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的草屋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to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时候,岁月就像一阵秋风,曲折、寂寞而悠远。草屋如一片叶、一枚果,上面蹲着小小的我,一不小心,被时间吹走,远去,远去。
  是的,往昔的日子花儿一般,开了,又随风飘逝。草屋就是一叶飘摇的扁舟,满载人世沧桑,在如烟的往事中颠簸,泊靠在灵秀的鲁汀河边。草屋和小河、木桥、芦苇、菖蒲一起构成一幅静谧的油画,晾晒在古朴的岁月里。
  我家草屋有着泥土一样的灰褐色,土坯垒墙,麦秸苫顶,低矮的屋檐,焦黑的烟囱。鲁汀河在屋前拐了一个弯,显出孕妇般的丰腴身段。屋后的那片楝树林如一缕灰色的青烟。草屋的南窗下长着一棵碗口粗的乌桕树,最上面的树杈上搭着一个喜鹊窝,在秋阳下,显得有点凄怆。芦竹、榆柳和篱笆把草屋装点得分外清丽。屋角长有月季和栀子,一年四季,招蜂引蝶,嗡嗡嘤嘤,平添浪漫风情和古典诗意。
  和煦的春日,门前的鲁汀河水发出古琴般的声响,芦苇和水蓼一个劲儿往上蹿。塘水快活得要跑上岸来,垂曳的柳丝抚风点水。柳絮雪花般飘飞,给草屋罩上了一层薄薄的茸毛。金黄的油菜花燃亮了吉祥的村庄,一群群可爱的小蜜蜂纷纷涌到屋檐下,毛竹椽子、芦竹秆和泥墙缝成了它们的栖息场所。泥坯墙上千疮百孔,光滑圆溜,有如怪诞的象形文字。我们捏着棕色的小药瓶,用麦秸秆掏蜂洞,准能逮到蜜蜂,尝到蜂蜜。
  夏日的清晨,雾霭蒙蒙,露珠顺着柳条滑落在水面上,草屋升起缕缕炊烟。泥墙竹影与水巷泊舟的飘渺绰约中再揉进几声鸡鸣犬吠,使人仿佛走进唐诗宋词的平平仄仄里。屋角的栀子花清香四溢,奶奶总是掐下几朵送给邻家媳妇。院南河坡上长着芫荽、青菜、药芹和紫茄,长长的丝瓜垂在阔大的绿叶间,分外亮丽。我们在楝树荫下玩跳房子、打陆砖、凿钱墩的古朴游戏,阵阵笑声惊飞叶丛间蹦跳的麻雀和乌鸦。热了,便一头钻进清凉的河水里,好长时间才冒上来,喘着粗气,甩几下头,任水珠玫瑰一样绽放,又枯萎,用手抹一下水珠淋漓的脸,得意地乜斜着岸上结网的村姑们。
  深秋时节,水边野草刚性地从容;芦荻萧疏,精练得如同先秦诸子的文字。晚炊袅开宁静的乡暮,母亲总是站在低矮的屋檐下,手搭凉篷朝村口张望。我们正骑在水牛背上,斜背麦秸草帽,荡悠悠地回家。我们咿咿呀呀吹响芦笛,应合着妈妈悠长的呼唤,纯美动听如天籁。岑寂的晚上,从苦楝枝桠的缝隙间望去,亮月如钵如轮,皑皑如雪,莹莹汪汪要滴下玉液来。
  记得那晚去桑湾村看完电影《人生》后,我曾独自爬上草屋西边的草堆,为刘巧珍抛洒一掬同情之泪。刘巧珍的美丽清纯、苦难悲伤深深地印在我的心底。
  草屋的木格窗口总透出昏黄的煤油灯光,我伏桌苦学的身影被定格在斑驳的土墙上,草屋怎么也锁不住我缤纷的向往和琅琅的读书声。
  草屋远看如一座颓圮的土窑,透着一份彻骨的沧桑和古朴,凝聚着乡村所有的精神和情感。我家草屋门前的小棚里安着两个泥锅箱,里面黑黢黢的,如焦墨。烧黄豆秸或桔芦竹时,“噼噼啪啪”地响,一股股炊烟水袖一样拂过清清爽爽的天空。灶膛间的火光映红了妈妈的脸,也如吞噬柴禾一样吞噬着我们的青春岁月。草屋东南角是一个小猪棚,每年养一两头猪。有时也在猪棚根拴养几只羊,白白的,像栖着两朵云。我们一放学就下田割猪草,挎着小竹篮,唱着奶声奶气的童谣,一下子就滑进了夕阳里。等到暮色如纱笼罩村野时,我们便在妈妈长长的呼唤声中回家。我最爱听妈妈的呼唤了,那里面浸透了做女人的甘甜和抑怨,浸透了对我们浓浓的关切和慈爱。
  草屋冬暖夏凉,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今天你家送来一碗清炒螺蛳,明儿我家端去一盘咸菜小鱼,端来送去的是一份温暖和真情。草屋的性格其实就像爷爷奶奶的性格,就像庄上的父老乡亲,那样的乐善好施、勤勉谦恭。
  草屋虽然下雨天“嘀嘀嗒嗒”地漏你没商量,虽然大雪天累得快要趴下来,然而她身上蕴含的朴素、沧桑和亲情却如一盅醇酒让我们久久地酣酣地啜饮。现在三叔已在草屋的地基上盖起了高大气派的七架梁瓦房,草屋如同母亲羞赧的首饰匣子,湮没在时间的深处。我每每立在草屋的身处谛听她久远的心跳,吮吸她栀子花样的体香,俯首撷拾她在秋风中不慎遗落的一根麦秸一片鸡毛一朵蔷薇一声羊咩。
  有月光的晚上,月色潮水一样把我淹没。我常常支颐冥想,草屋就是一个会凫水的乡下小伙儿,在某个清晨或黄昏,一猛子扎进鲁汀河里,到现在还没冒出头来。草屋是扎进时间的流里了,总有一天会浮上来,与我们相亲相爱,与我们共度静美的早晨和苍茫的黄昏。
  (编辑一昕)
其他文献
读王春瑜先生《他们活在明朝》一书,深感其中两个“洗马”的故事耐人寻味。  洗马,也称太子洗马,旧时官名。洗,通假于“先”,取马前驰驱之意,职责是教太子政事。或称始于秦朝,至清代仍存官名,官从五品。如今苏州城里仍存有“王洗马巷”,即因这里出过姓王的洗马而得名。  杨守陈是明成化年间的官员,由经筵讲官提升为洗马。有一年回乡省亲,行至一个驿站,驿丞以为“洗马”就是扫马厩的,没放在眼里,跟他平起平坐,还带
