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黄贪官≠反腐倡廉

来源 :廉政瞭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hin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段时间以来,对反腐倡廉的报道,个别地方的一些小报小刊不是从警世醒人的愿望出发,进行客观真实深刻的批评与剖析,而是单纯为了吸引读者眼球,制造卖点,肆意对贪官进行“抹黄”,对其所谓“桃色新闻”进行低俗炒作:有的靠道听途说大胆杜撰贪官十分隐秘的情色细节,描写之生动,刻画之细致,令人发麻;有的编造子虚乌有的罪名,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妻子写成“已遭逮捕的情妇”;有的违背事实,牵强附会,故意把女犯罪嫌疑人的每一次提升晋职都归结为“以色谋权”;有的用“狐狸精”等带有人格污辱性的字眼描述犯罪嫌疑人……
  反腐倡廉報道的低俗炒作,虽然数量不多,范围不大,但社会影响很坏,其危害有三:
  一对新闻真实性是一种亵渎行为。有的新闻界人士提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一新闻铁的定律适用于所有媒体。任何媒体要想发展壮大,都必须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有的媒体靠对贪官“抹黄”的低俗炒作来吸引读者,不但损害了整个新闻界的形象,做虚假报道最后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二对社会是一种伤害行为。一些社会人士认为,对贪官“桃色新闻”的肆意炒作,并没有让读者从贪官的斑斑劣迹中受到警示和启发。相反,只能让读者感到现实生活的物欲横流和道德沦丧,进而对社会丧失信心。
  三对犯罪嫌疑人是一种侵权行为。一些法律界人士表示,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当罪犯被剥夺了政治权利之后,他的民事权利还继续存在。即使是贪官,即使是罪犯,他们仍然是一名公民。即使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他们作为公民的民事权利,比如名誉权、婚配权、继承权、受教育权等并没有丧失。贪官的名誉权也是受法律保护的。无中生有地捏造、杜撰、炒作贪官的所谓“桃色新闻”,实际也是一种侵权行为。所以必须防止新闻从业人员有意对贪官进行“抹黄”的不实报道,以免将反腐倡廉报道变成低俗炒作。
其他文献
我国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可谓是最为引人注目的方面,这既是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中迈出的实质性步伐,也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
通过分析当前我国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不重视英语技能培养、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教学评价手段片面"等问题,阐明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与趋势,根据
对中国人来说,年关是富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几十年来,凡是年关期间,从中央到地方都大张旗鼓地开展访贫问苦活动,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于贫困群众的关爱。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这个优良传统应具有更丰富的涵义。   和谐社会的和谐内涵,一是物质的拥有差距要相对小,二是精神面貌和心理认知度要相对一致。因此,对贫困群众的关怀与慰问不但要注重物质的帮扶,更应注重精神的帮扶和鼓励。其实,对于贫困群众,年关帮扶固然重要,
介绍了拖拉机离舍器在使用中一些不恰当操作和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如:动作迟缓,时间过长;结合离合器动作过猛;习惯于把脚放在离合器踏板上;半离合状态等。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校的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很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有关。通过分析目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指出
如今,关于腐败的奇谈怪论层出不穷。前不久,有人提出“济贫论”,而今又有人提出“人缘论”。安徽省六安市原副市长王伟在法庭上为他广收他人财物辩解。他说,“作为一名县委书记,过年过节没人送礼是不正常的事,那只能说明人缘很差。”而他的辩护律师也是用这一怪论为其作无罪辩护的。  有人就说,也是这个道理啊,人缘不好,别人怎么会上门送礼呢?果真如此吗?   人缘,指的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人生活在社会中,不能脱离群
目录工作是档案工作一项基础性业务。作者从档案保管利用、信息化建设、档案馆管理三个方面论述目录工作的基础性地位,重点对今后开展该工作提出几点意见。这些意见既有实践
在京开幕的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上,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说,“不能以文化产业的名义制造文化垃圾。”他说:“最近以来,文艺界自曝色情内幕、文化产品虚假推介、严肃学术作品戏说、文化领域大量炒作等现象不断出现,水分太大,感觉文化轻飘飘的。对这种以文化产业名义制造文化垃圾的倾向要坚决抵制。”   柳斌杰副署长的这番话,笔者深有同感。如果单纯从喧闹的场景上来看,近些年,我国的文化事业的确是红红火火。慑人心
文字出而鬼魅悲,文字之威大矣!  广东新会县有座名崖山,山上有大石刻曰:“张弘范灭宋于此。”说的是这么一件事:南宋末,幼帝被元兵追杀至此,张弘范乃宋官,受宋恩吃宋禄,见南宋回天乏术,摇身一变,端上了元碗,在此山将幼帝追赶投海,自称有开国之功,于是悬崖勒石,刻下一行大字以求永垂不朽。明朝陈献章见了,便叫石匠在大石上加刻一个“宋”字,变为:“宋张弘范灭宋于此。”平常一个字,本身并无褒贬色彩,此处却有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