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戏剧青年到革命剧作家

来源 :歌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ke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1日- 2日,由上海歌剧院创排的原创歌剧《田汉》特别选择国庆的“正日子”与观众正式见面,向祖国献礼。首场演出,上海歌剧院院长、著名指挥家、钢琴家许忠执棒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激情的演绎与韩蓬(饰演田汉)、宋倩(饰演安娥)等上海歌剧院的歌唱家们激情澎湃的演唱相得益彰,令人难忘。第二日,上海歌剧院青年指挥家张诚杰与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配合默契。于浩磊、徐晓英饰演的田汉、安娥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国庆日,共祝祖国繁荣富强……


  “是谁发明了戏剧,这真是个好主意,千百人聚集在剧场,经历人生离合悲喜。”这是上海歌剧院原创民族歌剧《田汉》一幕二场中的一段合唱,戏剧情景是留学日本的田汉,为了给遭受大灾的中国华北募捐,六天时间写就了话剧《灵光》,上演当天,剧场内观剧的人们演唱了这段场景性合唱。世界文明史数千年之久,到底是谁发明了戏剧已无从精准考证,但千百年来有多少人热爱并投身于戏剧的创作和演出,早已不计其数。在中国现代戏剧发展的历史上,田汉是一位丰碑级的大家。田汉本名田寿昌,湖南省长沙县人。剧作家、文艺批评家、文艺活动家,中国现代戏剧三大奠基人之一,“田汉”是其使用最普遍并伴其终身的一个笔名。1934年,田汉为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歌词,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歌词。上海歌剧院民族歌剧《田汉》,正是以田汉早期生平经历创作的一部歌剧作品。
  《田汉》作为2019年度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之一,于2020年10月1日、2日两天,首演于上海大剧院。本剧作曲吴粤北,编剧盛和煜,指挥许忠、张诚杰,导演张曼君。主演韩蓬、宋倩、于浩磊、徐晓英等。恰逢国庆日首演歌剧《田汉》,更具一番双重的纪念意味。


  以田汉这样的戏剧大家作为主人公创作歌剧,主题离不开“戏剧”。无论是剧名主角田汉,还是剧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安娥、周信芳,甚至虚构的曾明轩等,都与田汉的“戏剧”生涯密切相关。歌剧《田汉》以类似章回体小说的结构展开,每场都有对应的小标题,意在对本场戏剧内容进行总括和提示。剧中的戏剧事件以时间为序,事件之间并非紧密相连,而是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但是从大的结构上来说,全剧集中展现的是田汉从青年离开家乡东渡日本留学,后回国在上海创办南国艺术学院,至抗战爆发,完成《义勇军进行曲》歌词为止。这一阶段是田汉从一个热爱戏剧的青年,逐步成长为一名成熟的、为中华民族解放而书写的剧作家的历程,而对于田汉这样的人而言,成长成熟的阶段至关重要。
