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高专机械类专业顶岗实习学生的教学管理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hks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叙述了顶岗实习的基本概念,结合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机械类相关专业概况,介绍了机械类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情况,阐述了加强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所带来的益处,做到了专业教学、专业建设、学生就业一体化,通过就业率具体实例证明了严格教学管理的正确性,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顶岗实习;机械类;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专业建设
  
  作者简介:靳建峰(1963-),男,河南郑州人,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机电工程系,副教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及自动化设备研制;金长虹(1959-),男,江苏无锡人,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机电工程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机械制造研究;董明(1958-),男,河南郑州人,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机电工程系,高级政工师,主要研究方向:学生管理与政治思想研究;孙小芳(1969-),男,江西新余人,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机电工程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机械制造研究。( 河南 郑州 450004)
  
  顶岗实习是在校学生尚未完成全部学业,用人单位与学生达成就业意向并要求学生上岗工作,且在上岗工作开始至毕业期间,必须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内容的一种学习方式。
  近年来社会对高职高专人才的迫切需求,使顶岗的实习形式在全国高校得以普及。教学质量是学校就业率可持续增长的法宝,如何在顶岗实习环境中,既要保证学生的可靠就业,又要保证教学质量不滑坡,是各高校共同研究的课题。我们近几年在此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归纳以供同行参考。
  
  一、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机械类相关专业概况
  
  1. 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情况
  我校机械类相关专业有: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三个专业,学制三年。由于属于高专性质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方面,考虑到学生长远的发展及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专业应用知识的强化,理论教学、实训环节教学持续到第五学期,第六学期涵盖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答辩等环节。
  
  2. 机械类大三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
  近年来,由于用人单位的迫切需求,大多数学生在第五学期参加顶岗实习环节。以2009 年为例,我校机械类相关专业大三学生共计112 人,据系辅导员的统计,通过双向选择,第五学期大三先后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80 人,占同类学生总人数的80.3%;而第六学期仅有10 人(专升本)在校参加毕业设计,占同类学生总人数8.9%,其余学生均参加顶岗实习。
  
  3. 用人单位的需求
  据用人单位及往届毕业生反映,机械类相关专业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三个专业,用人单位重视专业综合能力,招聘时尤其注重现场操作能力。
  
  二、以就业为中心,加强教学管理,奠定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
  
  顶岗实习是学生就业的直接方式,加强教学管理,是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主干课程是学生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一些主干课程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计划)时不得已安排在第五学期,第五学期包含:专业理论学习、专业实训等教学环节,由于用人单位的招聘自每年的9 月下旬至次年的5 月份,造成了学生顶岗实习的不同步进行,大三学生自然分为校内、校外两个不同的群体。对于校外即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由于原来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涉及的专业课程无法在校实施,为防止主干专业课程知识学习环节的缺失,针对第五学期我们出台了“机电工程系学生顶岗实习暂行规定”,具体做法为:
  
  1. 顶岗实习实施程序及要求
  (1)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须向所在教学系(部)提出申请,并提供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的证明材料,获得所在教学系(部)的批准。
  (2)教学系(部)应认真审议学生提出的申请和相关证明材料,针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执行教学计划,报教务处审批备案。
  (3)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在实习期间,要认真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和实习单位的有关纪律。对违反规定者,学校要根据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4)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要服从领导,听从分配,要积极参加所在单位的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和公益劳动。
  
  2. 教学管理及成绩评定
  (1)顶岗实习要按学校校外实习管理规定进行,系(部)指定专人负责参加顶岗实习学生的具体工作。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实习结束后,结合所在单位从事工作的实际情况,必须写出顶岗实习报告,用人单位对学生实习情况做出书面鉴定。
  (2)顶岗实习期间,校内教学任务中的课堂教学内容,由学生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在顶岗实习之余通过自学完成;实践环节的内容由实习单位实际工作情况而定。
  (3)顶岗实习期间所涉及课程必须进行考核,采用理论课程试卷与在校生统一试卷进行考试,理论课程考试由系部派专人送达顶岗实习单位并组织考试,实训环节由顶岗实习成绩统一置换。学生所在系(部)将参加顶岗实习学生名单发至教务处,由教务处统一协调处理。
  (4)学生的顶岗实习报告、自我鉴定、单位鉴定(加盖人事部门公章)等资料,在规定日期送达所在系(部),经综合评定后,给出实习成绩。没有相关资料的学生,成绩一律按零分处理。
  (5)学生实习成绩评定由三部分组成:自我评价占15%,实习接受单位书面鉴定占55%,实习报告及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相关资料占30%。
  
  3. 相关管理
  (1)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提供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现任职务以及学历证书、职称证书复印件,与顶岗实习报告等材料一并寄回,作为学生校外教学的重要依据。
  (2)无意在顶岗实习单位工作的学生,在一个月内,必须返校参加学校各环节的正常教学活动。
  (3)顶岗实习学生要不定期的向实习指导教师、班主任、系辅导员汇报实习情况,以便帮助解决实习生活中的问题。
  
