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80后族的夜生活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shou2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武汉这座有着独特山水和深厚历史的文化名城在闪烁霓虹灯的摇曳风姿下实现了古代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在温厚迷醉的夜晚,在人群涌动欢腾的街头,在古朴与时尚间上演着一幕幕戏剧,而最精彩的那出,是在夜生活的大舞台上,80后为主角的热情演绎。
  80后,从年代来讲,就是1980年至1989年生人。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周济提出,80后一代是中国最有希望的一代,他们最具个性和创新。80后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80后,他们生长于改革开放的自由环境和思想空前解放的氛围中,享受着国人未曾经历的物质成果,他们更加反叛、放纵、另类和物质;经受着快速发展的高科技的冲击,他们视野开阔、思维敏捷、藐视权威、崇尚创新。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活跃、思想最解放的时代里出生长大的一代,他们中大多数处于寄托家庭、社会期望值最大,最受社会瞩目的社会角色状态,面临着他们的父兄辈从未遇到过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发展困惑、生存压力带来的心理困惑、生活方式的选择困惑。
  


  时代造就了80后的开放、潇洒、飘然,也将未曾有过的艰难放在了他们的肩上。在标榜个性又竞争激烈的新时代里,他们在城市中转而寻找释放自我与排解压力的出口。夜晚犹如一座美丽深幽的城堡,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个恣意纵情与消愁解闷的宽阔舞台,他们或沉迷于纸醉金迷的喧嚣舞剧,或挚爱于余韵悠绕的高贵歌剧,或钟情于孤芳自赏的诡异话剧,或热衷于深沉内敛的成熟戏曲。
  武汉的80后族,有着典型的80后时代气质,但因为各城市文化的差异,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夜生活方式。
  
  酒吧间“狂欢”
  
  族群特征:性格开朗,充满活力与激情,在白天紧张的工作或学习后,喜欢协同一两个好友去嘈杂的酒吧狂欢,或释放压力,或逃避现实。
  类似活动:去迪厅跳舞,KTV唱歌。
  代表人物:小彤白领
  散布在城市街巷的一座座酒吧,犹如广袤夜空中璀璨零落的星星,爬上武汉光滑的肌肤,熠熠生辉。暧昧氤氲的环境、觥筹交错的氛围、震耳欲聋的音乐、神态各异的人群……或动感、或狐媚、或癫狂、或妖娆,酒吧已成为越来越多的80后族夜晚心灵的驿站。
  供职于一家事业单位的小彤,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已四年,有着青春靓丽的外表,高挑的身材,谈话时说到动情处总是率真地大笑,彰显出一种朝气蓬勃的气质。作为酒吧常客的她告诉我,“我最喜欢去沿江大道的苏荷酒吧,气息浓烈而又不失整洁,DJ选择的音乐节奏连贯,让人激情不断,快速倾涌的旋律温暖着人体每一个敏感神经。”在她的眼神中随即泛出一种迷醉的光芒。
  谈起自己的生活,她坦言自己的压力非常大,主要来自竞争激烈的工作和反复无常的感情。“在酒吧那种嘈杂的气氛中,没有束缚,没有烦恼,每个人都可以很自我地随意畅饮和狂欢。两性之间,认识的不认识的,只要感觉好,倾情联袂,合舞一曲,待曲终人散后,分道扬镳。”
  
  夜摊上“扎堆”
  
  族群特征:喜欢集体活动,为人豪爽,有亲和力,表达欲望强烈,组织能力强。
  类似活动:茶座、餐厅等可以群聚的地方。
  代表人物:晓峰公务员
  年纪轻轻的晓峰是本地人,幸运地考上了本市公务员,工作轻松,工资待遇也不错。工作不足一年的他,在单位已积累了很好的人缘。
  “晚上我喜欢约单位几个哥们或旧同学一起去大排档喝喝啤酒,聊聊天,感觉非常的放松和豪迈。”晓峰说完露出一脸灿烂的笑容,青春的痕迹布满他帅气结实的脸庞,可以感受到激情在他胸中澎湃,洪亮明朗的嗓音很感染人。
  “我非常享受街头大排档的市井狂欢,尤其喜欢去汉口的吉庆街,我经常吆喝我的哥们去那扎堆。随便点几个小菜,聊聊天,随口叫街头艺人来个吹拉弹唱,再喝几瓶冰啤酒,那叫一个爽!”谈起池莉小说《生活秀》中那个鬼魅、自由、混乱的吉庆街,晓峰脸上呈现出作为一个武汉人的骄傲与满足,话语激动又滔滔不绝:“热情妖艳的桑巴舞、激情动感的劲舞、端庄典雅的民族舞轮番上场,汉味的小品是表演的高潮,小品须加“颜色”才够味,我们武汉人就好这口俗气。”
  
