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女硕士研究生成就动机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t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以访谈法为研究手段,对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学专业的部分女硕士研究生的成就动机进行调查研究,以戴维·麦克利兰和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女性主义的性别视角,探讨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个性等因素对她们成就动机的影响,并分析访谈内容,对中国高校女性研究生的成就动机作出大体的概括,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高校历史学 女硕士研究生 成就动机 影响因素
  
  麦克利兰把人的高层次需求归纳为对成就、权力和亲和的需求。他对这三种需求,特别是成就需求做了深入的研究。阿特金森(J.W.Atkinson)于1963年将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进一步深化,提出了具有广泛影响的成就动机模型。个人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其一是力求成功的意向;其二是避免失败的意向。近年来,国内关于成就动机的研究方面有丰硕的成果。但是,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定量研究,很少有学者以访谈法为手段,对研究对象的成就动机进行定性研究。本文旨在通过对10名在读女硕士研究生的成就动机进行定性研究,来考察她们的成就动机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家庭环境对成就动机的影响
  这10名女研究生的成就动机整体上是受到家庭环境影响的,包括亲人们对女孩子的态度、亲人们对女孩子读书的态度、家庭成员的关系、家庭经济情况等,这些都会对女研究生的成就动机产生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父母和其他亲属要求子女独立自主,又能以身作则,有利于培养子女的成就动机;父母和其他亲属对子女过多保护会限制儿童的独立性,不利于激发子女的成就动机。
  女生1:“我是独生子女,家在农村,父母是工人。父母比较开明,对我上学的态度是能上到什么程度就支持我上到什么程度。外公是个老党员,他也认为生男生女都一样。”
  女生2:“我在城市里长大,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会计。我是独生子女,父母不生二胎的原因是,母亲认为,如果再生一个孩子,对我的爱就会减少,我是他们唯一的爱。我上学,包括读研,家人和周围的人都是理解和支持的。”
  女生7:“父亲曾经是工人,后来下岗了,就做起了小生意。上中学前母亲是家庭主妇,后来因为经济压力,就出门和父亲一起做起了生意。有个弟弟在上高三。父母都很支持我们读书。虽然母亲当过家庭主妇,但是他们都不是很赞成女性当家庭主妇,认为女人也是要有工作才好。”
  女生9:“我的父母务农,农闲时也就近打工。我有个弟弟,比我小十岁。父母想要一男一女,觉得这样最好,他们支持女孩读书,对弟弟更严格些。可能是习惯心理吧,觉得儿子能传宗接代。”
  以上几位受访者的父母和其他亲属对于受访者的学业持支持态度,这是她们能在学业方面保持成就动机,成长为女硕士研究生不可缺少的支持系统;女生7的母亲曾是家庭主妇,但是她并不赞成女性做家庭主妇,这种观念对女儿的影响是很大的;女生9的父母内心深处虽然有些重男轻女,但是他们对儿女们读书的要求都比较严格,也有利于培养女生9的成就动机。父母的期待对受访者的成就动机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女生1:“我本科毕业参加工作后又想考研的原因是,我发现学了四年的历史,工作时用不上,我又不是师范生,当不上老师,如果考上研的话,是有机会当老师的。另外,我的父母也很希望我能读研后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女生4:“我高中选择文科是因为家长支持我报文科,同时,我自己也愿意……我小时候的梦想是做天文学家或者历史学家,长大了一些后也想过做画家,但是父母认为当画家不是正统道路,后来我就放弃了。”
  女生7:“我原来是想读中文专业的。高考后被本科院校录取时,我被调剂到历史专业,我就不太想上。我的爷爷曾是中学老师,比较喜欢历史,劝我说其实文史不分家,还是上吧。再加上回读压力太大了,我就这样上了历史专业。”
  这三位受访者很明显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受到了来自家庭的影响。虽然走什么样的道路最终还是要由当事人自己决定,但是来自家庭内部的支持或反对的声音总是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至少会间接影响女研究生的成就动机。
