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r)双注入单晶硅近红外光发射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ke594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金属蒸气真空弧离子源,将硅和铒离子先后注入到单晶硅中,经快速退火制备出(Si,Er)双注入单晶硅发光薄膜.RBS分析表明铒原子分数接近10%,即原子浓度约1021 cm-3.XRD分析发现,随着Er注量增加,退火态样品中ErSi2相增多.显微结构分析表明,注量条件影响辐照损伤程度、物相变化和表面显微形貌.而这些结构变化将直接决定了(Si,Er)双注入单晶硅发光薄膜近红外区光致发光.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在火控系统中的实际应用,以其中的串口通信为例,讨论了在VxWorksT实现串口通信的关键技术。给出了基本原理、环境配置和程序示例。
【正】 毛泽东思想的阳光雨露,哺育一代新人茁壮成长,雷锋同志的英雄形象,为青年一代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优秀的共产党员、模范的团干部、贫下中农的好后代、我院七五级工农兵
我们过去把经络分为血管性经络与非血管性经络两大类型[1-2],非血管经络是存在于皮肤中的主要的针刺信号传递通路,称之为皮肤信息通路[3]。
Σn-1是Rn(n>2)中的单位圆.对f∈C(Σn-1),记f的连续模为ω(f,.).EδN是f的Fourier-Laplace展开的Cesàro平均的等收敛算子.得到的主要结论是:令f∈C(Σn-1),n>2,δ>n-3/
本文全面地论述了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问题。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干扰源、干扰的传递途径,并介绍了有效抑制和防止干扰的各种措施及其原理。
本文介绍了雷击的危害形式及现行的主要防雷击技术。探讨了在地面雷达综合防雷设计中应考虑的若干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给出了受驱动logistic映射的倍环面分岔数p与驱动频率ω之间的标度关系,并详细讨论了系统参数对环面分岔的影响,获得了环面的倍分岔中断机制及标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