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逆言志

来源 :歌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l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颖途(作曲、编曲、音乐总监)与张飞帆(编剧、作词)前后花了7年时间打造的香港本地原创粤语音乐剧《一水南天》,是香港舞蹈团与演戏家族两个专业艺术剧团,继13年前音乐剧《边城》之后再度合作的制作,亦是在康文署辖下的演艺场馆因疫情关停5个月后,于疫情和缓的6月底有条件“复演”的首个大型演艺节目。


  戏优于歌 歌优于舞
  《一水南天》不仅是香港疫后复演的首出大型音乐剧制作,同时,整出音乐剧从创作到诞生的过程很不一样,舞台上呈现出来的亦与一般音乐剧大不相同。其实,两个剧团早于2017年已先行经过剧本围读,再进行调整修改;3年后的6月底,才得以在疫情舒缓、场馆解禁,并符合疫情防控条件的情况下(如只能使用一半座位,观众要全程佩戴口罩)搬上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于6月27日至 7月5日共演出了10场。如是按市场主导、自负盈亏的主流音乐剧而言,就算十场通通满座实际只有平日的五场观众,场租即使减半,也难以实现盈余,就此而言,已看出这是非同一般的音乐剧制作了。


  《一水南天》整个制作具有史诗性的强大戏剧力,借着男主角陈一水从一个从事香港西环三角码头苦力工作的无名之辈,到成为米业大亨的传奇,以1920年前后到1941年沦陷前夕的香港为背景,在舞台上呈现出无数激动人心、引发观众共鸣的场景。但就演出表现来比较,却是“戏”优于“歌”,“歌”优于“舞”。歌唱上的表现力相对是较弱的一环,舞蹈方面则是整个制作中所占分量相对最轻的。同时,两幕17场戏,近20首歌曲的设计,虽能营造出很强的戏剧性矛盾冲突,但仍可删减一些枝叶。
  《一水南天》的五位主要演员:男主角陈一水(陈健豪饰演)、女主角徐老海(谢茵饰演)和方玫(彭思砚饰演),两位主要配角俞少鸿(陈荣饰演)和郑九鼎(邢灏饰演),都是戏剧或舞蹈训练出身的科班演员,即使在“声乐指导”的“恶补”下,都不易在歌唱实力及表现上实现大幅度的提升,这是“戏”优于“歌”的原因之一。
  史诗性“言志”音乐剧
  除去上述的客观因素外,更特别之处是《一水南天》的取材与主旨,并非一般大型百老汇歌舞剧的“歌舞升平”情节,亦非“最后所有困难迎刃而解大团圆结局”的套路设计。因此,剧终的大合唱,亦非百老汇音乐剧的欢歌热舞式大场面,可谓香港式史诗性的“言志”之作。不仅是“抗逆”,更是“抗天”,要发挥这种张力与剧力,节奏气氛很重要,布景、服装与灯光等舞台技巧亦发挥了很大作用。在这种主旨下,歌曲都较简短,重唱不多,舞蹈的分量亦要减少,不然会拖慢节奏,这正是舞蹈分量未因香港舞蹈团的参与制作而加强的原因。如以为这是“娱乐性”丰富的大型百老汇歌舞剧,那便是“美丽的误会”,有个别观众半场场休时便提早退场,便不知是否和此有关了。


  其实,音乐剧的作用在于“移情”,百老汇式音乐剧的“公式”,大多让观众从不易满足的“现实”中,走向舞台上的欢乐世界,而达到移情效果。《一水南天》的言志式取向,欧美的音乐剧制作中亦存在,但受众较少,也因于此这种题材的作品大多是小型制作或小剧场式演出。此类言志式音乐剧取材与命题,大多风格严肃或具史诗性,其中有些亦是能取得成功市场效应的大型制作,如《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香港地区译为《孤星泪》)。其实,即使像《悲惨世界》所推销的,何尝不是在现实世界中不一定能出现的理想世界,是一种浪漫成果,那同样是一种“移情”效果的产品呢。
  歌曲形式堪称多样
  《一水南天》列于演出节目表上的歌曲,第一幕10场共有12首,第二幕7场共有9首,有合唱、独唱、对唱、小组唱,合唱中亦有领唱(独唱)穿插,形式堪称多样。歌曲的设计安排,除能配合剧情发展外,亦能张弛结合,既营造出戏剧矛盾起伏对照的张力,又能穿插有轻松、富有趣味的歌曲,在严肃的命题情节发展中,让观众的情绪得以舒展,而不会感到过于沉重。当然,从舞台上响起强烈乐音,沉厚的灯光映照着粗线条设计的西环三角码头的场景,第一首歌曲《天命》的歌声响起时,已将“天命可抗”的命题唱出,正好作为全剧压轴大合唱抗天命的歌声前后呼应。


