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策略,帮助学生化解写作难题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lclu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小学语文课程重要的教学内容,然而,在当前语文课堂上,我们能看到,写作教学仍旧存在教育理念僵化、读写分离,以及评价不合理等问题,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始终得不到提升。所以,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写作的难题,教师应当主动应用阅读教学帮助学生积攒写作经验,应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应用多元评价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改进方法,以便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提升写作能力,掌握写作技巧。
  一、巧用阅读,学习经验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编者选择了许多名家之作,这些作品不仅表现了真挚的情感,也彰显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学习这些写作技巧,能夠帮助学生快速找到写作规律,提升写作能力。所以,在组织学生开展写作练习时,教师应当重视阅读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善于从教材中挖掘素材,并引导学生学习情感表达方法、写作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以《桂花雨》这篇文章为例,作者采用“寄情于景”的方式,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寄托在了桂花雨上,使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桂花的美好,以及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在学生写作前,教师先组织学生解读课文,学习作者表达情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仿写练习,在模仿作者语言表达形式的过程中逐步摸索出将情感寄于文字的技巧,实现写作能力的提升。
  可以看出,教师从教材上选择恰当的文章,引导学生学习文章中的语言表达方法和谋篇布局技巧等,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掌握写作技巧,使学生更快地自主写作,提升写作能力。
  二、巧用情境,激发兴趣
  学习最大的动力,来源于对阅读的兴趣,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来源。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之主动将注意力聚焦在写作练习中呢?写作需要一定的灵感作为基础,而灵感的产生则需要一定的情境作为支撑,所以,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教师可以结合写作的主题,创建相应的情境,以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唤醒自己的情感记忆和内心共鸣,写出更加自然真实的文章。
  例如,在组织学生以“美丽的祖国”为主题写作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创建直观情境,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先提出“你有没有旅游经历,你都去过哪些地方”等问题,将学生的思绪一下子拉回旅游时的场景之中,使学生在回顾旅游时光中,形成对山河湖泊的初步印象。随后,教师播放介绍我国自然风光的视频,让学生的目光紧紧跟随视频中的镜头,领略我国的大好河山,并基于动态的情境产生对我国山河的赞美之情。之后,教师再组织写作,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与视频中的情境融合,从而写出赞美自然的文章。
  显而易见,教师借助现代媒体技术创设直观的情境,能够带给学生更有冲击力的视听感受,使学生在与情境的交融中,产生写作的欲望,并写出更有吸引力、更加真实的文章。
  三、巧用评价,有效修改
  作文评改是写作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学生写完文章后,都是教师直接评价学生的文章,然而,教师的评改任务重,面对数量众多的作文,很难真正详细地批阅每篇作文,指出文章中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上存在的问题。所以,为了让学生的文章得到更为中肯的评价,教师可以创新传统写作评改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评价之中,以便在打造多元参与的评价过程中,逐步提升作文评改的效率。
  以“我的宠物”为主题,组织学生写作时,教师就可以将评价的环节分为三个部分,使学生得到精修的建议。首先,教师先组织自评,引导学生修改文章中的错别字和病句,使文章语言更加通顺。其次,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互评,引导学生从同伴的修改中,认识到自己在结构安排、遣词造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同伴的建议再次修改文章,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最后,教师再综合评价文章,指出文章在立意上可以改进的地方,以便学生结合教师的评改意见,进一步地认识自己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努力的方向。
  不难看出,教师创建多元参与的评改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认真地审读自己的文章,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并让学生在多元修改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全面地了解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有效地改进。
  总而言之,帮助学生化解写作中的难题,并非三言两语就可以实现的,也不是简单地依靠上述策略就可以彻底解决的。所以,在未来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当继续创新,并广泛应用新方法,以便在积累经验的过程中,打造完善的写作指导体系,使学生产生写作的动力,掌握写作的技巧,从而稳步提升写作能力。
其他文献
伏尔泰曾说过:“生命在于运动。”毛泽东爺爷也说过:“坚持数年,必有好处。”在一次次期盼中,我迎来了这周的第一节体育课。  体育老师让我们赛跑,我想:这可难不住我,简直太容易了!  同学们在起跑线上一字排开,哨声一响,一个个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  我和好朋友若希并驾齐驱,时不时使几个眼色,想要一起加速。这时,我又使了个眼色,要求一起加速,可若希身体往左边倾斜,脚崴了一下,抽筋了,她一下子跌倒在地,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受到社会、家庭与学校的高度重视。而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提高幼儿看图说话的能力,是培养他们认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教师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幼儿看图说话的能力。  当然,幼儿看图说话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漫长的过程,也需要长期坚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幼儿进行有效指导,从而达成培养他们看图说话能力的目标。  一、
期刊
作文是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学生可以通过作文表达想法、见解与见闻。因此,作文必须与现实生活有机联系,否则就会显得平淡乏味。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观察与体验,使其获得真情实感,深入挖掘生活中的作文素材,才能写出更富感染力与生命力的文章。  一、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引导,使学生能够认真地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深入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将作文和现实生活进行有机关联,丰富个人
期刊
统编教材单元编写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上。精读课文与单元写作之间读写相融,为写作练习提供了有效的支撑,教师可以采用写作先行的理念,捕捉学生写作单元作文时存在的漏洞和共性问题,借助单元精读课文所起到的范例作用,厘清读与写之间的联系,从而明确精读课文的教学价值,为提升写作教学的效率奠基。笔者就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一、借课文范例支架,
期刊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河流是母亲身上的血液。她为我们灌溉农田,喂养鱼虾,养育着我们。但我们对她做了什么呢?曾经那清澈见底的小河去哪儿了?  你看,那工厂的烟囱每天都排出浓浓的黑烟,犹如一条条巨龙盘旋在天空。还有生活废水、工厂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入小河,整条河的河水乌黑混浊。你再看,小河的两岸,堆积如山的垃圾,一眼望去,五彩缤纷的塑料袋在風中翩翩起舞,好像在嘲笑人们的无知呢?啊,清澈的小河,你去哪
期刊
新课改要求教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加入一些趣味性元素。这样一方面可以从生活中汲取教学素材,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开展写作练习。既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够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产生更多的写作动力,从而有利于提升写作教学的效率。  一、趣味性對小学写作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语文课的排斥多源
期刊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针对第三学段的写作训练明确提出: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根据课标的理念和要求,统编教材在第三学段设置了多个想象性的写作练习。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表达中妙笔生花,写出想象力丰富的习作呢?笔者围绕统编版五上习作四,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和思考。  一、围绕可感情境,唤醒学生的想象动力  想象不是说想就能想,更不是教师直接布置任务,学生就能顺势完成的。如果
期刊
随着统编教材的使用和“以生为本”理念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多,如教学安排不合理、教师缺少方法指导、学生写作兴趣不浓等,导致学生的写作能力低、作文教学效果差。而提升作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下面,笔者将结合小学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实践,分析有效教学方法,以期对教学效率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注重写作兴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作文教学更加注重采用多样化手段授课,思维导图是采用更加直观形象的结构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习,激发学生潜能,提升学习效率。因此,本文以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为主题展开分析,阐释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方法的意义,再提出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的可行性。  一、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整理学生写作思路的探究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采
期刊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发挥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使作文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小学作文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措施。  一、重视学生口语能力的表达,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制力较差,对于学习的态度主要凭借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