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孙中山的缺失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xue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人评论康有为、孙中山常常施墨于其得意处,而回避其败笔。现择其败笔中荦荦大者,揭示出来。
  康有为是维新派首领,官至工部主事,多次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变法。国难当头,知识分子站出来大声疾呼,接连上书,直至被皇帝采纳,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多见的。他组织了强学会、圣学会、保国会等组织,并办报纸宣传改良。
  康有为的最大缺失在于,他不安于改良家的名分,反而弃大而就小,觊觎圣人、学者的名分。这是非常让人不解、遗憾与痛心的。学者之可贵就在于他以天下为己任,造福于民,造福于社会。改良家乃是极有价值的学者,是学者中的佼佼者。得到改良家名分,已属大幸,夫复何求?
  康有为为著书而著书,反而心有余而力不足,弄巧成拙,暴露了学术上的浅薄。他写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便有抄袭嫌疑,犯了文坛之大忌,书中的主旨多出自四川学者廖平的《辟刘篇》。廖平其人没有心计,城府洞开,在《辟刘篇》尚未正式出版之前就让康有为过目。而《知圣篇》的内容,最少也稀稀拉拉向康有为讲过。康有为得廖平的思想如饮甘泉,不久就写出了《新学伪经考》与《孔子改制考》两部书。书一出版即遭非议,人们纷纷指责康有为抄袭,成为当时有名的学术公案。梁启超说,康有为"见廖平所著书,乃尽弃其旧说",一语道出了廖对康的影响。假如康有为以改良家为最高荣誉、不做空头学问的话,形象会更高大,影响力会更久远。
  孙中山建立了用三民主义支撑起来的共和制,不仅外变,内也变;不仅名异,实也异。这是孙中山伟大的地方,也是尽人皆知的。倒是孙中山的败笔尚未引起世人充分的注意。
  孙中山的第一个缺失是言行不一。孙中山讲民权,可是连他的党员都得不到人权保证,加入国民党按手模就是对其人权的践踏。为此,黄兴等一批志士嗤之以鼻,弃之而去。孙中山没能与当时一流的精英联手,乃是他未能成大事的最主要原因。革命尚未成功就搞起个人崇拜,有悖于铲除专制的革命初衷。
  孙先生讲民族,但是为筹措足够的革命经费,险些付出了出让国土的代价。如果国土都可以谈判的话,岂不是为了革命而革命?孙先生讲民生,却没有考虑实行土地改革,有人说战事繁忙来不及,这个理由并不充分,兹事体大,岂容忽视。孙先生最少应该把一半精力用于这件事情才对。孙先生的第二个缺失是提出了一些有毛病的政治口号,如"驱逐鞑虏"、"平均地权"、"天下为公"等。"驱逐鞑虏"带有民族复仇情绪,有一竹篙打一船人之嫌,任何以种族划分敌我的革命都是不人道的。"平均地权"与历代农民起义的口号如出一辙。若真的人人平均享有地权的话,这个国家就什么大事情也做不成了,于国于民两不利。"天下为公",本意是指国家政治为公物,不是私物,但滥用这个口号极易引起误会,不用也罢。
  孙中山的第三个败笔是以党代政,为其后蒋介石的"党天下"埋下了伏笔。1924年孙先生提出"以党建国"、"以党治国"、"党在国上"等一系列为党天下鸣锣开道的口号,使得后来蒋介石的独裁政治有了依据。国民党的党天下把民主扼杀殆尽,给中国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
  (原文载《大家参考》2000年第4期,作者王澍。景林摘编)
其他文献
高考的功能在于为高校选拔人才,同时对中学教育进行引导。为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提出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理念,以考试评价引导研究性学习,尤其是基础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进而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应该大力提倡。  然而,曾几何时,高考与研究性学习被认为是互相抵触乃至势不两立的事物。当许多学校面对沉重的升学压力时,不得不将研究性学习这个课程标准中的新生事物抛在一边或者敷衍了事。这一方面与人
期刊
读《胡绳关于撰写〈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书的谈话》,能够深切体会到先生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对中国近代史曾经有过相当深邃的思考。例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是进步的事情”;中国革命中国民党和共产党的人都很少,大多数是中间势力,而“中间的力量自发顺着的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中间势力的态度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近代中国有两次机会有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一次是1927年国共合作,另一次是
