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区域常态化建设与应用专递课堂的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电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fc2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递课堂是现阶段我国改善义务教育薄弱环节,促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方式.但许多区域建设与应用专递课堂却出现推进困难、效果不佳等问题.为此,基于在广东和吉林等区域的实践探索,调研梳理了区域推进专递课堂面临的三个核心问题,有针对性地构建了“互联网+”环境下专递课堂持续建设和常态化应用的三大机制,以期帮助区域摆脱当前困境,顺利开展专递课堂建设与应用.三大机制一是具有统筹调度、需求研判和协调满足功能的专递课堂组织领导机制;二是专递课堂支持服务机制,包括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支持服务机制、协同备课与教学反思机制、在线学习与教研支持服务机制、主讲教师访教机制等四个子机制;三是专递课堂激励保障机制,包含了多维教学激励机制、过程监控与交流评价机制、经费与资源保障机制三个子机制.希望三个互联互促的系统化机制的实施,能够保障“互联网+”环境下专递课堂的持续建设和常态化应用,推进区域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其他文献
分析高中英语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不足的原因.概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结合高中英语课堂内外的教学实践,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视角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提出教师要从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融入方面着手,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其树立文化自信,提高“说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分析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练习系统的特点,认为听、说、读、写训练环节实践性较强,练习内容和题型设计较多元.指出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练习系统存在不足,即口语练习存在形式化倾向、语法练习类型单一、词汇复现率低等.从加强开放性练习、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丰富作业内容和练习方式等方面提出解决策略.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新”建设是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从主体、内涵、模式、手段的维度看,面对鲜明的时代内涵,立足当前的现状特征,宜探索和实施多方主体共生同构、高水平特色互依同一、跨界范式融合创新、数字技术双线支撑的建设路径.
作为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力军之一,“人工智能+教育”是处于发展的制高点还是转型的关键期这一追问备受关注,人工智能由来已久的研究及数十年的发展进程为“人工智能+教育”领域铺垫了深厚的技术基础.人工智能教育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教学技术工具、教学数据分析以及教学课程管理层面,同时又存在数据选择偏差、学生情感忽视、课堂主体错位等问题.时代萌发的人工智能领域与历史孕育的教育领域的交融,无疑是一场共生与碰撞的博弈.人工智能的重效率、成效的即时性、技术的割裂性、使用的同一性以及无情主义与教育的重效果、表征的后显性、发展的
学生综合评价面临评价内容条目化、分立性、评价材料真实性存疑、评价方法客观性不足、评价结果忽略人的发展等诸多困境,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的真正落地应用.教育评价改革的需求以及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从理论、技术上考虑均有突破困境的可能,并且在理论与技术的双向驱动过程中,二者的有机融合促进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学生综合素养评价范式.这一新范式总体可以概括为“四个环节”“双向驱动”以及“循环迭代”,即坚持理论科学性与技术可行性的有机统一与双向驱动,通过评价模型构建、数据采集、数据智能分析、评价应用等环节三类不同情
“双减”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其实践过程中关乎“家—校—社”多个责任主体.智能技术赋能多方主体协同落实“双减”政策实施,是全面提升育人成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方向.该文在分析“双减”本质以及“家—校—社”协同育人现状基础上,从智能技术支持构建协同育人环境,赋能多主体协同参与时空以及智能技术优化公共教育资源供给结构,畅通协同育人渠道两个维度阐释智能技术支撑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探析智能技术支持“家—校—社”育人共同体建设应然与实然状态及存在的问题,揭示其原因并提出
分析初中英语互动式教学现状.指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师生互动少、口语交流少、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互动式教学法的内涵及其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的优势.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法的策略.认为通过互动式教学法,让学生有更多语言表达和交流的机会,有利于提升其口语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
任何一种教育评价理论或理念的实现,以及教育评价改革方案或制度设计的落地,关键在于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如何对教育评价的实践进行定位以及定位为什么.为了改变人们普遍将教育评价实践定位为功利化实践和技术化实践的现状,帮助实践主体正确定位教育评价实践,实践哲学或可提供一种较为契合的定位思路和方向.基于实践哲学的视角,实践主体可以将教育评价实践定位为教育实践、政治实践和伦理实践.教育评价作为教育实践的实现,需要实践主体回归育人的教育本质、推动实践主体间的合作参与、坚持教育学的立场和理解教育的实践逻辑;教育评价作为政治实
教育学中的身体活动时常被看作是理智学习的对立面,身体在教育实践中充满着消极意味.教育学的身体面向乃在于关注本能无意识层面的学习活动、树立积极的身体观念和新型身体间性关系,同时,身体转向意味着重新看见教育场域中的身体,关注身体对知识与概念的塑造,转变传统狭隘的大脑学习概念.在道德教育上,从单纯强调理性的道德知识转向身心一体的道德培育,其中包括重视身体的感知和经验、丰富基于身体隐喻的正向道德体验和发现肉身本身所孕育的道德生活世界.把身体重新带回教育中,通过在场的身体相遇来激活教育场域中意义的建构,重建身体对于
在教育哲学看来,技术不仅指名词意义上的各种教育技能、技巧、方法与手段以及各种物化的工具、设备与信息媒介系统等,而且意味着动词意义上的技术过程,是名词意义上的技术对教育的解蔽、敞亮与构造,是“进行教育的技术”,表现为教育者为了育人运用知识、技能凭借各种工具、媒介技术传授系统知识、培育学生情感、磨砺学生意志与健美学生身体的过程,它具有育人性、情感性与艺术性等特征.按照不同的标准,教育技术至少可分为本源技术与介入技术,“硬”技术与“软”技术,通用技术与专用技术.教育哲学技术观的践行则需秉承教育初衷,为技术“立心