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支登上珠峰的大学队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an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庆欧珠:这次是组织者
  2012年5月19日早上8时16分,经过7个小时的冲刺,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登山队队员董范、陈晨、次仁旦达、德庆欧珠组成的冲顶小组成功地从最险的北坡登上了珠峰。成为我国第一支登上世界最高峰的大学登山队。
  德庆欧珠,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行政管理专业大四学生,是这次冲顶小组的先锋队员。作为一名藏族学生和明星登山队员,他先后于2006年、2007年成功登上世界之巅珠峰,是我国最小的登上珠峰的队员。2008年他还参加了珠峰火炬传递活动。谈起这一次的登顶珠峰,德庆欧珠感受有些不一样。“这次,我们是全国第一支高校独立组织的珠峰登山队。我们不再只是一个登山者,而是活动从头至尾的组织者和策划者,这需要我们有较强的主动性,同时面临的挑战也更大。”
  2012年3月19日,中国地质大学珠峰登山队从武汉正式出征。队员们分两批分别于20日,21日抵达西藏拉萨。抵藏后,登山队进行了半个多月的适应性训练和采购工作。
  “在拉萨采购的食物主要分两部分:大本营的和海拔7028米以上高山营地的。大本营的食物大部分和平时吃的一样,主食有面粉、面条、大米、奶粉、果珍饮料,牛羊鸡肉类等;海拔7028米以上的食物则主要讲究轻便,包括方便面、方便米饭、能量棒、沙拉酱等。” 除了负责食物采购,德庆欧珠还要负责装备的购买,租借等。
  “我们的个人装备都是从武汉带来的。主要补给的是一些集体装备,比如大帐篷、桌椅、垫子、煤气坛子等。另外,我们还需向当地有关部门,比如西藏体育局、西藏登山协会等,递交进山的申请文件,跟政府部门做好沟通。”
  食材、装备等补采完备后,4月6日,德庆欧珠跟随着先头部队9名队员、5名向导和3名民工一共17人转战珠峰。他们要在大部队达到之前,在海拔5200米搭建起珠峰大本营,为登山队大部队的到来做好准备。
  步步难为“营”
  4月14日下午,地大登山队大部队抵达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至此所有队员都抵达了珠峰脚下,开始了跟珠峰真正的亲密接触。
  抵达大本营后,大部队开始做调整和适应性训练。先遣队开始为攀登珠峰做前期的占营和物资运输准备。“每年的五六月份,一直到七八月是攀登珠峰的好时期,这段时间会有很多国内外的登山队来到珠峰。为了占到位置比较便利的、安全的营地,我们需要尽快赶时间在海拔6500米,7028米,7790米和8300米等处搭建营地,同时把所需物资运输到各个营地。”
  队员们在十天时间内成功营建了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和7028米的北坳营地。但是,由于天气情况十分恶劣,再向上的工作遇到了非常大的阻挠。德庆欧珠也在营地搭建队伍中,“今年的气候特别恶劣。前三次我们的队员凌晨两点多就起床出发前往海拔7790和8300处运输物资,可是由于海拔7500米处大风口风特别大,三四点的时候就被吹了回来。”
  面临着恶劣天气的考验和成功登顶珠峰的任务,登山队临时做决定,令董范、陈晨、次仁旦达、德庆欧珠四人组成突击小组进行冲顶,同物资运输和营地搭建同时进行。“队里本来是希望更多队员能够登顶珠峰的。最终之所以选择缩小登顶人员就是为了减少物资运输带来的困难和可能发生的危险。为了能够在天气相对较好的18号左右登顶,我们不得不放手一搏。”
  德庆欧珠接到登山命令后,于5月15日从海拔7028米回到6500米大本营,随后跟随冲顶小组的其他成员再返回海拔7028米,第二天四人组开始了真正的冲顶之旅。
  凌晨1点冲顶,20点回营
