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饱和粉土路基内水分迁移规律试验研究

来源 :岩土力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jing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载作用下非饱和粉土路基内部的水分迁移规律,对研究重载铁路在浸水状态下的路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范德堡原理,利用土样的电阻率特性,研制出一套基于GDS动三轴仪的非饱和土样含水率分布规律测试系统.利用该系统开展浸水动三轴试验,并对试验过程中非饱和试样的分层含水率进行连续测试,探究土样的初始压实度、动载的动应力幅值对非饱和土样内部水分迁移的影响规律.结果 表明:该测试系统可在动三轴试验过程中对非饱和试样的分层含水率进行实时、无损、连续地测定,测试结果的最大误差为0.7%;非饱和土样在动载作用下随其含水率逐渐增大,土样的初始压实度对电阻率的影响程度减弱,接近饱和含水率时可忽略;土样初始压实度、含水率与土体电阻率具有确定的函数表达式,并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及唯一性.结合试验结果分析认为:降雨及动荷载共同作用下,路基内水分在某一深度土体积聚,该区域孔隙水压力增大,强度降低,导致翻浆冒泥病害的发生;路基压实度及列车轴重增大,均会抑制路基内水分向下部迁移,有助于路基的稳定,但轴重增加,可能导致路基的失稳,当轴重大于临界动应力时,路基将发生破坏.
其他文献
稻壳灰与土体混合应用,一方面废弃资源再利用,环保,又可增强土体强度.通过三轴试验,研究不同比例稻壳灰混合黏土及其加筋土应力-应变性能、强度特性以及不同应变水平下模量、
目的 :探讨超声成像联合声触诊定性弹性成像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2年5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2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共82个
麦积山石窟砂砾岩在盐分参与下出现粉化、剥落等现象,这大大加速了石窟岩体的风化进程.通过对砂砾岩进行毛细迁移及循环劣化试验,研究了硫酸盐在砂砾岩中的运移规律,分析了盐
基于饱和砂土自由场地大型振动台试验,利用加速度记录的线性方法反演得到模型地基土动剪应力-动剪应变,并根据流体动力学相关理论,引入非牛顿流体中的表观黏度、零剪切黏度等
红黏土水敏性强,添加石灰等碱性材料处治后,能获得即刻的改良效果,但由于红黏土呈弱酸性,石灰改良后其长期性能会衰减.为提高石灰稳定红黏土(简称La+L)的长期性能,添加偏高岭
以京沪高铁CRH380BL高速动车组为原型,根据相似定律设计完成了1∶10比尺的铁路有砟轨道路基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分析了路基的加速度、土压力和位移响应规律.模型尺寸为9.6 m
为准确描述不同固化剂掺量Wg下镁质水泥固化土的力学特性,通过开展不同Wg下固化土的室内试验,提出了镁质水泥固化土的非线性本构模型.采用新型环保的镁质水泥复合固化剂加固
目的:   阿托品是临床控制青少年近视的经典药物,大量的动物实验也提示,阿托品能够抑制实验性近视的发生和进展。本研究旨在研究应用1%硫酸阿托品(sulfateatropine,SA)滴眼液对
采用核磁共振、电镜扫描、X射线衍射、单轴压缩等试验手段对某砂岩试样不同温度下(25~900℃)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质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温度对砂岩试样微观结构具有重要
为探讨柔性单桩在水平与上拔组合荷载下的承载特性,开展了两组共6根单桩室内模型加载试验.其结果表明:相比于纯水平受荷桩的极限承载力Hu1,预先施加不超过0.5Tu1(纯上拔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