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几点做法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el1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实验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注重验证性实验转向探究性实验、注重实验设计与评价、注重对比性实验的分析、克服思维定势的束缚、组织协同实验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关键词:实验教学;培养;能力
  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即是化学教学的手段,也是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体现新课程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维度的最好的一种方式。为了充分开发和挖掘实验的各种教学功能,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将教材中的实验内容或与实验有关的某些内容作改进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下面我就自己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一些做法来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实验内容的选择与呈现尽可能生活化和趣味化,培养学习兴趣
  化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与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联系非常密切。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形成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反思问题的良好习惯,有利于迁移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原电池的教学中用铜片、锌片、西红柿、电流表和导线设计一个西红柿原电池装置。当学生看到西红柿能发出电时,欣喜若狂。然后教师及时要求学生画出西红柿电池的装置图,并标出电极名称、电极反应式及电流方向。这样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培养。
  另外,新课程中创设了趣味实验、家庭实验等新的化学实验形式,都可以作为化学实验内容选取的素材。例如铁钉锈蚀、鸡蛋白性质实验、酸雨的形成、魔棒点火、神蜡自然、烧不坏的手帕、滴水点灯等。教师在实验教学设计过程中只要重视挖掘,创造性加工这些实验素材,就能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在自己的生活中。从而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强烈欲望。
  二、注重由验证性实验转向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新课改倡导学生是发展的中心,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和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我们在教学方法上,要以教師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验证性演示实验中走出来,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探究性实验。这就要求我们将教材中的绝大多数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变换演示实验与化学知识教学的先后顺序实现演示实验的探究化,增加教学内容的探究性,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设计、操作、观察及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理、总结与讨论。例如《化学反应原理·选修》(苏教版)针对“什么条件下才能实现沉淀的转化”,设计了如下:实验Ⅰ: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沉淀的转化条件,我对此实验进行挖掘,创设下列实验Ⅱ、实验Ⅲ两个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在完成探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Ⅱ、实验Ⅲ两个探究环境的优化和创设,丰富了探究内容,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实现沉淀转化的条件”认识会更加深刻。又如在“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实验中,FeCl2中加稀硝酸是否有Fe+3?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KSCN进行检验;又如铜与FeCl3溶液反应的现象,引导学生将反应后的溶液与FeCl3溶液进行对比等。
  在这样的探究性实验中,学生动手做、用脑思,做得积极,学得主动,能力得以提升,思维得以激活,智慧得以彰显。使同学们像科学家一样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
  三、注重实验设计与评价。培养学生分析与评价能力
  以往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多属于注入式,实验教材将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都写得一清二楚,学生做实验只是被动的验证、机械地重复、缺乏主动性、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理论与实验的结合点、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加强实验的设计与评价,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使实验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例如探究“醋酸是弱电解质”时,学生可根据弱电解质是在水中部分电离这一定义,抓住H+的浓度与醋酸的浓度是否一致或两者浓度的变化情况,进行讨论,可设计出多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测定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的PH值,比较PH值的大小。
  方案二:小烧杯中分别放入同体积的盐酸和醋酸,连接导电装置,比较其导电情况。
  方案三:用形状相同的锌片分别与盐酸和醋酸反应,观察产生氢气的快慢。
  方案四:测定钠盐溶液的PH值,比较PH值大小。
  方案五:分别取两种钠盐溶液,滴加酚酞指示剂,比较两种溶液的颜色变化。
  方案六:各取5mL盐酸和醋酸,分别稀释100倍,测其PH值变化,并绘制曲线。
  方案七:取PH值相同某体积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粒(足量)反应,测产生H2的体积。
  方案八:取PH值相同某体积的盐酸和醋酸,分别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比较所用的NaOH溶液的体积。
  在实验方案的分析过程中,可行性分析较复杂,这里面牵涉到实验现象是否明显、观察是否容易和实验操作是否正确等诸多问题。事实上,实验条件不同,同一方案的可行性也不同。例如上述方案中,同浓度的醋酸和盐酸与相同的锌粒反应,其产生H2的快慢用肉眼是难以观察的,一般条件下,此方案是不可行的。
  总之,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提供生动鲜明、引人入胜的实验现象,帮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利用实验对学生思维进行启迪,对学生能力进行挖掘,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力求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优秀的教师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新时期的每一名教师都要争做优秀教师。本文就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师;优秀教师;学生发展  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不仅对学生知识点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学生的人生发展也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更好的发挥教师在新时期教学中的作用,也为了更好的促
摘要:为了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探究中,教师要善于提问,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对于课堂提问,教师要关注问题的类型,采用不同的问题和提问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探究,进行发散思维,掌握知识。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发散思维  数学课堂提问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按照不同标准来划分。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会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运算能力的提高和学习主动性的产生。为
本文通过分析图书馆开展讲座作用和常见问题,然后结合绍兴图书馆开展讲座的过程,探讨了绍兴图书馆开展讲座成功的深层原因,以为其他地区图书馆开展公共讲座提供参考。 This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和改进住房公积金服务工作,维护缴存职工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作
摘要:课例研究的研究途径为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科内容知识提供了更多的方式,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所依据的不光是已有的教案与既往的经验,还有学生的知识基础,将多方面的证据融合起来,教师能够更细致、深入地解读学科内容知识,科学合理地规划教学目标,使得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例研究;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挑战性;教学效率  教师大多会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学生理解的知识进行估计,但这种
英语写作对于小学生来说不是一件容易事,在小学,学生仍然处于学习和模仿的阶段,虽然小学高年级对于写作要求并不高,但还是发现不少学生一听到写作文就头疼,有些学生在平时的
期刊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流行文化对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主流模式和主体功能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根源在于流行文化具有感知符号化形式、娱乐消遣性内容和移动网络
摘要:高中的政治课是高中生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随着高中教学的课改政治教学目标已经不再是之前只教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帮助学生指导生活方向,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将政治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才能达到新课程教学目标同时促进学生思想素质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是新的教学的要求,我们要为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努力奋斗。本文从高中政治教
英语是高职高专学生必修的重要科目之一,同时也是建设学风的重要阵地。本文主要以改革高职高专英语授课模式,促进高职高专学风建设为主线展开了论述,先是结合实际分析了当前
摘要:在电池已成为千家万户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的同时,电化学也亦俨然成为化学学科一个靓丽的分支。本文秉承高中阶段有关《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的内容与精神,以“速率”“限度”为藤蔓,深度探究有关化学电池的相关原理,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创新探究。  关键词:“速率”;“限度”;原电池  我们已在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电化学基础”一章内了解了有关原电池的基本知识,了解掌握了有关铅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