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想象的翅膀 走进音乐缤纷世界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b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193-01
  欣赏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欣赏音乐、感知音乐的重要前提便是具有丰富的音乐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見,音乐想象力对音乐鉴赏何其的重要。在感知音乐中的想象,不能只是死板的固定思维的想象,更应是具有创造性的丰富的想象,这样学生的音乐世界才是五彩斑斓的缤纷世界。创造性想象力是以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由于我校属扶贫教育的办学性质,学生来自贫困山区,音乐审美能力相对比较薄弱,感知音乐理性欣赏音乐的能力比较欠缺,生活经验更是不够丰富。因此,结合学生的特点,在音乐鉴赏课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音乐想象力便显得迫在眉睫。下面就是本人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就如何启发激活贫困地区学生的丰富的音乐想象,来谈一点儿感悟,与大家分享商榷。
  一、在宽松的环境中鼓励学生发散式的进行音乐想象。
  我们每个人对于音乐的感知总会因为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理解。音乐鉴赏书中有一些音乐作品的简单分析,而教师也总是试图诠释音乐。面对课本和教师的见解和结论,学生的眼睛里往往是不解的目光。比如在鉴赏音乐作品《锦鸡出山》时让学生体会锦鸡的各种生活形态,很多同学都很茫然,都说感受不到这一场面,甚至说不像是表现锦鸡,是在敲的玩呢。也因为学生的不理解或者感受不够,很多学生怕自己想到的与别人不同或想错了,不愿去想象。因此,我告诉学生:对音乐的不同理解很正常,正是音乐的非语性与不确定性,为我们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后来的课堂教学中,我对每首音乐作品学生心中的感受都不做正确和错误的评价。比如音乐作品《草原放牧》的抒情主题,有的同学觉得这一段音乐很美让人很舒服,而有的同学觉的抒的是悲伤的情,还有的同学觉的暴风雪要来了,我都不做正确或错误的评价,只要他们有想象力哪怕一点儿都行,这说明学生在用心理解音乐,而不是强加给他们什么。于是,在我努力营造的轻松氛围下,学生也尝试着慢慢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听《中花六板》时,有的同学说想到了苏州园林的景色,还有的同学说可以给《红楼梦》中夫人小姐们游大观园做背景音乐了。
  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学生想象的源泉。
  在课堂教学中,我围绕感受音乐这一主线,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搜集制作大量的图片及音频视频资料,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丰富学生想象的源泉,在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为创造性想象做好了铺垫。如学习外国音乐作品时,我校学生对他们的音乐文化知之甚少,这种情况下的创造性想象就成了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于是我尽可能的展示给学生大量的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包括文化的介绍,有了这些基础再鼓励学生去感受、想象音乐。在《非洲歌舞》一课,通过大量图片、视频让学生了解非洲鼓及其演奏,有了这些铺垫,学生再次的聆听音乐,想象的场景更真实更贴近音乐本身。
  三、整合课本,在对比中思考想象。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某些条件下,人对某些对象进行比较时,既能在相似事物中找出相同点,又能找出其细微差别,从而在其细致差别的基础上,引发思考,撞击他想象的兴奋点,发挥他的潜能想象”。我在鉴赏课的教学中,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经常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从而达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目的。比如藏族、蒙族、维吾尔族这三个少数民族的音乐作品各选一首进行聆听,三首聆听完后让学生来谈谈它们的不同之处。西北地区、中原地区、南方地区的民歌也让学生来对比聆听,感知想象,探究思考从而了解、认知。
  四、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
  学生兴趣的产生和想象的引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而生动的情境又能增加学生内心的体验。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在西北民歌一课,我会让学生听着阿宝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与家乡的花儿走进教室;在京剧一课,我会让学生在《说唱脸谱》、《苏三起解》歌声中走进教室;在爵士乐一课,我会让学生在我的爵士钢琴声中走进教室;在拉丁美洲一课,我会让学生在欣赏探戈舞表演中走进教室。创设科学、合适的音乐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听课兴趣,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力起了一个推动的作用。
  总之,音乐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在这缤纷的音乐世界中,只有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创造性的想象,我们才能真正的接近它走进它。通过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探索,他们感受音乐的心门被一步步打开了。后来有一位学生曾这样表达自己的音乐学习感受:“老师,音乐课给我带来了太多的收获,每一首音乐作品都让我尽情的想象,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美丑善恶,它极大地丰富了我的内心,让我觉得我的高中生活不再枯燥!”