  开场序曲约4分钟左右,全剧的所有戏剧音乐动机均在其中有所展现。其中包括了全剧音乐主导动机,有浪漫主义的弦乐合奏如油菜花主题、二幕三场的四重唱等,也有战争的残酷以及中华民族抗战到底的决心和勇气,而《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在其中隐约可辨。
  舞台视觉空间可谓一景到底。从观众席正面看过去,为由近及远的倒梯形,两侧分别是呈斜侧方搭建的钢架结构双层平台,钢架背后是青灰色的幕板,两个平台的隔板将钢架结构分割为上中下三个空间,根据戏剧需要,在不同的空间进行表演调度的安排。倒梯形的“顶端”,也就是观众视觉的正面,是两层帷幕,固定的后幕之前,是同样钢架结构的、贯穿左右台口的阶梯形平台。平台的作用可以是舞台、码头、户外场地等,平台前方、居舞台中部位置,是一帘可以上下移动的帷幕,与戏剧相关的大部分多媒体投影都会在这个上下移动自如的帷幕上展現。剧中与田汉关系最为密切的道具是一个书桌、一把椅子,剧中很多剧情的推进和展示,这一桌一椅都是戏剧表演的有效支点。如此的舞台设置,借鉴中国戏曲舞台简约意识,不仅为戏剧的表演调度预留了大而自由的空间,同时也让作品的整体气质具有了更多的现代意蕴。


  在一片灿若流金的油菜花掩映下,《田汉》开启了它的戏剧故事。一幕一场,《家乡的油菜花开了》。诗意而富有色彩和动感的小标题,传达出三个讯息:一是田汉出身农家,家乡是他永远的根脉;二是预示着田汉将拥有青春爱情的甜蜜;三是在爱的滋养下,田汉的心情会如盛开的油菜花一样烂漫。这场戏也正围绕着这三个“讯息”而展开。村子里的戏台上,正敲锣打鼓演着戏,村外的旷地上,田汉心急如焚地等待着表妹易漱瑜的消息,田汉与舅舅的女儿、表妹易漱瑜青梅竹马,却担心舅舅不同意,胆大的田汉竟然决定与表妹私奔……剧一开场,表面看起来只是一场纯粹的“爱情”戏,实际上却将田汉特立独行、无畏张扬的个性展现出来。
  音乐上从欢快浓郁的湘剧高腔音调作为切入点,田汉的独唱、田汉与易漱瑜的重唱,都是在一种清新明快的旋律和节奏中展开。田汉人物的音乐动机是将湘剧等湖南音乐元素综合而成的旋律,而易漱瑜的音乐动机与田汉的基本一致,只在风格上更多赋予其女性的阴柔,这样的设置也能体现出易漱瑜与田汉二人两小无猜、情意相投的恋人关系。“虫虫飞,两个虫虫斗嘴嘴……”童声的加入不仅更加体现乡土民间的童趣,也将二人爱情的甜蜜以更加音乐化同时也更写意的方式含蓄地表达出来。无伴奏混声合唱《家乡的油菜花开了》,唯美而充满意境,是田汉即将离开家乡时的心情写照,看似简单的歌词和充满湖南风情的音乐,也为之后的戏剧发展做了铺垫,而这首唱段的主旋律,也成为贯穿全剧的一个重要的音乐动机,体现了田汉割舍不断的家国情怀。
  在一幕一场当中,通过田汉的一段咏叙调,已经明确交代了其东渡日本的目的,那就是实现自己的戏剧理想:“我五岁启蒙识字,水牌是课本,剧场是课堂,十三岁改编《三娘教子》,自拉自唱,得意扬扬,家乡的戏曲、小调,还有放牛伢子的山歌,是悠悠的摇篮,哺育出一个剧作家的理想。”   一幕二场,一个颇为典型的事件让人物和戏剧得以发展与推进。为给遭受重灾的中国华北募捐,田汉用6天时间写出剧本《灵光》。在表现这段故事的时候,有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小场景,那就是因为时间紧迫,田汉担心剧本写出后来不及印刷,就直接在钢板蜡纸上刻写。这段其实是非常具有戏剧性的,也是非常能体现田汉非凡戏剧才能和多方面才华以及无比自信的关键细节,但是目前在剧中只是匆匆一带而过,唱、做方面都没有充分展开,略感遗憾。若再做打磨,希望有机会能将这段彰显田汉才华与个性的戏剧段落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来。


