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提问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ti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乌鲁木齐市第80中学为例,对普通中学初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提问问题属性、反馈方式及回答方式进行课堂实录和经典案例分析,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反思,提出端正态度、深钻教材和挖掘问题是提高提问有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提问;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5-0250-02
  一、调查设计
  1.听课实录。2018年3—6月,听课调查我校初中信息技术课堂问题现状,涉及杨丹等3位老师。
  2.自身实录。高中课堂提问统计。
  3.经典案例。随机选《走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场》10个案例。以上涵盖了初高中课堂提问的问题类型、理答及回答。
  二、数据的统计、分析与思考
  问题类型包括记忆性问题、管理性问题、推理性问题、探索性问题和批判性问题。
  1.听课实录数据。初中10节,课程名称是《Flash简介》、《自选图形制作》、《形变动画》、《动作补间动画》、《旋转的风车动画》、《多图层动画》、《引导层动画》、《遮罩动画制作》、《影片剪辑动画》和《创建按钮》。普遍性问题数分别是6、4、10、3、7、3、7、3、6和9个,从中筛选得到58个普遍性问题。(1)问题类型:记忆性20个,管理性21个,8个推理性,9个探索性,批判性0个。管理性问题占总问题数的36%,记忆性的占34%,推理性的占14%,探索性的占16%,批判性的为0%。明显地,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以教学内容为中介,通过问题管理学生。记忆性问题34%,说明显性问题易问,“隐性问题”需挖掘。推理性和探索性问题比例低,需独立思考批判性问题为0,说明高阶思维问题在设计中考虑少。(2)回答统计:33次无回答、15次认知记忆性回答、7次机械判断、3次推理性回答、0次创造评价性回答。57%的学生无回答,据观察,学生不解提问意图,提问不具体,不知如何答。另外,超出“最近发展区”,超越知识能力支撑太多,使学生难以回答。例如,显示并询问“字符如何显示的”,这里隐含知识铺垫太多无法回答,老师只好自问自答。表明问题脱离学情,建议针对性加强学情分析。(3)反馈方式:不理睬1次,重复40次、称赞14次、启发性追问0次、鼓励提问0次。高达74%的情况下,教师重复问题或答案。访谈表示担心学生没听到或没听清问题,故有意无意重复问题或答案。有24%比例是称赞,但评价用语模糊,如很好、太棒等。有时忽略学生答案,访谈表示由于个人情绪(如该生调皮,令人气愤)。启发性追问和鼓励提问为0,反映缺乏处理技巧,缺乏分层,不能引导逐步深化。
  2.自身数据(高中)。随机选择10个,课程名称是《信息及特征》、《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文件下载》、《信息编程加工》、《信息智能化加工》、《汉字编码教学》、《报刊文本信息加工》、《表格数据处理》、《音频信息加工》和《信息交流》。普遍性问题数分别是15、6、10、2、6、16、7、17、5和10个,筛选得到94个普遍性问题。(1)问题类型:记忆性26个、管理性13个、推理性22个、30个探索性和3个批判性,探索性问题占总问题数的33%、记忆性占29%、推理性占24%、管理性占14%。(2)回答情况:无答11次、认知记忆29次、机械判断13次、推理性31次、创造性评价10次,认知记忆性39%、推理性32%、机械判断14%、无回答12%、创造评价性11%。12%的学生未答,表示意图不明确,与学情分离。应加强学情分析,针对性设计问题。由收集的高中提问类型与反馈数据可知,记忆性问题(29%)同认知记忆性回答(31%)数据接近。直观地,记忆性问题“产出”记忆性回答。推理、探索和批判性问题(57%)同推理、创造性回答(43%)的数值关系为“大于”。由收集的初中提问类型与反馈数据发现,初中记忆性问题(34%)同认知记忆性回答(26%)数据为“大于”关系。推理、探索和批判性问题(30%)同推理、评价性回答(5%)数据关系是“远大于”。可见大量的高阶提问只引发部分反馈。从数据看,初中高阶反馈同提问数据比约是1∶6,初中的高阶问题反馈大幅降低,远低于20%。(3)反馈统计:启发性追问16次、不理睬0次、重复23次、称赞52次、鼓励3次。52%为称赞、23%重复、16%启发、3%鼓励、0%不理睬,反映反馈技巧简单。类似初中,23%为重复,反映发问技巧都待提高。
  3.经典案例。以《走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场》10个案例,筛出70个普遍性问题统计。涉及案例:《欢乐课堂,信息技术第一课》、《因特网信息的查找》、《多样化的网络数据库及检索》、《关注地震——全文搜索引擎(刘强)》、《信息编程加工》、《揭示计算机软件奥秘》、《表格数据图形化》、《信息智能化加工》、《文本信息加工表达》和《声音录入编辑“我会绕口令”》。普遍性问题数分别是18、5、4、6、1、4、10、6、5和11个,共70个。记忆性40个、管理性4个、推理性16个、探索性6个、批判性4个,56%记忆性、23%推理性、9%探索性、6%管理性、6%批判性。高中与经典比照:记忆性为40个、26个,管理性为4个、13个,推理性16个、22个,探索性6个、30个,批判性4个、3个。
  通过对比,经典中侧重知识性问题设计,其次侧重推理性问题设计,说明重视概念同化和顺应。批判性问题上,均表现数量少。所有教师设计高阶问题均有待提升。10节经典课仅4个管理性问题,推测案例与实际有出入。
  4.情况小结。(1)问题类型:记忆性共86个、管理性共48个、探索性共45个、推理性共46个、批判性共7个。其中,39%为记忆性问题、21%探索性问题、21%推理性问题、21%管理性问题、3%批判性问题。(2)提问反馈:无答共44次、认知记忆性共44次、机械判断共20次、推理性共34次、创造评价共10次,无回答占29%、认知記忆占29%、机械判断占13%、推理性占22%、创造评价性占7%。(3)统计理答:不予理睬(初中1、高中0,共1,占总比0.6%)、重复(初中43、高中23,共66,占44%)、称赞(初中14、高中52,共66,占44%)、启发追问(初中0、高中16,共16,占11%)、鼓励提问(初中0、高中3,共3,占2%)。
  可见,普通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提问的问题普遍缺乏设计感、缺乏挑战性,设置问题意图不明确,有些与学生的实情脱节,缺反馈技巧,理答单调。
  三、对策与想法
  针对普通中学信息技术课堂问题的不足,怎样提高问题有效性?