  商场里“血拼”
  
  族群特征:家庭条件优越,追求时尚,服饰讲究另类,追求生活品质,但精神财富匮乏。
  类似活动:商场内的电动游戏和高级餐厅是他们趋之若骛之所。
  代表人物:婷婷无业
  大学毕业已一年的婷婷,仍处于无业状态。她说,“现在工作很难找,不是工资太少就是工作内容太无聊,反正家里也不缺我工作那几个钱,还想再玩两年,要不以后就没机会玩咯”。说完,婷婷耸耸肩膀,向我吐了吐舌头,露出羞涩可爱的笑容。婷婷是独生女,爸妈都做房地产生意,家境殷实。
   “晚上我喜欢一个人逛街,特别是夏天,商场里冷气足,商品种类又多。逛完,去顶楼打一通电动游戏,再去餐厅喝杯饮料,非常自由惬意。” 跟婷婷谈话时我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相对单纯的状态,面对一些现实的问题,她表情无辜淡漠,她的回答充满一种超脱世俗的天真,像一个生活在城堡里无忧无虑的公主,不带半点纤尘。
  
  电影院“畅游”
  
  族群特征:爱好情调,但不愿与人太无距离的接触,所以抛弃了嘈杂的酒吧和迪厅,转而寻找安静又有品味的消遣方式。
  类似活动:看话剧,在高校看音乐会或原创歌曲表演等
  代表人物:小静大四学生
  小静人如其名,像猫咪一样温婉安静,清秀的眉宇之间有一种极吸引人的孤傲之气,身穿一身栀子花香的白裙,宛如落入凡间的精灵。
  “喜欢看电影,每看一部电影就像经历一种不一样的人生,每个人生都像陈年老酒,越品越香;喜欢看话剧,那是和电影完全不一样的艺术,舞台上活生生的人演绎的喜怒哀乐,像可用手感触的阳光一样,浪漫动人;喜欢音乐,它像一条流淌在心灵的清澈溪流,能洗尽人间浮世的铅华和躁动,让人像玻璃一样明净透亮。”我告诉小静她人和话都美得像诗,小静莞尔一笑,细语着:“我也喜欢诗。晚上在电影院、话剧院常能看到我的身影。另外,只要在武汉各大高校的BBS上看到有音乐会或者诗歌朗诵会,我都会奋不顾身,推掉手头一切事前往。”
  
  健身所“挥汗”
  
  族群特征:热爱生活,喜欢运动,身体强健,充满朝气。
  类似活动:各种体育俱乐部,大学校园体育场等运动场所都能见到他们健硕挺拔的身影。
  代表人物:大鹏大学老师
  一年前研究生毕业后,大鹏顺利地在所民办大学找到了份老师的工作。红润的脸色,强健的身躯,八年的校园生活,让大鹏一直保持着一颗年轻活跃的心。篮球、足球、羽毛球、排球、乒乓球、网球,他都会打,而且打得绝不逊色,此外还有游泳、长跑等都不输于别人。
  “从小我就很喜欢运动,我很享受那个挥汗淋漓的过程。什么体育项目我都会认真去尝试,只要有空闲时间,我就去运动。白天学习和工作都很用脑,晚上做些纯粹的体力运动,流一身汗回去非常舒服。我最常打羽毛球,在大学的羽毛球体育馆5块钱就可以从7点打到9点。”大鹏兴致勃勃地说到。
  “我已经是一个老80后了,哈哈……”,大鹏自我解嘲道,“我的学生都是年轻的80后,我感觉他们大部分人脸色都很苍白,缺少一种朝气,这跟很少运动有很大关系。据我了解,他们大部分人都不喜欢运动,把大量业余时间都花在网络上了,以后的身体素质很令人担忧。我经常会鼓励他们运动,但回馈给我的表情多是漠然和不屑……”
  
  游戏中“沉溺”
  
