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美在细节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细节”是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充满思辩与灵性的课堂场景。它是一种关注,一种体察,一种创意,它充盈着灵动的智慧,洋溢着人性的光辉。课堂正是有了这样灵动的“细节”,我们的教学才会那样充实饱满,那样激情跌宕,那样隽永俊秀。把握住了“细节”,便留住了一份精彩,营造了一份美丽,那是一种心灵奔放的美,一种生命律动的美。
  这一段美丽的文字,形象地告诉我们细节虽小,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却举轻若重。前不久,偶然的一次课堂上,我就捕捉到了这样一处“细节”。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是一个开放性的单元,主题是《书的世界》。在设计这一单元的教学时,我紧紧围绕“书”精心设计了——“说书”“借书”“读书”“读名著”“赠书”等一系列有效活动。让孩子们在“书的世界”里汲取“知识”,品味“精彩”的世界。
  其中有一个教学环节是引导孩子们为班级捐赠一本自己最喜爱的书,并创办班级图书角。在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的图书角建成了。可还少了点什么呢?是啊,图书角可不能没有图书管理员呀!所以,我决定面向全班同学招募三名班级小小图书管理员。
  第二天下午的第二节课,我们班“竞选小小图书管理员”活动开始了。在我的一番开场白后,许洋铭同学第一个上台演讲。在他的带动下,冯星韵、涂正天、朱贤烨等十几位同学轮番上台讲述自己将如何做好班上图书管理员。等所有参加竞选的同学演讲完毕后,我就开始组织大家为自己心目中最满意的图书管理员投票了。在一双双小手的表决下,班上季惠桐、熊梓序和刘净彤这三位同学的票数最多。自然,他们应当成功当选。
  可正当我要宣布这三位同学成为班上的小小图书管理员时,龚纬颢同学急冲冲地站了起来说:“老师,我觉得他们不能当选图书管理员,他们中的一位同学应当把这个机会让给刚才参加了竞选的涂予婳同学。”顷刻间,教室里一下子砸开了锅,相互议论着,似乎在说:龚纬颢怎么了?我就问他:“为什呢?”他说:“因为涂予婳同学是这个学期新转到我们班来的,而且她目前还没担任过值周班长。所以我觉得应该把机会让给她。”此话一出,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许多,我也沉默了许久。我一方面为我们班上有这样一位心底善良的孩子而感到无比骄傲;另一方面也在想,好你一个小家伙!你的这一问的确难倒我了。该怎么办呢?是按照我们之前讨论的办法做,还是采用龚纬颢所说的刷下一个人,让涂予婳上呢?正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大家一个个在追问:“老师,到底谁是图书管理员呀!”此刻,我脑海里一下子闪现了班级管理界的泰斗李镇西老师的民主管理法。对啊,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呀。因此,我对着大家说:“同学们,你赞同龚纬颢同学的提议吗?”坐在后面的陈丹卉同学立刻站了起来说:“老师,我觉得龚纬颢同学的这种做法是对的,因为他这个星期就是值周班长,他能想到班上还没有担任过值周班长的同学,说明他心中有他人。”随后,陈煜华、常昕琳、胡志轩等一些同学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觉得应当把机会让给涂予婳同学。班上其他同学也一致支持这种做法。“可是,同学们,那应当落选这三位同学中的哪个人呢?”我反问道。这时,大伙儿又是一阵沉默,过了一会儿,周兴峤同学勇敢地站了起来说:“我觉得吧,刘净彤同学应当落选,因为她的票数是三个人中最少的。”接着,姚宇、谭健豪等同学也表达了同样的想法。正当大伙儿正在向这种意见倾斜时,黎雨菁同学站了起来说:“我觉得季惠桐同学应当把机会让给涂予婳。”“为什么呢?”我问道。她说:“因为他本身就是大班长,总不能他又当班长又当图书管理员吧。”此话一出,大家都觉得黎雨菁同学讲的很有道理。这时,刘宇翀同学站了起来说:“我觉得他们三个哪个落选都不太好,因为他们都是我们大家选出来的。所以,我想能不能这样:他们四个人都成为图书管理员。”我马上追问道:“但毕竟我们班只有三大组啊,况且我们的图书角也只有三层呢!怎么需要四个人呢?”刘宇翀说道:“那就让熊梓序、刘净彤和涂予婳三位女同学负责发书,让季惠桐从书架上把书运下来,毕竟那些书还是挺重的,男孩子力气肯定大一些。”我立刻问到大家:“你们同意刘宇翀同学所说的这个做法吗?大家一致欢呼到:“同意”。一时间,班上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终于,班上这次“小小图书管理员竞选活动”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积极参与下结束了。但是,课后,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竞选前,我怎么也不会想到,班上的一个小小图书管理员的竞选,竟然会引发一场大讨论。讨论中,孩子们一个个用稚嫩的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最纯真的想法。特别是很多孩子,小小年纪竟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想问题,很不简单。仔细思量,这不就是我们的教育一直所在追求的求真、向善吗?如果我当时对龚纬颢同学的提议保持沉默或不予理会,我想,那我肯定就听不到孩子们的这些纯真的发言了,自然这节课肯定也少了一份精彩。
  真的要感谢班上这帮孩子们这节课带给我的感动。因为我相信心中有爱的人必将用这份爱温暖更多的人。我衷心的希望爱的种子将一直深植于孩子们的内心,把爱的接力棒一直传递下去,让爱生根、开花、结果。
  (作者单位: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
  编辑/杨帆
其他文献
一提课改,就有人怀疑教师的角色、地位。笔者认为:在任何情况下,教师是课堂的先导,是指挥者,是主帅,是自己每节课改革成败的唯一责任人。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和专业素养;必须从内心深处爱生如子,必须真正深入到学生里面去,和学生多接触,多交流,多进行心理沟通(有条件的要多进行家访,多到学生宿舍里面去),多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多了解学生的疾苦痛痒,多倾听学生的个别和普遍的呼声。不要
【摘要】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又是教学质量的控制者,因此教师的素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时候,应该关注教师的素养问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崇高的人品教育素养,教育观念超前的教育素养,扎实的语文专业知识素养,胜任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能力的素养和教科研能力的素养。也只有具备这些教育素养,才能上好语文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祖国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
【摘要】现代教育的特征充分展现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探究式教学又是一种新的教学活动形式,符合教学改革实际,能破除“自我中心”,促使教师在探索中“自我发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去寻求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为中心。  【关键词】小学课堂 教学方法 探究 自主  一位优秀的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和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然而现实的语文教学恰恰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受“应试”的束缚,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上、课堂里,学生的语文学习窄化成了书本世界的浅层学习,语文与生活成了学生面对的两个互不相关的世界。生活里蕴藏的无穷无尽的语文教育资源无法与语文教材内容融通起来
【摘要】学校进行的“你最喜欢的学科”的调查中,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赧然排在末位。但语文课堂教学的枯燥、缺乏灵性即语文教师的教学缺乏个性无疑是我们不能也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尤其重要。  【关键词】小学教学 趣味性 童话 兴趣 幽默  传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课堂,教师离不开讲台,学生则被禁锢于教室,整天被困于枯燥的听讲、无尽的题海之中。如此的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