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王勇,我就是一个执着的追梦人

来源 :今日民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DING1229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第十二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上,“密架山猪”的展位前排起了长队,老百姓争相购买。“密架山猪”是楚雄州双柏县鄂嘉镇哀牢山生态畜牧养殖发展有限公司的拳头产品。
  从2014年的2000多头发展到2016年的5000多头,该企业在“领头人”王勇的带领下走过了一条不寻常之路。现在,“密架山猪”不仅荣获了本届农博会金奖,其商标近日还被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
  让我们走进哀牢山,去探访养猪人王勇,听听他的故事。
  >>>>
  "看见家乡独有的自然环境,让我萌生了做养殖业的念头"
  “艰难”,这是王勇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提到最多的一个词。
  采访之前,记者添加了王勇的微信号,他为自己取名叫“老农民”。在没有见面之前,记者一直认为这次的采访对象就是一个养猪专业户。直至踏进他办公室所在的四层小楼,走进装潢别致的办公室,我们才发现想象和现实的差距是很大的。
  王勇
  王勇,楚雄州双柏县人,昆明永源鑫(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3年,昆明永源鑫物资经贸有限公司成立。公司与昆明市物资利用总公司合作,创办了两个废旧物资交易市场,做废旧金属回收、加工、汽车拆解报废、劳务输出等。
  事实上,早在1988年参加工作起,王勇就进入到再生资源行业。昆明永源鑫物资经贸有限公司成立后短短三年时间,王勇又成立了昆明黔道成经贸有限公司、红河永跃物资再生利用有限公司。
  王勇十多年来在商场中的摸爬滚打都带有金属的味道,可就是这样一个成功商人, 却做了一件"亏本"的生意……
  王勇的家乡在双柏县鄂嘉镇,地处哀牢山腹地。这里植被生长茂密,并富有大片原始森林和天然纯净的牧草资源,被誉为 "滇中绿色明珠" "天然大氧吧"。
  独特的自然环境
  王勇说就是这样一个好地方,多年来却不见发展。家乡还是小时候的样子,乡亲的生活也过得艰难。他就想着为它做点什么,带领家乡父老打造一条共同致富的道路。这就是他儿时的梦想!
  起初,刚刚回到家乡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王勇和家里的几个亲戚一起,投资30多万建起了一 个小型养殖基地,以饲养滇中黄牛和云岭黑山羊为主。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论证,最终确立了以当地人长期习惯的生猪养殖为目标,逐步走上了农业的"不归路"。
  2009年,楚雄州雙柏县鄂嘉镇哀牢山生态畜牧养殖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注册资金100万。公司致力于发展生态绿色养殖和野生果林种植。
  >>>>"见我不停地投资,家人和朋友都很担心"
  王勇的性格中多少带有些激进。公司成立之初,凭借着雄厚的资金支持,他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大岭岗、磨江湾、小岭岗、小 河坝、寨子山后山(茶山箐)、 阳太江边基地等六个生态养殖场和密架粮所良种培育繁殖中心, 并流转了数千亩林山林地。
  小岭岗房子
  根据哀牢山的生态地域特征,公司搞起了针对性种植,种植绿化大叶榕小叶榕10000余棵、核桃4000 株、油桃1400株、芭蕉80万株、 玉米300余亩。
  王勇说做农业艰难,投入回报周期太长,一株核桃挂果要十年。一路走来十分艰辛,就连 水、电、路都是自己修的。从2009年做到今天,自己不但没有赚 到一分钱,每年还在这里贴上两三百万。
  朋友们见他不停地往里面投钱,又不见收益,都为他担心。可王勇却说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顾家人的反对,坚持自己的决定。
  2016年,公司配合政府做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1000头猪苗,以每公斤低于市场价8-10元的优惠价供给农户。同时,对成猪包回收,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3-5 元进行整猪回收,把利润都尽可能地留给农户。
  同时,公司还开展了一 对一帮扶扶贫工作,与六户贫困家庭结成了帮扶对子, 并先后为当地提供了60余个就业岗位和季节性用工,每年支付劳务费用200万余元。
  公司先后给家乡带来的投资不少于200万元。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投资越来越多,公司注册资金变更为5000万元。
  眼看投下去的钱越来越多,王勇也会纠结做农业收益慢,想放弃不做了;但他深知创业的艰辛,坚信咬咬牙也就坚持下来了,支撑着他的就是要圆这个养殖梦!
