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大耕、张占基专辑

来源 :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ent_contr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凌大耕,1956年生,浙江嘉兴人,号积水墨人。他自幼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对绘画尤为嗜好,师从著名书画家吴蓬先生,涉猎金石书画,又先后受到国内名家的悉心指点。现为浙江嘉兴老年大学山水画教师。
  其画风笔法简练,层次丰富,意趣深隽,变化无穷。作品多次在各级展览和报刊中展出和发表,201 3年举办个人画展“感悟大地之美”。近年来,作品屡被国内外人士所收藏。
  张占基,1943年生,字青山,号翰墨斋主,山东海阳人。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烟台美术家协会会员、海阳市老年大学国画教师。
  他自幼酷爱书画,早期曾受教于国画大师黄胄、美术教育家罗秉方、田世光等多位老师,受益匪浅。其擅长工笔及写意,作品多次刊登于各类报纸、杂志,出版有《张占基国画作品集》等;作品《富贵有余图》由美国纽约州博物馆收藏、《八骏显威》由巴西圣保罗博物馆收藏;先后有30多幅作品被国家邮政部“中国邮册”收录,并制成邮票、邮品发行国内外;其被文化部、人民日報社授予“全国书画家代表”荣誉称号。
其他文献
步骤一:仔细画出朱顶红最上端两瓣向上伸展的非遮挡瓣的形状,然后再依次绘制出细长的花丝、花蕊。描绘时,特別要注意这三个部分的起始顺序,切勿不经仔细观察而随便下笔。(图1)  步骤二:顺势画出朱顶红其它的四片花瓣。需要注意的是,花瓣的挤压关系和打开的朝向关系。(图2)  步骤三:继续绘制出朱顶红主花后方的待放花苞。特别注意苞瓣边缘的厚度和起伏变化。(图3)  步骤四:视角转移到下方,开始绘制厚度较大,
期刊
“为时代立传,为劳动者塑像",是美术创作的重要功能之一。劳动者的形象和他们所生活、劳作的场景,更是美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中外美术史上,出现了数不尽的歌颂劳动者形象的精品力作,妇孺皆知的如:米勒的《拾穗者》、库尔贝的《石工》、方增先的《粒粒皆辛苦》、刘文西的《陳北老农》系列等等,皆为具有经典力量的劳动者美术形象。  在画家的眼中,那些在我们看似简单枯燥的劳动场景不仅不显得乏味,反而是充
期刊
图28《长风剪不断还在竹叶间》作画步骤之一  以侧锋笔法画石,等干后罩染淡赭色,罩色时要见笔,以与石头笔法谐调。  图29《长风剪不断还在竹叶间》作画步骤之二  加上墨竹。墨竹要有風势,以产生意境o  图30《长风剪不断还在竹叶间》作画步骤之三  加上竹笋。以双勾法勾染蝉衣,干后以浅绛法着染赭色。竹笋下亦点染赭色,以使画面融洽。  图31《长风剪不断还在竹叶间》作画步骤之四  题款钤印,整理完成。
期刊
七、不同形態的狗
期刊
苏东坡诗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日阳气回升,百花争艳,江水渐暖,而最先能够感知的则是悠游于水中的鸭鹅之属。虽然诗人偶有提及,但自古描绘鸭鹅者却不多见。  明代陆治的这幅《红杏野凫图》,可以看作是对苏轼诗句的图像呈现。不过,这里是杏花而非桃花,其水墨意笔手法,有别于普遍描绘翎毛鸟兽的精微细谨,但却给人一种别致的文雅之感。  陆治(1496—1576),字叔平,因其所居于包山,故号包
期刊
第十七讲正与奇  孙过庭《书谱》云:“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论述了书法学习中,平正与险绝在不同阶段的辩证关系,强调了书法学习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正与奇,不仅仅是不同阶段的不同侧重,即使在同一阶段,还要深入理解其辩证关系。潘天寿说:“画事以奇取胜易,以平取胜难。然以奇取胜,须先有奇异之禀赋,奇异之怀抱,奇异之学养,奇异之环境,然后能启发其奇异而成其奇异
期刊
我喜欢借助田园野趣为主题的作品,来抒发自己对童年乡村生活的追忆和留恋,寄托一种回归自然的情思。初春,清風明月,万物复苏;夏日,鸟语花香,短声如潮;秋时,瓜果满架,硕果累累。最难忘记的是我和小伙伴们穿着土布裤衩,赤着脚丫,头套柳条圈,手持干瘪树枝,在绿色的田野中天真无邪地穿来穿去,斗鸡唤狗好个痛快。紫气东升,牛羊出圈,鸡犬闻声,摇栌汲水……这些诗意般的景色是都市人难以领略的。  每当我回忆起这些,心
期刊
论画之巧拙,山水当拙胜于巧,花鸟当巧胜于拙。余谓山水应有七分拙,花鸟应帯三分拙。若仅求其巧而不解于拙,则流于薄弱矣。作画贵静净,静则雅,净则美;静在心灵之修养,净在技巧之修养。  凡临摹惠作,必须探讨其笔墨,噓吸其神韵,若徒求形似,食而不化,亦复何益。  写生之道,贵求形似。然不解笔墨,徒求形似,则非画矣。苏东坡诗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其意即在乎是。而世之拙工,往往借此以自文其陋,可称大
期刊
笔者从多年的习书经验中,总结出了一条行书学习的路径和方法,在此与广大读者分享,期冀对初学者有一定的裨益。  一、行书学习之路  行书的学习理念和方法多种多样。首先,学行书宜自晋人入手。因为行书在东晋时期达到了书法史上的高峰,而且至今未能被超越。古人有句恬叫作“取法乎上,僅得其中”。也就是说,入手学习最上乘的范本,学习者也只能学到中等的水平。所以,要学最上乘的,就必须从晋人入手。如果“取法乎中”,就
期刊
陸俨少人物画谱(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