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教学发展趋势的思考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zheng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理论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更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发展多样化和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方式成为当代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之一。
  关键词:美术课堂;教学模式;人文性
  一、探索性课堂教学模式
  枯燥的美术史论教学,照本宣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兴趣才是永远的老师”。记得我们上学的时候面对一个喋喋不休的老师,除了困意,就是困意,那么将心比心,学生也是这样的感受。只有“兴趣”才能让学生忘却“困意”。比如将我们喋喋不休的讲课换成电影《达芬奇密码》,那么学生都会被这部电影跌宕起伏的情节深深地吸引。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鉴赏课也采用这种侦探小说一样的探索性教学,让学生做一回“侦探”,来探究大师的思想,了解作品细节的深意,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可想而知了。比如我在给学生介绍荷尔拜因《大师们》这幅画的时候,我就让学生找出这幅作品的几个疑团:
  谜题之一:大使的姿势
  他们站立在一张两边都有布帘的桌子前面,靠近画面外侧的手放在髋部,内侧的手则放松地搭在桌子上,神情自若地凝视着观者。这种姿势可以看出他们是具有无可比拟的自信的人,勇敢、无畏并有着举重若轻的控制力。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两位大使比较“傲慢”甚至“目空一切”。
  谜题之二:桌子上的仪器
  两大使的合影为什么会有很多几何仪器呢?这又暗示了什么呢?原来这就是大使“高傲”的根源。桌子上散乱地摆放着各种最能体现人类成就的各种物品。琵琶、长笛、天体仪、便携式日晷、赞美诗、航海和几何学的各种仪器预示着自从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文明所征服的人类知识、艺术和地域等方面的广阔领域。画面中两个使节的目光似乎些微有些睥睨观者,显示出高傲、无畏和对上述领域中那些奥秘的独特洞察。
  谜题之三:画面前景中的物体
  大家可能会注意到,在这幅画的前端,有一个鸡蛋大小被涂抹的物体。从观者直视的角度来看并不能分辨出那是什么。而当我们朝着一个不同的观看角度移动,向右看去就能够明确地看到那里描绘了一个令人惊异的巨大的头颅骨。那么大使的肖像画上怎么会出现这个“隐晦”的骷髅呢?这是对于旧约传道书中“虚空、虚空,一切都是虚空”的一种视觉体现。即使是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也终将归于尘埃,那些最伟大的人同样也难以逃脱这样的命运。
  通过对作品谜团的设置,让学生进行激烈的讨论,最后有教师辅助学生进行解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整堂课处在高度的兴奋当中,课堂效果显而易见。
  二、学科交叉综合性课堂教学模式
  美术综合探索课型就是通过美术学科专业学习和综合性的美术教学活动,导入其它学科的知识,与其它学科的知识和美术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既保持美术学科本身的特点,又增加了和其他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美术综合课型的运用,主要目的是有助于融合学科界限,联系知识的不同领域;有助于完成学校教育的整体目的,而不止是各学科的个别目的;有助于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经验和实际情况;有助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有助于学生在能动的学习过程中,学会自己求知的方法,提高思维能力;有助于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创造性的、促进性的、合作性的教学;有助于学校教育中更好地处理当代社会问题的内容。
  三、教学内容渗透人文性
  我们知道,任何的教育都包括知识的目标和人的目标。知识目标是一个阶段目标,而人的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但在目前我国的美术教育中,普遍重视的还是知识技能目标,弱化了人的发展目标,这严重影响了学生自身人格的发展。所以,应该及时地把这两种目标的位置作一转换,突出人的发展目标,而这也正是素质教育改革的真谛。
  美术课程同时具有人文学科和工具学科的性质,如何突出人文性:一方面应在教学内容中渗透人文性,另一方面,力争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性,这主要落实在教学形式上,即讲授———共同欣赏———学员提出问题———教师结合问题讲授———共同研究的方式,给学员更多的学术研讨的空间,不随意否定学员的想法和见解,汇集更多学员的智慧,使教学过程成为专业学术交流、活跃思想、尊重和保留个性、相互学习的过程。
  美术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除美术知識外,还蕴含着哲学、历史、民俗等内容,体现着人们不同时期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生存状态等人文特征,而这一切内涵都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观察与体味、了解与思考。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后,再来欣赏这匹矫健挺立的战马和马腹下仰面奄奄一息的侵略者,才能正确理解这一作品所表达的含义,才能从中发掘出人类对自身尊严的维护以及对正义和自由的追求,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四、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要减少教师传授的比重,增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首先,教师要创造一个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利用一些教学手段,比如说让学生自己当老师、学生参与课堂情景剧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与热情。其次,通过思考、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收集图片资料、思考、判断等学习方法。美术教师在备课的同时更要去“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状况。要忘记自己的权威,记住自己要欣赏。对美术教师而言,我们要切记放下权威,学生的创作没有好坏、错对,只存在不同的欣赏层面,所以在面对学生的作品的时候,要放下权威,以欣赏的态度对学生进行鼓励与关怀,让自己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
  五、多媒体技术在美术课中更加广泛的应用
  在当下的信息社会中,引入多媒体技术进行美术课的教学是极有必要的。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多媒体、互联网技术只能是越来越进步。通过声、光、电、影可以更加直观的展示美术作品和美术创作技巧。同样计算机教学软件的发展为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技术支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主动地选择信息和获取答案,有利于主动性的培养。
  六、课堂引入“成就”机制
  “成就系统”这个说法来源于电脑游戏。成就系统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本游戏的收集系统,为了增加玩家的游戏时间,制作者们在游戏里加入收集物品、多次通关、达成某些困难条件等元素来增加游戏耐玩性。玩家需要消耗大量时间,游戏则提供隐藏结局、特殊道具之类的小奖励。
  美术教育具有培养学生的知觉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提高他们基本的文化素养和丰富他们的人文内涵的作用,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也是他们参与社会竞争的良好素质。新时期的美术教育任重道远,形成多样,途径也在不断创新。我们必须不断探索实践,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培养出更多的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池海旻:《综合发展中的中学美术课堂》,《科技向导》,2011第21期
  [2]相毅敏:《谈“中外美术作品欣赏”课的教学原则》,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3]张鑫:《浅析中学美术课堂中人文情感的培养》,天津教育2011年第7期.
