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快乐地学英语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737101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的这句话精辟地指出,“好学、乐学”,即“喜欢学、乐于学”,这才是治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愉快地学习方能取得最佳效果。“愉快教育”是国家教委积极支持和大力推广的一项教改实验项目,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育融合于教学中,融合于全部课外活动中,既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技能,又发展了他们的个体,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性,从而使教学生动、活泼,学生身心愉悦。教师作为创造英语环境的灵魂人物,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英语的自由王国里快乐飞翔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给孩子打造一个愉快的世界——使学生愿学
  “愉快教育”是一种渗透着爱的教育,教师对学生要有一种出自内心真挚的爱,这种爱表现于对学生身心健康、学习情况的关心;掌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给学生情绪上的支持,善于用真诚的赞赏、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耐心教导学生的同时,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意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教师一走进课堂就应该把饱满的热情带给学生,使学生受到健康、乐观的情绪感染。
  二、给孩子营造一个活动的天地——使学生想学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使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兴趣的最好方法就是使学生感到它值得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一直是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1.互称英文名,开启英语之门。
  “各位同学,大家好,很高兴成为你们的英语老师,我姓潘,大家可以叫我‘潘老师’,我们既然学习了英语,你们也可以叫我‘Miss Pan’,我会很开心的。”这是我在开学第一天上第一节课时对学生讲的一段话,就是这一段话帮学生打开了英语学习的大门。第二天,就有许多学生称呼我“Miss Pan”,我表扬了他们。现在学生见到我都能说“Good morning,Miss Pan”or “Good afternoon,Miss Pan”。当英语称呼能够不依靠意识,而是自然而然地出现在生活里,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也就被点燃了。为了让学生更自然地说英语,我给学生取了英文名,让他们相互也用英语称呼。这样的要求很新鲜,学生非常愿意尝试。
  2.自编英语报,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学生在校大多数时间在教室里度过,所以班级文化布置也要有英语的一席之地。我给英语口语兴趣小组布置了一个长期的作业,要求学生两三个人合作,利用一个月的时间收集资料,制作一张英语小报,然后贴在教室里展览,这一小小的举动使整个教室有了英语的气息。我还设想期中考试过后,针对三年级教材的特点,把要求背的几个单词都用电脑打印出来,贴在教室的各个角落。比如把猴子、苹果、床、书桌的图和英语单词都贴在墙上,把“Welcome”贴在教室门上。这样,学生的目光随时能接触到英语,甚至开小差的时候也能看到英语单词,这样耳濡目染,学生想忽视英语都不行。我相信学生接触到的英语越多,对英语的兴趣就会越浓。
  3.综合性作业,充满生活角落。
  英语作为一种工具,它的交流性是首要的。理想的英语教学,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感受英语的魅力。三年级英语多是口语,书面作业少,我就根据每一节课的具体情况布置不同的作业。比如学完每一单元的对话,我让学生回家录制磁带,学生要交作业就要会读,要读得好就必须听磁带,这样一举两得,既检查了听力,又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我在听学生的磁带的同时可以针对各个学生的情况改正或表扬。学完家具类单词,可以让学生给自己家里的家具贴上标签,学完水果类单词,可以让学生去水果店看看,说说,上学路上可以和同学说“Hello”、“Good morning”等,这样学生即时即景地运用英语,对维持学生的兴趣起了很好的效果。
  三、给孩子建构一个学习的模型——使学生乐学
  1.还给孩子娱乐——愉快游戏法。
  游戏是英语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也是愉快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无论是字母教学、词汇教学还是句型教学,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学习,都会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小学生在课堂里上一节课会感到疲劳,然而让他们玩上一节课,两节课,甚至更多的时间,却不会感到疲劳。教学中,我以“猜”为主题设计了“猜东西”、比高矮、猜胖瘦等系列游戏猜人、猜物、猜方位、猜小动物,还有打电话,传话,说悄悄话等游戏取代枯燥乏味的单词,句型模仿。例如:教学单词monkey、dog、cat等时,我先准备好这些动物的图片,教他们读完这些单词后,让学生模仿小动物做出动作或叫出声音,让其他同学猜,看谁模仿得像,猜得快。在学习对话时,我就让学生分成小组,然后,我就叫每组的第一名同学到前面来,我告诉他们一句话。一个一个地往后传“悄悄话”。最后的那一位同学再大声告诉大家,比一比,看哪一组同学合作得好,说得准确。这样,既体现了小组合作精神又达到了教学目的,学生也学会了对话。学生在学、做、玩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记住了新单词和对话。
  2.还给孩子真实——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直接感受和理解语言,通过视、听、说加深印象,强化记忆。小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发达,喜欢生动活泼的讲解。而英语课本中有大量表示具体事物的词汇,很适合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如教桌、椅等实物时,我就出示实物告诉学生:This is a table/chair/desk ...教水果时,拿出一些新鲜的水果对学生说:This is an apple.That is a banana/pear.学生看到苹果、香蕉、梨子都是他们常吃的水果,当然就急于想知道它们的英语怎么说,当学习这些单词时,他们就很容易地记住了。另外,在教这些单词的同时可以加上颜色编成一首儿歌,例如:Apple,apple,apple,red apple/yellow/green apple.这些东西都有它们本身的颜色,结合起来教,可以启发学生的联想记忆,不需双语释义。有些单词还可以通过动作或表情示意。如教介词时,我叫一个学生站在门后,然后教学生:He is behind the door.或拿一样东西放在桌子上、桌子里或桌子下教“on,in,under”。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既练习了日常交际用语,又学会了单词,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了知识,培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3.解放孩子身体——全身运动法。