  本场标题《我是一缕自由的风》,所谓自由,正如田汉所言:“使她能以自由的精神,创造她的艺术,叫瞎眼的看见,耳聋的听见,死了的复活,贫穷的得听福音,劳苦负重担的得平安!”这一段是田汉第一部戏剧《灵光》中的台词,剧中这一段也由田汉朗诵来表现,可将其视为田汉为戏剧献身的座右铭,是田汉投身戏剧的初心:没有利益的驱使、没有虚伪的矫饰!事实证明,田汉终其一生的所作所为一直是循着这样的初心一路走下去,而这种初心也是极具当代观照。
  二场的音乐形式比较丰富,幕间曲是交响化的“正歌剧”格调,咏叹调、宣叙调、咏叙调、混声合唱交互出现,一个复杂的大型回旋曲式,张弛有度,一气呵成,其中有比较突出的戏曲元素,包括戏曲打击乐和摇板、跺板、散板等。在一片欢腾的场景中,田汉激动地宣布:“1920年10月20日,是我戏剧生命的‘生日’。”接着,音乐开始走向低沉,暗示着身体羸弱的易漱瑜即将走向人生的终点。易漱瑜的这段咏叹调延续的依然是此前一场的音乐动机,只不过进行变化后更多了凄楚的意味。在戏剧的铺排上,易漱瑜的离开还是非常巧妙的,舞台上没有展现生离死别的悲怆场面,而是以诗意唯美的手法,通过演员的演唱和舞台上富有隐喻性质的表演,以灯光明暗的对比,让易漱瑜独处于冷色调的光影之下,身披一袭白色的披肩,缓缓孤独地走下舞台……
  《田汉》是两幕六场歌剧,最开始的两场戏故事性比较完整,可看性可听性都强。第三场开始,本剧中另外几位主要人物陆续登场。周信芳的出场体现了时间和空间的转换,此时易漱瑜已离开人世若干年,田汉回国后在上海创办南国艺术学院遇到困难,无奈之下求助于好友周信芳。当然,一幕三场从音乐上来讲,并不是起于和周信芳密切相关的京剧,而是起于安娥作词的《渔光曲》,这也预示着在这场戏当中,安娥将要出现。在短暂的《渔光曲》旋律之后,直接导出天蟾大戏院开场曲和苏州评弹曲调,然后是京剧的西皮曲牌音调与《夜上海》对位,色彩性地描绘出上海滩霓虹闪烁、海纳百川、五味杂陈的历史风貌。
  周信芳的出场,决定了这场戏和“戏曲”將有更加紧密的关联度。首先是戏迷们听戏的场景。几位周信芳忠实的粉丝在听戏,但是“演戏”的周信芳只以画外音出现。此时舞台上分为两个空间,田汉在舞台的右侧,因为有求于人,田汉心情忐忑地等待着周信芳下场;舞台左侧是翘首听戏的戏迷们。而戏园子里热闹的场景和周信芳受欢迎的程度,则通过戏迷们的一段全部男声的八重唱来表现,八重唱中,运用京剧、评弹和《夜上海》的元素,更加突出“戏曲”的风味。周信芳的音乐主题是浓浓的京剧味道,显示人物的身份特殊。当然,对于周信芳在生活中的唱念也是浓郁的京剧腔调这一点,我认为还是值得商榷和探讨,建议可以将京剧的元素再糅合得更加生活化一些,既能够显示人物京剧名角的身份,又能够让人物形象更加真实自然。这场戏中,田汉、安娥、周信芳的对唱、重唱采取“流水”板式,快速叙事,也可看成是极富戏曲特点的歌剧宣叙调写作。