  《一水南天》讲的是香港故事,不仅唱的是广东话,好些歌曲标题都是广东口语。如第一场陈一水与不谙广东话的“外江佬”郑九鼎唱的《呢啲嗰啲》、第三场的《找晦气》等;而第八场的《问米》更是语带双关的广东话。至于歌词中活用的广东口语就更多了,其中甚至用上了一些潮州话中的粗口(剧中三角码头的背景便是潮州人做苦力的地盘),这除了增添香港地道的生活色彩,亦让此沉重的史诗性主题,多了点轻松趣味。
  抗天命结局的吊诡之处
  其实,剧中的歌曲选材,词与曲的风格与处理手法,单独来看,其中有很多首都很有独特个性和趣味;如第四场“水坑口”,由陈一水与郑九鼎带领着街坊的合唱《石头粥》,取材与表达手法都极具特色;第八场“万昌盛行”,小姐方玟与陈一水对唱,讲解米种类的《问米》,第十一场“金陵酒家”陈一水与郑九鼎的二重唱《为富不仁》,都展现出各个角色的不同性格。至于第十三场“方家府第”,方玟“突然”示爱,在父亲面前要求下嫁陈一水,强迫父亲帮助一水后两人成亲,由徐老海、陈一水、方玟所唱的《月光光》(全新原创,非家喻户晓的广东童谣),亦将一男二女在此三角关系中各人的情绪心境进行了对照性的展现。相对而言,在此场景中各人歌唱时配合的独舞和双人舞,便只是背景式的烘托了。第十六场陈一水与郑九鼎在九鼎暹罗大宅重聚时所唱的《兄弟》,歌曲不仅将两人患难之情自然写来,亦对两人的性格感情进行了较深刻的刻画,导演处理的场景形式和手法亦出色。
  如就歌曲上的设计来说,陈一水着墨较多、亦较鲜明,相比之下两位女主角在音乐上的表现则较为表面。徐老海的成长及情感更为复杂和强烈,富家女方玟则相对单纯,但大胆要求下嫁一水的情节,却表现出同样鲜明的内心情感世界,在音乐上都应有更强烈的表现。


  剧中两位男配角则有很独特的表现。“外江佬”郑九鼎带点谐角的形象,是较讨好的角色设计,邢灏演来亦入形入格。陈荣扮演的俞少鸿,角色设计很独特,是位唱花旦的戏曲票友,可说是神来之笔,更难得的是陈荣在歌唱、身段、手势各方面都能“过关”,很贴合“票友”的表现;第十五场“码头”,插入俞老板生活潦倒,街头唱戏的一曲《四面楚歌》,亦添上戏剧色彩。
  最后要谈的是,香港的原创音乐剧制作往往限于经费,无法以现场乐队来配合演出,只能采用播放预录录音,这对演员的临场发挥自然带来较大的局限,只能如卡拉OK般来演唱了。《一水南天》在這方面也暴露出很明显的问题,对原本就不是“唱家班”的演员来说,这更是不易突破的关口。
  《一水南天》采用的是“开放式结局”,剧终大合唱,唱出“乱世为人,天命可抗”的主题,剧情是将妇孺用船送到澳门去,男人留在香港抗天命。“天命”是否能抗,或许会有各种各样的看法。此开放式结局,是否意味着会继续制作“下集”,甚至制作“香港史诗式音乐剧三部曲”呢?但带点吊诡的是,《一水南天》顺利演出后不久,香港的演艺场馆又因疫情再度肆虐而再次关闭,《一水南天》成功“抗疫抗逆抗天命”了,但其他已售票的演出却是“天命”难违呀!