  >>>>“我们的猪肉是最好的”
  在采访中,王勇认为自己不仅仅是卖猪肉的,最起码不是单纯地卖猪肉。他说,要把最生态、最绿色、品质最好的东西带给消费者。
  本着专业的态度,公司邀请了云南动物科学研究院的专家教授,和正大集团、正邦集团联手对各品种猪种都筛选了一遍,最后确定以当地传统山猪为母本,在哀牢山高海拔山区培育改良的特有猪种——“密架山猪”。
  “我们的猪肉是最好的。”王勇谈起“密架山猪”时自信地说。
  猪肉为什么好?是因为在养殖的过程中坚持原始生态的饲养方式。 这是一个无法复制的养殖环境。
  2011年开始,公司在山林里种植以芭蕉、牧草为主的青饲料。仔猪长到20公斤就放上山,呼吸着天然鲜氧,吃着青饲料,喝着山泉水,慢慢长大。
  一般养殖户的生猪3-6个月出栏,这些生猪要在山间林里跑足12个月才出栏。这样自然生长起来的生态猪,无法用工业化标准控制瘦肉率,猪肉自然偏肥。
  就是这种"自然肥"到了市场上反而大受欢迎,买肉的老太太说这才是儿时的味道。
  王勇的自信不仅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也得到了权威机构的肯定。 "密架山猪"肉质通过广州农业标准化技术检测中心、云南农业大学的鉴定,被认定为云南最好的猪肉之一。
  公司获得CHTC质量管理体系认证、CNAS有机转换产品认证;"密架山猪"猪肉产品通过了欧盟SGS检测。王勇愉快地说:"有了这些认证,更坚定了我们的信心。"   " 我们的猪肉贵得有道理。"记者问起"密架山猪" 的市场定价似乎走的是高端路线时,王勇回答道。
  密架山猪的养殖基地地处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旁。为了保证猪肉生态自然,饲养用的青饲料,芭蕉、牧草、玉米等都是自己种植、加工。自然野生放养的方式延长了生长周期,也增加了养殖成本。
  要把"密架山猪"运出去也不容易。猪肉的销售采取店铺直营方式,成本虽略高于其他销售方式,但对猪肉品质可进行有效的管控,保证品质和服务。
  "生态养殖就是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王勇在介绍养殖方式时一直强调生态养殖。对于自己的农产品,他追求的是生态自然、绿色有机。对于哀牢山的自然环境,他更是倍加珍惜。
  神器秀美的“滇中绿色明珠”
  在进行生态养殖的过程中, 企业采取了自然消融法,即将养殖地变成了一个自然的生态圈。
  指定养殖区选择在海拔700-2450米处,正好是亚热带-温带区,自然植被多为矮灌木丛,荆棘多, 这样动物就不容易跑到密林深处。
  通过场地规划,定期更换养殖地域,给自然休生养息。猪的粪便也为植物带来了肥料。养殖区中做到了不排放有害物,保護哀牢山整体的自然生态环境。进 入到养殖区,青草绿树,湿地密林,真是一个天然大氧吧。
  他坦言创"品牌"也很难, 公司采取直营店销售,同时配套搭建起互联网站、微信平台等宣传销售平台,期望打造从养殖到终端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无论搞养殖还是搞销售,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全盘。因此,在各方面他都亲力亲为,用心开拓。从2009年至今,企业规模已经逐步大起来了,并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密架山猪"商标近日被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
  >>>>"我就是有一个想让家乡养殖致富的梦"
  "密架山猪"的养殖从2014 年的2000多头发展到2016年的5000多头,产品也从选种培育、养殖,发展到了深加工、餐饮等,形成了一条从养殖到终端的产业链。
  深山坡地
  经过两年的努力,产品获得广大消费者的肯定,销售量稳中有升。在2016年的昆明农博会上,"密架山猪"荣获了农博会金奖。
  王勇告诉记者:"在会场里,消费者排着队购买'密架山猪',整个农博会期间产品的销售额近10万元,这在同类企业里是一个不错的业绩。"
  做好了"密架山猪",他和他的团队并没有停下脚步。用他的话说,"我就是有一个家乡梦,想让家乡富起来。"
  楚雄州双柏县是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这里群山叠嶂,林茂草密,民族文化灿烂多姿,生态旅游得天独厚。
