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殖民政策与北美独立运动的兴起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heaix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北美独立运动的起因,人们通常认为英国对殖民地的政策构成"殖民压迫",殖民地居民不能享有平等的权利,受到母国的"掠夺";甚至将独立战争视为"民族解放",暗指英国对北美的统治构成"民族压迫"。自20世纪中期以来,美国学者大多不再从这个角度解释美国革命的起源,而更加注重殖民地的内部变动和北美居民的态度、想法和活动。
  
  一、殖民地的性质和北美居民的地位
  
  北美的殖民地是由英国人定居、英国人统治的海外拓殖地,而不是英国人统治其他民族的被征服地。根据当时的政治惯例,北美殖民地作为英国的海外领地,其政治属性和土地权利均来自英王的授予,英国政府因此对其拥有合法的主权和管辖权。英国政府采用管理海外领地的方式,尽可能完整地将本土的社会结构、政治体制和法律体系移植到北美,按照英国政府自身的模式和功能来设计和建立各殖民地政府。每个殖民地近乎是半独立的政治实体,可以制定不违背英国法律的地方法令法规,其议会下院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掌握了财政权和总督薪俸的拨款权,成为殖民地权力结构的核心。地理阻隔极大限制了英国对殖民地的控制效力,加上北美居民的自治能力不断增强,北美政治精英实际上和母国分享了对殖民地的统治。保守地说,殖民地也是和英国本土的地方政治单位平行的政治实体。
  既然殖民地是英国人建立和统治的海外领地,那么殖民地英裔居民自然就是英国国民,而非受异族统治的"二等臣民"。他们和英国本土居民享有同样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不仅英裔居民在理论上拥有如此政治和法律地位,即使是进入殖民地的非英裔移民,亦可通过适当的程序入籍。在现实生活中,北美居民的权利和利益确实受到法律的保障。
  应当特别指出,1763年以前,英国在和平时期没有在北美驻扎常备军,殖民地居民对英国主权的承认与服从,并非出自武力威慑和暴力强制,而是基于国家认同和利益需要的一种自愿选择。
  
  二、英国对北美的统治及其后果
  
  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的初衷,在于扩大和其他欧洲国家竞争的实力,传播基督教,安置国内过剩人口,发展贸易和增加财富。至于那些自愿移居北美的普通移民,其意图不外是摆脱在母国的不如意境况,寻求更好的生存发展条件。在殖民地的发展扩张中,这两种利益都得到了部分满足。
  从整体上看,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政策具有一个长期性的特征:政治管理比较宽松,经济控制则相对严厉,在整体上是消极的,其主旨在于防止殖民地摆脱对母国的忠诚和依附,不是主动地规范其社会发展道路。英国政府的政策意图和实际效果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英国派去的总督有时对母国的指示阳奉阴违,乃至公然抵制。因此,殖民地所受英国的政治控制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在英国宽松的控制下,殖民地自治不断强化。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殖民地事务大部分掌握在北美居民自己手中。北美社会力量的成长和自主意识的增强,使自治成为一种不可扼制的取向,在某种意义上,独立运动正是这种自治倾向发展到极点的结果。
  在经济上,英国对殖民地施加了更多、更严格的限制。其基本政策,一是要维持其对母国的依赖,二是使之对母国经济具有互补性。如对殖民地的制造业予以限制。但以往的历史研究对限制作了过分的强调,而实际上这些限制很少得到严格执行。在一些殖民地居民看来,耕种土地和从事渔业,比制造业更有利。殖民地居民从英国进口货物,不仅质量较好,而且价格比自己制造的要便宜得多。直到革命前夕,北美居民才开始对限制的政策提出质疑。
  某种理论认为,母国对殖民地的经济政策通常是以掠夺为特征的。对此需要做具体的分析。如以种植业为主的北美南部是英属美洲的富庶之区,那里的种植园主富甲一方。难以想象成千上万渴望致富的英国人千里迢迢地迁居美洲,不过是自投罗网地接受母国的"掠夺"。殖民地经济的确为英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同时北美社会自身的财富也在不断增长。
  由此可见,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统治不是以压迫和掠夺为主要特征的,并没有造成普遍的贫困。相反,在英国的羽翼之下,北美获得了政治自主性的成长空间和发展经济的机会,在资源和财富上与当日欧洲最发达之国无分轩轾,而且社会更为稳定和有序。在一定意义上说,1763年以后北美居民所反对的并不是英国的"压迫"和"掠夺",而是"殖民地"这种地位所固有的从属性和依附性,要求以独立自主的身份立足于世界。
  引发反抗风潮的是征税措施。英国的国债达到135亿英镑,北美的防务每年还需要支出40万英镑;而英国国内税收已经高达20%,英国政府和纳税者自然就将目光转向殖民地。英国政府决定将在本土施行已达数十年之久的印花税推广到北美,但税额轻于英国,合人均1先令。该法首次使英国的征税权渗透到内部税收领域,触及殖民地在大英帝国内的宪法地位,从而使问题超越了单纯的税收,而成为关系殖民地地位的政治问题。
  殖民地居民极力抵制英国的政策。他们出版了无数小册子和文章,发布了一个接一个的决议,递交了许多请愿书,或指斥英国的政策,或阐述殖民地反对的理由和原则,或要求废止新出台的政策。各地还发生民间暴力事件,纽约和波士顿还演成流血惨剧。
  英国采取了应对措施。为了控制波士顿的局势,英国政府调两个团进驻波士顿。不过,英国政府还是取消了《印花税法》;反英激进人士也没有遭到逮捕和迫害。英国的各项政策,多数实际上只是一种意图,遇到强烈抵制,便告废止。
  殖民地利用英国的宽大和乏力,使抵制逐步升级,开始建立反英的正规组织,以原有的地方政府、议会下院和新成立的"自由之子社"为中心,形成了反英的领导力量。
  