  族群特征:性格安静内敛,习惯隐藏自己,但又渴望被理解,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中找到情感的寄托。
  类似活动:各种各样的网络在线游戏
  代表人物:小杨大三学生
  “游戏,让我欢喜让我忧啊!”小杨无奈地摇摇头,感叹到。
  “大学三年来,我晚上大部分时间都耗在游戏上,游戏几乎成为我唯一的娱乐方式。唯美的虚拟场景,打怪物时的酣畅淋漓,角色英姿飒爽的豪迈气概,这些都让我欲罢不能。比起一个人闷在寝室打游戏,我更喜欢去网吧通宵。那里有很多年龄相仿又志同道合的人,很热闹。”
  “在现实中我不善言谈,朋友很少。而在游戏中,我可以和很多人结成帮派一起打怪物,建城堡,那种同舟共济的集体行动让我痴迷。”
  小杨在享受畅谈游戏的短暂愉悦后转而脸色阴沉下来,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去网吧的费用加上买游戏装备,我大部分生活费都花在游戏上了,还有,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学业也荒废了,两年半来挂了六科。下了很多次决心想戒掉游戏,但都失败了。再这样下去,真不知道以后怎么办?”小杨沉沉地叹了口气,眼神迷茫游离。
  
  学校内“充电“
  
  族群特征:性格独立、乖巧,对学习孜孜不倦,在不断的学习中体会到满足和快乐。
  类似活动:上各种培训班、补习班,去各大高校听课等。
  代表人物:晶晶 报社记者
  晶晶有一双像葡萄一样水灵明亮的大眼睛,说话时长长的睫毛扑闪扑闪的很漂亮。身穿一件奶白色长袖束身T血,膝头水磨的牛仔裤,工作三年的她仍是一副学生模样,让人觉得很亲切。
  “我觉得夜晚充电最实在。工作之后好像一直在吃知识的‘老本’,所以在朋友介绍下我在一家英语培训机构报了名,就是为了训练自己的口语,全外教,环境很不错,四个人一个班,而且讲课还有情景模式场所。我哪天晚上有空,就预约好上课时间,如果没有按时去,还会罚款呢!我报了20个月的学习,花了16800元,但是每次上完课会有很充实的感觉。”晶晶娓娓道来,不时露出享受而满足的甜蜜笑容。
  
