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点睛作用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教学”即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技术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视、幻灯投影、电脑、录像、录音机等声光电先进教学设备于教学过程之中。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特点,将多媒体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寓教于乐,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阅读写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能力,且可起到画龙点睛之妙用。
  1 多媒体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释疑解难,而且可以创设情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1)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直观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直观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时的创新欲望和潜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全方位调动小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多角度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
  2)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新颖的情境,释疑解难。情境可摆脱时空的限制,形、声、情并茂。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的障碍就是教学的难点,运用多媒体技术这一方面的功能,就能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难度,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由此可见,应用多媒体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不可顾此失彼,不可滥用多媒体技术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滥用多媒体技术,过多依赖大量繁杂、色彩艳丽的图片等来忽视学生的思维活动,甚至用电脑的机器活动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就有可能会压制学生的思维发展。
  2 如何更好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服务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建立适应新课程体系需要的教学理念,走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指导学生,帮助学生,与学生对话,与学生分担成功的快乐或失败的经验,让语文课堂成为充满活力的现代课堂。而正确适度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就是途径之一。
  2.1 应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将“说”与“识”相结合
  识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汉字音、形脱节,结构复杂,类似性大,多音多义字不少,学生学习起来有很大的困难。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单纯的识字、学词、学句更是枯燥无味。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一直是重点和难点。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学习的汉字中许多都是源于日常生活,比如家庭环境中的文字符号,亲友的姓名用字,动、植物的名称用字等,因此,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根据汉字创设出具体的情境,把汉字的音、形、义与学生认识的事物、环境等语言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说”与“识”相结合。
  比如,可以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整体感知,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生字字音。利用课件让学生观看介绍动物的影片,然后自由介绍这种动物,或是用一个词来说,并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巩固生字字音。在给动物找名字的游戏中,再用合适的词来说各种动物。这样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既运用了原有的知识,又可将别人说的新的词语积累起来,让学生在练说的过程中扩展对一些其他动物的了解。
  2.2 应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确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如课文《西湖》是一篇景点介绍的说明文,主要描述了浙江杭州的著名风景区西湖的美丽景色。但是课文中所提及的那清澈的湖底、秀丽的湖面、童话般的仙境是许多学生未曾见过也难以想象的,如果在教学中只出现课文插图,就很难唤起学生的感觉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此时,如果应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能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进行综合处理和强大交互式的特点,向学生展示杭州西湖的地理位置、历史变革和著名景点,刺激他们的视、听觉神经,让他们领略到西湖的无限风光,就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要了解课文、学习课文、探究课文的欲望。这种教学效果是一般插图远不能达到的。
  再如课文《北大荒的秋天》,如果仅仅从文章标题和教材内容的角度对文章进行分析和讲解,学生会觉得枯燥、难以理解。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实地”观察和探访北大荒,可以亲身感受北大荒的秋天,这既适应了中年级学生学习知识的特点,又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情趣性,在实践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应用多媒体技术延伸课文内容,拓展课文知识
  一篇课文只是教学的一个例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这一例文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对课文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多媒体技术凭借互联网这一庞大的信息网络,可为语文教学的拓展提供极大的便利,从而更有效地创设情境、提高效率、增加容量,有利于将课内外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
  4 正确适度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服务
  语文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它不仅要理解和掌握文字载体所承载的内容,而且十分重要的是要学习和掌握文字载体这一工具本身。语文教学是通过语言来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学习语文不用心去读,不潜心去体会,是不会有收益的。滥用多媒体技术可能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正确适度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其优点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小学教育中的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结合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对改善我国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质量将是一种有益的帮助,值得继续去研究和实践,以便于为学生今后学习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1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丰乐小学;
  2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丰乐中学)
其他文献
选取由CVD预增密至一定密度,再进行树脂浸渍/炭化补充增密至1.85g/cm^3的炭/炭复合材料作摩擦环试样。测试了该试样在一系列刹车速度时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对其摩擦面及磨屑进行了S
教育部2007年1号、2号文件关于实施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行动计划中,明确要求各高校推进实践、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2]。几年来,教育部及各省市教育厅在实验室建设和大学生创新实验方面做了大量的投入,相继进行了实验实践教学的改革,各专业实验实践教学所占比例逐年加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调研分析显示,与实验实践教学
在温室大棚进行茄子反季节生产时,茄子褐纹病、炭疽病、黄萎病、绵疫病,灰霉病等五大病害的发生较为严重,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达到优质、高产、高效、低耗、无公
目的研究不同填充材料对复合材料胶接修理含腐蚀损伤铝板的影响。方法设计加工铝合金腐蚀损伤的试验件,采用不同的填充方法对试验件进行修理,通过试验验证考核修理方法对试验
采用混沌动力学研究了岩体声发射活动规律,并提出了岩体声发射时间序列确定性检验方法;计算了在岩体变形与破坏过程中不同阶段声发射混沌吸引子,分析了各阶段混沌吸引子变化
针对区间Lurie时滞控制系统,基于区间矩阵的等价描述和S-过程,构造了关于Lurie型Lyapunov泛函中正定矩阵和积分项系数的线性矩阵不等式(LMI),通过LMI的解构造的Lyapunov泛函
将一种新的快速BP(FBP)算法和混沌优化相结合,提出了混沌BP算法(CBP算法).FBP算法吸收了误差函数的非线性信息,大大加快了BP算法的收敛速度,但它仍然采用梯度下降法,不可避免
本刊讯 11月2日—4日,HP e-数学实验室亮相第65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通过模拟课堂观摩、图形计算器应用等活动现场,让参观者近距离接触和体验HP e-数学实验室。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教师应当努力开发制作简便实用的教具和学具,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数学实验室’供学生使用,以拓宽他们的学习领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e-数学实验室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随着
根据温度、振动、冲击、电磁兼容、潮湿等环境特性对有源液晶显示器的影响,提出了对液晶屏进行抗恶劣环境设计的具体加固措施,研究了有源液晶显示器的低温解决方案,包括ITO加
辣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主要蔬菜品种,随着棚室蔬菜生产的发展,辣椒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其产量和经济效益较前大有提高,由于棚室蔬菜生产的发展,辣椒的病虫害较前都有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