期刊
[摘要]1961至1962年包产到户广泛出现并引发党内意见分歧后,毛泽东首先对党内高层进行了社会主义教育。在认为高层问题基本解决后,继而发动了针对社会基层的1963年社教运动。由于运动中党内高层的意见分歧再度暴露出来,毛泽东由此断定这一意见分歧不是认识问题而是立场问题,不是"马克思主义化得不够"的问题,而是修正主义的问题。这种认识的转变导致他放弃了社教运动,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关键词]毛泽
期刊
[关键词]SOLO分类评价理论,历史思维训练,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23-0055-05    一、问题的提出    SOLO分类评价理论,是20世纪后期由香港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比格斯、克莱斯两人在研究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过程中提出的。他们认为,在总体认知结构发展的每个阶段都还会有几个不同的水平,而这些水平可以通过学生在回
期刊
编者按:《世界知识》杂志今年第5期刊登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黄安年教授的文章《从"认识到"到"承认"--中美〈上海公报〉和〈建交公报〉中的不同表述》,文中批评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所编高级中学《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有关这个问题的表述。文章发表后,本刊编辑部陆续收到一些中学教师的来信来电,询问应如何在教学中讲解《上海公报》问题。究竟是教材表述错了,还是黄先生的文章有误?为此,本刊采访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有关同志
期刊
关于北美独立运动的起因,人们通常认为英国对殖民地的政策构成"殖民压迫",殖民地居民不能享有平等的权利,受到母国的"掠夺";甚至将独立战争视为"民族解放",暗指英国对北美的统治构成"民族压迫"。自20世纪中期以来,美国学者大多不再从这个角度解释美国革命的起源,而更加注重殖民地的内部变动和北美居民的态度、想法和活动。    一、殖民地的性质和北美居民的地位    北美的殖民地是由英国人定居、英国人统治
期刊
[摘要]海军裁军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帝国主义列强裁减军备活动的一项内容。当德、意、日法西斯对世界和平已构成严重威胁时,英美两国缺乏充分的认识,伦敦海军会议上,在日本宣布退出会议,完全不受海军裁军条约的限制时,仍坚持签订新的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导致两国海军建设的严重落后,削弱了抵抗法西斯侵略的能力。  [关键词]海军裁军策略,第二次伦敦海军会议,日本退出会议,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The London N
期刊
戚俊杰、刘玉明主编的《北洋海军研究》第二辑,目前由天津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内容由“北洋海军与甲午之战”、“近代海防教育”、“人物述评”、“反思与启示”、“史料辨伪”等五部分组成。  继1999年问世的《北洋海军研究》第一辑之后,史学界对于北洋海军及甲午战争史的研究与探索,又有了新的进展。《北洋海军研究》第二辑所收录的,就是有关专家学者具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  (一)研究领域拓宽。以前,
期刊
众口一词以“郑和下西洋”为爱国主义教育事例    现行高中中国古代史课本第六章第六节《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重点是介绍郑和下西洋及中俄雅克萨之战的历史。对于郑和下西洋的原因,教科书写道:“为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要,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说到下西洋的情节与意义:“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空前的。
期刊
清咸丰十年七月下旬,英法联军屡败清军,兵临通州。咸丰皇帝扬言御驾亲征,但又同意英使入京换约,随即提出,英法使臣亲递国书需行跪拜礼。试想当年马戛尔尼使华,觐见乾隆帝,尚且只肯屈一膝,如今联军胜券在握,其使节岂肯向清帝匍匐称臣?就在巴夏礼等愤而中止谈判,策马回营的当天,即八月初四(9月18日),载垣立即公布皇帝宣示逆夷反复状的诏书,并遵皇帝密谕,命僧格林沁派兵截拿巴夏礼等。  显然英法联军头目没有料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