  从海拔6500米开始,德庆欧珠等四人组成的突击小组就住在一个帐篷里。“登山队里的每个人都有一个厚7公分的海绵垫和一个重达约2千克的羽绒睡袋。夜里睡觉时候,帐篷内外的温差几乎为零,我们躺在垫子上,垫子下面就是冰。”为了取暖,大家睡觉的时候会紧紧地挤在一起,到海拔8300米之后,每两个队员挤在一个睡袋里。
  5月17日的天气非常好,没有风。第二天下午冲顶小组就抵达了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经过调整,突击小队于5月19日凌晨1时15分向珠峰发起了最后的进攻。“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登顶,是因为凌晨的时候天气比较稳定,不会有太大的风。等到过了中午之后就会变天,风速加大。”德庆欧珠虽然已经成功登顶珠峰三次,但是这次他依旧面临了挑战。
  “从海拔8300米往上,登山者在攀登过程中,唯一的保护措施就是一根手指粗细的绳索,道路极为陡峭,有些光溜溜的石头上还存有积雪,风也特别大。有时候还能看到多年遗留下来的遇难山友的遗体。这些场景对我们队员的心理还是有所冲击的。”
  5月19日凌晨1点多,从海拔8300米出发的时候,一出帐篷,德庆欧珠等人发现路上全是人,原来很多国内外其他的登山队未按照之前各队协商好的登山顺序,提前出发了。为了能在中午之前赶到珠峰,避开下午恶劣的天气,也为了减少在“第二台阶”拥堵的时间避免被冻伤,冲顶小组一路赶超其他登山队。“当时在赶超的过程中,速度很快,山路也很危险,很多时候路的一侧就是深不见底的悬崖。”
  最终,地大登山队作为当天第三支队伍成功登顶。“登上珠峰后,由于体力消耗严重,我们都不是非常的兴奋和激动。我先是俯视周围的山峰,然后就一起升国旗、校旗。随后就开始思考如何下撤,下撤到哪一段的问题了。”下山途中,天气突变,风又很大,还起雾下雪了,能见度非常低。队员们小心翼翼地沿着绳子下撤。“当时感觉路特别长,怎么都走不到头似的。”
  最终地大珠峰登山队于5月19日20时回到珠峰大本营。
  再次登顶珠峰,德庆欧珠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兴奋和激动。“一方面,由于体力消耗过大,我们不是很兴奋。另外,对于登山运动而言,过程远比结果有魅力。在极其恶劣的天气条件下,队员们在登山途中一起克服困难,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兄弟。同时,我们还结识到了更多的人。过程中发生的无数感动是我们一生都无法忘记的。”德庆欧珠还说登山改变了他的性格,“以前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不善言谈,现在我变得外向了,也开朗了。以前我心胸有点小,现在变得包容了,心胸开阔了。”
其他文献
各种奖项离我而去,我的骄傲,让我不屑于低下头来承认和改正错误,我依旧按照自己的路线继续前行,还美其名曰“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8年前的那个夏天,我走进了大学校园,这一步就像妈妈的吻,爸爸的拥抱一样,永远记在心底。那个时候,真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年纪,我当时想过当外企高管,当政府高官,最没出息的想法是当暴雪公司的翻译。当然,在大一那样的青葱年代,我是用无数次的宿舍卧谈、无数次的旷课逃学
9月20日晚,一年一度的搞笑诺贝尔奖(Lg Nobel Prize)颁奖“典礼”在哈佛大学桑德斯剧场举行。尽管与会人员也不乏西装革履者,不过满地五颜六色的纸飞机、衣着怪异的工作人员还有现场时不时爆出的观众哄笑,都让这场“仪式”更像一个“party”。  “搞笑诺贝尔”已经有22年的历史,其目的是为了奖励那些“乍看起来让人发笑,但是随后发人深省”的研究工作。翻看历届获奖名单,会发现各种看上去匪夷所思