  从戏剧的角度来说,周信芳只是引出安娥的线索性人物,这场戏的根本目的是要引出安娥的出现。就如标题所示——“我遇见了你”——这里的“你”在具体形态上指的就是安娥,同时也隐含田汉将在安娥的影响之下,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革命剧作家。所以,这场戏的关键作用就在于,让田汉与安娥二人革命同志加革命伴侣的关系得以明确。生活中,安娥是陪伴田汉后半生的爱人,本剧在体现二人爱情的关系时,与之前的易漱瑜与田汉的爱情完全不同,那是一种基于共同的信仰和奋斗目标之下的爱情,但是剧中并没有很明确地展现二人的卿卿我我,而是通过一段根据《共青团员之歌》填词的对唱、重唱,来表现二人志同道合、互为知音。这段歌词的信息量很大,田汉要介绍安娥入党,却不知安娥早就是一名共产党员了。这也是一个很有戏剧性的场面,但可惜的是也没有更深入地展开,在下一步的打磨修改中,希望能够将此情节进一步丰富深化,如此会更有助于安娥这个人物形象的丰满和立体化展现。
  第二幕同样是三场戏,标题分别是“枪炮声将是我无畏的歌唱”“国之殇”“中华民族万岁”。三场的标题很明确地指向了下半场的“抗战”主题,在日本侵略者铁蹄践踏之下,中华民族奋起反抗,而田汉也真正实现了一个革命剧作家的责任与担当。


  三场戏各有动情点。二幕一场,“九一八”事变爆发,战争的阴霾在幕间曲以一个赋格段来体现,《松花江上》的旋律隐含其中。南国艺术学院在为前线募捐,已经倾其所有办学的田汉,将身上仅有的一块手表放进了募捐箱,学生们被深深感动,学生曾明轩毅然投笔从戎。从舞台呈现来看本场主要是群体性场面,合唱占比大,为了体现群情激愤一致抗敌的状态,音乐上以齐唱的军歌风格为主,振奋激越。
  二幕二场是二幕一场的延续和发展,只不过视角上由普通民众转而投向抗战的部队官兵。田汉偶遇参军的小老乡宝庚,田汉问:“你是新兵,放过枪吗?”宝庚:“还没有。长官说,一颗子弹值七斤半大米哩!……昌叔,你放心吧,现在我这杆枪,配了五颗子弹,子弹打光了,还有刺刀,刺刀拼断了,还有拳头,还有牙!”一个年轻的士兵,说出的是所有不甘屈服的中国人的心声,千千万万的“宝庚”激励着田汉,此时深藏在他心中的呐喊已经呼之欲出:“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段已经隐隐有《义勇军进行曲》气势的话语,由田汉、宝庚与众士兵、百姓们唱出。紧接着,是田汉领唱,士兵及全体依次跟进合唱的《国之殇》,此时,居于舞台中段的帷幕,下移至三分之二处,多媒体投影将屈原“国之殇”全词投射其上,遒劲的中国书法,配以不屈的文字,音乐以昆曲的旋律为基调,古风鲜明,演唱节奏铿锵、孔武有力,彰显中华民族前赴后继、英勇抗敌、绝不屈服的民族精神。   三幕三场是全剧的高潮。如果说,之前的募捐、宝庚等众人的抗敌情绪都是最后高潮的必要推动,那么曾明轩的牺牲就成为田汉将积淀于心中最后的呐喊爆发出来的强劲动力。剧中的曾明轩是田汉的得意门生,如果生在和平年代,拉得一手好琴的他,不僅可以实现其艺术理想,更可以与他钟情的那位跳芭蕾的女孩共享甜蜜的爱情。然而,残酷的战争让青春的梦想化为泡影,最后曾明轩血洒疆场,为国捐躯……本场是戏剧最高潮,但是在戏剧和音乐的铺排上,起承转合依然从容自如。当曾明轩牺牲的消息传来,舞台上反而出现了曾明轩充满浪漫抒情,对美好生活无比向往的咏叹调,接着是由宝庚伢子再次引出童谣《虫虫飞》,以及田汉、易漱瑜、安娥、周信芳的“乡情四重唱”,《家乡的油菜花开了》一曲重现的时候,早已是物是人非了……及至舞台上即将牺牲的曾明轩振臂高呼“中华民族万岁!”。导演以蒙太奇的手法,让对比激烈的两种情绪成为田汉激情迸发的导火索,田汉终于高声呐喊:“中华民族的列祖列宗啊,你的子孙们是不会屈服的呀!”


