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指导下的高中作文训练优化策略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w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高中生的作文,大部分内容是编的,故事是假的,情感是虚的。长此以往,学生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怎样讲述真实的故事。新课标要求高中作文教学必须体现“真”。那么,怎样才能体现作文的“真”呢?这就要从作文的写法入手。作文是通过对文字的艺术加工,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去再现生活,所以学生可以从材料和写作技巧等方面入手来实现作文的“真”。
  一、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布置写作主题,讲解一些行文的结构和技巧,让学生根据这些去写作。刚开始,许多学生还能接受这样的写作方式,但是时间久了,他们摸清了教师的“套路”,越来越不喜欢这种写作方式,就会产生排斥心理。
  这种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甚至限制了学生的思想自由,导致学生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写作。许多学生在写作时不写自己身边真实发生的事情,不能把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作文。所以,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告诉学生:要敢于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要敢于写“真话”,因为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往往比那些缺乏真情实感、不写真实事件的作文得分要高。
  例如,在学习必修一“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这一专题内容的时候,教师应该强调:大多数人的生活没有差别,都是平平淡淡的,有些学生就会认为不能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到写作素材,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虽然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是平平淡淡的,但生活中也会有一些让自己感动、生气、伤心的事,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学生要想写出触动人心灵的作品,就需要用心去感受生活,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如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可以写母亲早上起来为孩子做早点。如果将这件小事展开叙述,就会发现,母爱往往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上。
  另外,学生写不出好作文,还有一个原因是压力太大,一看到写800字就犯难,甚至有学生说自己一写作文就“一个头两个大”。其实只要放下心中的包袱,轻装上阵,就能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把写作当成一种享受。
  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高分作文往往融入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学生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够勇敢地打破传统写作模式的束缚,在作文中张扬自己的个性,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提高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擦亮眼睛,捕捉生活中的美好
  许多学生认为自己每天过着平凡的生活,做着同样的事,说着同样的话,如果让他们记录生活中的美好,对他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身边其实并不缺少美好的事物,只是缺少能发现美好事物的眼睛。所以,要想记录生活中的美好,首先得有一双善于捕捉美好事物的眼睛。
  其实,对学生来说,写作是情绪理智地发泄,通过写作,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但是大多数高中生的学习时间很紧,没有多少闲暇时间,更没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就使得很多学生缺乏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对此,教师应采取措施,引导学生主动关心国家大事,更要留心身边发生的一些琐事。
  例如,在学习必修一“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这一专题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留心生活细节,感受生活的美好。比如学生想要写教师工作认真、任劳任怨,就要细心观察教师上课时的状态、批作业时的状态。只要细心观察,就能抓住人物的特点。而且,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在写作文之前,一定要先弄明白:自己想要表达什么情感,想要告诉读者什么道理,想让读者从自己的文章中学到什么,从哪个角度出发可以更容易抓住读者的眼球,也更容易抒发情感。
  作为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可以引导学生留意身边的琐事;还可以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同学,和同学互帮互助,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要鼓励学生用心体验生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身边美好的事物。
  三、实施综合性作文评价
  虽然说班级学生都是坐在同一间教室听同样的教师讲课,但不可否认的是,学生之间存在一些差异。每位学生在拿到同样的试卷时感受是不一样的,他们的理解能力也不一样,这就导致学生对同一教材的理解也不一样。如果教师用同样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那么,对很多人来说,是极不公平的。
  比如,如果教师以优等生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那么这个标准适合大多数优等生,但对那些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来说,就很难达到要求;如果教师以学习不太好的学生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那么这个标准适合那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但对于那些优等生来说,就不合适。教师在进行作文评分的时候,也会发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所以,教师一定要采用不同的评分标准,就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例如,在学习必修一“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这一专题时,不同学生写的作文给读者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文笔好的学生三言两语就可以写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这时,教师就应该表扬这名学生,并对他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是平时文笔不怎么好,也不怎么喜欢写作的學生写到这样的程度,那么教师一定要在班级对这个学生提出表扬,并且要鼓励学生继续保持这股劲头。
