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后,在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同时,它也为所有的教师迎来了新式挑战。课程改革对于学校教育的发展来说是一次重要转折。在新一轮的课改过程中,通过一项项的实验和探究,取得了许多珍贵的经验与感受,不仅如此,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惑与疑惑。所以,我们只有通过一次次的实践、思考和转换教育理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一轮课程改革历程中所出现的困惑,使得新一轮课程改革更加深入地进行下去。
关键词:新课改;困惑;思考
一、引言
在国家的教学中,课程是一种重要依据。从其他国家的改革历史来看,课改在整个的改革中占据着核心位置。新中国成立后,一共经历了七次教学改革,每次的教学改革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正是由于以往的课程改革,国家才会拥有现在这样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从国内和国外的改革的经验可以得知,教师在所有的教学课程改革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改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做出了新的教学规范要求,因此对于所有的教师而言,课程改革就是一项挑战,由调查得出:大部分教师对于新式课程改革的心理压力非常大,对于有些规定存在着非常大的困惑,这些问题都可能对于国家以后教育工作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也有助于今后国家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新式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困惑
1.分化问题
新式课程改革虽然对于教学课本进行了改编,然而在新式课本中因为各个知识点之间彼此联系不大,更有甚者,有些教学课本内部的各个知识点直接无法进行“沟通”,各个知识点之间难以连接。对于初学的学生而言,让他们把这些无法连接的各个知识点放在一起综合学习必然会有很大的困难。以往教师的授课方式都是教师课堂上讲,学生仅仅听,没有课堂互动这一环节,教师教学都以整体学生的掌握程度来授课。新式课程改革注重开放式的授课方式,提倡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学习,同时也提倡学生自学和同学之间合作学习,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互动能力的培养,在新式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教师教学总是以偏概全,教师对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判断总是以那些中等偏上的学生以对象,这样的做法自然而然就会出现教师对于学生所学知识的误判断的现象。在教学课堂上,留给教师的时间就少了,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学习、自学的时间也就多了。但是学生之间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再加上教师对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不了解,导致很多学生的成绩一直滑落。
2.课改问题
如果想要使新式课程改革落实到实处,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实施过程中,很多地教育部门和学校都对新课程和旧课程都持着一种不肯定的态度,一些上交材料都是为了应付有关部门的调查而临时制作出来的,那么对于这些上交的材料自然而然就会缺乏可鉴性,对于新式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教学方法也就空如流水了。
3.观念问题
新式课程改革就是要求教师在思考的过程中理解问题的本质,努力去解决这类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就是他们的导向仪,如果要想学生思想观念改变,必须要求教师的思想观念进行改变,然而在新式课改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思想观念并没有正确转变过来。
4.角色问题
对待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上,新式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担任学生启发人、辅助者、指引人的角色。在教育和科学研究的联系上,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于教职工有了新的要求,它让所有教职工要以科学研究人员地眼光看待教学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对于教学工作和课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教职工在改革过程中起到一种主导性作用,成为新式课程的“先锋”。
三、对于新一轮课程改革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由于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所出现问题来源于不同的方面,那么如果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不同的方面采用不同的措施进行改善。
1.使课改的目标明确化
对于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目标的不确定性导致大多数教师产生了焦虑。它是教师产生焦虑的主导因素,因此使课程改革明确其目标可以有效地缓解教师的忧虑情绪,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2.提供相应的教学设备和完善相应的教学制度来辅助教师的教学工作
课程改革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给全体教职工提供新观念与方法,同时还要为广大教职工在教学工作中使用这些观念与方法创造使用条件。所以对于教学设施的更新,为新观念与方法的使用提供了机会,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节省工作时间,这样可以促进教师顾虑的降低。并且還要促进教师和教师、教师与领导的互动交流,合作解决问题,从而可以减少教师们可能产生的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
3.工作待遇的改善
对于教师而言,他们心里也会害怕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会给自己带来利益上的损失。它是广大教师因新一轮的教学改革而产生的另一个困惑。建立一个好的待遇奖励体制,不仅仅能够减少教师地忧虑,还可以使得他们的工作热情有着极大地提高。
4.增强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
以往的教育改革中注重互动交流型教学体制,但是由于一些条件的限制,导致这种类型的教学体制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师、学校与教育部门之间的互动交流。这样可以帮助打通各方的关系,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总结
课程改革在当前社会是一个复杂且有争议的热门话题,它对于学生、教师、教育学科等方面有着直接的影响,除此之外,它也间接影响所有学生的家庭。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时,必须要进行周密的布置。由于教师在新一轮课改中起着主导作用,所以对于教师应该加以重视,事实上课程改革对教师不单单是要求,更为重要的就是理解与善待。理解了这点,就会很容易得到教师的拥护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唐慕菊.课程改革实施情况调查问题和障碍[J].教育理论和时间,2001