  “夜生活”的概念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并不纯粹,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性、色、欲,其实它本质应该是白天生活的一种延续。夜生活,首先应该肯定也是一种生活,既然是种生活,那就应该是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的,全民所有的。80后族的夜生活也不例外,他们的夜生活有其特殊性,但更多具普遍性。他们也有工作、学习、情感和家庭的烦恼,所以他们也会像其他人一样去酒吧、商场、网吧、电影院、运动场等休闲娱乐场所排忧解闷、释放压力。当把80后族与夜生活联系起来时,一些人只懂得抓住“道德沦丧”这个词死死不放,他们这种思想本身就是不正常的、畸形的。80后族也许在夜生活中表现得更狂妄、更叛逆和更另类,但社会的发展是极其复杂的,持续向前的,更具包容性的。在新时代里,我们需要一种更新更开阔的思维角度,透过80后族的狂妄、叛逆和另类,去接纳其中的创新、发展和前进。不仅是在80后族中,而是在全民中,树立一种正确的、积极的、健康的夜生活娱乐观念,这才是利国利民的一箭双雕之法!
其他文献
“位卑不敢忘忧国”——中国知识分子最可宝贵的品德,在“知识英雄”纪世瀛的血液里流淌着。    权当序言  在《中关村》杂志卫汉青社长主编的《中关村创新谱》新书发布会上,有“中关村第一村民”雅号的纪世瀛先生,热情洋溢地振臂高呼“中关村精神万岁”!博得长久的雷鸣般掌声。2008年5月中,汉青社长拿来纪先生关于论述中关村发展的长篇文章,我作为责任编辑,先睹为快,深为世瀛先生的激情感动。编讫,写了几百字的
期刊
2007年,为了向北京奥运会献礼,北京奥组委参与策划,海内外电影艺术家共同参与,以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为原形的影片《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正式投拍。  这是一部主旋律大片,也是一部史诗巨制。该片的制片人是国家一级编剧、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艺术总监王浙滨。    弘扬主旋律,歌颂真善美,是资深电影人王浙滨孜孜以求的目标,她为此奋斗了30年。  30年的真情付出,30年的励精图治,30年的光荣与梦想,如春蚕
期刊
“片心高与月徘徊,不知身外有浮云”,用它来形容田家三代画家对生活与事业的态度与追求,真是太贴切不过了,只有具备这样的态度与修养才会有出现逸品与妙品的可能。    想写田添,由来已久,但总机不逢时,所以一拖再拖。今年是我国近现代花鸟画大家田世光先生去世十周年,时过境迁,物换星移,我带着对先生的缅怀之心,走访了田世光先生长孙——中青年花鸟画家田添。  记得当年每每去田老先生府上采访,总能看到二十出头的
期刊
文一波先生有很多头衔,桑德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会长、伊普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等,光看这些举足轻重的角色就能想象到他日理万机的忙碌。加上之前约采访屡碰壁,未谙世事的记者掂量了半天,才鼓起勇气拨打他的手机。  我更愿意称他为文老师。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每一次采访都是记者学习的过程,更是通过媒体向社会传播知识的过程。    电话接通,我尽量开门见
期刊
我们的祖先发明黑白水墨是一个极其伟大的创造。黑色和白色是颜色之王。黑色和白色在棱镜分色的图谱中是找不到的。三基色浓到极处就是黑,浅到极处就是白。黑白两色犹如一阴一阳,成为颜色上的一对矛盾。黑白两色具有博大、神秘、庄重的特点,黑白色及其浅淡组成的色阶,运用得当,具有深刻的表现力。具有印象和抽象风格的王永生水墨画展,6月8日在北京图书大厦开幕。记者在这里看到了表现手法和内容与传统水墨不大相同的二十多幅
期刊
月前,由全球IPv6论坛和北京天地互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BII)共同主办的“2008年全球IPv6暨新一代互联网高峰会议”在北京国宾酒店召开;随后,主题为“IPv6:未来最佳之路”的“欧盟IPv6日”活动在布鲁塞尔落下帷幕。作为全球IPv6论坛常任理事、中国工作组组长的BII总裁刘东,谈到这两次会议的经历时,慷慨激扬、神采飞扬,“IPv6网络时代即将来临!”他激动地说,“这对于BII,对于中国
期刊
游览中国的古都古迹,忽略了对中国古建筑的美学框架——“木构”的关注,或是对这种建筑神韵无所感受、无所理解,便会极大地损失了“旅游值”。   中国古建筑的特征之一就是“木构”。   木构是深邃的哲理诗,是精湛的静物画。   先举一个例子: 山西应县的佛宫寺有座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建于1056年。这座塔是全木结构,整个塔体都用的是木料,不辅一砖一瓦。从外面看,它是五象积木。上层柱子的下端削成凸体,下
期刊
曾经,她的梦是蓝色的、绿色的、白色的、玫瑰色的,五光十色,七彩斑斓。那是在自由放飞想象的校园。最终,浅显归于深沉,纷繁趋于简单,一双追求人生崇高理想的大眼睛,紧紧盯住了燃烧的、拥有千度以上高温的金黄色!  那是钢花的颜色!钢花,最富有热情和硬度的花,最为灿烂夺目的花!  就这样,她寻梦首钢,从西北名城一路走来。很快,她青春的脉搏和着首钢前进的脚步一起跳动,一起感受改革的阵痛与欢欣,一起追逐火红的世
期刊
如若不是有机会采访杨少锋,我恐怕很难知道是谁让千万学子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大都市的教育服务,更不会知道是谁让网络教育在中国的普及变成可能。  偏偏记者就曾是这一高新技术的受益者。  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满怀着感激的心情,采访了七易时代科技(北京)有限公司CEO杨少锋,对这个人和这份任重道远的事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天将降大任于七易人    跟杨少锋谈话很轻松,采访过程充满了欢声笑语。这
期刊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老子》道篇开篇的一句话。看到文章的副标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句耐人寻味的话,并揣测这家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取此玄名背后的故事。其实,起初给公司取此名纯属偶然。因为公司的主要股东是3位有海外学习背景的女人,当时在工商局注册时她们就想申请以3W(三个女人,三个女巫)作为公司的名字,没想到工商局不批准,这可真让3位女士为难。取什么名字好呢?虽说都是学成归来的海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