  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要求是:学生在作文中张扬个性。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去引导。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在批改作文的时候关注每一个学生,对他们取得的微小的进步给予表扬与鼓励。对学生来说,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就是对自己的肯定。
  作文其实和说话一样,只不过说话是用嘴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作文是用笔记录自己的真实情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教育学生不应该说谎,那么在写作的时候也不可以瞎写,一定要写下自己的真实情感,写下自己身边真实发生的故事。
  另外,说话讲究技巧,写作也要讲究技巧。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除了指导学生要写真话、抒真情,还要教给学生一些写作技巧,这样就会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学生的作文成绩。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受到社会、家庭与学校的高度重视。而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提高幼儿看图说话的能力,是培养他们认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教师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幼儿看图说话的能力。  当然,幼儿看图说话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漫长的过程,也需要长期坚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幼儿进行有效指导,从而达成培养他们看图说话能力的目标。  一、
期刊
作文是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学生可以通过作文表达想法、见解与见闻。因此,作文必须与现实生活有机联系,否则就会显得平淡乏味。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观察与体验,使其获得真情实感,深入挖掘生活中的作文素材,才能写出更富感染力与生命力的文章。  一、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引导,使学生能够认真地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深入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将作文和现实生活进行有机关联,丰富个人
期刊
统编教材单元编写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上。精读课文与单元写作之间读写相融,为写作练习提供了有效的支撑,教师可以采用写作先行的理念,捕捉学生写作单元作文时存在的漏洞和共性问题,借助单元精读课文所起到的范例作用,厘清读与写之间的联系,从而明确精读课文的教学价值,为提升写作教学的效率奠基。笔者就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一、借课文范例支架,
期刊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河流是母亲身上的血液。她为我们灌溉农田,喂养鱼虾,养育着我们。但我们对她做了什么呢?曾经那清澈见底的小河去哪儿了?  你看,那工厂的烟囱每天都排出浓浓的黑烟,犹如一条条巨龙盘旋在天空。还有生活废水、工厂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入小河,整条河的河水乌黑混浊。你再看,小河的两岸,堆积如山的垃圾,一眼望去,五彩缤纷的塑料袋在風中翩翩起舞,好像在嘲笑人们的无知呢?啊,清澈的小河,你去哪
期刊
新课改要求教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加入一些趣味性元素。这样一方面可以从生活中汲取教学素材,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开展写作练习。既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够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产生更多的写作动力,从而有利于提升写作教学的效率。  一、趣味性對小学写作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语文课的排斥多源
期刊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针对第三学段的写作训练明确提出: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根据课标的理念和要求,统编教材在第三学段设置了多个想象性的写作练习。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表达中妙笔生花,写出想象力丰富的习作呢?笔者围绕统编版五上习作四,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和思考。  一、围绕可感情境,唤醒学生的想象动力  想象不是说想就能想,更不是教师直接布置任务,学生就能顺势完成的。如果
期刊
随着统编教材的使用和“以生为本”理念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多,如教学安排不合理、教师缺少方法指导、学生写作兴趣不浓等,导致学生的写作能力低、作文教学效果差。而提升作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下面,笔者将结合小学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实践,分析有效教学方法,以期对教学效率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注重写作兴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作文教学更加注重采用多样化手段授课,思维导图是采用更加直观形象的结构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习,激发学生潜能,提升学习效率。因此,本文以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为主题展开分析,阐释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方法的意义,再提出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的可行性。  一、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整理学生写作思路的探究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采
期刊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发挥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使作文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小学作文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措施。  一、重视学生口语能力的表达,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制力较差,对于学习的态度主要凭借主
期刊
写作是小学语文课程重要的教学内容,然而,在当前语文课堂上,我们能看到,写作教学仍旧存在教育理念僵化、读写分离,以及评价不合理等问题,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始终得不到提升。所以,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写作的难题,教师应当主动应用阅读教学帮助学生积攒写作经验,应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应用多元评价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改进方法,以便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提升写作能力,掌握写作技巧。  一、巧用阅读,学习经验  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