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学实验管理 提升科学教育质量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LIJI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甘肃省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为各地配备了科学实验教学仪器和实验室设备,这些设备配备到位之后,学校扎实开展科学实验教学,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办法,初步形成了“一主、两化、三清、四结合”科学教学管理模式,科学课教学质量和教学仪器使用率显著提高。
  1 科学课以实验探究式教学为主——凸显科学探究价值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过程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最为重要的方式。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将有利于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激发儿童学习科学的主动性。”在科学教学工作中,我校组织教师学习科学课程标准,明确小学科学课程的地位、作用、教材编排意图和实施意见,使每位教师认识到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性,要求建构以探究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实践操作进行科学探索实验,体验探究过程,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知识的形成,凸显科学探究价值。
  2 切实保障科学课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
  2.1 重视科学教学
  规范教学管理,确保科学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为加强科学实验管理和实验教学工作,学校成立了科学实验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有教导处、总务处、政教处主任和实验室负责人组成。分工具体,责任明确,确保了本校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由副组长具体负责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管理工作,总务处主任负责仪器配备和有关实验用品购买,保证实验专项经费的正常使用,教导处负责实验教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具体管理。每个学期开学前都组织科学教师研读教材分析,制订学科教学计划和实验教学计划,并列出本学期应开设的实验及实验用具情况,特别是仪器室不能提供的实验资源,教师要分类列出,师生提前搜集生活中的实验材料,确保实验正常开出。
  完善制度建设,保证科学教学工作实效。学校在推进科学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管理规范化过程中,建立了严格的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先后完善制定《仪器室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等10项制度,对仪器设备的购置使用、保管、维护等明确了责任,并对实验管理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
  注重激励评价,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与求知欲,学校每月在各班评选实验小能手2人,将小能手的照片张贴到实验室专栏中,为其他同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树立榜样。同时在每月的“校园之星”表彰时予以表彰奖励,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兴趣,以激发其他学生参与探究科学学习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2.2 实验教学规范化
  实验用具提前准备。为充分发挥实验仪器应有的作用,学校实行科学教学单元备课制度。单元备课后,及早筹划、借用本单元使用的所有仪器,一方面教师提前熟悉实验,另一方面避免临时借用仪器出现遗漏的情况,直到本单元实验结束后将仪器完好的归还仪器室。
  实验操作规范运行。教师在上课前预先做好实验仪器的准备,学生分组实验时,首先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预设实验过程和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教育学生严格按照实验规则,实验时谨慎、规范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并填写实验报告。对于具有安全隐患的仪器或材料进行实验前,严格向学生提出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在教师的监管下进行实验。
  实验内容合理取舍。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讲求实效的前提下学校将科学实验教学相关表册进行了修改整理,将复杂的表格变得简单明了,易于操作,诸如用学生的《科学活动手册》替代实验报告单。而对于科学教科书中的部分章节的内容,教师根据学校所处的区域环境和季节特点进行适当调整,灵活地处理教材、科学地删补内容,如四年级第二单元“新生命”,根据实际调整到五月份油菜花开花季节。
  3 管好用好实验仪器——物清、账清、标志清
  物清:学校对仪器专柜合理分类,常用仪器清楚明显,便于检索和使用。仪器摆放遵循上轻下重的原则,有效消除安全隐患。
  账清:总务处设科学实验仪器固定资产明细账和仪器明细账,按统一编制的仪器目录编号顺序装订,做好财产登记,每学期根据增减情况补充一次,账表、账账、账物相符,做到了仪器的种类、数量、规格和存放地点清楚。
  标志清:学校对将橱柜、仪器分类陈列,实施分类编号,做到了仪器编号等标志清楚;对于有毒药品及危险品,采取专柜专锁严格管理,要求用一次记一次,并处理好残余物品。
  4 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科学教学与第二课堂、各类竞赛活动、学生日常生活和信息技术相结合
  4.1 科学教学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学校开设了科学探究兴趣小组,利用现有实验教学设备,定期开展科学探究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气象组”“生物组”“科技组”等小组在老师的辅导下开展得有声有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2 科学教学与各类竞赛相结合
  为凸显科学教学的实效,学校将科学教学“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与各类竞赛活动相结合。通过科技创新大赛、因特尔求知计划、明德项目等活动,鼓励学生在各种竞赛中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动手制作各种小发明、小创作,撰写科普小论文,各种竞赛活动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4.3 科学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
  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学校让科学走进生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搜集资源,自我探究、自我尝试,提高科学素养。在检测食物含碘的实验中,让学生课前搜集红薯、土豆、西红柿、馒头、米饭、萝卜、玉米等食物,进行分组实验,提高学习兴趣,在实践中将“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征清晰掌握;在种子发芽的实验中,师生共同准备绿豆、花籽等,共同制订实验计划,共同管理观察记录,学生连续观察两周后,认识到了植物的发芽、生长过程,也为数学的统计教学起到了辅助作用。
  4.4 科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小学科学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有些内容单凭实验室、教师讲述是无法完成的,如六年级日食、星座等内容。学校应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实现科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将一些宏观、微观的现象、物质跨时空变化及生活中难见的场景等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开阔视野,有效提高科学教学的实效。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泽县五三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离开了生活,教学往往就会如同“一潭死水”。在教学中恰当溶入学生生活经验和实践,让信息技术课堂更显张力,更有活力,更好地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关键词 生活化;信息技术;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1-0125-02  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课,它直接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基础。因此,信息技术教学更
现代教学媒体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基础,如何提高其使用绩效,将现代教学媒体的优势转化为教学质量上的优势,在当今教育界已成为人们探索与实践的热点。“现代教学媒体在课堂教学
要实现现代化医院管理就必须实行计算机管理病案,因为病案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根据工作经验,指出计算机在病案管理中的可行性、优越性。
职业教育是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助推器,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摘 要 岗前培训是许多高等院校为帮助新任教员打牢教学基本功、提高课堂教学能力而推出的一项举措,对年轻教员顺利走上教学岗位具有重要意义。从教学引入、教学展开、教学总结、课件、板书、语言、课堂互动等多个方面总结年轻教员在参加岗前培训过程中容易出现的10种不良教学倾向,并给出相应对策,对广大院校教员也具有普遍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岗前培训;多媒体课件;板书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大多是“满堂灌”,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随着教育思想的进步,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束缚了学生的个性思维,而且阻碍了学生自我潜力的发挥。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用新的思想进行新的教学。一个有创新思想的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怎样在阅读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去把握大量的信息,并且能够运用自如。因此,教师的作用不能只是混同于
实训是中职学校的教学重点,对于机械专业,车工是中职学生必备的技能。本文从车工实训模式、教师指导、课程体系、评价考核四方面,研讨改进实训教学,以使学生真正更好具备综合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