  首先,端正态度,深钻教材,挖掘问题。熟稔课标,深挖教材,挖掘“隐”性问题。摸清教材隐藏主线是提高有效性的重要基础。然后,了解情况,从实际出发,设计问题基于学生目前认知水平。设计学生能回答的问题,有利于营造积极课堂氛围,激发积极性,有效省时,由学情出发设计是提高有效性的重要支撑。建议:问题设计与教材密切相关,围绕目标有序展开,逐步加深;明确具体问题;问题难易适度。其次,琢磨反馈技巧。胆小和待进步生,多赞美、鼓励;不能说出的,适当补充,消除心理障碍,积极参与学习。说出正确答案时,肯定赞扬。合理应用追问方式。熟练驾驭反馈技巧是提高有效性的重要保证。最后,选合适提问方式,创良好学习情境。好的提问方式专注于激发思维过程,非急于求成。正确提问有利于实现教学目的,培养高阶思维。
  参考文献:
  [1]郭超.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提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潘巧明.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提问的调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2):89-92.
  [3]吕娟妮.数学课堂教学的新追求——德育化[J].当代教育研究,2009,(6):36-37.
  [4]胡秀琴.走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摘要:西弗吉尼亚大学是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一所公办大学,它有150年的历史,它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技术手段是与时俱进的。教学技术的多样化、现代化、系统化和集成化,是西弗吉尼亚大学教学技术手段的主要特点。西弗吉尼亚大学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对我国大学的教学有一定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教学技术;教学建设;现代化教学;网络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党支部建设需兼顾学科特点、人才培育、志愿服务等职责于一体,文章讨论了以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为基地,以“党支部 ”为载体,充分发挥“双带头人”党建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的双重“领头雁”作用,将党支部建设更切合高校实际,进一步提升其组织力和政治功能。  [关键词]高校党支部;党建;学科建设  [基金项目]合肥工业大学数字逻辑电路课程思政改革示范课程项目;北京交
摘要:文章以“铝及其化合物”知识新授课和复习课两种课型进行阐述,建构“认识模型”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所起到的作用,为学生学习该知识提供方法指导,使其能力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元素化合物;认识模型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0-0174-02   一、问题的提出  无机物主题的学习重点是发展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
[摘 要] 大数据与知识经济的时代,如何高效地学习并熟练地提取知识及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大学《园艺生物技术》课程为例,探讨系统性知识网络的重构,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供参考。该方法是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实践,实现学习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转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新的思路与有效途径。  [关键词] 知识网络;园艺生物技术;知识元;建构主义  [基金项目] 湖南农业大学教学改革研
摘要:建设当代中国政治文化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想要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浪潮下探究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构建目标,必须先要对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梳理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构建目标形成一个合理定位即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应该是民主政治文化、法治政治文化、公民政治文化有机统一的复合型政治文化。只有形成这种适应中国国情的三位一体的复合型文化才
摘要: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赋予的一项基本权利。与普通适龄儿童的入学情况相比,残疾儿童的入学率不容乐观。无论是立法、司法还是行政救济方面,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仍然存在不足,有必要加以进一步的完善。  关键词:残疾儿童;受教育权;法律保障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1-0246-02  一、残疾儿童教育的基本状况  受教育权是我
摘要: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构建有效的教学方式,建立符合民办高校的双创课程体系,以创新创业课程、讲堂、训练、竞赛、成果孵化为主要内容,加强校校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的“三个合作”体制机制,是开展双创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民办高校;创新创业专业;教育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
摘要:市场调研在管理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按照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再到理论的创新”的教学思路,本文对《服务管理》课程的教学与考核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地对策。  关键词:管理类课程;教学与考核;市场调研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3-0137-02  通过学习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
摘要:如何达成学生的知识有序化建构是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知识有序化建构通过教化、内化与外化(“三化”)得以完成,其实现的根本标志是学科思维能力的生成。“三化”过程中,择用问题式教学模式,统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展开有针对性的思维训练,于目标实现至为有益。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知识有序化;思维能力;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
摘要:文章基于可视化学习重构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模式,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 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以《期货期权投资实务》这门应用性、操作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金融专业核心课程作为突破口,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研究,取得较好效果后推广至整个专业的其他核心课程。  关键词:可视化;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期货期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