  本剧中,从一幕一场开始,《义勇军进行曲》的动机都在音乐中有所显现。最终,当田汉完成了《义勇军进行曲》歌词创作的时候,舞台呈现由田汉自己吟诵歌词的前半部分,音乐方面由小提琴单独演奏旋律部分,一是暗示田汉只是词作者,小提琴声代表作曲聂耳;二是也从戏剧的角度明确,此时此刻田汉和聂耳所完成的,是电影《风云儿女》中的主题歌。从歌曲的后半部开始则是全体齐唱,乐队全奏。在第二遍演唱时,采用了混声四部,提高小三度合唱。此时,无论是齐唱还是混声合唱,均采用国歌标准版乐谱演唱演奏,是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完整呈现。当国歌唱响,舞台后帷幕呈一片正红色的时候,台下观众激动的情绪也达到了最高点。
  2020年春节前夕,民族歌剧《田汉》曾经在嘉兴大剧院做过一次内部合成试演。本次首演,是在充分吸取试演之后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精心修改打磨之后的首次亮相。应该说,首演版与试演版相比,又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上海歌剧院演职团队的专业艺术水准一向是国内同行业的翘楚,而在这部民族歌剧中,民族音乐元素的风格、韵味,对于平时更多涉猎西洋声乐作品的很多演员来说,无疑也是非常大的挑战。最终的呈现两组演员都令人满意,对于音乐的把握、风格的处理、吐字咬字、表演情绪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完成度,演员的专业能力也在排练和演出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和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两位饰演周信芳的演员,二人都是美声,却能将京剧的韵味展现得有模有样,实属不易,可见即使是美声为主的歌剧演员,演出民族歌剧还是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上海歌剧院的合唱队、乐队在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常任指挥张诚杰的执棒下,表现依然是毫无悬念的优秀。上海歌剧院即使在今年疫情的情况下,演出任务也是比较多的,但是其演出团队能够在任何一部作品中,都保持优良的状态,足见其深厚的专业功底和能力。另外,因为这次演出有民族声乐演员的加入,考虑到声场的平衡,因此几位主演都戴了耳麦,要知道,上海歌剧院演出歌剧是基本不带麦的,但是即使加了麦,现场的声音效果还是达到了“有麦的真声效果”,也说明导演团队对于二度呈现时各个环节的精益求精。
  没有艺术可以做到绝对的完美,对于一部作品的评判也是见仁见智。目睹歌剧《田汉》一路走来,能在今天的歌剧舞台上,比较完整地呈现出田汉从一位热爱戏剧的青年到一位革命剧作家的成长心路历程,让更多的当代人认识田汉,了解田汉,并且再次记住田汉,那么这部作品就实现了其创作的价值,同时也是相当成功的。
其他文献
作为戏剧工作者,大概没有人不知道田汉,或者说,不应该不知道田汉。  身为国人,更不应该不知道田汉,不应该不知道他就是国歌的词作者。我套用《黄河大合唱》开篇的朗诵词,表达一下我对田汉的敬仰:如果你已经忘记了田汉的话,那么,就来看上海歌剧院的新作《田汉》吧!  以田汉的故事为素材的舞台剧,这不是第一部。远的不说,两年前的湖南省艺术节,获得“田汉新剧目奖”的戏中,就有一部以田汉为主角的湘剧,名《田老大》
期刊
10月22日,中央歌剧院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演出了音乐会版歌剧《马可·波罗》,这是1991年问世的作品,王世光作曲,胡献廷、王世光编剧,这次由李爽和么红领衔主演,许知俊指挥,金小山导演;一晚的音乐美不胜收。29年前由中央歌剧院首演时我拉乐队,那些年该剧在国内的巡演我基本都参演了,并参加了1998年该剧赴台湾地区的演出,见证了歌剧界对这部戏的热情与赞扬,因为这是中国人的原创歌剧。今天,我们的歌剧环境经
期刊
