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小学教育来讲,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教学根基,少先队组织工作就是一个学校的形象工程。对少先队辅导员来讲,只有更加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落实自己的工作义务,掌握与小学少先队员相处的工作艺术,才能在少先队这一领域内落实自己的工作,并且在少先队组织建设这一方面有自己的心得。基于此,本文对少先队组织建设现状及对策作了系列探讨。
【关键词】少先队;组织建设;对策研究
对少先队组织来讲,加强制度建设与组织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少先队的组织建设能够为少先队这一组织增加活力,并且促进发展。根据少先队章程和学校其他有关管理规定,组织管理教育活动能够巩固少先队员对组织的认可度。对小学生来讲,也能更加清楚自己的行为规范,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讲,辅导员教师更要通过下文中所提到的少先队组织建设的方式规范其行为,适应学校生活。
一、关心学生的需求,服务于学生生活
对少先队这一组织来讲,成员对组织的信任感和依赖性源自于组织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尤其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刚进入校园,没有学习经验,非常容易出现排斥,此时少先队辅导员应起到一个爱护的作用。尽力关心少先队员的基本需求,建立一个完善的沟通交流体制,使每个少先队员的需求能够顺利反映给辅导员老师,并且教师要竭力解决此问题。这种对少先队员的爱护不仅体现在少先队活动中,更要体现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渠道倾听队员的各种需求与声音,使少先队员能够感受到组织的温暖。辅导员老师也要尽量有效服务于队员,取得队员的信任和认可。一个优秀的小学少先队组织建设离不开少先队员的配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树立教师的亲切感和信任度,使队员能够更好地相信教师,并且听从辅导员老师的指挥。由此,一个上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相互信任的管理体系更有利于小学少先队的组织建设。
二、开展丰富的少先队活动,增强学生的体验
在优化小学少先队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发现每个队员的特点,并且提供一个交流与接触的平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少先队这样一个组织来讲,有意无意地培养合作意识,并在其中建立信任度与了解度是考验辅导员老师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当前,以教师作为执导者和引领者的作用,学生只是被动听从,不利于激发一年级的学生创造性和好奇心,并且非常容易对少先队组织活动产生厌倦感。对此,辅导员教师应调动其队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给每个队员搭建一个能够展现魅力的舞台,让每个队员参与进来,并且对少先队组织的活动有着足够的热情。例如,辅导员教师可以定期举行游戏和竞赛活动,挑选一年级学生适合的活动,并且进行创新,加入一些学生当下较为喜欢的元素。在活动的过程中要留意每个队员的反应,不要出现假参与和应付的情况。只有让每个队员参与到游戏中,并且在游戏中获得与其他队员和辅导员老师的信任感,才能真正在少先队这一组之内找到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和信任度的建立是优化小学少先队组织建设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目前状态下辅导员老师应重点努力的环节。
三、在少先队中建设小干部队伍
传统的小学生少先队管理模式以辅导员老师为核心,其余学生都起到参与者的作用,非常容易导致死板与僵化,学生没有办法真心实意地参与进来,没有主人翁意识。为改变这种情况,辅导员教师应在少先队中建设出小干部队伍,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组织自己。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讲,正处于对学校生活极其好奇的阶段,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教育学生以学校为家的思想观念,用主人的心态看待加入少先队活动的参与感。类似这种小主人翁意识的顺利建成,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班级生活和少先队其他建设。具体操作来讲,可以在少先队员中规定小队长和中队长等一些职位。这些职位由学生民主选举产生,通过平时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与其他同学的交往为基础,由学生自行组织投票,可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让每个有潜力的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职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激发发掘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能够更好地参与班级管理,甚至未来的学校管理工作,还能够改变原有的“成绩衡量一切”的死板标准,使一些成绩较差但是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重新燃起对班级和集体的热爱。同时,辅导员教师应适时组织干部轮换机制,在一段时间之内让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参与到少先队的管理工作中,优化少先队的组织建設配置,并且能够在其中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潜力,为日后的学习生活和管理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提升少先队辅导员个人素质,树立高尚人格
在小学少先队的组织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中,辅导员起着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种重要的位置上,辅导员应加强对自身的素质要求和专业性要求。辅导员这个工作与少先队员接触最多,也是最亲密的位置。辅导员的人格魅力以及在教育方面的专业能力、与孩子互动交流的能力以及日常的关心等各个方面,都是少先队员对这个集体做出评价的因素之一。从辅导方式这方面来讲,辅导员应以正确的辅导方式、民主的辅导方式进行。对一年级的小少先队员来讲,这样的培养模式能够在同学心目中打下一个良好的民主基础,在未来的管理活动或者是组织活动当中,也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更好的效果。同时,学校也应对辅导员老师进行定期的组织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培训,通过这种方式打造出一支充满民主精神、专业能力和人格魅力的辅导员队伍,让辅导员能够以最先进和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少先队组织活动,优化小学少先队的组织人才建设,为小学少先队员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与保障。
在辅导员组织少先队建设的过程中应按照上文所提到的人本思想和民主思想为核心进行引导。同时,要落实少先队中小干部的组织建设,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增强小主人翁意识,这样能更有效地进行少先队组织活动。并且,可锻炼每个学生的管理能力,为日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出有意义的实践与尝试。
参考文献:
[1]晏祥辉,晏祥紫,孙挺.少先队组织管理人才队伍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7(20):73-74.
[2]朱华丽.规范组织建设,创建特色活动,提升少先队组织凝聚力[J].少先队研究,2017(4):9-13.
[3]朱蕾.学校少先队教研部建设略谈[J].创新时代,2017(5):86-87.
[4]何汝兵,唐应树.中学团队组织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成都市温江区四所中学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 2017(2).