  王勇想依托现有的养殖牧场,开发生态旅游,吸引更多的人来到哀牢山。之前他就做了尝试,在昆明安宁做了个体验式农庄--昆明安禾园都市农庄(又名"哀牢山生态茶花园"),反应良好。
  于是,王勇顺势推出"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项目的规划和建设,公司也因势利导制定了2017-2020年新的发展规划:
  一是大力发展水果种植业。完成1000亩的水果示范带动种植,目前已经从德国、新 西兰、山东等地引进适合双柏县鄂嘉镇种植的龙威、红将军新品种苹果树苗7万棵;蜜糖李、杨梅等果树苗3万棵。
  二是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新建2个养殖场,使养殖基地面积扩大至10000亩。待养殖基地全部建成后年可出栏生猪 30000头以上。
  三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项目。公司与双柏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哀牢山绿色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有机庄园建设项目投资协议》,公司计划投资3000万- 5000万元在楚雄州双柏县鄂嘉 镇哀牢山陆续建成哀牢山樱花大道、哀牢山腊梅谷、哀牢山生态茶花园、哀牢山野生黑核桃采摘园、哀牢山水果示范园等绿色生态旅游休闲度假项目。
  王勇说起自己的规划,眼神里充满希冀: "我的想法就是结合企业自身条件和当地的地域特点、民族风情,向外更好地展示哀牢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民俗,以绿色生态饮食为载体,打造一个集旅游、现代农业、畜牧业、餐饮业于一体的特色生态农庄……
  旅游项目发展好了,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走进哀牢山、认识哀牢山。 有人走进来,当地的经济才能发展,农民的收入也就提高了。"
  采访结束后,王勇邀请记者一起进入到哀牢山养殖基地。
  喝泉水
  置身群山环绕,树林茂密的原始森 林里,听着潺潺的溪流,看着奔跑的山猪,记者真实地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之美。
  无怪乎王勇为自己取名"老农民",这山乡情怀是真的难以割舍的。
  监制:赵芳 编辑:李玉朋、王菁
  校对:彭烨 制作:李玉朋
其他文献
出家受戒仪式  今天的主人公是12岁的傣族小伙陶建, 三天前,爷爷带着他来到景谷县勐卧总佛寺找到住持“萨迪”,经佛寺管理小组的老人们同意后,由“萨迪”择日,专门安排时间为他举行出家仪式。  普洱市景谷县有6万多傣族人口,景谷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全县境内有85所佛寺。  傣族男子在10岁左右要到佛寺升小和尚,一般在“赕”的时候举行二三十人的集体出家仪式。  出家时间至少三天,多则一年半载,少
期刊
格桑顿珠会见美驻成都总领馆总领事一行9月1日,云南省民委主任格桑顿珠与来访的美国驻成都总领馆总领事岳雄飞(Jeffeey A.Moon)和领事裴可萍(Kathryn Pongonis)座谈。格桑顿珠向客人介绍了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以及云南民族工作的情况。云南省民委副主任李勇,经济发展处处长徐畅江,外事与参观接待处副处长李伟文参加了会谈。  (赵芳)     大理州全面贯彻落实云南省民族工作
期刊
2017-02-25 今日民族  近日,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落下帷幕,节目彰显的文化之美使得主持人董卿和参赛选手成为“网红”,网友赞其为“中国综艺节目的一股清流”。  来自甘肃桑科大草原的藏族小伙扎西才让参加了比赛,一路过关斩将,获得“前二十名”优秀奖的好成绩,他用藏汉双语朗诵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在节目中弹奏曼陀铃,让观众如痴如醉......  他是如何脱颖而出的?他的成长经历了
