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全国23个省市、78所普通高等学校,其中,重点大学23所,一般本科院校55所。
(二)调查方法:问卷调查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共发出有效调查问卷100份,回收78份,收回率78%。调查问卷由学校主管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的负责人填写,资料来源真实可靠。调查结果有代表性。对所有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O.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二、结果与分析
(一)学校有关部门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
表1结果表明:无论是重点大学还是一般本科院校的相关部门对继续教育都有不同程度的重视,不重视继续教育的部门在5%以下。校领导重视继续教育的占50%以上,办班单位重视继续教育的占60%以上,重点大学继续教育管理部门重视继续教育占70%,重视继续教育的学校明确了继续教育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了对继续教育工作的领导,使继续教育无论在规模、层次与内容上都得到很大的发展与提高。两类学校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有显著性差异,可能与学校大环境有关。如清华大学非常重视继续教育,将其视为学校跻身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大中校长明确提出:学校本科教育是基础、研究生教育要上水平、继续教育要增强活力。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要瞄准世界一流目标,继续教育也要瞄准世界一流目标。而不少高校对继续教育还存在误区,认为发展继续教育就会挤占教育资源,对高校来说继续教育是“软任务’,只是高校创收的手段之一。所以,学校对继续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继续教育如何在高校走出误区正确定位是目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两类学校的继续教育规模
表2可以看出,全国重点大学和一般本科院校开展继续教育已形成规模、管理规范的占60%以上,在调查的78所学校中,没有开展继续教育的学校仅一所。两类学校开展继续教育规模的构成比作X2检验,X2=O.080 p=O.493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从调查中了解到,学校与学校之间差异很大。如清华大学拥有一支400多人的教育培训管理干部,2005年举办各类进修班、培训班千余个,接受继续教育的学员达5万多人,全校教育培训收入近3亿元。而到目前为止有的高校领导层还只认识到了学历教育,没有把继续教育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学校还没有继续教育的管理机构,没有继续教育培训项目,这与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对两类学校开展继续教育的规模的构成比作X2检验,X2=O.080 p=O.493
(三)两类学校举办继续教育的层次
表3结果表明:全国重点大学70%承担了国家级、省级、学校级的继续教育项目培训,39%的学校已面向国际市场。一般本科院校承担省级继续教育项目的培训与重点大学没有显著性差异,而两类学校举办的国际、国家级,学校级的继续教育项目培训均有显著性差异。这与一些一般院校还没有常规开展继续教育有关。专家认为:高校继续教育工作的定位必须与高校自身发展的总体目标相吻合、相适应。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发展阶段,对继续教育工作的定位应有所不同,而不是所有的高校都只用同样的方式做同样的事情。重要的是在继续教育工作定位明确的基础上,认真研究符合定位的继续教育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方式,形成不同学校各自的特色才是最重要的。

(四)两类学校继续教育的教学场地
继续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施教机构教育培训资源不足,教学场地是困扰开展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表4可以看出,两类学校开展继续教育的教学场地70%是与学历教育共享,这样一定程度的导致学校教育资源紧缺。清华大学没有因继续教育的发展而影响到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他们的经验是整合社会资源,努力开拓市场。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考试认证机构合作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与境外考试认证机构、教育机构合作开展专业人才的国际化培训:与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合作开展技能型人才的智能化培训,同时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开展继续教育项目培训,这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五)两类学校继续教育的师资来源
师资队伍是确保继续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全国重点大学继续教育的师资来源73.9%是本校教师与外聘教育相结合,一般本科院校45.5%是以本校教师为主。这也将导致学校师资队伍紧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有专家认为,呼吁有关部门加强协调,加强继续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建设,有效整合继续教育资源,建立公共学习服务平台。

三、讨论
继续教育是针对专业人员进行的专业知识更新、补充、拓宽,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后学历教育,是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美国有学者认为:继续教育是指在正规教育以后进行的一种范围很广泛的教育,使成人不断获得有关自己职业的新知识,新技能,同时增长对别的职业的了解。继续教育在终身化学习社会中,占住了人一生三分之二的受教育的时间。有调查显示,一个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只占其一生所学知识的10% 20%,大部分知识要在工作后通过继续教育的方式来充实和更新。因此,继续教育在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地位不容忽视。
今天我国的高等学校已经从为少数人提供专门训练发展到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成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但从总体上看,继续教育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与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从调查中了解到,高等学校各部门对继续教育的认识还不够,重学历教育、轻知识更新、轻能力培养的现象仍然存在,各校发展很不平衡。普通高校有三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不少高校决策层对这三大职能存在偏狭与片面的理解,认为培养人才就是培养普通本科与研究生人才,为社会服务就是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让与企业。从美国哈佛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可以看出,大学培养人才,不仅仅是培养普通本科生和研究生,继续教育学生也占有相当的地位。美国哈佛大学常年在校的继续教育在读生规模是该校正规本科生和研究生总数的三倍。哈佛大学不仅是全球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一流机构,也是世界一流的终身教育基地。因此,卓越的大学地位取决于卓越的教育,卓越的大学教育包含着大学的继续教育。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王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