国共双方早在全民族抗战爆发前,都明确意识到抗日战争不可避免的是一场持久战争,但因缺少科学论述和有效宣传,在战争打了10个月左右的时候,社会上对抗战前途依然莫衷一是。当时,一方面是日本军队节节取胜的进攻,一方面是全国军民慷慨奋起的抵抗,由此形成两种事实上已经影响持久战总战略的时流,这就是“亡国论”和“速胜论”。廓清迷雾,批驳这两种时流,全面阐述敌我双方力量消长的可能性和应该使用的战略战术,清晰而完整
去年初,《一代宗师》3D版上映,张震饰演的八极拳宗师一线天与梁朝伟饰演的叶问在十里长街的“听刀对战”,成为影片的最大亮点。  王家卫邀请张震饰演八极拳高手时,张震对王家卫说:“八极拳我听都没听说过,这个角色我恐怕难以胜任。”王家卫说:“我已经和八极拳第八代传人王世泉师傅联系好了,你就跟他去学吧。”张震问王家卫:“学几年?” 王家卫说:“不好说,这要看你的悟性和吃苦精神了。”  其时,张震已经30多
邱元阳  河南省安阳县职业中专  qiuyuanyang@126.com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每个人都会与网络联系起来。每个人的个人信息、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甚至个人隐私,都可能暴露于网络之中。而其中最为敏感的,就是隐私问题。  对于个人隐私的界定,一般是指个人生活中与其他人及社会利益无关而又不愿公开、不愿让他人知悉的秘密信息,如身体缺陷、行程动态、家庭住址、财产状况、私密照片等。虽然人们已经越
于敏的童年是伴随着大海成长的,他出生在广西北海一个小渔村,小时候经常在海边玩耍,去沙滩堆积那些贝壳,因为喜欢画画,经常在沙滩上涂鸦。那时候的古船木随处可见……  大学毕业之后,于敏分配到一家国营企业,却一开始就“不务正业”,他创作的油画《红树林》参加省里的一个大赛获得了金奖。还参加过多次画展,并开过自己的个人画展。   后来,于敏被一家银行从国企挖走,这在当地是让人羡慕的稳定工作,但在他看来
作为被人们习以为常的建筑空间,院子广泛出现在古今建筑中。院子是一种传统的空间,也被作为文化载体融合于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的各个侧面。无数古典诗词、文章画像中都对院子作出了生动的勾画。  “凉夜竹堂空,小睡匆匆醒。庭院无人月上阶,满地栏干影。”说起词中情景,很多70后、80后甚至90后的年轻人都不陌生;说起往事,能够引起他们对儿时居住环境回忆的,也大都是那些大院里的故事。院子里的时光,对于他们和他们的
升职的体验人人渴求,可随之而来的也有无尽烦恼。  前些天还跟同事一块儿盘算怎么“摸鱼”才不会被领导发现,突然间,自己就成了“领导”,一下子钻进敌方阵营;职位晋升了,可自己当“菜鸟”时候的那些糗事儿,办公室里尽人皆知,该如何是好;还有,跟自己前后脚进公司的那些同事,脸上清清楚楚地写着三个字——“不服气”,今后要怎么和他们相处?  这些烦恼,就像一只只小虫子,慢慢蚕食着升职这件事本身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满
古人爱登高,登高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王维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佳节,蟹正肥,菊花正香,风日清和,一家人一边酣饮菊花酒,一边登高望远,澄怀净虑;有时也少不了登高怀远,思念那些还在他乡漂泊的亲人。  高,有时是高台,有时是高楼,有时是高山。但无论哪一种“高”,都将人从世俗的生活中接引出來,让人暂时进入一种澄明的境界,让人
从前,有个国王整天被忧虑困扰。他担心自己的军队吃败仗,害怕王宫的珍宝被抢劫,怀疑大臣们不忠心……总之,从登基那时起,他就没过上一天舒坦日子。  王宫外是个集市,从宫殿顶层可以看到赶集的人群。一天,国王望着集市上熙熙攘攘的老百姓,心想:他们是不是也像我这般不快活?真难想象普通人靠什么得到快乐。他让侍从找来最邋遢破旧的衣服,扮成乞丐,打算去王宫外看个究竟。  国王沿着城墙走了大半天,傍晚时他来到了郊外
“苦难,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时,它就是你的财富;可当苦难战胜了你时,它就是你的屈辱。”这是丘吉尔写在自传里的话语。这段话,那么恰如其分地印证在我的初中同学钱小红身上。  事情得从咸菜说起。我初中就读于安庆地区的一所县中学,同学们来自周边公社或集镇。学校附近的同学,每天都能回家,而像我们这些离家几十里甚至上百里地的孩子,只好住校,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回家一趟。为了节省路费,也因为班车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