  三、独立运动的内在动因
  
  殖民地人士虽然一再指责英国在殖民地推行"暴政",实施"奴役"。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这种"暴政"和"奴役"只是一种可能降临的威胁,而不是一种现实。他们在谈论所谓的威胁、危险、暴政、奴役时,都是用假设的语气进行推理,强调的是可能性。所以,有人说,美国革命乃是一场"没有直接的压迫"的革命,而实际上可以说是"理性的结果"。
  但是,仅是一些可能出现的"威胁"就足以促使北美居民不惜流血牺牲来反对英国吗?仅仅凭借宣传鼓动就能煽起一场革命吗?不论将美国革命如何界定,有一点是不能改变的:其最初的和基本的形态是一场摆脱英国统治的独立运动,因此,探讨美国革命的起源,必须首先明了独立运动的动因。
  首先,殖民地在英国的宽松统治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社会自主性趋于成熟,使之难以继续接受英国的管辖。北美在经济上具备了强大的实力,为北美社会的独立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各殖民地在政治上早已实现了有序的管理,特别是随着议会下院的崛起,殖民地居民掌握了很大一部分自治权,各殖民地的社会精英不仅主导着本地的政治生活,而且积累了日益丰富的政治经验。到1760年左右,北美各殖民地的议会下院都已取得支配地位。北美居民只能由他们自己的议会来统治。
  第三,1763年以后,北美居民对于自身的防卫能力有了充足的信心,感到即便没有母国的保护,也能安然无恙。1763年以后,法国和西班牙均从北美撤退,印第安人的威胁大为减弱,母国的保护不再具有关键性的意义。殖民地人士对英国的统治需要时可以接受,不需要时则指斥为"暴政"。
  第四,北美的欧裔居民形成了共同体意识,认为他们是和英国本土居民有所不同的"美利坚人",这使他们具备了联合的心理基础。他们习惯于从自由和权利的角度来审视英国的政策,一旦他们感到自由受到侵犯,就会奋起抗争。他们反对英国的目的,就是要维护他们久已享有的自由。
  独立既非英国的"殖民压迫"所致,也不是某些居心叵测者刻意鼓动的结果,而是受到殖民地社会内部变动的制约,为各种难以预测的情势所推动。英国政府推出"强制措施"以后,难道真的除了武装反抗之外就无路可走吗?这取决当事者从什么角度看问题。如果他们稍稍向英国的权威低头,完全可以像他们北面的加拿大邻居那样,继续安稳地做若干年的"英王臣民",而根本不会沦为"奴隶"。但殖民地精英人士另有考虑,不能按照"逼上梁山"的逻辑来解释;与其说他们是为英国的"殖民压迫"所逼而被动抗争,倒不如说是为争取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发展空间而采取的积极行动。在这个过程中,英国的殖民地政策成为他们攻击的靶子,为他们论证反英独立的合理性提供了一种重要资源。
  (原载《历史研究》2002年第1期,作者李剑鸣,居仓摘编)
其他文献
赵春晨先生新著《晚清洋务巨擘——丁日昌》于2001年1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通读之后,觉得此书有以下特点:   ㈠体例新颖,结构合理。  作者打破了人物评传的传统写作模式,将丁日昌一生的主要思想、事功分为洋务、吏治、外交、海防四个部分,每一部分又按时间顺序进行总分式纵向阐述,横纵结合,不落俗套。在结构安排上,把丁日昌由书生到幕客的早年岁月及1877年归隐后的乡居生活各辟一章,分列首尾,并以余
期刊
[摘 要]60年代初期,在我国的一些农村中出现了包产到户等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其中最为典型的当数1961年安徽推行的“责任田”,即包产到队、定产到田、责任到人,这无疑是对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一大二公”思想的实际否定,在当时产生了重大反响。  [关键词]责任田,农村经济改革,安徽省委,曾希圣  A Review of the “Responsible Field” in Anhui Province d
期刊
一    即使在当今全球一体化呼声甚高,国际文化交流日益广泛,各国关系愈益密切的时代,一些国家仍保持和发展着自己国家的民族文化。我们从服饰文化上即可见一斑,如阿拉伯国家的服饰,印度、巴基斯坦的服饰,韩国的韩服,日本的和服等,一眼看去,就知道是哪个国家的。这些服装具有这样一些特性:其一是民族性,具有这些国家民族的显著的特点。其二是历史性,这些服装体现这些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其三是普及性,举国上下
期刊