  二、社会环境对成就动机的影响
  一个国家处于经济繁荣时期,人们的成就动机就会提高,反之则降低。城市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机会亦多,所以城市居民的成就动机强于偏僻的乡村居民的成就动机。女研究生是社会的精英群体,又生活在文化、科学发展的前沿——高等学府里,其成就动机亦比其他社会群体的要强。
  女生6:“我的家乡读书风气很好,人们都支持包括女孩子在内的学生读书,但是也有个别女生的父母不太愿意支持女生读书……我本科是在乌鲁木齐上的,那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都很好,我很喜欢。”
  女生8:“家乡人的观念比较传统,认为女孩子书读多了没必要,读到本科就够了,读多了还影响嫁人。”
  女生9:“家乡的人受传统思想影响,大部分认为儿子比女儿好,更想要儿子。家乡人在教育方面的男女平等观念还可以,能支持女孩读书。我们这一代人里,女孩子更幸福些,以前有不少女孩子上完初中就不上了。有的家庭孩子太多,不能都读书的话,总是要有一个女儿作出牺牲。”
  受访者在表述自己家乡风气和社会环境时,多数认为家乡的风气还是不错的,有利于女孩子读书求学,但是也有个别受访者,如女生8,对家乡的环境表现出明显的不满意。社会风气作为外在条件,也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女研究生的成就动机,社会风气越是积极向上,女研究生的成就动机越强。
  女生1:“我本科期间曾到杭州实习过半年,编写杭州经济开发区的区志。在校期间也做过兼职,比如家教。当过志愿者。本科毕业后有一年的工作经历。先是在浙江做过会计,后来因为要考研,就回到老家,做了一段时间的人寿理赔工作,边工作边准备考研。”
  女生6:“我本科大一的时候参加过社团;大二参加过校报记者团,主要参加一些访问和稿件编辑工作。大三在中学实习过,当时觉得自己要是当老师就是浪费生命,因此两个多月的实习其实对我来说也没什么大的收获。但是我做事的态度一贯很认真,虽然不喜欢,但是觉得既然干了就要干好,实习还是很认真的。”
  女生7:“我经常做家教,现在的生活费用基本是靠自己解决。”
  女生8:“我参加过学校的记者团,采访过招聘会,在院里的素质拓展部还当过副部长。我研一研二时还做了不少家教,赚过一些钱。”
  教育研究表明,经常参加社会竞争和探险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以上几位受访者都积极参与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很多竞争的机遇。无论是在校内的课余活动,还是校外的兼职或工作,女研究生都会在参与实践的社会环境中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成就动机的培养。
  三、学校环境对成就动机的影响
  学校是学生生活和生长的重要场所之一,在学生的人生成长中有重要的作用。学校环境中的各个因素,如教师的因素、学校的管理和课程、学生的人际关系、学生的学业成绩等,对成就动机有诸多影响。教育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成就动机基本呈正比。不少受访者都提到学校环境对自己成就动机的重要影响。
  女生1:“我读研的院里的男老师对学生没有什么性别上的偏好,对男生女生差不多一样。我所在的中国近代史专业,男女比例是6比5,基本持平,我的导师是男性。如果非要二选一的话,我是更喜欢男老师的。因为男老师讲课的方式比较多样,思维活跃,天马行空;而女老师往往思维不开阔,上课就会念教案,就事论事。”
  女生2:“高中的时候,我很喜欢文科,就选择做文科生。我的本科生活过得不错,担任班里的团支书,大二、大三、大四连着拿了三次一等奖学金。”
  女生9:“我高中选择文科。我的理科也不差,只是物理太差了,总是考20多分,没办法,就选了文科。如果物理不错的话,我可能选择理科。我本科的学习状况不错,总是班上中上等,但是没拿过奖学金。虽然我研究生阶段没有发表什么论文,平时写论文也痛苦,但是对历史学的认识和掌握方面,我的自我感觉还是很好的,只是我不喜欢写而已。”
  女生1明显对大学中的男教师更有好感,认为男教师的讲课方式和水平整体优于女教师。那么,可以推断,在男教师教授的课程方面,该受访者会有更强的学习动力。女生2因为文科好,所以高中时选择做文科生。本科的学习成绩不错,她对学习一直很有兴趣,并且对自己的学业抱有希望。女生9在高中时出现了明显的文理偏科,本科时成绩一般,研究生阶段虽然学习兴趣尚可,但是不喜欢学术研究,因而没有什么学术成就,该女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成就动机远不如女生2强烈。
  四、个性因素对成就动机的影响
  奥苏伯尔认为,在儿童期独立性强的儿童很早就显示出高水平的成就动机;而依附性强的儿童显示出较低水平的成就动机。个人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对成就动机也有深刻的影响。不同个性的女硕士研究生的成就动机也各不相同。
