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d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新农村建设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就是里面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从建构性和工具性两个方面论述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并就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建构性功能工具性功能
  
  2006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包括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包括农村各项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在农村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将发挥重要功能。
  
  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构建性功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哲理上体现的是一种公平的思想,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这一思想的一个具体表现, 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意。中国工业化是通过内部积累开始起步和推进的, 其中农业是提供积累的主要部门。据统计,从20 世纪50 年代到改革前的1978 年,农业部门为国家工业化提供的资金约为 4500亿元。改革以来,国家吸收农业积累有增无减。国家通过建立项目齐全、标准较高且个人不负担任何费用的社会保障制度, 使城市职工通过低工资等形式提供的积累得到了适当的补偿。而国家对农民的社会保障的承诺却微乎其微,仅仅为农民提供了一定的社会救济,这对广大农民显然是不公平和不合理的。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当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和完善,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衔接,使农民能和城市居民一样平等地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 以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公正。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公平的调节器,而为农村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更体现其公平性。中国原有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中国现存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使城市人与农村人的社会福利待遇相差悬殊,城市人的高福利水准,让农村人望尘莫及,这是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让农村人也同等地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果实,是新农村战略的核心思想, 因此,建造一个公平的、合理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让农村人同城市人享有同样的权利就成为必要。农村社会保障在这个过程能够很好地发挥社会公平调剂器的作用,它通过税收调节﹑福利补贴﹑社会救助等进行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 以达到社会公平的目的。因此,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新农村建设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缺少了它新农村建设就不完整。
  
  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工具性功能
  
  (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为发展新农村市场经济提供必要支持
  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之一是要在农村建立完善高效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所形成的优胜劣汰,必然会造成部分劳动者被迫退出劳动岗位,从而使其本人和家庭因失去或减少收人而陷于生存危机,社会保障通过提供各种帮助使这部分社会成员获得基本的物质资料,维持基本生活水平,从而使劳动力的再生产成为可能。目前,国际社会对社会保障制度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已经形成共识,即社会保障不能被简单地看作是对国家的一种负担,而应该把它看作是为了在经济中使工作能力、效率和动力保持高水平的一种手段。如果一个国家缺少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那么,这个国家要构建任何一种市场经济体制都是不可能的,同样,如果在中国的农村不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新农村市场经济将不会顺畅地发展起来。
  
  (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的必要条件
  新农村建设提出发展循环农业,建立生态良好的农村目标,但目前中国农业在高速发展之后出现了土地、水等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严重制约着农产品的生产。面对如此状况,必须采取措施支持和保护农业,以工业剩余反哺农业,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工业反哺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保护农业的一个重要措施。如果农民的基本生活缺乏保障,人们为了生存会拼命向生态系统索取,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由此造成耕地和水资源更加紧张,导致自然环境恶化,农村资源破坏将会陷入恶性循环,在这种资源空间中达到新农村建设提出的目标,其困难之大就可想而知。农民只有在自己基本的物质生活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才不再会为生计问题去破坏森林植被、围湖造田, 从而会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 因此要走一种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的路子,在农村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成为重要手段之一。
  
  (三)社会保障制度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种手段
  建设新农村的根本目的是要大力提高农村的综合生产能力,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农村资源优化配置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力自由流动和按能从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在劳动者享有充分的基本生活保障的前提下,劳动者会无后顾之忧的选择自己擅长的职业并发挥自己的才能优势,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分化和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这无疑会提高劳动生产率。比如,使擅长于加工、运输和服务等行业的农村劳动者可摆脱种地的束缚,在农村社区间及社区与城镇间专门从事第三产业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活跃农村市场经济并促进其发展,另一方面会促使部分农民退出农地,让农地集中在真正的种地能手手中,有利于农地的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从而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为培养新型农民提供前提条件
  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环节,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真正的主力军,建设好新农村,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家园。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必须把农民培养成既具备道德修养和民主、法制意识,又会经营、会运用先进科学技术的人才,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是保证农民顺利提高综合素质的基本条件之一。如果农民连最基本的生活保证都没有,就算政府在其他方面为他们创造了良好学习环境,他们也不会安心进行道德的修养,不会安心去进行民主法制的学习,也不可能进行长久的科学技术学习,更不可能、也没能力自己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培养新型农民只能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可以说,新型农民的培养有赖于农村社会保障的建立和完善,良好的农村社会保障是成功培养新型农民的关键因素之一。
  
  (五)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能有效开拓新农村的消费市场
  新农村战略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农村消费成为扩大内需的助推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扩大农村消费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从1997年我国经济顺利实现“软着落”以后,通货紧缩的迹象日益明显。为了保持国民经济一定的发展速度,从1998年中期开始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拉动投资和消费需求,刺激经济的增长,而内需的最重要内容是消费需求。但从执行几年的情况看,财政政策的效果并不显著。分析其原因,从根本上说就在于人们的消费能力及消费信心问题。增加消费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有能力消费,二是愿意消费。前者取决于收入状况,后者则由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及信心所决定。在现有的技术状况以及生产结构下所生产出来的商品,其最大的市场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如果通过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对这两个问题有一个较为合适的解决,将极大地刺激农民的消费,从而真正实现财政政策的目标。
  
  (六)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适当的资金支持
  建设新农村,投入是关键。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除了财政投入外,还可以合理地开辟很多其他渠道。如果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则通过社会各方筹措的农村社会保障基金可以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投资于农业生产项目,缓解农村资金紧张矛盾,为农业生产起积极促进作用。
  
  三、当前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建议
  
  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各级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农村社会保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功能,主动且有效地担负起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职责。政府应尽快建立相应的农村社会保障的组织机构,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在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二)采取多种形式筹措资金以支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在发达地区强化农村集体对保障资金的投入;采取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结合的方针,鼓励农民积极参加各种商业保险。
  
  (三)坚持城乡分治和地区差异的原则。城镇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以政府为主体,农村地区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以政府为保障主体或建立合作性的社会保障机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的保障水平总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不同的地区应建立不同程度的社会保障标准,社会保障模式也应因地制宜;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时间不能一刀切,应按步骤分期实施,从发达地区开始,逐步推广到全国。
  
  (四)充分考虑失地农民和进城农民工的利益,就目前情况看,可以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考虑逐步将他们纳入城镇社保的范围。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Z]. 新华网,2006.2.21.
   [2]杨翠迎.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M].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3]秦小红.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J]. 当代财经,2005(9).
   [4]朱伟利.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需要整体规划[J]. 经济研究参考,2005(63).
   [5]李迎生.市场转型期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4).
  
其他文献
介绍火电厂凝汽器铜管泄漏的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税收优惠政策是税收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制定科学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加强税收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建立税式支出管理制度
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已经被企业高层管理者提上议程。本文试图从当前的成功举措及其不足中分析,得出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根本保证,并就如何建立健全人力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