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治方法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1例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1例,女10例。年龄38~79岁,平均57岁。肿瘤位于右肾29例,左肾2例。癌栓分级:Ⅰ级20例,Ⅱ级8例,Ⅲ级3例。31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20例采用患侧肋下斜切口,10例采用经腹直肌切口,1例采用腹部反"L"形切口。其中3例术前行靶向药物治疗。
结果3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病理诊断为透明细胞癌30例,Fuhrman分级Ⅱ级17例、Ⅲ级8例、Ⅳ级5例;嫌色细胞癌1例。5例伴肾门淋巴结转移。16例术后行靶向药物治疗,其中索拉非尼10例、舒尼替尼6例;6例予自体肿瘤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免疫治疗。31例术后随访4~60个月,中位生存期44个月。1、3、5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100%、52%和39%。癌栓分级Ⅰ/Ⅱ级和Ⅲ级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1.5%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Fuhrman分级Ⅱ级和Ⅲ/Ⅳ级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4.1%和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局部淋巴结有转移者和无转移者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40.0%和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结论手术治疗可使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长期生存。术后总体生存率可能与癌栓分级、Fuhrman分级和局部淋巴结转移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