其他文献
【摘要】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在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将解题方法和思路教授给学生,而不是仅由教师照本宣科。尤其是对于数学这种解题思路和方法多样性的学科,高中教师更应该利用具体易懂的思路,让学生能够更轻松灵活的学习。由于数学的定义就是研究数字关系和空间形式之间的关联,毫无疑问数形结合方法应是数学教师的教学重点。结合图形的直观和数字的严谨是数形结合方法的核心思路。数形结合方法巧妙的结合了图形
期刊
【摘要】在高职公共艺术课程中,如何设计微课配合课堂教学,如何在微课中提高学生对公共大课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微课设计的重点和关键。本文以《戏剧鉴赏》课程《<暗恋桃花源>戏中戏的离间效果》为例,阐述了微课的设计与运用。  【关键词】微课 高職 公共艺术课程 戏剧鉴赏  【基金项目】院级课题:《微课在公共艺术课程中的设计与运用》(编号:15JY109);院级课题:《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戏剧鉴赏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学会学习和获取新知识能力的培养。通过氧化铝与氢氧化铝的教学设计,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互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素养。  【关键词】教学设计 培养 铝的化合物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44-02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
期刊
【摘要】通过化学反应速率的教学设计,体现化学教学中从定性到定量的变化,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家们对知识的认识是不断递进的,从定性认识上升到了定量认识。  【关键词】定性 定量 化学反应速率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35-01  定性——用文字语言进行相关描述,定量——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应该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大数据的新形势下,医学影像学教学如何适应并产生变革,如何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大数据 医学影像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29-02  随着互联网技术、云技术和移动终端系统的飞速发展,以云存储为代表的数据存储方式的变革,大数据(big data)时代已到来。海量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46-01  孔子曰:疑是思之源,学之端。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可见,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对学习本身而言非常得可贵。而生物是一门科学性强的学科,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对有效的学习生物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171-01  班主任工作虽然任重道远,但是“路虽修远,始于足下,路标所向,尽力而为”一直是我这班主任之路行走十几年以来的信念。  ——题记  每个学生都是一泉活水,由于我们面对的学生个体具有真实鲜活的特点,决定了我们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方式要时时刻刻变化和随时随地更新。班主任的教育教学方式必须以学情和现
期刊
【摘要】教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而教师效能感则是对优秀教师衡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反映着教师素质的高低。本研究聚焦于中小学教师效能感现状,对北京市四所学校开展调查。结果发现:北京市中小学教师效能感整体良好,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两个维度上,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显著高于一般教育效能感。不同群体方面,教师效能感:不同学段、教龄、职称和学历间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性质学校、性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个人教学
期刊
【摘要】PBL教学模式是近年来国际上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PBL教学模式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的。这种教学模式给教师带来一系列挑战,特别是教师的教研活动。本文提出不妨利用PBL教学模式中的思想与方法来反哺教师自身的教研活动,并探索了如何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软件平台实现一种所谓PBL式教研模式。该教研模式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对教学的开展,对教师的自我教育
期刊
【摘要】现如今,随着国家进一步加大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已经成为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的关键。但是通过近年来推进成果发现,如何公平地、有效的、全面的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仍然没有统一的标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着调查信息失真、认定程序不规范、班级民主评议缺乏公平公正等弊端,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家庭经济真正困难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资助,这关系到能否能够真正实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