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式棍球游戏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jia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两年来,我们依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本园的实际情况,探索幼儿园的软式棍球活动。重点在体育游戏的创编,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最终使软式棍球游戏成为我园的特色体育活动。
  一、器械安全。童趣为重,确立特色
  软式棍球起源于冰球,是运动员手持直杆球棍击球,攻入对方球门的一项运动。此运动可以在室内平坦地面、室外平整草地及塑胶场地上进行。软式棍球的器材是球棍和球,球棍长约80cm,下部为直径10cm的圆柱体。与大家熟知的曲棍球、棒球、保龄球相比,软式棍球的棍和球都是由独特塑料泡沫制作的,为幼儿的运动安全提供了保障。而且软式棍球的球,能够在压扁的情况下,自动充气恢复,更是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参与的欲望。
  许多幼儿园引进软式棍球,是以兴趣班的形式开展,而且仅仅限于大班年龄段,不能让所有的孩子受益。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把探索目标定位于软式棍球游戏的开发和组织,中小班幼儿主要玩软式棍球的想象游戏,大班软式棍球游戏中具有较多的游戏规则和一定的竞赛性。
  二、幼儿创意,教师提升,创编游戏
  体育游戏是一种融合了运动、游戏和教育要求的身体练习活动,不仅是体育锻炼的手段,而且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体育游戏在发展幼儿走、跑、跳、投掷、钻、爬、攀登等基本动作的同时,培养幼儿身体的灵敏、协调、速度、耐力等素质。
  幼儿作为游戏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是软式棍球游戏开发的主人。从小班开始,我们坚持以幼儿为中心,让器械回到幼儿中间,让幼儿自己去玩棍球,与同伴合作玩棍球。幼儿的潜力是无穷的,一拿到球,就迫不及待地要拍拍、滚滚、踢踢、扔扔,这是我们创编游戏的素材。幼儿在探索时,教师不去干涉他们,只是监控器械、场地安全、天气等运动环境,并及时记录和整理孩子们的玩法。
  在幼儿创意玩法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提升和完善,总结出三个年龄段的软式棍球游戏并汇集成册。
  1.按照幼儿基本动作的学习分类,我们总结了走的游戏,有小企鹅学走路、送货员等。比如小企鹅学走路的玩法是:幼儿把软球夹在两腿之间,位置南孩子自己选择,在保证球不掉下来的情况下,学小企鹅走路;跳的游戏,有魔棒转转转、跳跳棒等。比如跳跳棒游戏的玩法是:幼儿握住球棒,跳起来用脚去踢棒的底端,速度由慢到快:跑的游戏,比如接力棒游戏,打破以往“以小器械为主”的接力棒形式,孩子拿着跟自己身高差不多的球棒,跑去给下一个同伴,其乐无穷。
  2.按照素质锻炼的重点分类,我们总结出灵敏和速度的游戏。有“小小消防员”“哈利波特与巫婆”等。如游戏“小小消防员”是通过对球宝宝的“营救”,锻炼孩子走、跑的能力,在和同伴一起营救球宝宝的过程中,学习躲闪和回避:力量游戏,有“躲避炮弹”“勇闯侏罗纪”等。如游戏“勇闯侏罗纪”,孩子用球棍去击软球(炮弹),学习根据“炮弹”距离的远近,来调整手臂力量挥棍击球;平衡游戏,有“弹力球”“转陀螺”等。如游戏“转陀螺”的玩法是:孩子扮演陀螺,原地自转起来。发展平衡能力。
  三、依据年龄,确定层次,分别要求
  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实际发展水平,按照难易程度将软式棍球游戏分为体验性游戏、合作性游戏和竞赛性游戏三个层次,分别在小班、中班和大班年龄段循序渐进地进行。
  小班的体验性游戏采用棍、球分离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棍球活动的兴趣,帮助幼儿尽快熟悉软式棍球的器材,大胆尝试。中班的合作性游戏是以多人合作为主,在击球、带球、射球的基础上,熟悉软式棍球的动作,感受以个人为中心的方位变化,保持身体平衡。大班的竞赛性游戏是对抗性游戏,是软式棍球活动的高级活动。面对如今幼儿过于依赖、善于逃避等特点,对抗性的游戏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小班的体验性游戏和中班的合作性游戏,到了大班,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越来越成熟。从初步的合作意识到自主规划、分配,幼儿逐渐在竞赛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充分体现了棍球活动的教育价值。
其他文献
我以前怕自己没进步,想画更厉害的画,这几张画突然让我明白,能一直享受画画这件事其实比进不进步更加要紧。  ——人五  人五是在微博、豆瓣等网络平台上拥有超过45万粉丝追踪关注的插画师,他的绘画主攻食材、药材水彩创作,画风清新、写实又唯美,是各大出版社与知名作家的抢手绘师。人五初中成绩不好,中考结束读了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学电脑艺术设计。尽管其他课不好好上,绘画课他却格外认真,能静下心来站在石膏面前画