陈紫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歌剧艺术家,一生致力于中国民族歌剧创作与研究,是中国歌剧艺术事业杰出的先行者、开拓者之一。陈紫于1939年投奔延安,参加革命,进入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毕业后任鲁艺音工团团员。1945年,他参与了歌剧《白毛女》创作,成为这部中国民族歌剧巅峰之作创作集体的光荣成员之一,并从此一发不止,终生从事中国歌剧艺术事业。后转至东北鲁艺历任音乐系教员、文工团三团团委、四团演出科科长
期刊
刘颖途(作曲、编曲、音乐总监)与张飞帆(编剧、作词)前后花了7年时间打造的香港本地原创粤语音乐剧《一水南天》,是香港舞蹈团与演戏家族两个专业艺术剧团,继13年前音乐剧《边城》之后再度合作的制作,亦是在康文署辖下的演艺场馆因疫情关停5个月后,于疫情和缓的6月底有条件“复演”的首个大型演艺节目。  戏优于歌 歌优于舞  《一水南天》不仅是香港疫后复演的首出大型音乐剧制作,同时,整出音乐剧从创作到诞生的
期刊
意大利13世纪旅行家马可·波罗的传奇故事,在中国舞台上曾被反复演化为艺术作品。中央歌剧院1991年7月首演四幕歌剧《马可·波罗》(王世光作曲,胡献廷、王世光编剧)深受业界高度评价,同年荣获文化部优秀新剧目一等奖、作曲奖等多个奖项;翌年再获文化部“文华大奖”“作曲奖”。自 1994年参加第4届中国艺术节、1998年赴我国台湾省台北市公演之后,2020年10月22日以音乐会新版重登舞台。深秋之夜,中央
期刊
小瓊:最近,一些有远见的团体给年轻艺术家们设计了一些方案,帮助他们在备受新冠疫情打击的当下来充分发挥自身才能。弹射歌剧团(Catapult Opera)是纽约新兴的歌剧团体之一,8月下旬,其宣布创办的“加速比赛”项目反响非常热烈!  小薇:根据官网(www.catapultopera.org)的介绍,本次比赛的目的旨在“激发在保持社交距离的前提下表演形式的创新”。参赛团队必须从四段5分钟长的歌剧选
期刊
上下册两卷本的《中国歌剧史》2011年首发(为了呼应当年在福州举办的首届中国歌剧节),2012年正式出版。附于该书后面的《中国歌剧历年剧目一览》(1921~2000),尽管占了多达50页的篇幅,仍不敢肯定将那近80年间出现过的剧目“一网打尽”。歌剧史编委会的前辈们,为这本书的撰写耗费了十余年的精力,做到最后,其中多数人已颇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更有几位为之耗到油干灯尽。我是在该书出版前的最后三年里加盟
期刊
“白洋淀雁翎队从1939年成立到1945年配合主力解放新安城,由30多人发展到100多人。雁翎队利用水上和冰上优势,与敌人交战70余次,仅牺牲8人,却击毙、俘获了日伪军近千人,缴获了大量军火和军用物资,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书写了精彩的一页。”  这段文字是民族歌剧《雁翎队》尾声时显示在帷幕上的,也正是这段文字,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这部歌剧在故事之外所要体现的思想内涵。2020年9月25日,民族歌剧《雁
期刊
关于剧本  歌剧《田汉》以人物传记体的结构方式,聚焦人物青年时代的经历,表现了一个艺术家在民族存亡的历史时期做出的选择,由一个自由主义的艺术家,成长为一个坚定的共产党人,在共和国的历史上烙印了永恒,给音乐史上留下了最动人心魄的记忆。  这又是一个涉及选择的命题。剧作家在19年的故事书写中,让我们看到了田汉人生的选择,是面对剧烈痛彻的家国之恨的选择,也是一个民族做出的必然选择。灵魂的归宿在家与国的山
期刊
如果用现场演出的尺度来衡量,这规模真算不上什么。十几位大都会歌剧院合唱团团员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门前的石阶上演唱三首节日歌曲,表演时长总共只不过15分钟。说实话,这根本算不上是音乐会,更像是一场新闻发布会。  这场演出由NYCNext(纽约市未来)策划主导。这个刚刚崭露头角的志愿团体,因为如今的时局,这帮人有的是空闲时间。他们专门安排同样有着大把空闲时间的职业演员或歌手走到一起,目的是自发地为纽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