我是广州一所很不知名大学的学生,而我也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女生。去年刚走出象牙塔开始找工作,原本我以为只要肯努力,工作机会还是很大的。但是事与愿违,投出的简历犹如石沉大海,人才市场也找不到合适的,大部分工作都要求有工作经验,可我一个刚从学校出来的大学生怎么会有工作经验呢?去面试时,每次都是自我感觉还好,总是没被录用。一次面试时,HR让我谈谈管理,之后他不住点头并表示赞同,可最后我还是失望而归。我读的
大学时窝在宿舍里看“天堂电影院”,听到里面那句有如神谕的台词:“如果不出去走走,你会以为这就是全世界。”大学毕业之际我为自己定下了人生十大梦想,这里面既没有长辈期盼的考研深造,也没有明码标价的工作规划,满篇都是看似不着边际的臆想。其中第一条是:开车横穿美国。  这六个字看似简单,从我最初计划到最终实现却用了三年之久。虽然从大二就实现了经济独立,在生活上我还是很节俭。有时甚至顶着太阳出门一天都不会想
本期关键词:  村官说村事儿  到了年底,写年终总结是公务员们必做的一件事。看过很多村官的年终总结,一二三四,条条框框,读来未免言之无味甚至千篇一律。于是看到那些对自己所做的事儿有详细叙述的故事,不禁眼前一亮。所谓的工作经验,如果归结为条条,基本都是一样的,然而你接触的那些村民,你所过的基层生活,却是丰富多彩的,这些写出来,可都是一个个精彩的故事,青春梦想之类的豪情壮志都在里面啦。  真话记  村
初次见面,她身穿白色长裙,长发飘飘,两只大眼睛忽闪忽闪,第一眼便把我征服了。第一次邀她吃饭,她笔挺地坐着,脸上露出微微笑容,吃起东西来细嚼慢咽,再配上轻声细语,十足的淑女啊。在我的各种狂轰滥炸之下,终于抱得美人归。  慢慢相处后,我发现她和初次见面时的形象大相径庭。上课不带书或者拿错书是常有的事,水卡用完总想不起放在哪,甚至手机都不知道摔了多少回……十足的马大哈。而且,她从来没有买过毛绒玩具以及各
“黏性颗粒怎么过滤?你的布袋跟黏性颗粒一接触还能用吗?回去重做!”  “这能耐高温吗?而且稳定性也太差呀!回去重做!”  “成本太高!一个袋子就要这么贵,整个装置呢?这可行吗?实际吗?回去重做!”  “这标书怎么写的!别人看得明白看得清楚吗?回去重写!”  “打回重做”大概是以要求严而著称的带队老师杨国华的标志语了,然而,“铁面严师”杨国华却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不仅本系学生争相选他当导师,连外系、外
大学里,部分同学们对自己的专业课不感兴趣已不是新鲜事儿了,说起来,个个都是一肚子苦水,其实,原因不外乎是被调剂或者是被家长逼着学的。总有人常常转着转专业的念头,认为那是自我拯救的稻草。事实上,转专业并不容易,名额有限、门槛不低,能成功转专业的还是少数,转不走的,大多是怨念地上着学。就拿我学的物理专业为例,班上被调剂的同学,转专业失败后,1/3的人选修自己喜欢的专业;1/3的人打算跨专业考研究生;还
写作虽说是一门小手艺,却是一个不太容易说清楚的系列问题。它包含三个小问题: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  先说其一,为什么写?人看起来有很多能力,其实简单归类只有三种:思维能力,行动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看不见,摸不着,是一种内在的隐形能力,需要靠另外两种能力展现。所以人的能力外化的只有行动能力和表达能力了。而表达能力又分两种:口头表达,书面表达。更简单说,人的外化能力就是三个字:说,写,做。正常
教育大众化和教育公平  前面说到全球机遇背景下,大学国际化的两个表现:留学生数量大幅增加,教师队伍国际流动明显加速。第三个方面是教育公平。全球机遇背景下,高质量教育期待和大众对教育公平的要求之间的矛盾在改造着中国以及世界的高等教育。如今,大学国际化加速了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教育公平的问题日益凸显。过去上大学的人非常少,如今不同了。不管在国内上大学还是在国外上大学,高等教育大众化确实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