目前正在开展的高中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开展多种选修课和研究性学习课程。课程标准的实施,也要求教师对历史有更深入的学术修养。为此,本刊编辑部决定,今后将举办一系列有关高中历史的学术报告会,首次报告会拟于今年8月中旬举行。  报告会的内容如下:  1. 由北京大学历史系茅海建教授做有关鸦片战争的学术报告。茅海建先生所著《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出版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高中历史教学
期刊
叶小兵,1953年生,文革中之69届,下乡六年,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农工。首都师大毕业留校,任教至今,教授,硕导,专攻历史教育学,与人合著《历史学科教育学》、《中学历史教学法》等书。为香港中学所编历史教科书《互动中国历史》,在港甚得好评。  小兵一口京腔,乃地道北京人。乱发、浓眉、落腮胡须,直鼻梁上架一付金边眼镜。若蓄发留髯,艺术家也。谈话滔滔不绝,至强调处,眉宇飞扬,二目圆睁,抑扬顿挫,感染力极
期刊
高考的功能在于为高校选拔人才,同时对中学教育进行引导。为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提出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理念,以考试评价引导研究性学习,尤其是基础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进而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应该大力提倡。  然而,曾几何时,高考与研究性学习被认为是互相抵触乃至势不两立的事物。当许多学校面对沉重的升学压力时,不得不将研究性学习这个课程标准中的新生事物抛在一边或者敷衍了事。这一方面与人
期刊
读《胡绳关于撰写〈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书的谈话》,能够深切体会到先生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对中国近代史曾经有过相当深邃的思考。例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是进步的事情”;中国革命中国民党和共产党的人都很少,大多数是中间势力,而“中间的力量自发顺着的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中间势力的态度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近代中国有两次机会有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一次是1927年国共合作,另一次是
期刊
[摘要]1961至1962年包产到户广泛出现并引发党内意见分歧后,毛泽东首先对党内高层进行了社会主义教育。在认为高层问题基本解决后,继而发动了针对社会基层的1963年社教运动。由于运动中党内高层的意见分歧再度暴露出来,毛泽东由此断定这一意见分歧不是认识问题而是立场问题,不是"马克思主义化得不够"的问题,而是修正主义的问题。这种认识的转变导致他放弃了社教运动,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关键词]毛泽
期刊
[关键词]SOLO分类评价理论,历史思维训练,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23-0055-05    一、问题的提出    SOLO分类评价理论,是20世纪后期由香港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比格斯、克莱斯两人在研究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过程中提出的。他们认为,在总体认知结构发展的每个阶段都还会有几个不同的水平,而这些水平可以通过学生在回
期刊
编者按:《世界知识》杂志今年第5期刊登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黄安年教授的文章《从"认识到"到"承认"--中美〈上海公报〉和〈建交公报〉中的不同表述》,文中批评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所编高级中学《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有关这个问题的表述。文章发表后,本刊编辑部陆续收到一些中学教师的来信来电,询问应如何在教学中讲解《上海公报》问题。究竟是教材表述错了,还是黄先生的文章有误?为此,本刊采访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有关同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