“我们真的很满意,吃、玩、学都放心。”“不过才几年,变化大得不得了!”“老师不丑(不错),能歌善舞,对孩子很上心。”……记者走进扬州高邮市马棚镇中心幼儿园的时候,正值下午接园时间。一些家长带着孩子在幼儿园的沙池里、塑胶场上、大型户外活动器械上玩耍。说起幼儿园。大家都纷纷围拢过来。从他们热情洋溢的笑脸上,记者真切感受到他们源自内心真正的“满意”。小班幼儿刘盼的爷爷对记者说:“我大孙女4年前也上小班。
现代幼儿园建筑设计不但要为幼儿园展开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更要为幼儿创造一片乐园。所以,设计建造一所新的幼儿园必须考虑以下几千方面:    1.环境设计要教育化    幼儿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需要及早获得能促进人格发展的环境。况且,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是通过与周围环境的经常接触而促进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等方面发展的。因此,现代幼儿园教育特别注意环境教育的作用。为此,幼
草蛉算是一种飞蛾,是飞蛾就会扑火,在没有火的情况下会退而求其次扑向光。所以当天色暗下来、街灯亮起时,它们会义无反顾地扑向街灯,有时聚多了会像云团一样,扑不开、搅不散。草蛉崇拜光,它们在光  里和光弥合,呈现出美妙的姿态。  草蛉有4个巨大透明的翅,通身呈类似于荧光的黄绿色。画油画时,我总是先把这两管颜色挑出来,以至于画面总是很明媚。我相信画面有自己的旋律,草蛉也是。它们只能跟着自己的旋律走,它們有
老师的脾气,班级的情绪  李 娟    前段日子,因为班里那几个做事总是不紧不慢、拖拖拉拉的孩子,我总会莫名其妙地情绪低落,时不时就急躁起来。  那天午睡起床,孩子们都穿好衣服准备去洗手吃点心了,美美和洋洋还坐在床上兴奋地说着什么,衣服只穿好了一件,在一旁整理被子的阿姨已经提醒了很多次,但他们两个像是没听见一般,继续磨磨蹭蹭的。眼看下午活动的时间已临近,正在帮女孩子梳头的我,看到这样的情形,放下梳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凸显了幼儿为本的核心理念,召唤教师以幼儿的视角去看待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是否能从关注自己转变为关注幼儿,笔者想结合我区开展的14个同课异构的中班体育教学活动“原地纵跳触物”的研讨为例,谈谈在体育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关注点”中常见问题及其建议。  关注点一:关注活动规范的落实还是关注幼儿的能力发展  规范固然重要与必要,但教师由于过度强调
这是我园小班年级组以课例为载体推进教学研究的一次尝试。它以“一课三研,连环实践反思”的教研方式。以上海市二期课改小班新教材《苹果和桔子》这一主题中的《小乌龟看爷爷》素材点为载体,试图通过组织小班教师在这一教学活动全过程中的实践反思、伙伴合作、专家引领,学会互动式研讨,学习理论,感悟理念,以促进新课程的实施和教师在转变教育观念后的教育行为跟进和教育技能提高。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年级组教师充
2010年6月11日-14日,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主办,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教育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学会幼儿教育委员会、厦门市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早期教育》编辑部、《上海托幼》编辑部协办的第二届中国幼儿园园长大会在厦门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一千多名代表出席大会。  开幕式上,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冯晓霞教授发表致辞,对此次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离不开幼儿的兴趣、经验与实践,教师要在充分理解与解读幼儿的基础上围绕“幼儿”“幼儿真正的学习”和“活动有效”来进行设计。  一、把握“兴趣”及“兴趣的增长点”  兴趣既是活动的驱动力也是出发点,尊重幼儿的兴趣才能开启有意义的学习。教师不能仅满足于由幼儿的兴趣生成活动,更要注重活动过程中对幼儿兴趣增长点的观察和发掘,将幼儿的兴趣不断转化为活动,以促进活动进一步发展。  幼儿的兴趣及
线索,是指事物发展的脉络或探求问题的程序。每一本绘本都有它的线索,有的表现在故事情节中,有的表现在人物表情中,有的表现在事物特征中……以线索为绘本教学的切入点,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将看似散乱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能够帮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实现绘本教学由“点”“线”“面”到“立体”的飞跃。    一、寻找线索。设计绘本教学活动    通过认真分析、研究绘本,教师从中找到一个能够贯穿整篇绘本故事的关键字词,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