  英语课上,我设置了生动活泼、色彩斑斓的活动舞台,学生可以唱英语歌,可以加动作表演,可以模拟真实情景再现生活,将枯燥抽象的内容寓于一个悦耳、悦目、悦心的情景之中,利用课堂空间创设情境,可以是上新课,也可以在复习课上。将教室布置成商场,动物园,公园,操场,等等。让学生将新旧学得的英语知识在其中充分运用。例如:教学“动物”一课时,我将班里布置成动物园,并且设计了一个“Animal’s Birthday Party”的游戏。让学生每人戴着一个动物头饰,扮演动物园里的动物有“panda,elephone,monkey…”,课桌上还放着各种动物喜欢吃的食物有骨头,草,红萝卜,桃子,竹子。游戏开始了,“dog”将刚刚捡到的骨头送给“panda”吃,可他摆摆脑袋说:“No,thank you,I don’t like it ...”每当老师提问,所有的孩子都高举起手,争着说,这样的教学缩短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回到活生生的现实,给学生提供了语言交际的好机会。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是无止境的。要给孩子们营造欢乐、活跃的学习气氛,我们就要不断研究、探索。
其他文献
摘 要: 《杜子春》是芥川龙之介创作的一篇童话作品,这篇探求人性,激发孩子无限遐想的作品其实是根据中国唐代传奇之《杜子春传》改编而成的,但其无论内容抑或主题,甚至人物塑造都已大迥于原作。本文通过对两篇作品的比较,探求分析个中差异,进而大胆挖掘差异背后的芥川龙之介与其所塑造杜子春间的关联性。  关键词: 童话《杜子春》 唐代传奇《杜子春传》 差异性 关联性    日本新思潮派的
摘 要: 中外合作办学是一项顺应教育国际化发展潮流的事业,四年来,本院中澳合作办学初见成效,但现行英语教学面临发展的瓶颈。本文分析了本院中澳合作办学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评价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的对策,给国际合作项目的持续发展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国际合作办学 英语教学 改革措施    随着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已从“我国
摘 要: 苏格拉底和大希庇阿斯对美的辩论体现了教育学和美学的辩证关系,从其对美的讨论中体现了自由精神和终极关怀精神教育意义,而在教育过程中也蕴含着美学价值和美学特征。  关键词: 美 美学 教育学价值    一、苏格拉底和大希庇阿斯的辩论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曾写过一篇对话体的论文,叫《大希庇阿斯篇》。该文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篇系统的美学论著。它是以古希腊
摘 要: 作者以甘肃省民乐县四所寄宿制中小学学生课余生活为研究对象,主要对课余活动的内容、计划与组织、师生对课余活动的态度、学生对课余活动的期望及课余活动的评价方式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农村寄宿制学校 课余生活现状 对策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在2004年提出了“以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为突破口,加强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建设”的工作重点
摘 要: 小学生天性好动,遗忘性大,思维能力有限,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英语学习中出现了大量需要记忆的单词之后,如何使小学生轻松、快速地记忆单词是值得小教英语老师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英文教学中的关键步骤,以及在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关注几个方面,探索了英语单词教学新思路。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单词教学 教学方法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单词是基础,要学好英语就
摘 要: 针对语文课堂枯燥、乏味,使学生昏昏欲睡的情况,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探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习环境更加轻松、愉快;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语文教学质量 课堂氛围 老师 学生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
摘 要: 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引发了测试学者对网考效度、信度及公平性的一系列研究。网考基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在经济、文化发展缓慢的中国西部地区,网考的出现与实施给现行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与冲击。作者基于吉首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情况,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数据,以及问卷调查数据,对网考的公平性进行了初步探究,发现网考由于新题型及考试形式的特殊性易存在因地区差异而导致的公平性问题。  
摘 要: 经典名著向来都是膜拜或颠覆的对象,这一点在好莱坞导演鲁霍曼电影版《罗密欧与朱丽叶》得到完美印证。受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方国家盛行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鲁霍曼大胆地对传统文化和精神价值取向进行批评和解构,完全颠覆了大众对莎翁旧著的概念。文章从解构主义、时空错位和时代写照三个方面分析电影素材,探析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意识,以及其涵盖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后现代主义
教材简解:《清平乐·村居》是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所写的一首描写乡村生活的词作。上下阕融写景、叙事、抒情为一体,既描写了乡村的恬静朴素的景色,又运足笔力勾勒了翁媪及其三个儿子的形象,借此抒发了辛弃疾对古朴宁静的乡村环境的喜爱之情,对安宁和谐的家庭生活的向往之情,对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生活现状的追求。  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韵律地读好词。  2
摘 要: 在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进入“大众化”的今天,“天子骄子”越来越多,高考不同分数段的学生进入同样的大学的几率增大。高考不同分数段的学生进入大学后的表现有什么不同?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如何开展工作?本文以此为纲进行研究分析,为学生及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 高考不同分数段学生 学生表现 教育方法    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规模连年扩大,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数量由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