其他文献
摘要:节奏感培养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音乐素养,在音乐教育中,如果说旋律是音乐的血肉,那么节奏则是音乐的骨架。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仅以小学中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为例,分析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的有效途径,希望能够为广大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者提供几点教学手段参考。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节奏感;培养  引言:  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说:“儿童的
期刊
摘要:最近几年,随着教育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中小学生们的课业压力也日益加重,加上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观念淡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减少,致使他们的体育素质呈下滑趋势。田径运动作为一种基础运动,一直是中学体育的教育重点,其能够有效地帮助同学们提高体育素质。学生的体育素质在田径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我们就其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展开研究[1]。  关键词:田径教学;中学生体育;体育素质  引言:在现
期刊
摘要: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是教育者探究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一个着力点。因而,在已有研究中,部分研究者重点关注了“高中语文教材”和“传统文化”,关于二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哪些传统文化以及这些传统文化内容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如何组织实施两个方面。本文首先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或研究视角等维度进行了综述,接着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简要的评析,最后指出在以后的研究里,可
期刊
摘要:自信心是孩子学习和发展的动力,也是衡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态度,情感,方式,行为以及目标要求和评价上创造条件,捕捉机会,给予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教育;培养;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 是一种积极地、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自信心
期刊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教师作为我国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其专业发展也逐渐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教师的角色有很多,但领导者角色及其所具备的领导力是长期为人们所忽视的。对此,本文选择教师教学领导力的视角来研究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分析当前二者面临的问题,最后从教育理论、学校管理、教育行政和教师个人四个层面提出了现实路径。  关键词:教师教学领导力;中小学
期刊
摘要:宋朝之前,秦东地区所处的陕西地区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诞生了大量文人墨客,之后随着中国的经济文化南移,秦东地区与发达的江南地区相比逐渐落伍,这与战乱不断,灾异频发,思想保守,不无关系。但是秦东地区在明清时期人才出现了大幅增长,这与书院文化的蓬勃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它产生的教育意义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秦东地区;书院文化;人才培养;教育意义  我国地域辽阔
期刊
摘要:现阶段随着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所以对九年语文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研究相对来说不是很多。所以结合相关的教学实践,根据自主学习的相关观点,对九年级语文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粗略的探讨。首先本文主要分析自主學习这一概念;根据自主学习特点能够探究出九年级语文在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有力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而提出以下内容。  关键词:九年级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分析  
期刊
摘要:电磁学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电磁学又为学生以后从事电子信息、物理工程等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中物理电磁学这一部分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点,在高中物理电磁学教学中, 如何系统的对学生进行电磁理论教学, 并对其方法进行了分析, 让学生由理论去联系实际, 并运用理论指导实践, 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阐述高中物理电磁学方面的相关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真实”写作是一个以情发辞,以辞促思,进而深化思想的过程。它是为某种需要或思想而表达,是自我情感的真实表露。而以应试为目的的中学写作教学程式化、功利化现象严重,学生失去写作自由,写作热情日渐消退。因此,倡导“真实”写作是改变写作教学现状的需要。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真实写作;教学策略  一、“真实”写作的内涵与实质  “真实”写作即以“真”为核心,既是现实生活的客
期刊
在越发成熟的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小学民乐社团,是音乐教学以及音乐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炎黄子孙珍视的艺术文化遗产。同样,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文化也是我国小学校本音乐教材的一项特色单元。自新课改后我国音乐教育加大了对民族音乐文化,尤其是民族器乐知识学习的重视力度。而民乐社团恰恰成为了校本课程的一个延伸和扩展,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直观的认识与了解民族音乐。这种以“社团”为称谓的音乐课外活动,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