  女生3:“我不愿意读博士,想工作,最想当老师,硕士毕业以后工作一段时间再说吧。我认为要想成为女历史学家,需要思维开阔,有很强的洞察力,有崭新的观点,但我本人不愿意成为历史学家。从小到大,我的梦想没有怎么变过,就是想当老师,或者当个文职人员也可以。”
  女生4:“我本科过得比较轻松愉快。考研主要是因为兴趣,还能上的话我就上,跨考是有难度的。因此我还是考了历史……我是一定会考博的,因为我还想学习,我有这个能力,这也是考博的原因……我理想的结婚年龄是28岁以后,上完学再结婚,一直都是这么想的。我想博士毕业后到高校当老师,或者在博物馆工作也可以……周围想读博的人不多,想读博的女生更少,有时候也会觉得自己挺孤独的,但这无所谓,人都会有孤独的时候,我不怕。”
  女生5:“我考研主要是因为工作压力。我想过跨考,但是被周围的人否定了,因为跨考的压力太大了,而且考历史也有利于硕士毕业后当老师……我不打算考博,主要考虑到年龄问题,先工作吧,也许工作一段时间还会考。我理想的工作是当老师,或者公务员也可以。”
  不难看出,女生4比女生3和5的个性更鲜明,她有很明确的学业目标和人生规划,很有远见且意志坚定,不惧怕拼搏中的寂寞;女生3和5的个性比较接近,她们都愿意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当历史老师或公务员,不打算读博,她们和许多在读女硕士研究生一样,愿意走一条风险小、收益快的发展道路,她们的成就动机远不像女生4那样强烈。
  女生1:“我读研的院里也有女教师,婚姻都不是很好,有的还离过婚。我不愿意做女历史学家,只是想有份稳定的好工作。”
  女生2:“我相信波伏娃的那句话: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构建的。女性的社会压力更大,读博士的话更有风险,这是大环境造成的。”
  女生10:“我不想读博,因为听说女生读了博以后反而更不好就业了,我也不想花那个时间。”
  以上受访者都明显表现出对成就的恐惧,基本的担心来自对周围事业型女性家庭婚姻生活的观察、道听途说和自己的猜想,她们认为女性的学历越高、成就越高,个人生活就越悲惨,甚至认为因为传统思想还在现代社会中很有影响,整个社会对女博士的接纳还不够。因此,女性学历越高,就业反而会越难,等等。对成就的恐惧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女硕士研究生的成就动机,这不仅会为她们带来学习、工作上的困扰,而且会使她们为自己的不成功找到更多理由。
  五、结语
  女硕士研究生的成就动机的形成受多方面的影响。虽然女硕士研究生的成就动机的情况各不相同,但是,其中的高成就动机者往往具有温馨的家庭环境、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良好的学校教育和积极向上的心态等有利条件。增强女硕士研究生的成就动机,既有利于这个群体中更多的人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成长为真正的人才,又有利于在全社会进一步推广男女平等理念。
  
  参考文献:
  [1]裴娣娜.教育科学方法导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克兰迪宁,康纳利.叙事探究:质的研究中的经验和故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丁钢.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5]玛格丽特·W.马特林.女性心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6]高玉祥.个性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霍斯顿.动机心理学[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
其他文献
摘 要: 特朗斯特罗姆和马休在诗歌创作过程中自觉运用超现实主义、比喻、象征等技巧,出色地对“语言对认知的削弱”及“语言表现物象的局限性”做出反叛,回归和捍卫了诗歌本身,同时也为纯诗的发展树立了各自不同的语言标杆。  关键词: 语言局限性 超现实主义 比喻 象征 语言观  语言在产生之初本是为了方便人类交流,增进对物象和自我的了解的。然而,语言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谨严的体系和固定化的所指,语言因准确对
摘 要: 成语的汉译英向来是翻译工作的难点,而在散文这种文体中经常出现各种成语,因此,本文以张培基教授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例,以奈达的功能对等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在散文翻译中,成语汉译英时意象的保留、丢失与改变。  关键词: 功能对等 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成语汉译英 意象    一、散文的发展和特点  散文,属于文艺语体的一种。它是用以写人、记事、写景、抒情的一种用语体式。我国传统意义
