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利用教学过程中各种动态因素间的有效交流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活动。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合作意识,还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学习效率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美术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 有效性
那种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课堂教授模式教授这门课程并不科学,因为学生没能在课堂教学中取得直接的教学经验,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便得不到锻炼,而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生怎样上课,合作学习,用以往美术学科教学法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则难以达到这一要求,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对本课程教学的改革便势在必行。
一、在小学美术课堂中需要小组合作学习
从新课标来看,新的美术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在参与探索中、在集体合作的基础上学习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拓宽了学生的眼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从学习本质看,学习的本质是在教师介入下的合作性的活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活动,是相互切磋、相互借鉴的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把各自的学习经验表达出来,在共同分享和交流中领会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从美术课堂出现的情况看,个别学生不带绘画工具、无视课堂纪律等,教师也想过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结果却不太理想。新课改提倡的合作、探究学习,使各位学生为自己学习的效果承担一定的责任,同时,自己的行为也影响着其他小组成员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自己还要为小组团体的荣誉负责。这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行為规范意识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小学美术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存在多样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师生对话、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等。在美术日常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使美术课堂气氛活跃,但也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而合作。高效课堂需要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但在课堂中小组合作时组内成员分工不明确,有的学生忙于完成学习任务,有的学生无事可做,合作环节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学生的自控能力差。有些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使课堂变得自由散漫,教学秩序混乱,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第三,学习效率不高。常常一节课快结束了,教师在进行作业评价了,有些学生还在享受美术创作活动的乐趣,使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三、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变换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中只起主导作用,以组织、协调学习活动为主。教师要引领学生思考和想象,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启发学生对美的欣赏和感悟,鼓励学生表达对美的感受。为了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是学生的顾问,为学生答疑解惑,开阔学生的视野,但不能剥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其次,教师是掌控课堂的“导演”,要灵活驾驭课堂教学环节,做到张弛适度;最后,教师要设计新颖、有活力的课堂,打开学生的思路,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2.在小组合作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
首先,教师应让学生明晰自己在小组内的职责,使其明白不带工具、上课讲话、不完成小组分配的任务,会影响本组成绩和荣誉,使学生形成强烈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这样学生会在小组中互相交流,在班级展示中积极表现,产生“我要学”的欲望。其次,鼓励小组内学生的交流、合作、资源共享。由于每位学生生活的环境不同,所掌握的知识范围和深度也不一样,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和想法,就成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有利条件。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听取他人的认识,逐步完善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成共识,从而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再次。合作学习的任务要贯彻“责任到人”的原则。小组长召集小组成员分析问题,将任务具体分配到每位成员,这样可以使每位学生都有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最后,由于一节课只有45分钟,有时学生可能无法单独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将学生分层,把不同难度的内容分配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大家共同完成,这样就可以将学生的能力发挥到最大,使其及时高效地完成任务。
3.要结合所教单元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合作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方法是多样的,在现实的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到底实施哪一种合作学习形式,需要教师结合教材的重难点、教学内容、知识结构等来选择。如,在上色彩课时,对于光影部分的颜色如何调配,绘画技巧薄弱、创造能力不强的学生便可获得小组其他成员的帮助,但如绘画造型领域的教学内容最好不采用合作学习进行教学。
4.教师合理把握小组合作内容和合作时间,达到效率最大化
首先,教师应精讲,靠学生自身感受美,激发学生对美的渴望。教师要合理地调控课堂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的讨论实践中产生思想碰撞,创造属于自己的欣赏评价标准,提高学生的美术创造力以及表达能力。其次,教师要统筹兼顾小组合作的过程。教师不仅要管理小组,还要让每个小组都有机会体现他们的优势,同时,要对比较弱的小组给以扶持,避免其因边缘化而丧失兴趣。
美术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追求的是“共同进步”的教学境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势不可挡。总之,小组合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是我们教师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我们要积极探讨,努力钻研,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从而促进学生主体发展,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美术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 有效性
