术不仅满足了作文教学的手段,而且丰富了感官刺激,打破传统小学教学模式,增添了作文教学的乐趣和活力,是完全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让小学生对作文从谈虎色变到趋之若鹜的转变,也让其成为了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下面就信息技术在小学作文教学的运用,谈谈几方面的见解: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作文教学运用中的作用
  1.能提供丰富的材料,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相对于小学生的社会经历有限,直观的事物往往能更好的让学生接受和理解,为以后的抽象事物想象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作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写出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只有积累丰富的材料才能表达。信息技术教学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材料,一方面把教学信息以各种形式传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另一方面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与展示的空间。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完美的解决了这一积累丰富材料的传统难题,解决了枯燥乏味的作文课堂气氛,节约了师生的时间,让课堂变得有趣,有活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丰富学生的间接经历,丰富思维想象,开拓视野。
  2.丰富学生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就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作文教学是最好的阐述了,正因为小学生对传统作文教学失去了“兴趣”。信息技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展示方式来再现情境、创设情景,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的去观察,激发兴趣,让其身临其境去体验,感受作文教学给予的快乐。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赏析的能力
  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培养学生观察力。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只有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让学生有物可写,有话可说。
  因此,信息技术运用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技术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打破了传统单一的观察,让学生多方面观察体验,学习多种多样的观察方法,从而为作文奠定坚实的基础,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与能力。
  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想象可以为作文插上翅膀,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开拓思维,大胆创新,敢于表达自己头脑所想。信息技术的运用辅助作文教学想象,它能提供各种有趣、生动、灵活图片,能刺激诱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发生头脑风暴想象出丰富事物。
  信息技术的运用能提高学生的赏析力。信息技术教学技术运用为师生、为生生提供了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无论范文例文的讲解,还是优秀学生作品的评讲,都能更好的展现出来,让作文教学评讲变得鲜活起来。
  二、正确地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作文教学
  1.研究教材,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它是为教学服务的,它的采用必须与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具体点教学内容相结合,借助它来解决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实施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信息技术取代了传统作文抽象的弊端,借助其强大的网络功能为学生展现丰富直观的事物,活跃了学生思维,让学生有物可写,有事能写,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
  2.延伸课外知识,丰富学习的内容
  教材只是教学的凭借,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体会它所包含的思想内涵,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本领,引导他们去阅读各類课外书籍,同时深化课内知识。这就要借助信息技术课件存储量大、功能强、操作简便等特点,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知识。
  3.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本,归还作文课堂
  信息技术在作文教学的不断运用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会向辅助地位转变,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教师的引领下解决作文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小组共同探讨的学习,它丰富作文课堂的气氛,这不仅有利益学习效果的提升,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在信息技术作文教学中学生得到最大的自主发展,这将其未来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4.注重方法,及时反馈学习情况
  在制作信息技术课件时应先先设计好屏显的速度,把握正确时机,以适应学生记录及思考的需要。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制作的课件进行及时的教学反馈,让学生得到较为直观、丰富的练习,使学生更好的体会运用刚学习的知识。
  总之,信息技术教学为我们的作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在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手段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作用,冲破教材和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能使我们的课堂达到应有的效果,使课堂作文教学不断深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淑兰.浅谈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 (10).
  [2]秦华.怎样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J].中外交流,2017.
  [3]张洪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0.
其他文献
【摘要】英文绘本阅读能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学习经验,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故事情节就是一个整体的语言运用范例。笔者尝试将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语音教学板块与英文绘本阅读进行融合,并将英文绘本故事制作成有声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语言知识进行绘本阅读,巩固所学的语音知识,内化语音规则,培养语音意识,形成语音能力。  【关键词】绘本微课;语音教学;语音意识;语音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二级
【摘要】在品德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教学游戏,能打破沉闷低效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益于培养儿童的核心素养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本文从教学游戏的定义与作用、教学游戏研发的过程与方法、教学游戏在品德学科中的整合三个方面,探讨教学游戏在品德学科中的有效设计及运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教学游戏;有效;设计与运用  《三字经》中说:“勤有功,戏无益。”因此,多数老师
【摘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已是人们的共识。小学生涯教育于近年已悄然兴起,但国内外小学生涯教育家长导师培训的经验不多,家长对开展小学生生涯教育这方面的认识和实施方法还不清晰。因此,学校开展小学生生涯教育家长导师培训研究,引导家长指导小学生生涯发展,家校共同为学生未来的学业、职业、家庭以及社会生活进行积极的准备和积累。学校根据家长导师现时对小学生涯教育的认知水平,开展合理、科学、多样化的小学生
【摘要】将信息技术与思品社会课高度融合,为常规教学特别是小学思品与社会课的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为学生提供了崭新的感性材料,极大的激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主动地思考问题,积极地参加实践,激活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思品与社会;激发激活效率   小学思品与社会课程突出的特点就是高度的抽象。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考虑较多的问题便是如何让书本的知识“活”起来,如何激发学生
培养创造型人才是教育的必然要求。纵观陶行知教育思想,我们不难发现,大力倡导“创造”的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鲜明的特色,致力于开发儿童的创造力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起点和归宿。创造思维是创造素质教育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科的思维功能,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学艺术”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八单元习作的其中一项内容,在指导这项习作内容时,教师都会采用习惯性的做法:首先教师用提问式引
【摘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可见,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每名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打心眼里爱学生,以爱为名,坚持正面教育,坚持欣赏教育,学生会沿着你希望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教育;爱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曾说:“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前提和保证。”一名充满爱心和童心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他的每一句话语,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
【摘 要】落实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需要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基于班级文化建设的班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笔者所在班的特色社团班本课程依托班级文化建设而进行,让任课教师、家长、学生参与到课程开发和实践中,有效补充了国家、地方、校本课程,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特色社团;班本课程;学生发展  今天,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更加重视并落实“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主旨和理念,推进了新课程的
【摘要】阅读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它能够帮助学生得到乐趣,获取信息,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拥有正确的阅读技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根本,只有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才能促使学生体验阅读的快乐,提升阅读素养。  【关键词】阅读兴趣;教学活动;阅读素养  根据《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小学毕业时应达到二级水平,能够看懂英文动画片和程度相当的英语教学节目,也
【摘要】俗话说:“环境造就人才。”当孩子踏入幼儿园起,环境就在幼儿的脑海中暂时定格,一朵花、一棵草、一幅简笔画也能从不同角度唤醒孩子的某种天性或潜能,可见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有多重要。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既能为幼儿提供有利的探索天地,又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可以有效提升幼儿思考能力,规范行为习惯。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教师;班级环境;创设技巧   作为一名幼
摘 要:自主德育模式的探索与实施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校提升品位的需要,是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为转变育人模式,实现学生自主发展,德育工作者可以在开展自主活动、营造班级自主文化、构建自主课堂等方面不断地实践、探索和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让自主性德育模式引领学生走向自主发展,才能提升育人实效,以适应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自主德育;自主活动;自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