[2]叶东.教师携手新课改的自觉要求[J].上海教育科研.2005
[3]王光明.教师角色和教师发展新型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朱澜.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2
关键词:新课改;困惑;思考
一、引言
在国家的教学中,课程是一种重要依据。从其他国家的改革历史来看,课改在整个的改革中占据着核心位置。新中国成立后,一共经历了七次教学改革,每次的教学改革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正是由于以往的课程改革,国家才会拥有现在这样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从国内和国外的改革的经验可以得知,教师在所有的教学课程改革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改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做出了新的教学规范要求,因此对于所有的教师而言,课程改革就是一项挑战,由调查得出:大部分教师对于新式课程改革的心理压力非常大,对于有些规定存在着非常大的困惑,这些问题都可能对于国家以后教育工作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也有助于今后国家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新式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困惑
1.分化问题
新式课程改革虽然对于教学课本进行了改编,然而在新式课本中因为各个知识点之间彼此联系不大,更有甚者,有些教学课本内部的各个知识点直接无法进行“沟通”,各个知识点之间难以连接。对于初学的学生而言,让他们把这些无法连接的各个知识点放在一起综合学习必然会有很大的困难。以往教师的授课方式都是教师课堂上讲,学生仅仅听,没有课堂互动这一环节,教师教学都以整体学生的掌握程度来授课。新式课程改革注重开放式的授课方式,提倡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学习,同时也提倡学生自学和同学之间合作学习,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互动能力的培养,在新式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教师教学总是以偏概全,教师对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判断总是以那些中等偏上的学生以对象,这样的做法自然而然就会出现教师对于学生所学知识的误判断的现象。在教学课堂上,留给教师的时间就少了,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学习、自学的时间也就多了。但是学生之间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再加上教师对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不了解,导致很多学生的成绩一直滑落。
2.课改问题
如果想要使新式课程改革落实到实处,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实施过程中,很多地教育部门和学校都对新课程和旧课程都持着一种不肯定的态度,一些上交材料都是为了应付有关部门的调查而临时制作出来的,那么对于这些上交的材料自然而然就会缺乏可鉴性,对于新式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教学方法也就空如流水了。
3.观念问题
新式课程改革就是要求教师在思考的过程中理解问题的本质,努力去解决这类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就是他们的导向仪,如果要想学生思想观念改变,必须要求教师的思想观念进行改变,然而在新式课改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思想观念并没有正确转变过来。
4.角色问题
对待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上,新式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担任学生启发人、辅助者、指引人的角色。在教育和科学研究的联系上,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于教职工有了新的要求,它让所有教职工要以科学研究人员地眼光看待教学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对于教学工作和课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教职工在改革过程中起到一种主导性作用,成为新式课程的“先锋”。
三、对于新一轮课程改革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由于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所出现问题来源于不同的方面,那么如果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不同的方面采用不同的措施进行改善。
1.使课改的目标明确化
对于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目标的不确定性导致大多数教师产生了焦虑。它是教师产生焦虑的主导因素,因此使课程改革明确其目标可以有效地缓解教师的忧虑情绪,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2.提供相应的教学设备和完善相应的教学制度来辅助教师的教学工作
课程改革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给全体教职工提供新观念与方法,同时还要为广大教职工在教学工作中使用这些观念与方法创造使用条件。所以对于教学设施的更新,为新观念与方法的使用提供了机会,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节省工作时间,这样可以促进教师顾虑的降低。并且還要促进教师和教师、教师与领导的互动交流,合作解决问题,从而可以减少教师们可能产生的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
3.工作待遇的改善
对于教师而言,他们心里也会害怕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会给自己带来利益上的损失。它是广大教师因新一轮的教学改革而产生的另一个困惑。建立一个好的待遇奖励体制,不仅仅能够减少教师地忧虑,还可以使得他们的工作热情有着极大地提高。
4.增强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
以往的教育改革中注重互动交流型教学体制,但是由于一些条件的限制,导致这种类型的教学体制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师、学校与教育部门之间的互动交流。这样可以帮助打通各方的关系,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总结
课程改革在当前社会是一个复杂且有争议的热门话题,它对于学生、教师、教育学科等方面有着直接的影响,除此之外,它也间接影响所有学生的家庭。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时,必须要进行周密的布置。由于教师在新一轮课改中起着主导作用,所以对于教师应该加以重视,事实上课程改革对教师不单单是要求,更为重要的就是理解与善待。理解了这点,就会很容易得到教师的拥护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唐慕菊.课程改革实施情况调查问题和障碍[J].教育理论和时间,2001
[2]叶东.教师携手新课改的自觉要求[J].上海教育科研.2005
[3]王光明.教师角色和教师发展新型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朱澜.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