那种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课堂教授模式教授这门课程并不科学,因为学生没能在课堂教学中取得直接的教学经验,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便得不到锻炼,而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生怎样上课,合作学习,用以往美术学科教学法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则难以达到这一要求,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对本课程教学的改革便势在必行。
一、在小学美术课堂中需要小组合作学习
从新课标来看,新的美术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在参与探索中、在集体合作的基础上学习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拓宽了学生的眼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从学习本质看,学习的本质是在教师介入下的合作性的活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活动,是相互切磋、相互借鉴的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把各自的学习经验表达出来,在共同分享和交流中领会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从美术课堂出现的情况看,个别学生不带绘画工具、无视课堂纪律等,教师也想过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结果却不太理想。新课改提倡的合作、探究学习,使各位学生为自己学习的效果承担一定的责任,同时,自己的行为也影响着其他小组成员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自己还要为小组团体的荣誉负责。这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行為规范意识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小学美术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存在多样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师生对话、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等。在美术日常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使美术课堂气氛活跃,但也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而合作。高效课堂需要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但在课堂中小组合作时组内成员分工不明确,有的学生忙于完成学习任务,有的学生无事可做,合作环节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学生的自控能力差。有些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使课堂变得自由散漫,教学秩序混乱,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第三,学习效率不高。常常一节课快结束了,教师在进行作业评价了,有些学生还在享受美术创作活动的乐趣,使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三、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变换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中只起主导作用,以组织、协调学习活动为主。教师要引领学生思考和想象,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启发学生对美的欣赏和感悟,鼓励学生表达对美的感受。为了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是学生的顾问,为学生答疑解惑,开阔学生的视野,但不能剥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其次,教师是掌控课堂的“导演”,要灵活驾驭课堂教学环节,做到张弛适度;最后,教师要设计新颖、有活力的课堂,打开学生的思路,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2.在小组合作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
首先,教师应让学生明晰自己在小组内的职责,使其明白不带工具、上课讲话、不完成小组分配的任务,会影响本组成绩和荣誉,使学生形成强烈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这样学生会在小组中互相交流,在班级展示中积极表现,产生“我要学”的欲望。其次,鼓励小组内学生的交流、合作、资源共享。由于每位学生生活的环境不同,所掌握的知识范围和深度也不一样,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和想法,就成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有利条件。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听取他人的认识,逐步完善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成共识,从而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再次。合作学习的任务要贯彻“责任到人”的原则。小组长召集小组成员分析问题,将任务具体分配到每位成员,这样可以使每位学生都有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最后,由于一节课只有45分钟,有时学生可能无法单独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将学生分层,把不同难度的内容分配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大家共同完成,这样就可以将学生的能力发挥到最大,使其及时高效地完成任务。
3.要结合所教单元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合作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方法是多样的,在现实的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到底实施哪一种合作学习形式,需要教师结合教材的重难点、教学内容、知识结构等来选择。如,在上色彩课时,对于光影部分的颜色如何调配,绘画技巧薄弱、创造能力不强的学生便可获得小组其他成员的帮助,但如绘画造型领域的教学内容最好不采用合作学习进行教学。
4.教师合理把握小组合作内容和合作时间,达到效率最大化
首先,教师应精讲,靠学生自身感受美,激发学生对美的渴望。教师要合理地调控课堂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的讨论实践中产生思想碰撞,创造属于自己的欣赏评价标准,提高学生的美术创造力以及表达能力。其次,教师要统筹兼顾小组合作的过程。教师不仅要管理小组,还要让每个小组都有机会体现他们的优势,同时,要对比较弱的小组给以扶持,避免其因边缘化而丧失兴趣。
美术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追求的是“共同进步”的教学境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势不可挡。总之,小组合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是我们教师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我们要积极探讨,努力钻研,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从而促进学生主体发展,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