  三、搞好服务,规范管理,保证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根据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机械类专业第六学期分为三个阶段,即社会实践、毕业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及毕业答辩。毕业设计及毕业答辩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考虑到顶岗实习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依照学校学期教学进度表,制订了“第六学期工作方案”,即机械类专业第六学期学生学习指南,在不同的阶段明确规定了任务、提交材料及规范,并将相关材料发布到系部网页,以便学生随时查阅,为顶岗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供了便利条件,系部网页的相关资料有:机械类专业第六学期学生学习指南、学校毕业设计(论文)规范、毕业(顶岗)实习教师姓名及联系方式、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姓名及联系方式、机械类专业全部毕业设计任务书等。
  值得一提的是毕业设计及答辩环节,它持续九个教学周,我们作了如下规定:
  (1)系部统一联系顶岗实习的学生、个人联系实习单位且用人单位有意向的学生( 个人申请、单位证明),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均在实习单位完成;
  (2)毕业设计题目可选校内题目,或结合实习单位的工作情况经指导教师同意方可选定,所选题目必须结合所学专业;
  (3)学生要按照毕业设计任务书的有关要求,在实习岗位上认真做好毕业设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按照学校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规范地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4) 公布毕业设计答辩时间。要求学生提前10 天返校,在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修改、打印、装订工作,准备毕业设计答辩;确有特殊原因不能准时返校的,向系部说明情况,系部与学校协商毕业答辩的其他途经;无故不按时返校的学生,将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5)个人联系实习单位但用人单位无意向的学生,应在第三教学周前与系办或辅导员联系,之后返校参加系统一组织的校外实习,并完成以后的校内毕业设计工作。
  
  四、加强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的管理,为专业建设奠定基础
  
  我们为顶岗实习学生安排专业水平较高的指导教师,并且硬性要求指导教师应完成以下工作:
  (1)完成对所指导的顶岗实习学生涉及专业知识应用的及时答疑以及处理各种关系指导工作;
  (2)指导学生规范地完成顶岗实习报告及毕业论文;
  (3)完成顶岗实习及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工作;
  (4)由系部组成顶岗实习答辩组,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参与顶岗实习的答辩及答辩成绩评定工作,答辩内容应属于专业综合知识及现场应用情况,必要时答辩组设在实训室或企业一线车间(安排专人),及时检验学生应用软件及设备操作的能力;
  (5)收集顶岗实习学生及用人单位对我系各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的评价及改革建议;
  (6)收集用人单位和学生对我系近年来学生实习工作开展情况的评价及下一步需要加强的工作;
  (7)收集用人单位和学生对我校、我系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8)了解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发展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征集用人单位对我系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及满意度;
  (9)调研在用人单位建立学生就业实习基地的可行性,为广泛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作准备;
  (10)收集顶岗实习及往届毕业生的先进事迹及典型材料;
  (11)调研企业用人市场需求,为后续学生就业提供第一手资料;
  (12)每个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均应提交一份3000 字左右的顶岗实习指导情况报告(涵盖以上内容)。
  系部将对顶岗实习的全过程加以监控,分阶段检查指导教师的工作情况。
  
  五、结束语
  
  顶岗实习实现闭环管理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益处,切实了解机械类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现状和往届毕业发展状况;加强了教师与社会的信息沟通;掌握了学生实际情况和用人单位对我系学生的评价;有效地改进了教学的薄弱环节,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教研项目立项收集第一手资料,保证了教学质量;做到了专业教学、专业建设、学生就业一体化。
  据往届毕业生跟踪调查资料表明,不少学生在参加较短的工作时间内成为企业的业务骨干,甚至成为业务主管领导。近几年来,机械类学生真实就业率在98% 以上,稳居学校前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高[2006]16号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6,11,16.
  [2]靳建峰,沈黎明,翁利民,等.对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学习建议[J].中国电力教育,2008,(22):37-38.
  [3]朱春瑜,朱本坤.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22):162-163.
  (责任编辑:张中)
其他文献
交通新闻舆论工作事关干部职工的精神风貌,反映着行业上级决策部署在基层的贯彻落实情况,是干部职工队伍状态、工作状态和市场状态的“晴雨表”.从事交通运输管理、服务的单
期刊
初中英语在初中整体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现在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却存在着英语成绩“两极分化”严重的问题,就初中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的问题做出分析,并给出解决方
期刊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教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科学的知识体系。教学中学生能否系统掌握该知识,体系建构十分必要。建构体系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有利于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
期刊
英语新闻语料真实、内容丰富、语音标准、用词规范,并且含有实用的知识和文化,反映世界最新動态,是一种非常好的英语学习素材。本文以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为指导, 研究如何通过网络新闻中出现的语言、图像、声音、视频等符号资源进行新闻语篇的意义再现, 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进行多模态教学, 与文本形成连贯的整体,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多模态教学理论  多模态话语。模态指人类通过感官如视觉、听觉
1942年初,整风运动在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全面展开.为适应党在新时期的革命需求,3月1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下达了《为改造党报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对所办党报进行对照检查和全面
期刊
地域文化渗透与华文教育教学研究背景  国务院侨办九江华文教育基地于2000年4月经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审核、评议、批准,在九江学院建立,這是国务院侨办首批建立的22个华文教育基地之一,也是目前全国的27个华文教育基地之一。地域文化异彩纷呈,这使得各地华文教育基地在总体一致的前提下要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而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地域文化,是各华文教育基地所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华文教育以大城市(北京、上海
在素质教育的感召下,高中化学教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思路和方法上都有突破。从现代理念、科学探究和教学手段三方面进行阐述。 Inspired by the quality education, high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