[5]梁永娟.少先队教育与学校德育关系的研究[J].学周刊:上旬,2018.
[6]张佩珍.浅谈如何加强少先队中队辅导员专业化建设[J].师道:教研,2017(7):7.
【关键词】少先队;组织建设;对策研究
对少先队组织来讲,加强制度建设与组织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少先队的组织建设能够为少先队这一组织增加活力,并且促进发展。根据少先队章程和学校其他有关管理规定,组织管理教育活动能够巩固少先队员对组织的认可度。对小学生来讲,也能更加清楚自己的行为规范,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讲,辅导员教师更要通过下文中所提到的少先队组织建设的方式规范其行为,适应学校生活。
一、关心学生的需求,服务于学生生活
对少先队这一组织来讲,成员对组织的信任感和依赖性源自于组织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尤其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刚进入校园,没有学习经验,非常容易出现排斥,此时少先队辅导员应起到一个爱护的作用。尽力关心少先队员的基本需求,建立一个完善的沟通交流体制,使每个少先队员的需求能够顺利反映给辅导员老师,并且教师要竭力解决此问题。这种对少先队员的爱护不仅体现在少先队活动中,更要体现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渠道倾听队员的各种需求与声音,使少先队员能够感受到组织的温暖。辅导员老师也要尽量有效服务于队员,取得队员的信任和认可。一个优秀的小学少先队组织建设离不开少先队员的配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树立教师的亲切感和信任度,使队员能够更好地相信教师,并且听从辅导员老师的指挥。由此,一个上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相互信任的管理体系更有利于小学少先队的组织建设。
二、开展丰富的少先队活动,增强学生的体验
在优化小学少先队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发现每个队员的特点,并且提供一个交流与接触的平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少先队这样一个组织来讲,有意无意地培养合作意识,并在其中建立信任度与了解度是考验辅导员老师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当前,以教师作为执导者和引领者的作用,学生只是被动听从,不利于激发一年级的学生创造性和好奇心,并且非常容易对少先队组织活动产生厌倦感。对此,辅导员教师应调动其队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给每个队员搭建一个能够展现魅力的舞台,让每个队员参与进来,并且对少先队组织的活动有着足够的热情。例如,辅导员教师可以定期举行游戏和竞赛活动,挑选一年级学生适合的活动,并且进行创新,加入一些学生当下较为喜欢的元素。在活动的过程中要留意每个队员的反应,不要出现假参与和应付的情况。只有让每个队员参与到游戏中,并且在游戏中获得与其他队员和辅导员老师的信任感,才能真正在少先队这一组之内找到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和信任度的建立是优化小学少先队组织建设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目前状态下辅导员老师应重点努力的环节。
三、在少先队中建设小干部队伍
传统的小学生少先队管理模式以辅导员老师为核心,其余学生都起到参与者的作用,非常容易导致死板与僵化,学生没有办法真心实意地参与进来,没有主人翁意识。为改变这种情况,辅导员教师应在少先队中建设出小干部队伍,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组织自己。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讲,正处于对学校生活极其好奇的阶段,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教育学生以学校为家的思想观念,用主人的心态看待加入少先队活动的参与感。类似这种小主人翁意识的顺利建成,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班级生活和少先队其他建设。具体操作来讲,可以在少先队员中规定小队长和中队长等一些职位。这些职位由学生民主选举产生,通过平时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与其他同学的交往为基础,由学生自行组织投票,可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让每个有潜力的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职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激发发掘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能够更好地参与班级管理,甚至未来的学校管理工作,还能够改变原有的“成绩衡量一切”的死板标准,使一些成绩较差但是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重新燃起对班级和集体的热爱。同时,辅导员教师应适时组织干部轮换机制,在一段时间之内让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参与到少先队的管理工作中,优化少先队的组织建設配置,并且能够在其中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潜力,为日后的学习生活和管理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提升少先队辅导员个人素质,树立高尚人格
在小学少先队的组织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中,辅导员起着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种重要的位置上,辅导员应加强对自身的素质要求和专业性要求。辅导员这个工作与少先队员接触最多,也是最亲密的位置。辅导员的人格魅力以及在教育方面的专业能力、与孩子互动交流的能力以及日常的关心等各个方面,都是少先队员对这个集体做出评价的因素之一。从辅导方式这方面来讲,辅导员应以正确的辅导方式、民主的辅导方式进行。对一年级的小少先队员来讲,这样的培养模式能够在同学心目中打下一个良好的民主基础,在未来的管理活动或者是组织活动当中,也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更好的效果。同时,学校也应对辅导员老师进行定期的组织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培训,通过这种方式打造出一支充满民主精神、专业能力和人格魅力的辅导员队伍,让辅导员能够以最先进和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少先队组织活动,优化小学少先队的组织人才建设,为小学少先队员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与保障。
在辅导员组织少先队建设的过程中应按照上文所提到的人本思想和民主思想为核心进行引导。同时,要落实少先队中小干部的组织建设,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增强小主人翁意识,这样能更有效地进行少先队组织活动。并且,可锻炼每个学生的管理能力,为日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出有意义的实践与尝试。
参考文献:
[1]晏祥辉,晏祥紫,孙挺.少先队组织管理人才队伍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7(20):73-74.
[2]朱华丽.规范组织建设,创建特色活动,提升少先队组织凝聚力[J].少先队研究,2017(4):9-13.
[3]朱蕾.学校少先队教研部建设略谈[J].创新时代,2017(5):86-87.
[4]何汝兵,唐应树.中学团队组织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成都市温江区四所中学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 2017(2).
[5]梁永娟.少先队教育与学校德育关系的研究[J].学周刊:上旬,2018.
[6]张佩珍.浅谈如何加强少先队中队辅导员专业化建设[J].师道:教研,20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