其他文献
相信不只有我觉得烦闷,大家都厌倦了坐在电脑屏幕前吧?这些日子里,歌剧爱好者没有太多选择。尽管有几家歌剧院在过去一年里把歌剧制作搬上了现实生活中的舞台,但它们现在都被迫关闭,静心等待下一轮剧院解封的日子。其实我们一眼就能看出,那些具有抗疫特征的制作,与常规的歌剧相比,有着很大区别。  因此,我们还是无法割舍大都会歌剧院和另外数家歌剧院每晚送上的在线视频。这些歌剧视频和网络直播双管齐下,天天提醒着我们
期刊
粗大的树干,丰茂的树冠,熠熠金色盈满眼帘,由河南省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民族歌剧《银杏树下》,就在这样一种诗意而浪漫的色彩中拉开了帷幕。本剧编剧朱海、作曲捞仔、总导演黄定山、指挥王燕,主演王庆爽、黄训国、张海庆、王尊强等。 2020年11月14日,首轮试演于河南艺术中心大剧院。  浪漫的剧名背后,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在大别山区,一个名叫银杏村的小山村,有一棵银杏树,树下埋藏着一个瓦罐,瓦罐里有24张借条
期刊
2016年,是中国“民族歌剧”再掀新浪潮的发轫之年。  作为其铺垫,由文化部组织重排的红色经典歌剧《白毛女》,在全国十个城市进行了巡演。  该年年初,我到海口观看民族歌剧《红色娘子军》的首演。在研讨会上听说,日前文化部召开了“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座谈会”,董伟副部长在会上讲:“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我国的民族歌剧艺术,是各级文化部门和广大歌剧工作者神圣的历史使命。”这个提法,显然是把民族歌剧这个艺术门类
期刊
1949年7月6日,在上海庆祝解放大游行中,新安旅行团带来的欢庆秧歌腰鼓舞格外引人瞩目,一队充满活力和盎然生机的年轻人们,身着红色服装、肩挎红色腰鼓,红红火火敲打出革命胜利之时,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的欢欣鼓舞。早在1946年5月20日,毛泽东主席在给新安旅行团的回信中殷殷嘱托:“祝你们努力工作,继续前进,夺取民主中国的胜利。”如今,这支“红色”的队伍,踏着胜利的凯歌走进新中国!从最早的新安旅行团,
期刊
1748年夏天,亨德尔为科文特花园创作了英文清唱剧(Oratorio)《苏珊娜》(Susanna),词作者为诗人兼剧作家摩西·门德斯(Moses Mendes)。清唱剧根据圣经《但以理书》第十三章中苏珊娜的故事改编,讲述了在巴比伦的犹太人被囚禁期间,两位长老垂涎贤惠的苏珊娜,别有用心地指控她不贞洁。先知但以理(Daniel)为苏珊娜辩护,揭露了长老的谎言。苏珊娜无罪释放,长老被处死。  《苏珊娜》
期刊
疫情中,竟然意外地在网络上观赏了两部百分百“香港制造”的“现代歌剧”——风格、手法、效果、内容、主题截然不同,但却都是具有独特创意的香港“歌剧”制作。  首先观看的是9月4日晚首播的《利玛窦的记忆宫殿》(简称《利玛窦》),翌日晚则观赏了《当莫扎特遇上达·彭特》(简称《莫扎特》)。  这两个制作有好几点相同之处,《利玛窦》是进念·二十面体在疫情剧场停摆的情况下于网上开展“ZLive活”系列节目,将十
期刊
江姐,亲切的称谓出自小说名著《红岩》。从真实原型到艺术形象,她是一个被反复重塑的英雄人物,歌剧、京剧、川剧《江姐》都是笔者数度温习的舞台作品。深圳搞了一部声台剧场《我亲爱的江姐》,笔者很好奇:依然是阎肃老的文本?依然用羊鸣、姜春阳、金砂的音乐?崔峥嵘欣然接受领衔主演,笔者更好奇,从多年前的歌剧《舍楞将军》开始,演过《原野》《再别康桥》《蝴蝶夫人》《图兰朵》等数十部中外经典,江姐这个角色是她第一次唱
期刊
作为戏剧工作者,大概没有人不知道田汉,或者说,不应该不知道田汉。  身为国人,更不应该不知道田汉,不应该不知道他就是国歌的词作者。我套用《黄河大合唱》开篇的朗诵词,表达一下我对田汉的敬仰:如果你已经忘记了田汉的话,那么,就来看上海歌剧院的新作《田汉》吧!  以田汉的故事为素材的舞台剧,这不是第一部。远的不说,两年前的湖南省艺术节,获得“田汉新剧目奖”的戏中,就有一部以田汉为主角的湘剧,名《田老大》
期刊
10月22日,中央歌剧院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演出了音乐会版歌剧《马可·波罗》,这是1991年问世的作品,王世光作曲,胡献廷、王世光编剧,这次由李爽和么红领衔主演,许知俊指挥,金小山导演;一晚的音乐美不胜收。29年前由中央歌剧院首演时我拉乐队,那些年该剧在国内的巡演我基本都参演了,并参加了1998年该剧赴台湾地区的演出,见证了歌剧界对这部戏的热情与赞扬,因为这是中国人的原创歌剧。今天,我们的歌剧环境经
期刊
陈紫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歌剧艺术家,一生致力于中国民族歌剧创作与研究,是中国歌剧艺术事业杰出的先行者、开拓者之一。陈紫于1939年投奔延安,参加革命,进入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毕业后任鲁艺音工团团员。1945年,他参与了歌剧《白毛女》创作,成为这部中国民族歌剧巅峰之作创作集体的光荣成员之一,并从此一发不止,终生从事中国歌剧艺术事业。后转至东北鲁艺历任音乐系教员、文工团三团团委、四团演出科科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