期刊
卡冉战神  绘制年代:清代  外形尺寸:125 cm * 48 cm  收藏机构: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  相传人世间有三百六十个鬼作祟,人们便迎请卡冉纽究大神下凡镇压鬼,分别镇压了东、南、西、北、中五方鬼、父母鬼及众鬼,从此人类健康长寿、和平幸福。  卷轴画,纳西语叫“普劳幛”,是东巴用矿物质颜料绘制于土布上的神像画,数量众多,有长卷、多幅和独幅等多種,是东巴绘画艺术跨入发达阶段而趋于精熟的标志。
期刊
2017-02-08 今日民族  2016年是“十三五”脱贫攻坚首战之年,云南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十三五”脱贫攻坚良好开局。  强化到村到户,实施精准扶贫措施  ▲云南省扶贫搬迁的安置点。  云南省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瞄准贫困人口脱贫精准滴灌。云南省在46个县开展电商精准扶贫合作,有23个县被列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完成贫困乡电商扶贫全覆盖计划,新建电商村站
期刊
没有唯一高明或正确的审美  Gucci 的 Flora 图样、瑶族的盘王印,Kenzo 的虎头形象、苗族的蝴蝶纹,各自表达着个体意识、族群记忆或时代精神。  作为白领通勤标配的一步裙、作为学生形象的宽大运动服,作为少女身份的革家射日红缨帽、作为尊严象征的彝族跳龙衫、作为土豪标志的 Louis Vuitton, 或人类学者温丝黛·马汀(Wednesday Martin) 笔下作为纽约上东区通行证的爱
期刊
亲爱的宝贝:  今天你们满18岁了,爸比妈咪恭喜你们已经长大成人了!虽然在我们眼里,你们依然还是那对呀呀学语、蹒跚走路,高兴时抱着亲,生气时吵闹的小老虎,而今天站在面前的已是亭亭玉立、善解人意、人见人爱的美少女了。一直在想,该为你们准备一份什么样的成人礼?思索再三,我们决定把这封信作为成人礼送给你们。  18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标志着已经成人(虽然在父母眼里你们永远都是小孩子),而现在的你们面临着
期刊
2017-02-08 今日民族  蜀锦  这段时间,成都博物馆的丝路大展持续火热中,不少观众来成博知道了好多驰名商标:作为敦煌名片的“飞天”,出品必属精品的“翟家窟”。但是,你们听说过“蜀郡造”吗?  作为蜀地的驰名商标,该标签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注册”,今天,为大家介绍“蜀郡造”旗下最受欢迎的人气产品——蜀锦。  蜀锦  原材料  说起蜀锦,离不开蜀地,为什么偏偏是蜀地出了这么好的锦呢?我们还是先
期刊
前言  年轻人不爱学佤族木鼓舞,东巴离开了原生土壤,白族大本曲产业化不易、传承人的待遇仍然不高,知识产权的问题困扰着产业的发展、创新……  困惑与期盼、矛盾与思考,政府相关部门、学者、机构等外来者以及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当地人,在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发展上,各方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才能让民族民间文化走得更好、更远?  佤族文化和木鼓舞的挖掘与传承  陳卫东  “我是一个佤族孩子,从小就生长在佤族文化的氛
期刊
多吉与他的唐卡作品  “  多吉喇嘛是云南佛学院的学僧,他有一项与别人不同的技能--画唐卡。2010年,多吉从宁蒗泸沽湖边的扎美寺,来到云南佛学院,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2012年,他在佛学院毕业获取了大专文凭之后,去到青海热贡地区,用了将近4年的时间学习唐卡绘画。  如今,他又回到了佛学院,一边画着他热爱的唐卡,一边在学经班中学习经文专业。在我们到佛学院的时候,正巧遇上他在经堂的一个角落里安静地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