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 不断提升创业带动就业能力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市杨浦区作为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始终把“创业带动就业”作为工作主要目标,着力营造“双创”企业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坚持学城、产城、创城“三城融合”,打造“实训—创业—乐业”三位一体服务链,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近三年来,已累计助推成功创业企业2023家,其中大学生创业1442家,带动就业19257人,区域创业带动就业率超过1∶9.5,提升创业带动就业能力,为稳就业、稳预期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开展创业型社区创建,增加创业带动就业弹性


   杨浦区是上海市人口密集、高校集聚的中心城区,常住人口131万,区域内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10所高校,每年逾4万毕业生面临就业,约占全市毕业生数量的四分之一。2012年以来,杨浦区在全市率先开展创业型社区创建,鼓励街镇整合辖区創业资源,加强载体建设,为创业者打造“家门口的创业服务”。目前,创业型社区创建实现全区12个街镇全覆盖,10个街镇建设了公益性的创业孵化园区。同时,积极推动“创智天地、国定东路、长阳路、环上海理工大学”四大创新创业街区建设,增强创新创业的发展实效,形成培育产业、带动就业的良性循环。区域内大量创业企业成为吸纳就业的海绵,大大增加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弹性。
   (一)打造归心谷,innospace+等海归高层次人才创业孵化基地
   截至2018年底,累计引育海外人才创业企业645家。其中纳入“3310计划”262家,带动就业7648人。如2018年在纽交所上市的上海流利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AI+教育”的上市公司,已带动2870人就业。
   (二)培育复旦科技园、同济科技园等孵化高校师生、科技人才创业的科技园区
   截至2018年底,在孵创业组织807户,带动就业3648人;扶持上市企业12家,带动就业5585人。
   (三)引进腾讯众创空间、湾谷科技园、启迪之星等十余家社会孵化器
   截至2018年底,在孵创业组织978户,带动就业7623人。
   同时,杨浦区依托百年工业的历史积淀,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鼓励高技能人才创新创业,带动就业3200余人。2018年,世界技能博物馆选址杨浦区建设,并在全市率先建立技能人才服务中心,进一步发挥技能领军人才在创业就业方面的带头作用。

二、发挥创业实训基地示范作用,提升创新创业服务能级


   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以下简称“实训基地”)是专注于通过创业实训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国家级公益性创服平台。近年来,杨浦区充分发挥基地示范效应,以实训带动大学生创业就业,在三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
   (一)提供多种孵化模式
   发挥实训基地创业能力实训、产品实验试制和创业企业孵化等三大平台功能,为创业者提供“活动+孵化”“项目+孵化”“研发+孵化”“投资+孵化”“园区+孵化”等多种孵化模式,不断提升创业服务水平和创业成功率。截至2018年底,实训基地入驻孵化团队1498个,孵化成功率约50%,入驻孵化企业3099个,带动就业11432人。其中,在杨浦区起步并扎根的科创企业优刻得带动就业498人,已经成长为国内领先的云计算公司。同时,鼓励区域内产业园区、科研院所等各类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将实训模式实施区域化布局,先后成立了8家区级公共实训平台,实现“一基地多点”的创业实训布局。
   (二)搭建创业实践平台
   充分运用区域内“社区大学生创业园+国家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多层次、全覆盖、差异化的实习基地联合体,搭建提升创业就业技能的创业实践平台。2013年起在全市首推大学生创业实习政策,通过创业实践平台为大学生提供2—3个月的沉浸式岗位锻炼。截至2018年底,累计已有420名大学生参加创业实习。
   (三)开展双创品牌活动
   积极开展“进化圈”“创业职场训练营”等品牌活动,旨在推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为初创企业对接高校人才,助推大学生创业项目落地,提升初创企业对求职大学生的吸引力。

三、打造乐业空间平台,实现创业就业良性互动


   为提高创业企业市场竞争力,带动社区青年更广渠道、更高质量就业,杨浦区积极探索将创业、就业服务的创新项目向园区、社区延伸,打造就业服务新载体——乐业空间。以长阳创谷乐业空间为例,试点5个月来,服务创业就业人群1000余人次,为园区创业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对接服务37家次,帮助企业招录员工40人。目前,乐业空间主要实现了两个功能:
   (一)实现创业企业用工需求和青年大学生求职需求的有效对接
   将创业指导专家志愿者服务引入乐业空间,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在为园区创业团队提供咨询服务、跟踪指导的同时,及时了解团队创业过程中面临的招募合作伙伴及用人需求,针对性组织小型专场面试会,对接匹配合适人才。
   (二)引进一批就业创业服务项目,就近为社区青年提供就业服务
   2013年相继引进就业训练工场和德国商务模拟公司2个国外就业创业服务项目,分别模拟真实人力资源公司和贸易公司运作模式,帮助失业青年学习就业技能、商贸规则,熟悉市场机制,全程参与企业运作,提升创业就业实战能力。截至2018年底,2个项目共累计培训学员499人,其中346人成功就业,2人成功创业。
   下一步,发展改革委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充分发挥双创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优化环境、搭建平台、拓宽渠道,为切实提升创业带动就业能力探索形成更多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做法。
其他文献
在当今的这个复杂的商业环境背景下,企业管理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然而,要想实现企业的良好管理过程,就必须要管理人才具备全方位的知识体系,而在通信部门中工作的专业
期刊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泪膜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0例(70只眼),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观察分析术前,术后1
一生跨越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和新中国,他少年飘零,青年动荡,中年跌宕,老而弥坚。  少时目睹民族积贫积弱,他立誓研究治国理政,从此一生与中国行政管理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他的经历就是一部中国行政管理学和公共管理学“活的教科书”。  他被公认为新中国公共管理学科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把自己一生的热情和心血都倾注到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中。  他是夏书章,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行政管理专业
期刊
真不愿意这样的新闻再发生,不愿意再编辑这样的新闻。个人或许有权停止自己的生命,但是他留给亲人的是永远的伤痛和怀念。谁说生命是条脆弱的直线,绷紧了就会断?生命应该是条
石油企业在参与国际化运营进程中对相当一部分海外石油项目的风险区分缺乏认识,对潜在的风险缺少前瞻性预测与判别。尽快提高和加强中国石油企业海外石油工程承包项目的风险
期刊
[摘 要]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培养目标下,为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针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传统考试制度进行改革的方案。从理论课考核、实践环节考核、考核结果反馈等几方面,以考核方式、考查内容等为主要方向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关 键 词] 就业;环境工程专业;考试制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7-0054-01  一
在2009年中,有许多专家和学者为《古地理学报》审稿,为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古地理学报》编辑部十分感谢各位专家和学者的大力支持。为了感谢各位专家和学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抑郁障碍将成为发展中国家最为严重的疾病负担.但一般人误以为抑郁仅是心情不好而延误诊治,以至病情加重.因此如何认识抑郁很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