摘 要: 在农村小学中,许多学生对作文有一种畏惧心理,对写作没有太大的兴趣,阻碍了写作能力的提高。文章对使学生克服对写作的畏惧心理,提高作文水平的方法作了探讨。  关键词: 农村小学 写作教学 写作水平    提到作文,许多家长、孩子都为此头疼,教师们也是怨声满天。农村小学的学生相对于城市的孩子生活阅历少,知识面窄,课外阅读量不多。许多学生对作文有一种畏惧的心理,导致对写作没有太大的兴趣,从而阻碍
摘 要: 以人为本成为我国的时代精神,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本文分析了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真诚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平等地尊重学生的个性,科学地评价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关爱学生 教师职业道德  在传统文化中,人文关怀是人类从野蛮到文明的重要标志。崛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人本主义思潮则弘扬历代人本主义“尊重人性”的精神,倡导对人的尊严与价值的研究。如今,以人为本成为我国的时
摘 要: 《儒林外史》作为讽刺小说,人们普遍比较关注的是他所写的儒林中的人物,即男性,但其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女性同样值得关注。本文着重分析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鲁小姐和沈琼枝。他们同为科举制度下的知识女性,在他们身上有着受时代影响的相似之处,但他们的生活和思想观念却有很大不同。本文通过对这两个女性的分析,从而发掘从她们身上折射的清代八股制下女性的生活和思想观念。  关键词: 儒林外史 女性
摘要: 本文通过对2011年高考安徽省文综卷第36题的评析,指出该题在命题的立意、具体材料的运用、考查范围和知识点的把握、试题形式、教材联系等方面具有厚重、灵动、宏大的风格特点。  关键词: 2011年高考安徽省文综卷历史试题第36题    2011年高考已经成为历史,安徽省是自主命题的省份之一,2011年高考文综卷呈现出许多亮点,其中历史试题更具特色。  一、第36题试题解读  1.试题再现。 
摘 要: 针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农村成人学校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结合多年的管理工作經验,作者提出实施“讲管理、谋开发、创品牌”的农村成人学校的三讲经营策略,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键词: 农村成校 管理 开发 品牌    农村成校担负着新农村建设、终身教育的重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分别提出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复兴伟大的中华民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离不开成
摘 要: 电视讲坛类节目渐渐冷清,其原因要从传播五要素进行一一探讨。从与大学课堂教学的比较中可知,电视讲坛类节目在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方式、受众、传播效果等方面都存在着必然走向沉寂的原因。  关键词: 电视类讲坛节目 大学课堂教学 沉寂原因    电视讲坛类栏目起始于湖南卫视1999年10月开播的《新青年》(后更名为《千年论坛》),2000年,凤凰卫视开《世纪大讲堂》栏目,随后,中央电视台
摘 要: 以孔孟为代表的古代儒家思想体系包含大量的“群育思想”,有博大而厚重的关于“辟育思想”的智慧。它以“仁”为核心,始终围绕如何构建和谐有序的人际与社会关系秩序这一问题来论述自己的群育观念及理论。儒家辟育思想对艺术—审美采取一种功利主义的态度,强调以美导善的方向和理念,强调美育对人格培养和人际关系秩序构建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儒家群育思想 诗可以群 和而不同 止于至善    群育,即“群体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杨宪益夫妇译本和大卫·霍克斯译本在《红楼梦》第二十八回中云儿的小曲中表现出的不同翻译风格,指出因为措词、句式和节奏的不同处理,在表现原著效果方面两译本的差异。  关键词: 《红楼梦》 云儿小曲 杨译本 霍译本    一、引言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有一段情节描写宝玉“富贵闲人”放荡生活的另一个侧面,揭示当时贵族子弟们淫靡逸乐的生活习气。其中所有的曲令都切合不同人物的身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